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话实说,《大闹天竺》的问题很多;同样实话实说,我看的很开心。作为演员,王宝强一如既往的出色,“武空”这个角色塑造的很成功,成功到让我情不自禁的喜爱、同情、尊敬这个养猴的`“钉子户”,成功到让我忽略影片情节上的bug和技巧上的生涩。此外,王宝强在自己导演处女作中表现出的让人出乎意料的真诚才更加难能可贵。尊重观众,尊重自己,即便是这样一部貌似胡闹的合家欢喜剧,王宝强也“胡闹”的很认真。
印度和“天竺”
电影名叫《大闹天竺》,大部分的场景是在印度拍摄完成的。天竺是古代中国以及其它东亚国家对当今印度和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的统称。在中国历史上,对印度的最早记载在《史记·大宛传》,当时称为“身毒”。《汉书》记载:“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天竺国一名身毒”。唐高僧玄奘往西域取经,首创根据 Indu 读音正名为“印度”。
天竺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四大帝国:孔雀帝国、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帝国。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沦为英殖民地;1947年,印巴分治,印度独立;1950年印度共和国成立。因此,天竺实际上与现在我们常说的印度还是有些许区别的。
海报中的“猴神”
电影海报出现的半人半猴的神像其实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猴神哈奴曼——《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
哈奴曼是风神之子,他的出世就有着其不凡的经历。哈奴曼得道于始祖大梵天的真传,专为天地冥三界除恶扬善。他的武器虎头如意金棍在锄妖铲魔、扶正祛邪中立下了赫赫功劳,其来历与去向既令人称奇,也使人迷惑不解。哈奴曼从小苦练功夫的精神感动了各路神仙,在众天神的教导和帮助下,他的功夫与法力举世无双,天地三界中任何妖魔鬼怪都无法与他匹敌,尤其是他的智慧,在正义与勇武的糅合下产生的巨大力量,任何艰难险阻都阻挡不了他。
王宝强从小就是孙悟空的超级粉丝,这次饰演的角色更是干脆叫“武空”,电影中出现猴神哈奴曼的形象也就很容易理解了。这么多年过去了,王宝强终于在自己执导的电影中完成了对偶像的终极膜拜。
岳云鹏的“头巾”
岳云鹏饰演的“朱天鹏”甫一出场脑袋上便围着硕大的头巾,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头裹长巾、胡子很长是典型的“印度人”形象,其实这些都是锡克教特有的标志。锡克教是15世纪产生于印度的一神教,主要流行于印度旁遮普邦,在南亚的巴基斯坦,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也有少量信徒。
“锡克”一词,来源于梵文,意思是“学生”、“弟子”、“信徒”。锡克教徒被称为锡克人,长发、梳子、钢箍、匕首、短裤是锡克教徒的五大信仰标识。蓄长发、长须表示睿智、博学和大胆、勇猛,是锡克教成年男教徒最重要的标志。加发梳是为了保持头发的整洁,也可以促进心灵修炼。戴钢手镯象征锡克教兄弟永远团结。佩短剑表示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坚强信念。穿短衣裤是为了区别于印度教教徒穿着的长衫。不过,今天的锡克教男子平时很少穿短衣裤、佩短剑,但蓄发、加发梳、戴钢手镯仍然极为普遍,尤其是在梳好头发之后,再包上一条长长的头巾,成为锡克教徒的典型形象。
