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考作文讲解

南京中考作文讲解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1-23 06:00:26
南京中考作文讲解

南京中考作文讲解【一】

英文书信的构成可分为8个部分:

信头(Heading

日期(Date

收信人姓名及地址(Inside Name and Address

称呼(Salutation

信文(Body of the letter

结束语(Complimentary close

署名(Signature

附言(P. S.

(1信头(Heading

信头是指发信人的单位名称或地址。一般情况下发信人只需把自己的地址写(打字,手写均可在信的右上角,离开信纸的顶头约1英寸,占二三行或四行均可,格式如下: ①齐头式

②缩进式

注意:写地址的次序与中文不同,应先写门牌号码街道,然后城市和国名。写地址时采用齐头或缩进式,以及每行后要不要加标点符号,都没有固定的规定。如写给经常往来的亲友,这项地址也可以省略。

(2日期(Date

写日期注意下列各点:

①年份应写全,例如不能用“99”来代替“1999”;

②月份应写英文名称,除May, July外,可用缩写,如:Sep., Oct.。但不要用数字来代替,如7/4/99 或7, 4, 99,因为在英国此日期代表 7th April,1999,而美国则代表4th July,1999。

③日期可用1,2,3,4…11,12…21,22…31等,也可用lst,2nd,3rd,4th…11th,21th…22nd…31st等。

日期的几种写法:

a.July 7,1998

b.1st October, 1998

c.30 Nov., 1997

d.Sep. 3rd, 1999

④特别注意英文书信日期应紧接着写信人地址下一行,不能像写中文书信那样写在书信签名之后,这是很多学生的常见错误。

精选范文

(3收信人姓名及地址(Inside Name and Address

写信人的地址和日期写好以后,接着就要写收信人的姓名和地址,一般的事务信件或给较生疏的.朋友的信件要写,而在给极熟的朋友的信中则可省去。这一项写在日期下一行的左上角。收信人姓名写一行,收信人地址可分两行或三行写,和写信人的地址一样,上下可取齐,也可以向右缩进。在姓名前一般要加上称号,称号因人而异。

①对普通男子用Mr;

②对未婚女子用Miss;

③对已婚女子用Mrs,对婚姻状况不明确的通常用Ms(后跟本人姓;

④对男子用Master;

⑤对教授或博士(医生用Prof.或Dr.

精选范文

(4称呼(Salutation

称呼指的是信文开头的那种称呼,如Dear , Mr, Uncle,各种称呼因人而异。在称呼后面一般是用逗号,但也有用冒号的。现归纳如下:

①对父母、兄弟、姐妹等;

a.Father,

b.My dear Mother,

c. Dear Sister,

d. Dear Tom,

②对亲戚:

a.My dear Auntie,

b.Dear Cousin,

c.My dear Cousin,

③对朋友、同学

a.My dear friend,

b.Dear Mr Jackson,

c.My dear Mr Jackson,

d.Dear Sir,

④对未婚女子:

a.Dear Miss Luce,

b.My dear Miss Luce,

⑤对一般女子,不论是否结婚:

a.Madame,

b.Dear Madame,

⑥对已婚女子:

a.Dear Mrs Helen Jackson,

b.My dear Mrs Helen Jackson,

⑦对公司、工厂、学校等:

a.Dear Sirs,

b.Sirs,

c.Gentlemen,

(5信文(Body of the letter

信文是信件的主体部分,也就是信的内容。正文应在称呼下两行开始。信的开头第一个字母通常和称呼开头第一个词平齐。也有往后退四个或八个字母的。下面介绍一些开头语和结尾语。

开头语

①相当于中文的“敬君者”。

a.I beg to inform you that…

b.I beg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inform you that …

c.I have the honor to address you that…

d. I write in a hurry to inform you that…

e.I have the pleasure to tell you that…

f. I\'m very much delighted to inform you that…

②相当于中文的“接读某月某日来信,一切知悉”。

a.I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letter of May 20th …

b.Your letter of May 20th has been received with thanks.

c.It gives me great pleasure to receive your kind of May 20th.

d.In answer to your kind letter of May 20th, I deeply regret that …

e.I have received your kind letter of May 20th.

f.Words can\'t express my delight on finding your favor of yesterday on my desk this morning.

g.Your letter dated May 20th has been received.

