我的家乡在南阳,这里资源丰富,有名的特产很多,有南阳黄牛、西峡猕猴桃、独山玉。我最喜欢的是独山玉。
独山玉产于南阳北郊,作品有神话,传奇小说中人物、花草等。因这玉晶莹易透、玲珑别致,被称为南阳翡翠。
独山玉色彩丰富。有绿、白、黄、紫、黑等数十种,有玻璃光泽,当然还有三十多种过度色等,无论什么色,人们都喜欢。嫩绿色鲜润悦目,黑绿色像湖水映柳叶沉静、白的像一个个仙女纯洁美好,青白色像流星从天上落下来。
独山玉质地细腻,有的光滑清凉、有的温润如脂、有的闪着绿盈盈玻光,还有俏丽的黄,你仔细看,那纹理似烟、似云、似花、似雾。令人百看不厌。独山玉便于雕刻,可以雕成人物、鸟兽、花草,民间传说,三国人物、建筑、饰品。在南阳春季就会举行玉雕节。会吸引人民和外国许多人前来奉谢,感谢中国人民作出的巨大贡献。
我爱家乡的独山玉,但愿天下所有爱玉的人有缘拥有它,居说独山玉非常有灵性,摆在案头佩在身上驱邪
扶正,美容养颜,难怪自古就有“人养玉,玉养人”的说法。
“味过华林芳蒂,色兼阳井沈朱,轻匀绛蜡裹团酥,不比人间甘露。”北宋诗人张仲殊用诗句表达了自己对柿子的喜爱。柿子浑身都是宝,它可是我家乡的特产呢!
秋天到了,一个个柿子挂满枝头,好像一个个玲珑剔透的红灯笼,红红火火,漂亮极了。柿子,柿科植物干果类水果,它的成熟季节在十月份左右。成熟之后的柿子,有一个成年人拳头般大小,重量从100克到450克不尽相同。生长在北方的它品种就有1000多种,从色泽上可以分为红柿、黄柿等。从果形上,可以分为圆柿和方柿等。
没成熟的柿子挂在枝头,迎接着秋天的到来。我迫不及待的摘下一个尝了一口,啊,可真涩。爸爸走过来,摸摸我的头说道“刚摘下来的柿子还不能吃,要进行催熟才能品尝哦”。我们把摘下来的柿子放在温度高的地方,又过了几天,摸上去硬硬的柿子变得非常柔软,颜色也更深了。我撕开他的表皮,赶忙吸了一口,甘甜多汁,吃了一个还想吃第二个!
柿子肉质鲜美,果香诱人。它营养价值也很高。柿子的维生素c比一般水果要高一到两倍左右。一天吃上一个柿子,就能满足一整天需要维生素量的一半。你们可能还不知道这柿子的其他用途吧?为了方便储存,柿子还可以做成柿饼,柿子的叶子可以做成柿叶茶,还有降血脂的作用,如果把吃不完的柿子放进冰箱,就可以吃柿子冰激凌,别有一番风味。
柿子虽然营养价值很高,但是可不能贪吃,因为柿子含有大量的糖类,吃多了对我们的口腔可有不利的影响。还要提醒大家的一点是,它也不能与红薯,螃蟹一起吃。
柿子,一种好吃又健康的水果,怎么样,听了我介绍,你的感受如何?它是我的家乡特产,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柿子!
酸辣米豆腐是我们这里的著名小吃。
酸辣米豆腐味儿好,看相也好。金色的米豆腐浸在火红的汤里,一颗颗乌黑发亮的芝麻伴着红色的西红柿。绿色的香菜。褐色的花生。泛白的葱花散落其间,真是令人垂延三尺!