此外,锡克教徒还要持守“五戒”:不偷盗、不奸淫、不抽烟、不吸毒、不叛教。而这“五戒”恰好又与岳“朱天鹏”的“八戒”相互呼应,不得不说,《大闹天竺》在剧本的雕琢上还是用了一番苦心的。
白客为什么会变“麻小”
电影里有这么一段,王宝强和白客被人追***,手忙脚乱的跑进一条巷子,气儿还没喘匀就突然被一群小孩扬了一脸的老干妈,白客秒变“麻小”。没错,他们正是赶上了著名的“洒红节”。洒红节,也叫“胡里节”、“色彩节”,是印度传统节日,也是印度传统新年(新印度历新年于春分日。在印度,尼泊尔,苏里南,圭亚那,特立尼达,英国,毛里求斯和斐济等地都是重要节日。洒红节原是庆祝春天,与创造和复始的行动有关,代表春分和谷物丰收。在洒红节节期,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寻常百姓,载歌载舞,尽情地用五彩缤纷的颜色装扮起来,迎接春天的到来。到时候,印度人为了表示喜庆和祝福,会向人们身上泼洒五颜六色的颜料。
关于洒红节的来历有很多说法,人们认为最有权威性的说法是,洒红节源于印度的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传说古代有一个国王希兰卡亚西普生性残暴,而他的王子普拉拉德爱护百姓,受到百姓拥护。王子对父亲的专横跋扈表示了不满,于是父王大怒,让其不怕火烧的公主霍利嘉抱着王子跳入大火之中,准备把王子烧死。然而事与愿违,霍利嘉被烧成灰烬,普拉拉德却因为维施努的保护安然无恙。百姓们为了庆祝,便向小王子身上泼洒红颜色的水。洒红节便由此而来。想必大家都看出来了,白客就是“普拉拉德”,王宝强则是“维施努”,看似荒诞而不经意的地方,草蛇灰线,伏脉千里。
“难陀伽耶”在哪里
片中王宝强、白客一行人为了寻找遗嘱勇闯印度,而遗嘱存放的地方就叫“难陀伽耶”。这个地方在地图上是找不到的,因为压根没有一个地方叫“难陀伽耶”,但是如果我们把“难陀”和“伽耶”分开看,就会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梵文中的“难陀”(nanda可意译为“欢喜”,而“伽耶”则会让人联想到著名的“菩提伽耶”。“菩提迦耶” (Bodhgaya是佛教的诞生地,据经典记载,佛陀经历六年苦行之后,行至此地,于菩提树下之金刚座上结跏趺坐,证悟十二因缘、四谛法等,而得正觉。Bodh是印地语中智慧的意思,菩提迦耶便是迦耶的智慧之地。结合影片中的情节,“武空”在“难陀伽耶”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与亲生父亲重逢,“唐森”收获了友谊、解开了心结,“朱天鹏”和“吴静”成为了彼此的归宿,所有人都在这里重获新生。也许,导演把最终的目的地称作“难陀伽耶”,正是因为这里是他心目中的欢喜之地吧。
身为合家欢青春片《我的处女地》选材于新疆阿拉尔市历史上的一段真人真事,追忆军垦部队驻扎边疆的创业恋情,其拥有爱情与轻喜剧等商业元素,故事均采用老奶奶追忆视角,完全是针对内地市场量身定制。由于《重返20岁》《致青春》《匆匆那年》《既然青春留不住》等青春电影在质量和受众上做到了很好的典范,《我的处女地》延续了青春、爱情、喜剧商业路线,这样作品群众基础极强,故事上纵然有诸多瑕疵,但满足了大众娱乐的需求,市场潜力是巨大的!