结尾语

采用三种方法:

①采用分词短语:句末用逗号,不用句号。例如:

a.Waiting for your good news,

b.Looking forward to your early reply,

c.Hoping to hear from you soon,

d.Hoping you are enjoying good he

alth,

cerely,

Barbara

④感谢信

Dear Sir,

With feelings of deep gratitude I address y

参考词语

senior grade three

appreciate

spare

⑤下面是某中外合资企业刊登在China Daily上的一则招聘广告。 Office secretary, with experience in book-keeping, Type-writing Public relations, op

南京中考作文讲解【二】

今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体现“在关注生活中学会思考”的理念。

首先,整份试卷的选材凸现了“人与生活”的`主题,语基部分的“住”、文言文阅读的“食”、小说阅读的“行”、非连续文本的“衣”,都反映日常的生活。更直接体现理念的是作文题“让我想一想”。

首先,审题的难度较小。此题选用了学生最常见的直接命题形式,没有任何附加条件,甚至没有导语,因为“让我想一想”就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口头语,也是学生的常用语,无需任何辅助条件即可理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想一想”呢?遇到某个问题,某件事或处于某种情境之中,这是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种常态经历。为什么要“想一想”呢?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停下来想一想,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答案,找到更好的方法。停下来“想一想”是让我们明白独立而深入的思考在学习或生活中的不可或缺。对学生而言,尽管思维活动几乎随时随地都在发生,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现象,但也是容易被人忽略的问题。

如果说去年的作文题力图引导学生关爱他人,为人着想,偏重于情感的培育,今年的题目则立足思考,体悟生活,既重感性,又重理性。其次,选材的空间很宽。“思考”的行为是离不开生活的,因为思考的内容常常就是生活本身。无论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或者社会生活,都值得用心“想一想”,于是,可“想”的问题,也就成了学生自由选择的广阔天地。题目力求引导学生不要只忙于题海,而忽视了对我们身边的人、事、物的思考,对生活的体悟。在紧张繁忙的学习生活里,有时我们要学会停下来,静一静,想一想。总之,今年的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力求引导学生关注世界,思考人生,体悟生活,对提高学生的人文情怀与语文素养,都有积极的意义。

语文:稳中微调,关注“课本和生活”

如果说今年的语文中考卷是一只飞翔的小鸟,那么,课本和生活就是它的两个翅膀。

首先,在继承传统中体现稳中微调。试卷采用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大板块,形式与去年一样;全卷阅读总量5000字左右,与去年基本相同;题量为18题(含作文,也与去年一致,给学生留足阅读、思考的时间。从题型上看,所选材料多在课本中学过,在生活中见过,在平时学习、复习时练过。学生拿到试卷,会有熟悉感、亲切感。从导向上看,试卷选用老舍《骆驼祥子》中的《车夫老马》作为小说阅读素材,在去年考查《童年》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试卷的“微调”主要有两处:一是将字音字形题调整为全卷的第1题,且改为选择题,降低了难度。二是将古诗的考查放到“非连续性文本”中,有利于学生利用相关材料进一步理解古诗内容。

第二,在联系课本中关注实际学情。试卷选材有的直接来自课本。如填写诗文名句、出处或作者,解释古文中加点词的意思。有的灵活运用课本。如从语文课本中选几篇鲁迅先生的文章汇编成集。有的在课本的基础上有所拓展。如第5题的素材选自萧乾的《北京城杂忆》,而课文《吆喝》也出自这本书;与课文同出处的还有古文,文言文阅读材料《养生》与课文《记承天寺夜游》都出自苏轼的《东坡志林》,且语言风格一致。

第三,在贴近生活中考查语文能力。试卷以“人与生活”为主线。在“积累与运用”部分考查用比喻句描写初中校园,给“搭棚的”下定义,选用建筑学家梁思成的作品集为例,这是突出一个“住”字;古文选用苏轼关于“养生”的,体现一个“食”字;《车夫老马》与“行”相关;非连续性文本则围绕“衣”字组材。可见,试卷引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