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永不熄灭的灯作文

一盏永不熄灭的灯作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1-30 12:00:18
一盏永不熄灭的灯作文

一盏永不熄灭的灯作文【一】

读完《一盏一盏的灯》后,稍有一些心底发虚的感觉。回想我自己教育孩子和管理学生的方法:当儿子捣蛋的时候,我基本做的首先就是大喊一声“石头不准这样!”或是“石头你再这样就揍你屁屁了!”甚至当儿子玩的时候跟我想的玩法不一样的时候我也要干涉一下;再比如在班里当我发现学生调皮时,很多时候都是不问青红皂白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

我的这种教育方式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现在我儿子好多时候无所适从,不知道该怎么做自己爸爸妈妈才不生气,我班的学生也确实是老实了,但是思维的活跃度和朝气比其他班级的孩子要差许多。我上课有时候看气氛有点沉闷,想讲个笑话调节一下,结果笑话讲出来却变成了彻底的“冷笑话”,很多学生连配合老师“哈哈”两声的心思也欠奉。想起书中故事中的做法,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结合我这一个多学期以来的工作,我觉得有一些东西需要我去认真反思和总结:

一盏永不熄灭的灯作文【二】

新课标中不断强调的就是学生要通过探究,去体验探究的过程和知识的形成。这也就是为什么“蒙氏教学”如此流行了,蒙氏教育的理念就是不为上学做准备,而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其中几个重要的要素“自由、真实、自然,秩序”其实也暗合了这60个故事的内涵。本属于孩子天性的调皮捣蛋在进入学校这个规范体系后就被一点点消融、化解,最后,每个孩子都被打磨成了一个模样,成为流水线上的产品,这是我们本应该要避免的却也是在不断去做的,不得不说是一个矛盾的事情。怎样去达到一个平衡,既能让孩子“自由、真实”而又有“秩序”,这需要我们当成一个课题去寻找适合我们实际的解决之道。

一盏永不熄灭的灯作文【三】

假期里拜读了吴非老师的《一盏一盏的灯》这本书,书中讲述了六十多个朴实感人的教育教学故事,这些故事就像一盏一盏的灯,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提炼美丽隽永的教书育人精神、教育教学常识和教师职业道理,展现一线教师的思考与智慧。每个故事以叙述为主,还原现场或情境,让读者从中感受到教育的美、爱、责任。

六十多位老师从自身实际出发,演绎了一篇一篇精美的篇章,演绎了一位位老师的风采。作为一名老师,我们所担任的不单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更为重要的是我们是他们的引路人和精神的支柱。一个孩子的成功与否可以说和我们有很大的关系。黄雅芸老师写的《我想听你把话说完》,黄老师遇到的这个问题——是否拖堂?不拖堂我们平时认为应是教师的好习惯,但当一个孩子正在努力组织语言、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的时候,下课的铃声响了,教师该怎么办?是立刻打断孩子的发言,结束这节课的内容,还是坚持让孩子将要说的话说完?在一次明确规定拖堂就扣分的大奖赛的课堂上,黄老师坚定地选择了后者,继续给这个孩子一分钟的时间,鼓励他把话说完整。她坚信,只有今天让孩子慢慢地把话说完整,将来他的发言才会准确简练、既精彩又睿智。是否获奖已变的不再重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信心成为我们的应该去面对的事情。

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是我国几千年以来的一句话,一个孩子喜欢上一个老师了,相信这个孩子这个学科不可能会差,甚至是这个学科的佼佼者。每位教师,都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一盏灯,你亮一点,他就能走得远一点;当然,我们并非是为了照亮别人而生存的,教师先得照亮自己,审视自己走过的路,让心我们自己的中充满光明。

一盏永不熄灭的灯作文【四】

教师像什么?有人说教师是园丁,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人说教师是春蚕、蜡烛,有人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在赞美老师的这众多比喻之中,吴非老师认为“灯”这个比喻最为贴切。当我们在黑夜里前行,如果有一盏灯在前方隐约地点亮,我们就会看到希望;当我们在辛勤的劳作之后返回家中,看到窗口那柔和的灯光,立刻就会品味到幸福的滋味……而教师,就应该成为学生心中的那盏灯,让学习的过程更加温馨,给学生的心灵带来温暖。不拖堂,应该成为教师的好习惯。

但当一个孩子正在努力组织语言、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清楚的时候,下课的铃声响了,教师该怎么办?是立刻打断孩子的发言,结束这节课的内容,还是坚持让孩子将要说的话说完?

黄雅芸老师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而且还是在一次明确规定拖堂就扣分的大奖赛的课堂上。她坚定地选择了后者,继续给这个孩子一分钟的时间,鼓励他把话说完整。黄老师坚信,只有今天让孩子慢慢地把话说完整,将来他的发言才会准确简练、既精彩又睿智。和是否获奖相比,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信心更加重要。

一盏永不熄灭的灯作文【五】

人们常说,人生最可贵的是想象力、好奇心与创造性,但这三种也最容易在童年时代丧失。在学校,学生的一切顽皮行为,我们老师往往动辄上升到“安全”“素质”“生命”的高度加以控制,把天真浪漫的孩子训诫的一惊一乍,最后循规蹈矩。这难道就是老师们所谓的教育吗?不,这是管教!

在《一盏一盏的灯》中,有个小故事《窗帘钩成了精》,其中,丁老师的班上有个顽皮的孩子叫小信,他喜欢把窗帘钩拆下来,然后掰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当丁老师看到小信的“杰作”时,并没有一味的针对这种破坏公物的行为进行严厉粗暴的指责批评,反而是去买了更多的窗帘钩,让小信把窗帘修好,剩下的钩子让他继续创作!

丁老师的做法,不仅让小信懂得破坏公物是不好的行为,同时也没有打压小信的想象力与创造性,一举两得!难怪丁老师会说:“儿童的好奇心没有边界,不小心就会闯祸,但是这种差错,也是一种教育的契机”。

在我的班上,也有一位像小信的一样的孩子,动手能力特别强,想象力丰富,但他的成绩实在太差,是个典型的学困生,让我头疼不已,他就是小曹。小曹上课时常开小差,低头整一些小玩意,只要在他的课桌里简单的搜一搜,各种手工小玩意不胜枚举。

记得习作五的要求是写班中的小能手,在我看来,学生们定会写成绩好、才艺好的同学,可让我大吃一惊的是,竟有不少同学写了小曹:“小小发明家”“科学达人”“手工天才”……小曹竟被冠以如此多的雅称,看着一篇又一篇写小曹的习作,我不得不承认,我对小曹的了解远远不够,甚至对他有不少误解,这让我久久不能平静。想起曾经在课上将他的小发明无情的扔进废纸篓,想起曾经因为做小动作而被我当着全班同学面进行严厉指责,我羞愧不已。

我对小曹采取的方法真的是教育吗?我想教育一个孩子,不应该是简单的管教孩子。我们应该多考虑孩子的感受,设身处地的为孩子想一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纠正孩子错误的同时,也不能泯灭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以及创造力。

教育离不开管教,但管教孩子也需要充满智慧,要学会因势利导,让孩子有属于自己学习的空间,让他们自由的飞翔。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