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又黑又冷,北风不停地呼啸着,海浪像咆哮的雄狮发疯似的怒吼着。渔夫家的小木屋在汹涌的海风中摇晃,飞沙裹挟着碎石猛烈地敲打着门窗--一阵紧似一阵。
渔夫坐在奄奄一息的火炉旁,一双黝黑粗大的手托着沉重的下巴,目光痴痴地凝视着即将燃尽的木炭--若有所思。他在想,以后的生活更艰难更困苦,一家九口的生计全靠自己没日没夜的辛劳,有时难以保障,就像今夜一样空手而归……孩子们就得挨饿。桑娜手脚麻利地修好渔网,起身走到帐前,轻轻地掀开帐子,七个孩子并排着一顺溜儿静静地熟睡在破旧的木床上。外面的海风似乎小了,偶尔能依稀听见几声狗的哀叫声。
桑娜给渔夫倒了一杯开水,然后走进里屋,用瓷盘端出一块黑窝头,“吃点吧,已经一天水米没打牙了……我想我应该也找点活干,来填家中消费,光靠你一个人在外打鱼……九个人的肚子是很难填饱的,尤其是孩子,他们正在长身体。”桑娜用一双布满血丝的眼紧盯着渔夫,温柔而关切地说。渔夫啃着窝头,抬头认真看了一眼桑娜低声地说:“你够累的了,还要找活儿……你身体能扛得住吗?你打算做什么?”“我的身体能行,只要孩子们健康平安,我苦点累点倒没什么……我准备到城里收集衣服,洗洗补补还能赚点小钱,一来减轻你的负担,二来填补家用。”桑娜自信满满地说。“这……这能行吗?你的身子本来就弱,我有点儿不放心……”渔夫无可奈何地说。“就这么决定了,明天我就去一趟城里……”桑娜铿锵有力地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在不觉意中一晃十年过去了。渔夫已经五十多岁了,但他仍坚持早晚打鱼,过去那魁梧的身体早被消瘦取代了。头发越发苍白,腰有点驼,步履开始蹒跚起来。大儿子被沙皇政府强征为兵役,听说驻守在西北利亚。二儿子成为一名铁路工人,去修西北利亚铁路。三儿子每天随渔夫打鱼,成为一名打鱼高手。四儿子在5岁那年得了风寒不幸离开人世。现在在家的有五儿子和西蒙两个孩子。桑娜不再为别人洗布衣服了,而成为一个富人家的钟点工。早晨六点到富人家做早餐、收拾房间卫生,晚上六点钟回来,这样的工作桑娜自己能接受,比起常年为人家洗补衣服较为划算--起码能吃上一顿饱饭,富婆对她还好,有时把穿旧的衣服和鞋子送给她。
桑娜今天回来得比往日早一些,因为富人一家中午去了莫斯科。她回来时还带了一些剩菜和面包,她又熬了一锅粥,晚上渔夫和儿子打鱼回来,一家围坐在火炉旁开心地吃着。桑娜想起两个在外的儿子,一行思亲的热泪悄悄滚出眼眶,她急忙用围巾偷偷地拭掉,然后喃喃地说:“这日子总算慢慢地熬过来了,可惜我的老五,他没能逃脱疾病……”“吃吧,我的宝贝,感谢上帝,我们总算活过来了!”她的手轻轻地抚摸着西蒙两个孩子,脸上泛出一丝淡淡微笑。
桑娜抬头望着窗外,夜幕拉得很严实,也听不见海浪声--夜很静。孩子们吃饱都乖巧地睡了,丈夫斜躺在木床上,蜷缩着身子,不时发出一阵咳嗽。桑娜又给火炉加了一块木炭,开始收拾房间,然后拿起针线给孩子们缝补衣服。灯光下,丝丝银发越发显亮--她老了,但仍那么勤劳能干!“明天的日子还能像今天这样吗?我不知道……不知道……”桑娜陷入沉思。
第二天早上,孩子们发现一醒来就没有了妈妈,嚎啕大哭起来。
桑娜赶紧抱起他们来,对他们说:“你们的妈妈很爱你们,可是她还是没有抓住自己的生命,以后就让我来做你们的妈妈,好吗?”孩子们好像听懂了似的,默默的抽泣着,点点头。
桑拿欣慰的笑了。
“你瞧,他们在这里啦。”桑娜拉开了帐子。
渔夫会心地笑了,同时小声地自言自语:“会熬过去的!总会熬过去的!”
第二天,两个还嗷嗷待哺的孩子需要喝奶,可桑娜的孩子大的已有12岁,最小的也有4岁了。这时,桑娜的母乳已经没有了。可家里如今这么穷,去哪里有多余的钱去给他们买奶粉呢?渔夫想到这里,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外面,雨依然在稀稀拉拉地下着,风却刮得无比地放肆。
“长子伊诺克12岁。”桑娜掰着手指算了算,“他爱看书,特别是莎士比亚的书,他特别感兴趣,上次我们还用我们半年攒下的一点钱,给他买了一本《罗密欧与朱丽叶》,二女南希,酷爱音乐,一直想去她朋友家弹上一会钢琴;三子约瑟夫喜欢滑雪,以后进滑雪场又是一笔钱;四女海丽与五女明妮分别喜欢蕾丝裙与舞蹈,如今又多了两个孩子,以后的日子又该怎么过呢?”
