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心灵病房》我看了两遍,单调的画面,忧郁的音乐,但每次看完后给我无限的思考,更让我心灵如同洗涤过一般,让我更耐心的,对待每位患者。
在剧中苏西护士长对贝宁的关心和爱,充分体现着人文关怀,贝宁化疗后呕吐时,苏西紧紧的握住她的手,贝宁绝望无助时候,苏西与她促膝长谈,并陪着贝宁吃冰棒,让我感到最温馨的一个画面是,善解人意的护士长苏西给在病床昏睡的贝宁擦护手霜,认真而仔细,温柔而体贴,这个细节我看后心里暖暖的,这些小细节不都是人文关怀的体现么?
思绪一下子回到两年前的一天,一位67岁的女性患者,独自一个人来我站输液,两袋液体输完后,她马上去厕所,由于针眼压的时间短,导致刚才的针眼继续出血,从厕所出来后,我看到她那满手的血,我没有去责备老人怎么没有压好,而是立即用纸巾把老人手上的血擦干净,又用几根棉签沾了酒精,把针眼周围的血痂擦了两遍,后来又找了一个干净的输液贴把刚才的针眼贴上,老人一个劲儿的解释:"我憋不住了想赶紧上厕所,所以才.....",我说:"没关系的,我给您擦好了,以后您一个来的时候,输液过程中想去厕所您就说一声",老人说:"我不好意思麻烦别人"老人离开的时候,我发现她的眼里都是谢意,同时我自己也有成就感。
现如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中心是人而不是疾病,在医疗护理的基本技术操作中,对病人的爱护,对患者的尊重,应深深植入我们医护人员的脑海中。
英国伟大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曾经说过:没有无私的,自我牺牲的母爱的帮助,孩子的心灵将是一片荒漠。是啊,母爱是无私的,每个母亲当自己遇到困难的时候总是不想连累自己的儿女,但当儿女遇到困难时母亲总会不顾一切地去为儿女承受。
我躲在书房某个安静的.角落里,阅读了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病房里的感动》。这篇文章讲述的是一位小女孩儿因骨折进了医院,女孩在治疗过程中虽然苦不堪言,但是女孩的母亲却一直陪伴在她身边。为了减轻女儿痛苦,那位母亲竟然让女儿咬住自己的手。最后,同房的病友们也深受感动的故事。
读了这篇我文章我不禁叹道:“母爱是润物的细雨,母爱是醉人的春风。母爱是一阵和煦的风,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啊”文章中,有一个最令我无法忘怀的情节:“让妈妈陪着你一起疼好吗?”孩子点点头又摇摇头。母亲把手放在女孩儿的唇边说:“疼,你就咬妈妈的手”。我想,也许每个感性的人读到这个情节都不禁心头一怔,鼻子一酸。这位母亲,说的话很简短,也很简练,但是在这短短的一句话里,却包含着数不尽的爱,这是无私的爱,这是伟大的爱。可想而知,被咬着的感觉是多么多么的令人难以忍受,在世界上,也许就只有着一个人能够忍受着这种痛楚。这就是——母亲。
这篇文章令我不由自主地回想起许多往事:童年时期,当下雨天,母亲送我回幼儿园的时候,那把紫银色的雨伞始终会倾斜于我的方向;当寒冷冬季来临的时候,母亲总会时常问我:“冷不冷?”;当我发烧感冒的时候,母亲总会不分日夜地在床边守护着我……长大以后,当我烦恼的时候,母亲总会第一时间为我分担;当我成功的时候,母亲会陪着我一起快乐,一起笑;当我失败的时候,母亲也会是出现在我眼前的第一个人,为我打气,安慰我……。
母亲, 把她对儿女的爱, 挂在脸庞上,镶在记忆里,注入生活中 但由此至终都不吐出一个“爱”字。 文中的母亲,在面对女儿的时候,从未掉过一滴泪,脸上永远挂着微笑,这是因为,他不想让女儿见到他为自己担心的模样;文中的母亲,在安慰女儿的话语里,从没说过一个“爱”字,但她的心中却充满了对女儿的爱……
这篇文章令我深切地懂得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令我明白了:藏在心中的爱比口中说出的爱更加感人,更加真实。
《心灵病房》是一部反映一位知名英国文学博士记录自己“死亡进行时”的电影。
她是一位48岁、对英国文学和教育有卓越贡献的英诗博士,充满自信、坚毅果决、执着苛求、不容妥协、从不轻易放弃挑战之人。
无意中被发现已经患上末期转移性卵巢癌,听到消息后她平静而坦然,不像平常人一样感到很害怕。