酸辣米豆腐的做法很简单:来了客人,随手抓一把洗净的米豆腐放入竹制的漏勺里,在热汤里来回地晃动,烫上一两分钟。将烫熟的米豆腐倒入碗里,再捞出一些西红柿和香菜,加上调好的汤,(汤是用热水和盐。醋。辣椒。酱油。葱花。姜放在一起调好的,再撒上切好备用的花生。芝麻。葱花,喜欢吃辣的客人还可以加上一点红红的辣椒,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酸辣米豆腐就做好了。
吃酸辣米豆腐也挺有意思。吃米豆腐时,我喜欢一个个的吃,夹起一个米豆腐用嘴咬一半,然后再放下去加一点汤再吃。吃西红柿时,我先用舌头添一添它的“粗”味道,再细细地咀嚼,品尝它的“细”味道。
如过你来到湘西,而你却没有品尝过酸辣米豆腐,那你可得遗憾了。快来湘西旅游吧!快来品尝酸辣米豆腐吧!
我的家乡在湖北武汉,那里最有名的特产应该是热干面了。
热干面是武汉人最早的首选小吃,所以武汉人对它的感情很深。单单从外地来武汉游玩的人,再想起武汉,多半是因为想起了武汉的热干面,或在武汉住过一段时间的朋友们来说,它不仅是一种小吃,还是一种情怀。
热干面的来历很意思。大概是在30年代,一个为卖凉粉和汤面为生的武汉人,怕没卖完的面发馊变质,便把面条煮熟了捞起来摊在案板上,不小心碰倒了麻油壶,将麻油洒在了面条上。第二天,他将这些大致已经熟了的面条在开水里烫了几下,放在碗里,加上葱花等佐料后,一尝味道十分鲜美。就这样他在无意中,创造了文明全国的热干面。
热干面的制作很简单,它是用上好的精粉面加盐和纯碱轧成面条后,放在锅里用大火烧开,煮熟捞出,沥干水,而后用食油一点一点的拌匀,放在阴凉处晾干。这是第一步,等客人到后,将煮熟的面,放到热锅里烫一下,然后放到碗里,加少许盐,白糖,味精,榨菜丁,芝麻酱,香油,葱花,拌匀,就这样一碗香喷喷的热干面就做成了。
热干面的口感很好,面条劲道,香气扑鼻,吃完满口留香。喜欢吃辣的朋友,还可以放上一层红红的辣椒油,吃起来又香又辣,胃口大开,百吃不厌,回味无穷。
如此美味的食品,你一定很想品尝吧!那么,快来我的家乡武汉吧!
要说起徐州的特产,可真是数不胜数:又酥又脆的小儿酥糖;又圆又甜的红富士苹果;又香又大的新沂板栗……而沛县鼋汁狗肉也凭着它鲜亮的色泽,扑鼻的清香、柔韧的口感、原味的鼋汁和酥而不腻的狗肉而“跻身”徐州特产之列。素而有一句诗:狗肉出锅香满城,刘邦不吃不开张。
沛县狗肉可谓是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之久。要说它是如何的“出名”,就要归功于汉初沛县的两位名人——刘邦和樊哙。刘邦是沛县人,与樊哙是朋友,在未成事前刘邦是一个死乞白赖之人,常到樊哙的摊喝酒吃狗肉,但每次吃喝完毕,不付分文。时间一长,樊哙难免心痛,为了避开刘邦。他将狗肉烹好,四更即乘船渡河至对岸夏镇去卖。刘邦追到河边,却无钱渡河。正在烦愁之际,恰巧从河中游来一只鼋,那鼋颇解人意,把刘邦送过了河。刘邦寻到樊哙的狗肉摊前,见狗肉尚无人问津,与樊哙寒喧了几句,便迫不及待地吃起了狗肉。樊哙搬到河东三天,因是新摊,狗肉卖不出去,刘邦这一吃,众人都抢着买。三天积存的狗肉很快就卖完了。其后,刘邦常乘龟过河吃樊哙的狗肉。樊哙见躲不过刘邦,恨死了老鼋,就把它偷偷***了,与狗肉一起烧煮解恨。谁料这一合烹,顿觉狗肉的滋味不比寻常,发出阵阵异香,尤为鲜美。随后樊哙总用这锅鼋汁烹狗肉,而且香味不减。不久,刘邦当了官,便借口樊哙脾气暴躁,把樊哙的切肉刀没收了。没有了刀,樊哙只好把狗肉烧得更烂,然后用手撕着卖给食客。谁知这酥烂的狗肉撕着吃更具风味。几年后,刘邦当上皇帝,衣锦还乡时想起家乡的狗肉,便以狗肉下酒。从此“鼋汁狗肉”就名扬四海,流传至今。