“多两个小子,以后多两个孩子赚钱嘛!”渔夫安慰桑娜。
桑娜站起身来,从橱柜里拿出两片黑麦面包,热了热,一大家子就开始吃着又热又香的黑麦面包了。
“妈妈!”南希说,“他们大概还没有属于自己的名字吧?”
“是,没错,要不他们就分别叫提姆和汤姆吧?”桑娜顿时眉开眼笑。
两个孩子听到了,高兴地拍起手来,不料,提姆猛一吸气,竟然噎住了,一下喘不过气来。大家顿时乱了手脚,许久才将提姆把气理顺过来。
“不是染上肺病了吧?”明妮问。
“这个很难说哦!”渔夫回答。
果然,经医生诊断,提姆染上了急性肺病,汤姆因为缺少母乳而得更瘦弱了,身体是一天比一天消瘦。
这样下去可不是办法呀?没办法,渔夫只好硬着头皮,多次顶着风暴出海打鱼。
不料,在一次打鱼过程中,浪花拍击着小船,四处惊涛骇浪,渔夫努力地控制着小船,不让小船被大浪吞没。只是,他全身已是湿透,又累又冷。
又是一个浪花,毫不留情地泼在他的身上,这时,鱼网早就被浪冲打得无影无踪了。
“上帝,请您开开恩吧!”渔夫绝望地叫道。
正说着,突然,一个大浪袭来,渔夫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当渔夫再次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身处在一条繁华的大街旁了。
“看来,我还没有死,我被别人救过来了。”渔夫想。
“噢,你终于醒了,感谢上帝!”一个一直守护在他身边的黑瘦男子说道。
“谢谢你救了我!”渔夫向那个人鞠了一个躬。
突然,渔夫听到了一个声音在高喊:“马稣鱼一条,现在进行竞价,三十卢布第一次,四十卢布第一次,八十卢布第一次,八十卢布第二次,好,成交!”接着,又听到锤子落地的响声。
“不会吧?平时最多只能卖三卢布的马稣鱼,这鱼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贵了?”渔夫感到十分惊讶。
他告别了黑瘦男子,循声走去,来到了一个广场,那广场像一个大型的拍卖场,台上坐着拍卖人,台下聚集着一大群的男女老少。只见一位妇人,在付了80加元后,正欢天喜地地接过拍卖人递给他的马稣鱼。
渔夫再也忍受不了了,他用平时从码头边学来的几句不太熟悉的加语,结结巴巴地说:“一条马稣鱼怎么可以卖这么贵呢?”
拍卖人听了,打量了渔夫一眼,就说:“这位先生,你大概是从外地过来的吧?你不知道,在我们这里,要想获得一条鱼可是很难的。因为,我们这里没有人会捕鱼,所以,平时只能靠去海边捡那些因贪玩而不小心跳上岸的鱼,才有鱼吃。你是个外人,所以不知情。”
“没错,我来自俄国,你们这里是什么地方呀?”渔夫说。
“我们这里是富人国。我们国家的人民最喜欢吃马稣鱼。但因为这种鱼太难得到了,所以,我才会将鱼拿来进行拍卖。”拍卖者答道。
“哦,我来自俄国,我会捕鱼,捕马稣鱼!”渔夫说道。
听到渔夫的话,大家顿时惊呆了,一时议论纷纷。
“他骗人的!”
“真的吗?”
“他敢这么说,那他肯定会捕鱼!”
“大家请相信我,只要给我一艘船,一张渔网,两个桨,我就可以捕很多很多的马稣鱼给你们。哦!对了,你们这里有鱼网和渔船吗?”
“船是有,但你所说的什么鱼网,则没有。对了,请问这位先生,什么是鱼网呀?”拍卖人听后,半信半疑地问道。
“鱼网就是一种用细线织成的可以捕鱼的东西。你们没有,也没有关系,我会织。一旦我织好网,就可以去打很多的马稣鱼给大家的。”渔夫说。
“先生,如果你说的是真的,那么,我就和你签个购销合同,无论你打来多少马稣鱼,我都一率以50加元每条的高价收购,如何?”不知什么时候,一个穿着华丽服饰,长得脑满肠肥的中年人走了出来,非常客气地低声对渔夫说。
“原来是大老板拉希尔出来了!”人群中有人忽然高声叫道。
“好啊,没问题!”渔夫知道这是大老板,说话算数,就非常爽快地答应了。
很快,渔夫在大老板的帮助下,织出了鱼网,并成功出海,打回了满满一船的鱼。
为什么会打回满船的鱼呢?答案很简单,因为,在这个地方,他们根本不懂得织鱼网,自然也从来没有人出海打过鱼,所以这里的马稣鱼才又多又肥。
由于渔夫的勤劳,那里的人又最喜欢吃马稣鱼,因此,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渔夫就赚了很多钱,成为了当地的首富。
虽然如此,可是,渔夫无时无刻不在想着远在家乡的妻子和孩子。他知道,家里人肯定都饿得不行了。
于是,渔夫在当地市长的帮助下,回到了家乡,并把桑娜她们接到了富人国,从此过上了美好幸福的生活,直到永远!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