此时,医学领域的泰斗柯教授与她沟通并建议其接受为期八个月的新型化疗药物全剂量注射,当时贝宁从容同意了,这就是她不妥协、坚强、勇敢的有力体现。
残忍的病痛开始侵蚀她坚强自信、无畏的心灵,使她从自信、无可畏惧逐渐的变得害怕、恐惧,挣扎,但是苍白无力,慢慢地她从她的恩师的诗歌之中从新认识了死亡的概念,最终并完美实践了诗歌里所说的死亡,并有教育意义的诠释了她反复回忆的那首诗词,顽强的跳出了生存与死亡的藩篱,超越生命,超越自我。
是心灵经历的启迪。
从医疗道德角度来看,柯教授和他的助理杰森单纯的为了研究肿瘤细胞对这种新型化疗药物的反应,而且未曾告知患者新药是否能够***死恶性细胞,更不管对人体的副作用。
在每天他们查房时仅仅问她一句:“还好吧?”就结束任务,甚至还把她作为活体模型进行检查授教,未能顾及患者她怎样的感受和痛苦,又不断地接受一些医疗人员的折磨和冷待,甚是缺乏人文关怀,为她心灵更添创伤,直点电影主题,医生不仅治病,还必须对病人心灵进行诊治,恰恰相反而在贝宁弥留之际,善良的护士苏西能够陪她边吃冰棒边聊天,把所要签的DNS抢救协议书解释给他听,苏西希望已经饱受几个疗程躯体折磨的贝宁不要再遭受他认为很屈辱可耻的对待了,不能再遭遇心灵的创伤了。
此刻她已经认识到生命更深的价值,无奈而从容的说就让心跳停吧,选择放弃抢救!电影中苏西作为护理人员做到了人文关怀,是我们所倡导和学习的典范。
为贝宁心灵筑了一个家的港湾。
对于贝宁自身也是一种启发和教育,她经历了坚强、挣扎、回忆、恐惧和绝望以及对死亡认识的升华和超越,最终真切体验到生命、死亡、灵魂、上帝、过去、现在并非无法超越之障碍;参透了死亡的真谛,就像她所喜欢的诗词里所说:“灵魂躲到哪里,上帝都会找到;我虽然只有短暂的一眠,醒来却依然成就永生,死亡将不复有,死亡将永远消失。
”这是心灵深处的体验,是很有教育意义的一课。
她对生命和死亡认识的升华告诉人们像他一样的病人要坚强的活下去,因为恐惧死亡将会降低生命活力,接纳死亡才是为了更好生活。
这部电影看完之后虽然故事情节比较简单,但是其中蕴含的深意让人可圈可点。
柯教授代表的是旧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医学模式,仅仅关注疾病及疗效本身;而护士苏西体现了南丁格尔精神,认为人是个社会的人,有心理、社会的需求,在简单的照护下是一颗同情、移的心。
往深处说,更指出了我们医疗卫生人员的不足之处,呼吁能够建立新型医学医疗模式,以病人为中心,更好服务病人;同时也激励像她一样被病痛折磨的人们给以生的希望和对死亡的超越。
现在,医患关系紧张,舆论导向一致偏向作为弱势群体的患方。
其实,绝大多数医务工作者都是活生生的人,有着良好的教育,他们有血有肉有爱心。
就在我们周围,不也有因病成友的例子吗?想起几年前一个年轻的“老”病人——陈大哥,移植肾再发衰竭,长期靠血透维系生命,即使亲友如何不离不弃,他心里是苦的,活的很累。
一次,突发高血钾伴心衰,住在加床,异常狂躁、歇斯底里,拒绝抢救,根本无法建立静脉通道,要知道,这小小的通道,就是他的生命线啊!只见我们的责任组长紧握着他那双挥舞的手,坚毅的看着他,大声说:“你怎么了?不是说好了吗,你还要看北京我们家门口的奥运会,你不要你的弟妹、母亲了吗?你吃了那么多苦是为了什么你忘了吗?”说着说着,握手人的和被握的人泪光朦胧,乱舞的手终于垂下来…终于,葡萄糖酸钙、速尿……相续进入他体内,驱走了死神。
从那以后,他都异常的坚强,渡过了无数次难关,跟病房的姐妹们像家人般亲切。
去年,因为反复抽搐,他在我们病房,走了,异常安详。
在场的医护人员无不泪盈满眶。
在殡仪馆,我们派代表和他亲友一起送他最后一程。
直到现在,六南的老师们都会不时的想到他,想到他异常坚强的温暖的眼神,以及每次主动伸出瘦削的手让你去找血管的样子……
从他身上,我们坚信,医患、护患之间不是敌人而是朋友,我们共同的敌人是病魔。
我们缺少的不是爱心,而是沟通、理解和信任。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所谓“医者仁心”,我们应该像苏西那样,让活着的有价值,死的有尊严。
希望我们,省医的白衣天使们,能给我们的病人一个温馨的心灵病房。
请相信,天使在人间!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