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螳螂是生存在南方的昆虫。一提到螳螂,大家就想到的肯定是为了繁殖要把情人一口吞下,还要显得温文尔雅的昆虫。在法布尔著的《昆虫记》中,并没有把螳螂的所有特点和习性写出来,而单单写了它们是如何捕食的,将螳螂写得很有趣味。读了之后,让人产生怜爱而不是产生厌恶之感。
螳螂,是一个神奇的物种。它虽说是直翅目食草昆虫,但它吃活食,如蝗虫、蝴蝶、蜻蜓、大苍蝇、蜜蜂等都是它日常能抓到的猎物。它被法布尔称为昆虫界的老虎、捕捉新鲜肉食的妖魔。只因为它力大无穷又嗜肉成性和它那可怕的捕食器。它看起来弱不禁风,像片叶子样的脆弱。它的嘴巴尖,看起来是用来啄食的。
在休息时,他将捕捉器折起来放在胸前,看起来毫无***伤力。一旦猎物出现,它就马上收起那副安逸样。捕捉器突地伸出去,抓住猎物后便收回来,夹紧猎物,把猎物送到嘴边,算是大功告成。这就是螳螂捕食的奇异状态。它的大腿很长,前半内侧有两行尖利的齿刺。里面一行有十二颗齿刺,外面一行只有四颗。大腿间隔着一条细槽,小腿可放在其间。小腿与大腿有关节连接,因此非常灵活。如果被它勾住,肯定会像被玫瑰花刺了一样痛。所以螳螂对其他昆虫***伤力很大。
当它遇到比它强壮的猎物,它会以奇特的姿态一动不动的待着。它是想吓住猎物。如果猎物没被吓着,那它也就是小命呜呼了。就如螳螂捕食蝗虫,蝗虫前面挺立着一个妖魔,举着捕食器,准备扑上来,它明明可以逃走,却呆在原地,甚至靠近螳螂。它也许就是被吓瘫的一只蝗虫,只能由对方吞食了。
《昆虫记》这本书为我们展示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不仅有趣,而且还是一本风格独特的文学作品。
在一个夏天的中午,一棵古老的树上有一只鸣蝉。
它穿着“黑色大衣”,长着一双透明的翅膀,以及六只灵巧的小腿和一对明亮的眼睛。
它一边在大树上唱着歌儿,一边品尝着那纯天然的露水,还时不时震动着翅膀,仿佛在说:“啊!这就是生活啊!”
就在这时,一只翠绿的螳螂正用贪婪的目光看着蝉,仿佛在想:哈哈哈!今天中午的午饭有着落了,看这蝉肥的,嫩的,我可饱口福一顿了!
于是螳螂向前一靠,紧贴着树枝,仿佛生怕被蝉发现似的,就在这时,螳螂前肢一伸,利爪一放,便牢牢勾着蝉。
蝉“知,知!”地哀嚎着,仿佛在说:“谁来救救我!救救我!”可是依旧无济于事。
一旁的螳螂仿佛不耐烦了,用利爪划开了蝉的六肢,开始吃了起来,但又好像没吃饱一般,用爪子摸了摸肚子,好像在说:“这肉真少啊!”
突然,一只黄雀扑飞了过来,落在了树干上,用贪婪的`目光看着螳螂,心想道:“这螳螂看起来真美味,看那颜色绿的,尝起来肯定不错。”
它一步一步慢慢移向了螳螂,这时,它用脚爪一抓,把螳螂扔进了鸟巢里。
黄雀叼起了螳螂,准备咽下去,可螳螂却挥舞着利爪,仿佛在说:“放开我!”
可是却还是被黄雀吃下去。
就在这时,下面的一位小孩,他握着弹弓,拉着弹绳,准备射向黄雀……
吴王想要攻打楚国,就告诉他的手下,说:“如果敢有规劝我的人就死!”众臣一听,吓的脸色苍白,纷纷低头不语,但看得出来,他们对吴王的想法并不赞同,但没有一个人敢说出来。待吴王离开,大臣纷纷议论,“这可怎么办呀,这个时候讨伐楚国是万万不可的,万一越国进攻我国就完了。”“是呀,是呀,可是违反君王的名年龄是要***头的。”“哎!”大臣们扬长而去。
吴王的侍从里有个年轻人知道吴王要伐楚侯开始担心起来。他想,万一伐楚时,邻国趁虚而入,这时我国就不保了。怎么办呢?一天,他在后花园里冥思苦想这怎样使吴王回心转意。他抬头一望,正瞧见树上有一只蝉,蝉的后面有一只正在靠近的螳螂,更有趣的是,又飞来一只黄雀,“有了。”年轻人笑了笑。他手里拿着弹弓,来到了后花园,露水沾湿了他的衣服,三个早晨都是如此。正巧,吴王经过这里看到年轻人浑身湿漉漉的,就问他:“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年轻人回答说:“花园里有棵树,上面有有一只蝉,蝉在高高的树上的动听的叫着,喝着露水,全然不知螳螂在身后,螳螂弯着身子靠近,想要捉住蝉,却不知道黄雀在它的身后,黄雀伸长了脖子,却不知道弹丸在它的下面。这三种小动物都只想着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及后面的灾祸。”
吴王听罢,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心想这人说的也倒有理,若我去攻打楚国,城内空虚,邻国必然会占领我国。我可不能当故事中的那只螳螂啊!于是他对年轻人说:“你说得对!”他命令士兵取消对楚国的进攻。大臣们知道后,高兴得欢呼起来,整个吴国沉浸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