传说不可尽信,但沛县鼋汁狗肉自古闻名却是事实。做鼋汁狗肉的主料都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沛县的纯黄狗,祖传的鼋汁,微山湖的野生甲鱼,除了这三种主要的原料外,公丁香、草果、砂仁等20多种名贵佐料也起了不少作用。将狗肉入锅后用慢火焖煨,然后再脱汤上色,才有了今天餐桌上香喷喷的狗肉。沛县狗肉的味道鲜美除了用料讲究外,关键还是汤的炖煮,据说,炖汤的时日越久,煮出来的狗肉越香。狗肉酥烂腴香,甲鱼软嫩鲜美,一切工序都是那么恰到好处。
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鼋汁狗肉的包装也十分有历史意义,四个不规则的大字“鼋汁狗肉”潇洒的印在红色的包装袋上,下面是一幅古老的汉画像石,上面刻画着这样一个情景:秦末农民大起义之后刘邦当上皇帝,衣锦还乡时,想起家乡的狗肉,便召来父老乡亲,用大块狗肉下酒。酒酣耳热之时,踌躇满志的刘邦乘兴起舞,并高唱《大风歌》。
狗肉除了供人品尝外,还是一个治病的良药,出水痘的孩子吃了狗肉,病情一定会大有好转。因为水痘是热性的,而狗肉是凉性的,“水火不相容”,会促使病情得到好转。
俗话说“狗肉上不了台面”,可徐州的鼋汁狗肉却打破了这传统的说法,这也使那些为了体面而无法品尝这刁肴的人“大饱口福”。如果与徐州众多的特产做比较,沛县鼋汁狗肉似乎并不那么“出类拔萃”,但也颇有“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韵致。这似乎正是沛县鼋汁狗肉真正的“魅力”所在——不十分出众,却十分独特。
说起我的家乡,我真是有说不完的事情。我今天就说一下我们家乡的土特产吧!
我很小的时候,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忙,在上学以前基本上就是在奶奶家长大的,丰富多彩的农村生活给我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但特别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家乡的杏儿。说起家乡的杏儿来,我就不由得流口水了。
家乡是呼和浩特市北郊的一个小山村,我们这里的人们都叫他为“杏花村”。家乡的杏儿是出了名的,尤其是后来人们又对以前的老品种进行了新品种的改造,通过嫁接的方法,使我们村的杏儿又大又甜,远近闻名。现在成了全村人的主要经济收。对了,我的爷爷还是大节杏儿的能手呢,他曾经帮助过很多乡亲们嫁接杏树,我很爱我的爷爷奶奶。
我的家乡共百十户人家,家家户户都有杏树,多的有几十棵,少的也有五六棵。每当到了阳春三月的时候,下过几阵蒙蒙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的柳枝。就在这美好的季节,杏树枝头上的蓓蕾惊醒了,那些微笑的花朵,红的像火,粉的如霞,白的似雪……这些花朵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一簇簇、一串串的,也有单个的。真是千姿百态,无奇不有。家乡被雪白如玉的杏花笼罩了,远远望去,好像是银白的世界,花的海洋。我就是在这样的美好景色中长大的,想起奶奶家的小院来更是美丽,红色的砖瓦房在白色花丛中更加迷人,就像是城里人所说的世外桃源一样,使人的心情特别舒畅,这是我才到什么事心旷神怡了,我也就彻底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了。
记得我小时候,每当到了麦收时节,树上就结满了杏,一颗一颗,橙黄橙黄的,从我家门口路过的人,总忍不住望望杏树,羡慕地说到“嗬,好杏儿呀!”那些眼谗、嘴又谗的小孩儿们,等不得杏儿变黄,就站在树下跃跃欲试了。几个小弟弟竟望得掉下了口水。我常站在水下,仰着头,“一、二、三……”数呀,数呀,数得后来就糊涂了。每到这是,奶奶却爽朗地笑了。我不知道奶奶是笑我傻,还是笑杏儿多。每每回想起这些来,我就觉得特别温馨。