被誉为“电影版《激情燃烧的岁月》”的该片,以新疆阿拉尔市当地“塔河五姑娘”传奇故事为原型,众多有志青年凭着对理想的执著和对事业的.忠诚,克服西北大漠生活的艰难困苦,修建了新疆历史上第一条大型人工灌溉水渠的传奇,具备了更深层的现实意义。这部片犹如边疆版《重返20岁》,虽然年代不同,但青春爱情却是一样的浪漫,吕晶、龚娜、许可、热娜.艾则孜、朱枊青青组成“塔河五姑娘”,用荣誉和汗水、爱情和信念,谱写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
题材独特、充满怀旧风格,吕晶扮演女兵班长王凤芝,因为曾有丧夫苦痛的那道坎,难以接受英雄连指导员的深情,她始终在情绪饱满奋斗,不怕苦、不怕累,甚至要同男生争第一,但她质朴眼神中忧郁伤痛,全片一大亮点。在著名舞台剧《如梦之梦》中饰演许晴老公的孙强,此次在《我的处女地》担纲主演青年才俊的指导员,不禁经常与女兵们沟通、交流,还吹着口琴,追着女兵班长,哪怕对方是寡妇都无怨无悔,同样凭借棱角分明的外形和演技,给该片增添不少砝码。
开场十分钟,贫嘴淘气的男兵班长刘闯与女兵班二姐的一场对手戏,都引得影院里笑声不断。正值青春年华的几位女主角陷入了爱河,换做现代社会早一起开房、上床、***,但是《我的处女地》还是很符合那个年代特质,即便是“亲吻、调情、幽会”等镜头都点到为止,但是那个年代算是“很激情”,七十多岁高龄的老知青、老兵团,都对本片感同身受、颇有同鸣,甚至久久不愿离开影院,相信也有此缘由。
当然,作为一部影片,要投入到市场,就一定在坚持艺术精神的同时,具备更多的卖座要素,《我的处女地》无疑在商业化的道路上,也做了诸多的努力。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大气雄浑的气势,又注重儿女情长、柔情一面,当“五朵金花”缺乏物料,只能拿着裹胸布去干活,她们解开裹胸布那种舞蹈化的镜头,周军拍得很有艺术美感。延长宽阔的大漠美景,随风飘曳的棕黄树叶,突如其来的沙尘风暴,镜头将新疆的美丽与神秘,独具神韵的特点拍得很有感觉。
连队有明文规定,不准谈恋爱,加上女主角有丧夫心结,只能将情感窝在心理,直到错过了真挚情感,才追悔莫及。《我的处女地》穿越时空回到上世纪50年代的西部大漠,重返了奶奶那个20岁的青春懵懂恋情,强烈呼吁青春、阳光、正能量,深深感受到那时青年人对建设祖国的大爱,导演周军当然需要在瑕疵细节上有所提升,希望他下一部作品有所进步。虽然故事发生的年代比较久远,但导演的拍摄手法时尚,台词情节诙谐幽默、笑料百出、爱情浪漫,属于可以陪父母长辈、爷爷奶奶一起来看的“合家欢青春片”。
母亲节去看了这部片子,可能是因为节日的特殊性,看电影的时候好像更注重里面的情怀而不是电影技巧。
开篇很接地气,从家庭里的糟心事开始讲述,电影没有华丽的场景与剧情,基本都是平实的镜头,甚至还带有些许现实的苦涩,但是总体看来,节奏把握得还是挺棒的。
虽然是翻拍山田洋次的作品,但是却也做到了使作品更加本土化,体现了中国式家庭特色,一家人琐碎的生活交织在一起,也是有很多笑果可寻。
谈不上是佳作,甚至和原作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里面的一些场景和前段还是挺触动人心的,让中国式家庭生活麻烦变得不是一味的阴沉灰暗,而是五味俱全,仿佛就是发生在你身边一样。
事情是这样的:记得放暑假的时候,妈妈带我去桐乡玩。我们下午4点多回家,我们先乘公共汽车,然后到了回石门的车站……公交车来了。我一看,心想:啊!这么多人,我们怎么乘得下呢?但又想到都4点半了,妈妈还得回家烧呢!就对妈妈说:“妈妈,我们就忍耐一下,乘了这班公交车吧,好吗?”“好啊!”妈妈爽快地答应了。我想妈妈和我想得一样,所以……妈妈拉着我上了车。
这时,我旁边的一位年轻少女看了我一眼,接着拉着我的衣服说:“小朋友,你坐在姐姐的.腿上,帮姐姐拿着姐姐的包,好吗?”我当时听了就很感动,连忙说了声:“谢谢!”妈妈听了也很高兴,也说了声:“谢谢!”就这样,妈妈和这位年轻少女聊上了,“小姑娘,你到石门哪里呀?”“哦,我到石门的银行。”年轻少女说:“可是我不认识路。”“这没关系,我是石门人,我认识去银行的路,我们带你去好了!”妈妈热心地说。我也很热心,对这位年轻少女说:“姐姐,我们正好也顺道。”年轻少女起先有点难为情,但经过我这么一说,年轻少女说:“那太好了,谢谢你们啊!” 我和妈妈异口同声地说:“应该我们要谢谢你才对。”
到了石门,我们随着这位年轻少女 一起下了车,然后我们把这位年轻少女送到了银行,还跟这位是善良的年轻少女挥手说了:“再见!”
