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那边的奶奶和阿姨们在跳着欢快的广场舞,而那边的爷爷们却慢条斯理的打着太极拳,舞着太极剑,另一边的叔叔阿姨和大哥哥大姐姐在打着羽毛球,他们精神劲儿十足,不是的.有穿着运动服和运动鞋的人们在跑步,体育公园到处朝气蓬勃!
晨练结束了,公园里逐渐恢复了安静,小树和花儿也在微风中做起了摇摆操,跳起了摇曳生姿的舞蹈,鸟儿们或站在枝头唱着婉转动听的歌儿,或张起了翅膀,盘旋飞舞,小虫儿们也在松土寻找食物……
夜色降临,路灯开启,这是公园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散步的,跳舞的,锻炼的,还加入了一群小孩子们在追逐嬉戏,他们溜冰,奔跑,唱歌……他们的到来让本来就热闹的公园更增添了欢乐的气氛,洋溢着无尽的希望。
终于,美好的一天在浓浓的夜色中结束了,整个城市安静了下来,嘘,如果你仔细听,还可以听到远处有微微的鼾声,有梦,有微笑……
“好的环境可以愉悦人,更重要的\'是改变人、塑造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别要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持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要想改变城市面貌,不但要把建设搞好,还要把精神文明传播好。人民是城市的主人,既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更是城市文明的建设者,城市文明离不开个人文明。作为城市这个大家庭的一员,每位公民都有责任、有义务通过自己的文明行为,为我们的城市增添亮色。
把一座城市建设的更美好,不仅仅是政府的事,也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事。只有齐心协力,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从今天做起,为创建文明城市做出积极的贡献,才能把我们的城市建设的越来越美丽。
我曾经看过一则公益广告:有人这样问过我,播出的一条公益广告,能不能改变我们生活中的那些陋习呢?我说不。公益广告对于社会中的那些不文明的现象也许不可能药到病除,但是我相信,一条公益广告就好像是一盏灯,灯光亮一些,我们身边的黑暗就会少一些。并且我相信,每个人的心灵都像是一扇窗,窗户打开,光亮就会进来。我相信,文明就在我们身边,离我们很近很近,近得触手可及。有时候,文明离我们只不过是10公分的距离,有时候,也许只是几十厘米的宽度,也有时候,可能只是一张纸的厚度,我相信,其实文明,就在我们心中,我们会在生活中不经意地流露着。
有时,多一个手势,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一份体谅;还有时候,多一点耐心的等待,对别人来说就是一种关爱;有时,多一点点分享,对别人来说,就是多份温暖。我们每个人迈出一小步,就会使社会迈出一大步。所以我发现,文明是一种力量,就好像奥运火炬传递一样,在每个人手中传递,也能够汇聚所有人的热情。文明,是一份人生幸福的开始,文明,是一份生活中最美丽骄傲的礼物。也许,只用一个默默无闻的领头人,便可带动一片圣洁之风,也许,只用一点文明点缀,,便可唤起人们心底最美好的回忆。
当有风度的一伸手,当有修养的一句话,充斥在人们心田,便回味出那文明的味道,那舒缓的感觉。
早晨起来,可爱的老爸已经整出了几样精美的早点:金黄的煎鸡蛋,香浓的豆浆,还有热腾腾的馒头,我不由开心地亲了老爸一下。
吃着午饭,突然想起老师早上布置的一篇征文:我为小康做贡献。我还完全没弄清楚“小康”是个什么东西,这可咋办?我一边嚼着早饭,一边向爸爸求援:“什么叫小康?”爸爸点了点我的鼻子,想了想说:“衣食无忧,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我如释重负:“嗨,这就是小康?!那咱们不是一直在‘小康’吗?”一旁的妈妈笑了起来:“孩子,‘小康’不是一个人的小康,是大家的小康。是能感受到的、人们共同拥有的小康。”“太深奥了,老妈!”“不深奥,不信,待会爸爸送你上学时,看看自己身边发生的一切。”
坐上妈妈的电瓶车,开始了我的“小康之旅”。我家住在小门毕家洼5号,妈妈的车一转,到了马路上,那里是一片错落有致的梧桐树。还记得上幼儿园时,我家就在那里,拥挤破旧的两间房,厨房卧室不分家,老鼠时不时来溜门留宿。不过,大家差不多。我现在的邻居们:楼前的李鹏,楼下的王勇,他们的爸爸妈妈当时也都住在平房里。现在不一样了,大家都住上了干净整洁的套间,面积也大了很多,舒服多了!我突然灵光闪现:对啊,这就是妈妈说的.:大家的小康啊!