对了,我还没有说今年回去吃杏儿的事情呢。刚放暑假,奶奶就打电话说,杏儿已经黄了,赶紧回来吃吧。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姐姐一起回到了家乡,吃着黄里透红的杏儿,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真的我们家乡的杏儿,如果是你站在树下摘下一个咬上一口,趁着新鲜劲儿,你就马上感到酸酸的,有甜甜的,很好吃。那天正赶上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政府在我们村进行第一届果蔬采摘节,城里的人特别多,有领孩子的、有领父母亲的、也有年青人结伴而来的',他们都是自己亲自进行采摘,体验田园生活,来村里呼吸新鲜空气的。大部分人是来吃杏儿的,也是来买杏儿的,因为我们家乡的杏儿是绿色果品。
小朋友,听我这么一介绍,等明年夏天你们一定要去我的家乡品尝杏儿啊,到时候我可以请你们去我奶奶家杏儿园子里,大饱你们的口福、眼福。
我喜欢吃驰名中外的吐鲁番葡萄,也喜欢吃酥脆可口的河北雪梨,但我更爱吃家乡那香甜可口的小野果。
阳春三月,绿树成荫,当漫山遍野开满了野花,天气暖和得穿不住棉袄时,满山的茶苞也熟了。一放学,我们一群孩子就每人挎一只篮子,到山上去摘茶苞。茶苞大的像拳头,小的像鸡蛋,尚未脱去胎衣的通体银白,已脱去胎衣的晶莹剔透,可爱极了。摘一个放在嘴里,啊,脆脆的,甜甜的,大概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比这更好吃的野果了,何况还是免费的。大伙七手八脚,一会儿就把一棵棵树上的茶苞摘了个精光,边摘边不时地把茶苞放人嘴里。等到篮子装满时,肚子也装不下了,大伙这才恋恋不舍地往家赶。
到了四五月间,漫山遍野的樱桃树又把它的果实骄傲地展示出来了。那一树树樱桃结得非常密,一串串,一簇簇,挨挨挤挤地挂在枝头,还没熟透的樱桃青里透红,熟透了的红得发黑。摘一把放在手里,一粒粒圆滚滚的,光溜溜的,足有小指头大小:用两只手指捏起一粒放在嘴里轻轻一咬,那种甜味儿,能让人感到生活都是甜的。这时节,不管男女老少都会争先恐后地来到树下,大把大把地摘下樱桃,尽情享受这大自然的恩赐。
秋天,正是丰收的季节。大人们正忙着抢收,小孩子们放学后不到天黑绝不肯回家。这时节,最吸引我们的还是山中的八月瓜。八月瓜结在高挂在树上的藤儿上,几个一串,大的有手电筒粗。一到成熟的时节,它们就咧开了大口,露出自己肚子里白色的瓤子,里面还点缀着一些黑色的籽,好看极了。我们像猴子一样攀上树去摘下几个,接着便迫不及待地将已敞开肚皮的瓜彻底剥开,将那软绵绵的瓤子(我们称之为肉送进嘴里,轻轻地抿上一口,哇,好甜啊!只是那挨着皮的瓜瓤稍微有点苦,不过我觉得苦得恰到好处。品尝八月瓜,就像品尝人生一样,有苦也有甜。
当然,八月瓜好吃却很难摘到。山中还有其他的野果子等着我们,什么野葡萄、野核桃、野栗子呀,什么称猴桃、苦李子呀,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儿来的小玩意儿,每一种都足以让我们一饱口福,敞开肚皮吃个痛快。
冬天,天气渐渐冷了起来,各种动物都躲起来越冬了,好吃的野果却仍为我们留着。偶尔一次寒流过去,棠梨树上结了冰,远看那些黄澄澄的棠梨就像一串串的珍珠玛瑙,美丽极了。我们把它摘下来,放在嘴里一咬,发出“咯嘣咯嘣”的脆响,那味道酸酸的,甜甜的,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想放开喉咙唱一曲:“都说冰糖葫芦儿酸……”