这件事虽小,但让我收获到了大感动。这真是——小事情,大感动啊!
因为喜欢黄磊,在得知他要拍这部戏时就有种不好的预感,紧张兮兮等到预告片,看完后简直想冲到他面前摇他肩膀咆哮“不要啊!你确定要上这样的片子吗!”
上映第一天还是去看了,本意是如果是惊喜,就摇旗安利,如果真的不好,就闭口不提,毕竟连看电影我都是偷偷摸摸瞒着男朋友去的。
但忍不住,如果有一个人看到这篇,没有去看,票房少了一点点,但我磊面对的失望和责备也少了一点点,是…划算…的吧。
说回电影。开场三分钟,我就基本已经绝望了。
人物场景台词分镜照搬率在90%以上,《家族之苦》在同类型电影中不是我最喜欢的,但惨烈对此之后,我在心里为《家族之苦》上涨了一分。
如果这两部电影同时摆在面前,任何人都可以在未掌握任何信息的情况下,准确判断出哪部是翻拍。
都说缺乏电影感,像是电视剧截取出两集。拍家庭片是非常难的.,在中国,很容易就拍出了廉价又随便的质感。珠玉在前,翻拍就简单了吗?并不是。
轻了重了,都会被拿来对比。
王迅赶往岳父母家求和,着急忙慌撞车上,这一幕的夸张表现还被作为笑点放在了预告片里,这样的笑点如果要,是个导演都可以拍出几百段,太不高级,完全可以不要。
后段,李力群被救护车接走,老婆独自在家,接到孙子电话,一边心情复杂,一边欢呼雀跃,本可以把观众情绪更推进一步的一幕,效果被表演和镜头表现削弱了许多,可惜。
黄磊饰演人物的中英夹杂,讽刺意义没那么大,而且没有见好就收,可见是只有点子,没有用心琢磨如何拿捏。
这部电影对我而言最大的不足,是人物。四对人物,重点在老年组,这对夫妻的戏没给足,不是说戏份,是他们的故事应该担起给予启发,带动思考,引起情感起伏的责任。有评论说不理解为什么离婚,没有交代清楚,我倒觉得这不是个问题。细枝末节的压垮本身很好理解,更深层次的关于老年人情感和生活追求的讨论也有空间,但表现出的力度实在欠佳,仅仅是有所交代而已。
一部分责任在老太太,“话少端庄有气质(到不太正常”的设定(或是表演效果不如原版那么自然可爱有冲击力。
其他三对,大多扁平,一副配合演出的存在,而不是“没来得及说,但有机会,我也可以讲讲,我也有故事”的感觉。
李立群毫无疑问是演技担当,一些细节处理的很好,奈何没有对手可飙戏。
我疑惑的是,为何呈现效果如此的电影,导演还能颇有自信的谈及,直到看了他在微博上发的长文——关于这部电影的理解和略带剧透的分析,才恍然大悟。
他拍出的电影,和他想象中自己拍出的电影,完全不是一回事。他眼中的电影,和我们眼中的电影,在平行世界里。看过电影的可以去看一下这篇微博,对比之后,挺有意思。
年轻观众对电影的“没那么喜欢”不是因为“太平”,家庭片的平中带着陡峭正是它的魅力,如果只有平,那不论年轻与否都难以喜欢吧,更何谈“十年后再看”。
从文中对电影的其他理解,可以看出他对电影是有正确的审美和标准的(这比其他一些作品不佳的新人导演要难得,但是,事实是真的没有足够的能力拍出来。(如果电影与他的表述吻合,那么起码四颗星了
希望黄老师能正视这部作品,撕开幻觉,好好看看它是什么样子,这样才能理解大家不够喜欢它的原因,而不是归咎于观众阅历不够之类。以后才有可能,把你看到的,真实呈现出,让我们看到。