正想之间,妈妈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喂?你好。我是李祥宏(爸爸。到学校了吗?有人买东西,你快回来报个价格。好的,再见”。嗬,社会真是进步了。七、八年前,我家不仅没有移动电话。爸爸妈妈给外地的爷爷奶奶打电话,还专门骑自行车到邮电局去。要是她想爸爸妈妈——我的外公外婆了,包里就装着手机,不需要再住外跑。
“晨晨,注意,妈妈要拐弯了。”在林阴道上慢跑的叔叔,看起来很满意早晨的清新空气;练着自编健身操的老爷爷慢悠悠地哼着戏文,自得其乐;一些操着羽毛球拍互相“炒豆子”的阿姨们,一边打球一边笑嘻嘻地交谈。我记得一篇报纸上的报道这样揭密:运动能让人分泌产生快乐的物质。我想,他们身上一定充满了这种物质。这应该就是小康了——让大家共同快乐、感到幸福。
“到了晨晨。”妈妈的电瓶车停在学校的门口。我开心地朝着校门飞奔,突然想起我的“小康之旅”还有一个问题,连忙刹住脚步,回头问妈妈:“妈,小康是怎么来的?”妈妈回答:“当然不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小康是大家共同建设出来的。”我又有点不明白了:“怎么建?像建大楼一样吗?”妈妈爽朗地大笑起来:“差不多吧。爸爸努力做一个好商人,为更多的人服务;妈妈争当爸爸的助手,做一个勤快的人;各行各业的人一起努力,就会把小康这栋大楼建好、建的更漂亮。”我豁然开朗,在早晨温暖的阳光里冲妈妈挥挥手:“我也会建设小康——当一名健康成长、文明又快乐的小学生!”
这天,天空有了一些云在飞舞,太阳光并不十分厉害,我便在山水公园里悠闲地散着步。
我走了半天,感觉有点累,就找一个长椅坐了下来。坐在长椅上,抬头望着那座青青的山、碧绿的水,感觉心旷神怡。
我独自欣赏着那山、那水,突然有一个人来到我旁边,在我身边的另一个长椅上坐了下来。只见他左手拎着一包零食,右手的食指和中指夹着一支烟,时不时放在嘴里吸两下。
我没有理他,继续欣赏眼前的风景。过了一会儿,我面前那一片清澈的湖水里出现了一个烟头。我朝旁边看看,发现那个人手中的烟头不见了,我由此断定水里的烟头是他扔的。最让我气愤的是,他竟然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又过了一会儿,他抬起胳膊向湖里一甩,一个垃圾袋便明目张胆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我实在是不想看了,起身要走。正在我准备走时,天空突然下起雨来。还好,我刚才出来时因为怕太阳晒,所以随身带了一把伞。我打开伞,一边向前走,一边回头看那人怎么办,心想:这一定是老天爷有意给他的惩罚吧。
只见他不慌不忙,来到了一棵芭蕉树跟前,纵身一跃,抓住了一片大芭蕉叶,然后使劲地往下拽,在他的猛烈拽动下,芭蕉叶脱离了芭蕉树。只见他用头顶着那片芭蕉叶,扬长而去,而留下那棵芭蕉树在雨中哭泣。
我看到这一幕时,心中出现了无名的怒火,心想:难道人们就这样不讲道德吗?如果大家都像那个人那样毫无社会公德,随意破坏公共环境,那么公园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我真心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以身作责,爱护公共环境,维护公共秩序,做一个有道德、有良知的中国人。
在我二岁时朦胧的记忆中,有一天,我父亲推着木制的独轮车,在河边泥泞的小路上行走。河中雨点象天上的星星般闪烁,独轮车发出“吱吱嘎嘎”的响声,载着我幼小的生命前去老中医处看病。这是我生命中对“车”最初的记忆。