家乡的野果四季不断,它们不仅陪伴我度过了快乐的童年,也让我最先品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家乡的野果默默无闻,可我爱它,胜过任何水果。
当你做客于我的家乡时,热情好客的主人总会捧出香喷喷的炒兴化米粉请你品尝,特别是那些去台人员、外籍华人、海外侨胞省亲会友的宴席上更少不了故乡的传统佳肴——兴化米粉。这时,故乡的米粉又成了台胞和海外游子寄托乡思乡情的珍品,此时此刻,他们总会感慨万千,甚至诗兴大发。有位从海峡彼岸回归的兴化人,一吃到故土的米粉,便激情满怀地咏叹:“银丝条条牵断肠,海峡两岸横惊波,兴化子孙共箸粉,隔海齐唱一统歌。”表达了海峡两岸同胞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兴化米粉为什么惹人心醉?原来它源远流长。相传北宋治平年间(1064-1068,兴化军主簿黎畛受命于朝廷。在兴化冶水,营造木兰陂,后其得力助手钱四娘因筑陂失败而投木兰溪身亡,黎畛临危不惧,前仆后继,亲自主持工程。为了犒劳民工,黎畛把祖上传下的糙米粉加工手艺公诸于众,还大量生产米粉。不久黎畛在勘察工地时也不幸遇难殉职,人们以米粉、米酒祭江,并为之立“黎畛庙”,世世代代缅怀之。黎氏所开创的米粉业也就在美丽富饶的兴化平原上开出灿烂之花,后经世世代代粉农的不断改革创新,逐步形成了具有兴化地方特色的米粉来。
当你吃到可口美味的炒银丝--兴化米粉时,你可曾想到旧时兴化米粉制作的艰辛?的确,旧时手工制作米粉是一件极其艰苦繁杂的重体力劳动,其制作过程分为浸米、磨浆、压干、捏、蒸、出粉、去浆、制把、晾干、束腰等十几道工序,而每一道工序都浸透了粉农们无数辛酸的血汗,真是一条条米粉,一串串汗珠,有诗为证:“入眠半夜三更起,磨浆蒸锞压粉丝。四肢皲裂汗淋漓,留一米汤充肠饥。”
兴化米粉不仅仅醇香可口,而且香飘四海,饮誉全球。在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今天,兴化米粉是乡镇企业的一枝花,其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畅销日本、东南亚及欧美,为国家创汇,为四化作贡献。兴化市粉农为人类制作醇香的米粉,也为自己酿造甜蜜的生活。你看,那广阔无垠的木兰溪畔一排排拔地而起的红砖瓦房,不是粉农们的新居吗?
谜语日:“四角四角方,稻草捆腰间。”谜底就是“兴化米粉”。原来兴化米粉是一把把晶莹洁白的中间束之以稻草的四四方方的稻米复制品,其色白条细,弹性坚韧,煮炒便利,汤干咸宜,若佐之以鱼、肉、蛋、菜,真叫人垂涎三尺。无怪乎,宋朝著名学者朱熹在兴化讲学期间,尝到米粉时,不禁拍手叫绝:“可口欲吞舌,美味实无穷。”现在人们对兴化米粉的煮法更加讲究,吃法很多,“八素炒米粉”就是其中的一种。所谓八素就是“香菇、金针、木耳、紫菜、面筋、香千丝、豆腐皮、青菜”,配料后加油酥花生,色彩斑斓,这样的米粉色、香、味、形俱全。厌食劳荤者,换换口味更见其美。兴化米粉还是一剂抗感冒的灵丹妙药呢,只要把汤煮的米粉加上熬过油的姜、葱、豆酱粒,患者趁热吃罢,再用棉被裹体,大汗淌流,高热即散。
在四化建设的号角声中,那些繁重落后的手工操作全被机器所代替,旧时作坊里痛苦的哀怨和***也全被马达的轰鸣声和轻松愉快的流行歌曲所取代。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兴化米粉也向新的高度冲刺。目前生产的一种“快餐”米粉,就是把各种营养品、调味品按照科学配方入料。这种米粉只要开水一烫,就是名副其实的可口“快餐”了,它为旅游业,为人们餐点提供了方便。
愿兴化米粉这一传统土特产更闪射出改革开放年代的光辉。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