今年大年初一的票房差不多8个亿,贺岁档市场如何已经不用说了。排前三的是《西游伏妖篇》、《大闹天竺》和《功夫瑜伽》,给文艺小清新看的《乘风破浪》屈居第四。(不过《乘风破浪》我还没看,看过的可以跟我说下质量如何…
前三的片子共同特点挺简单,热闹——其实西游不算热闹,但大家看之前觉得应该挺热闹——这应该算是将来贺岁片的主旋律,五年之内应该没什么变化。
我来说下我去看天竺的时候什么情况,我身边大概围坐着一家十几口人,其中四个抱着孩子。十几口人什么概念!大年初一一家十几口出来看电影,基本上是拜完年半家子人集体出动了,有老有少,估计就留了一两桌麻将的人在家。
我看天竺的功夫全用来观察观众了,毕竟像我这种一个人初一跑去看电影的还是在少数。除了我身边这十几口人,其余的大部分也是以家庭为单位出动,偶有几对小情侣。其中一对特别打眼,女的长得特别好看,男的特别猥琐,我一直琢磨这姑娘到底是为了什么…好吧偏题了。
天竺是没逗我笑的,但你以为你没笑就没别人笑了吗?我要说我身边环绕的十几口人笑得特别开心,而我统计了一下他们——还有其他观众——笑的最开心的时候,是露内裤(大约露过三次、香肠嘴和放屁。
我相信这群人是不可能写影评的,大概连打分都不会,可能知道微博,但一定没听过豆瓣。起码在大年初一,在网上打分的人,和在线下看电影的人,并不是那么重合。
我们来看天竺和春晚的构成。春晚的作用就是,在老百姓娱乐生活匮乏的年代,为年饭后的无所事事(打麻将?的一大家子人提供的,聚在一个小屏幕前的理由。整个春晚总体来讲,就是歌舞+语言类节目,一般就是小品和相声,图个热闹,中间穿插着煽情,这个煽情不会是爱情,并且一定包含亲情。到了末尾,还要畅想一下美好的未来。
天竺呢?歌舞,有了;耍宝——无论你喜不喜欢吧——有了;靠亲情来煽情,有了;最后正能量,也有了。总得来说,就像是一场大屏幕上的浓缩型春晚。在春晚越来越式微的年代,很多当年春晚的观众,自然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大屏幕上。
有人之前看到初一票房八个亿,买票的时候影院爆满,就疑惑,为什么中国人这么无聊,大年初一好像没有什么其他娱乐活动,全跑来看电影了。事实上就是这样啊,中国本来也不存在什么电影文化,你让很多人区别电影和电视,大约就觉得电影院主要就是屏幕更大。
所以天竺也不是给什么爱电影的人看的,全国爱电影的人也挺少,大部分是爱热闹的。过年能有什么娱乐呢?我一年回一次家,除了见见朋友以外,也想不到别的什么活动了。对于很多吃过年饭的家庭来讲也一样,除了打牌,就是唱K,现在有了电影这个选项,很自然也选择了电影。
所以贺岁档这几部片子,本质上都差不多。成龙的《功夫瑜伽》稍好点,也是我之前评价《铁道飞虎》的时候说过的,成氏喜剧体系已经很成熟了。明年、后年、大后年的贺岁档,估摸着还会是差不多这样,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好的,没必要因为贺岁档就哀叹我国电影完蛋了,人民审美不行了,反正也没有真好过。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