在我的童年时代,每天都靠父母赐给我的天生“11号”车去2公里外的幼儿园学习,父母除第一次送我去熟悉地方后,几乎很少接送过我。上小学时,虽然离家近了,但离学校仍有1.5公里路程,每天上下午来回都是靠天生的“11号”车。
在我少年时代,上初中时离家有15公里路程,只好寄宿在学校。但每逢周六放假、周日返校时都是徒步而行。虽然那时有班次很少的公共汽车,且价格很便宜,只要几分钱,但几乎很少享受这种奢侈的待遇,也很少搭乘到便车——自行车。虽然那时家里没有一辆自行车,但在学校初一时就学会了骑车。从那时起,买一辆自行车就成了我的梦想。
在我青年时代,记得刚结婚时,由于家庭条件很差,当时的“三大件”都没有,外出靠步行,偶尔借邻居家的自行车去走亲戚。婚后第三年,靠省吃检用,托人找关系,去崇明堡镇买回了属于我的第一辆“车”。这是一辆28寸的凤凰牌自行车,当时的高兴劲儿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觉得风光极了。第二天就被邻居借去当婚车用。从此,我们出门走亲戚,上集镇就方便多了。
九十年代, 一次去为舅父六十大寿祝寿时, 亲戚朋友基本上都骑了二轮摩托车, 当时唯独我们俩骑自行车, 突然觉得太寒碜了, 甚至感到有点无地自容, 回家后我们夫妻俩商量决定, 积极筹资购车。半个月后在亲友的帮助下, 去县城购了八千多元一辆二轮幸福125摩托车。从此, 我们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机动车。
进入二十一世纪初, 我家购了第一辆柳州五菱四轮面包车, 作为家庭自备用车。现在我家拥有了一辆奥迪的“小弟”——奥拓小轿车, 作为我上下班的座骑, 每天听着音乐与歌曲, 开着小车在宽阔的马路上行驶, 只觉得无限的幸福与满足。我儿子也有了一辆崭新的北京现代“伊兰特” 轿车,女儿家也打算购一辆丰田轿车。 现在, 我们夫妻俩、儿子与媳妇、 女儿与女婿六人中除我妻外, 都拥有c照以上驾驶证。只要有车谁都可以开, 太方便了, 到县城近三十公里的路程只需二十多分钟, 省内旅游岀行靠自备车,真是方便快捷了。
现在乡村条条大道宽广平坦, 一辆辆汽车风弛电掣。车,把乡村与城镇,城镇与城市,城市与城市,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缩短了,人们岀行便捷了,幸福的指数増加了。老百姓生活富裕了,买辆小车不稀奇,有车族的队伍不断壮大了。
“车’’ 是人们岀行的必备交通工具, 而我家‘‘车’’ 的演变从侧面反映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私家车的岀现是老百姓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是人民生活步入小康社会的一个缩影。
在我的童年时代,每天都靠父母赐给我的天生“11号”车去2公里外的幼儿园学习,父母除第一次送我去熟悉地方后,几乎很少接送过我。上小学时,虽然离家近了,但离学校仍有1.5公里路程,每天上下午来回都是靠天生的“11号”车。
在我少年时代,上初中时离家有15公里路程,只好寄宿在学校。但每逢周六放假、周日返校时都是徒步而行。虽然那时有班次很少的公共汽车,且价格很便宜,只要几分钱,但几乎很少享受这种奢侈的待遇,也很少搭乘到便车——自行车。虽然那时家里没有一辆自行车,但在学校初一时就学会了骑车。从那时起,买一辆自行车就成了我的梦想。