春秋战国时期,吴王想要攻打楚国,以扩大自己的地盘,于是把文武百官召集到一起。他眉头一皱,眼睛瞪着官员们,那副怒发冲冠严肃的表情,真让人有几分害怕。吴王清了清嗓子郑重的说:“本王决定要攻打楚国,扩大统治的范围。如果有人来劝我,就是死路一条。”他说完便扬长而去了。文武百官听了,个个脸色苍白,心里忐忑不安。一些文将听了,更是不由自主地直哆嗦。一位大臣听了吴王的话,也十分害怕,他想:吴王太武断了,这么大的事,因该和我商量商量呀!但是我要是惹怒了吴王,后果不堪设想啊!不行,为了国家我一定得劝吴王改变主意。吴王平时很重用我,这次一定会给我面子的。于是,他走到吴王身边,劝道:“吴王,依臣之见,现在国泰民安,为什么还要挑起战事呢?再说……”还没等他说完,吴王立刻下旨:“拖下去,斩了!”大家眼睁睁的看着这位大臣被***死。心里便多了些担忧与恐惧。
有一位年轻人,他也想劝吴王,但吸取了那位大臣的教训。没有直接劝吴王,而是想了个锦囊妙记。他手里拿着弹弓,在后花园散步,露水打湿了他的衣服,这样连续了三天。他边走边想:吴王怎么还不叫我呀?难道动静不够大?吴王每天都看在眼里,他很好奇,这家伙怎么天天在后院转,而且每天把衣服弄得又湿又脏,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干出如此的傻事呢?吴王把年轻人叫了过来,问:“你为什么每天把衣服打湿成这样?”年轻人笑了笑说:“咱后院里有棵树,树上有蝉,蝉在高高的树上唱着优美、动听的歌,还吸着天然甘甜的露水,在树上踱来踱去,而不知道它最怕的敌人螳螂就在它后面,螳螂弯着身子,举着那双大大的钳子,准备要美餐一顿。而不知道他的克星黄雀早已馋的流口水了。黄雀伸长了脖子,沾沾自喜的说:“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呀!”它想要啄螳螂,而不知道它的致命弹丸正在瞄准他射击。这三种小动物都只想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后面的灾祸。”听了年轻人的话,吴王深受启迪:我不就是那只黄雀吗?虽然势力已经很强了,但我不能就心喜眼前的利益,不想后面的灾祸,如果我攻打楚国,别的国家会趁我不备,攻入我城,这样我可就是两面受敌了,胜算很小呀!再说,如战争,吴国的百姓可就遭殃了。想到这里,吴王心悦诚服地说:“好啊!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呀!”吴王看了看年轻人,不禁发出感慨:这位年轻人真是聪明啊!他用了个巧妙的'办法让我改变主意,这样的人才可不多见,日后一定重用他!接着,吴王立刻命令武将收回兵。
虽事过已久,但这件事给吴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很后悔***掉了那位忠心效劳于吴国的大臣,为自己那时的武断感到惭愧与内疚!
春秋时期,吴王想要攻打楚国,百官极力反对。霸气十足的吴王对文武百官说道:“谁敢劝我放弃攻打楚国的想法,只有死路一条!”在场的官员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国王的侍从中有一位年轻人想要劝告吴王,但是想到吴王的死命令又不敢去说,可又心存不甘。年轻人想:“吴王平日待我不错,不劝吧,吴国将会面临巨大的风险;劝吧,吴王又下了死令。”不可直劝,年轻人只得另想它法。
一大早,年轻人的口袋里装着弹丸,手里拿着弹弓,在吴王的后花园走来走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服,他也不在意。吴王下朝后,路过后花园,见此状,心生疑惑。急于获得答案的吴王对不远处的年轻人说道:“你赶快过来。”年轻人听到吴王的传唤心中暗暗自喜,快步向吴王奔来。吴王疑惑地问:“你手里拿着弹弓做什么?衣服湿了也不换,而且一连三个早晨都在本王的后花园走来走去,你到底想干什么?”年轻人急忙下跪,低下头,拱起手来对吴王说:“我拿弹弓是打鸟。”吴王接着问:“哪里来的鸟?休要骗我,你要说不出个理由,休怪我……”年轻人信心十足地指着不远处的大树说:“大王,请看那棵大树。”吴王让年轻人平身,他们一起来到树下。年轻人接着说:“大树上有一只蝉,蝉在树上高声唱歌,很是自在!而蝉却不知,在它身后有一只螳螂正弓着身子慢慢向它逼近,想要吃掉它。而螳螂呢?面对危险却也浑然不知。一只黄雀站在螳螂旁边,伸长了脖子,正想吃掉螳螂呢。而我正拿着弹弓在树下瞄准了黄雀。”年轻人哀叹一声,说道:“这三个小动物只顾眼前的利益,却没有意识到背后的灾祸呀!”吴王听了年轻人的话,若有所思。他点着头对年轻人说:“好啊!我明白了!”吴王想:“如果攻打楚国,自己的处境就和树上的黄雀无异呀!”
吴王赶紧召集文武百官,对大家宣布:“不再攻打楚国!”百官不知吴王为何在短短三天就改变了主意,但都为吴王的决定称赞不已。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