在我青年时代,记得刚结婚时,由于家庭条件很差,当时的“三大件”都没有,外出靠步行,偶尔借邻居家的自行车去走亲戚。婚后第三年,靠省吃检用,托人找关系,去崇明堡镇买回了属于我的第一辆“车”。这是一辆28寸的凤凰牌自行车,当时的高兴劲儿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觉得风光极了。第二天就被邻居借去当婚车用。从此,我们出门走亲戚,上集镇就方便多了。
九十年代, 一次去为舅父六十大寿祝寿时, 亲戚朋友基本上都骑了二轮摩托车, 当时唯独我们俩骑自行车, 突然觉得太寒碜了, 甚至感到有点无地自容, 回家后我们夫妻俩商量决定, 积极筹资购车。半个月后在亲友的帮助下, 去县城购了八千多元一辆二轮幸福125摩托车。从此, 我们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机动车。
进入二十一世纪初, 我家购了第一辆柳州五菱四轮面包车, 作为家庭自备用车。现在我家拥有了一辆奥迪的“小弟”——奥拓小轿车, 作为我上下班的座骑, 每天听着音乐与歌曲, 开着小车在宽阔的马路上行驶, 只觉得无限的幸福与满足。我儿子也有了一辆崭新的北京现代“伊兰特” 轿车,女儿家也打算购一辆丰田轿车。 现在, 我们夫妻俩、儿子与媳妇、 女儿与女婿六人中除我妻外, 都拥有c照以上驾驶证。只要有车谁都可以开, 太方便了, 到县城近三十公里的路程只需二十多分钟, 省内旅游岀行靠自备车,真是方便快捷了。
现在乡村条条大道宽广平坦, 一辆辆汽车风弛电掣。车,把乡村与城镇,城镇与城市,城市与城市,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缩短了,人们岀行便捷了,幸福的指数増加了。老百姓生活富裕了,买辆小车不稀奇,有车族的队伍不断壮大了。
“车’’ 是人们岀行的必备交通工具, 而我家‘‘车’’ 的演变从侧面反映岀社会的发展与变化, 私家车的岀现是老百姓生活质量提高的标志,是人民生活步入小康社会的一个缩影。
星期六的早晨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正是游玩的好天气,于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府山公园。迎面吹来的清风好凉快呀!让人神清气爽,意气风发。
刚进大门,一棵参天大树就屹立在我的眼前,就像一位士兵保卫着大门一样。其实,这是一棵已经活了几千年的大樟树,它的四周有一圈围栏包围着。树上的树叶密密麻麻,枝繁叶茂,就像一把撑天巨伞似的。每当夏日炎炎时,就会有许多人在树下乘凉。
在樟树后面有一座塔,名字叫作钟灵塔。
钟灵塔一共有六层,看上去就像托塔李天王手中那托着的塔。我一口气爬上了塔顶,只见塔顶上有一口大钟,旁边还有一根粗木棍,听别人介绍是用来敲钟的。每当一定的\'时候,钟声就会响起,为人们报时。
钟灵塔的右边,有一片绿地,一朵朵野花生长在这美丽的绿地上,一阵微风吹过,花儿都跳起了美丽的舞蹈,仿佛在欢迎我的到来。旁边有一棵大树,碧绿的树叶,就像一个个翩翩起舞的小精灵,可爱极了!我情不自禁地吟起了唐代诗人贺知章写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府山公园的后面,有一个大湖。碧绿的湖水加上岸旁的垂柳,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每当月下,就有许多人坐在湖边的绿地上,有的在谈天说地,有的在玩耍着,有年纪大点的在拉二胡,有的在谈心,有的在散步……
城市里的府山公园,真是美如仙境,是健身和休闲的好去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