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我和爷爷奶奶去赶集,听说千山建成了森林公园,趁这机会,我决定上去看看。
我来到山脚下,只见一条宽阔的水泥路往山顶延伸,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长龙盘绕着这座山。山势平缓,道路平整,走起来也不费劲。我边走边欣赏美景,山坡上种了许多花木:一簇簇粉红色的海棠花,满树雪白的樱花;高大的马尾松、珍贵的红豆杉、修长的翠竹,一切都令人赏心悦目。道路边上竖着两排电灯杆,夜幕降临,灯亮起来,把山路映得如同白昼。
远远看去,好像一颗颗熠熠生辉的钻石镶嵌在山上,又像天上的繁星闪烁,吸引着人们前去游玩。
半山腰,建有一口池塘,池塘里养着红鲤鱼,它们在水中自由自在游动,有一条红鲤鱼还跃出水面,好像问候我。旁边有长长的石凳,可以歇歇脚,石凳后面又一棵高大的桂花树,叶繁叶茂,到了花开的季节,想来这里会芳香四溢的。
山顶有一个漂亮的八角石亭子,边上还有连廊,连廊另一头还有一个木亭子,头尾相连,很像一条龙。我拾级而上,看见亭子上镌刻着“幸福亭”三个字,两侧的石柱上有一副对联:“健身歇脚快来请坐,游山观景慢去再见。”
站在幸福亭上看远处眺望,田野里金黄的油菜花开了,像给大地铺了一层金子,一条白色的公路穿过大地,上面车辆川流不息。对面山上云雾缭绕,像黄山的云海,可能那里是蓬莱仙境,有神仙居住吧!
我依依不舍离开干山,我想:今后,干山公园将会变得更加美好,成为人们休闲的好去处。
古人提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强调获得真知与生活实践不可脱离。不是来自实践的真知,常常是伪真知;经过实践证明的知识才算得上“真知”。大文豪苏东坡肯对王安石的一句“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很不以为然,直到黄州菊园一见,他才知道菊花原有落瓣不落瓣之分。黄州之行,苏东坡修正了先前的谬识,获得了真知。可见,真知来自实践。
西方谚语有言:“你真正尝到果香是在亲手采摘了一个苹果之后”。这份香甜的果香正是实践的芬芳。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半生游历,千山万水走遍,与长风为伴,与云雾为伍,亲自考察了国内12个省份的奇山异水,成为世界上发现记录并科学分析了“喀斯特”地貌的第一人。一册《徐霞客游记》的每一个文字都是行走出来的真知,被后世奉为地理学上的奠基作品。“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到田间、到地头,耗时多年,辗转多省,终于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株杂交水稻,也培育出水稻栽种史上的真知,开辟了农业发展的新时代。相比之下,今天的有些科研人员,畏惧“田野”研究的艰辛,关在办公室里闭门造车。翻一翻他们的所谓研究成果,扑鼻的是污浊之气,何芬芳之有?相比之下,今天的有些专家大腕,不愿“接地气”的田野实践,躲进小楼成一统,闭门造车。翻一翻他们的所谓作品成果,扑鼻的是污浊之气,何芬芳之有?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为了验证引述材料确凿无疑,亚当斯密走出书斋,实地考证。正式凭着这种不苟且的“实践”精神,他的《原富》才被誉为经济学的原典。知识会在代代传承中变身成为权威,有的人会匍匐其下,唯书是从,唯上是听,不辨真假,而有的人则会通过实践验证修正、补充发展,带动知识的新发展。明代李时珍对当时被奉为药典的《证类本草》产生诸多疑义。于是他深入大山,足履深谷,亲尝百草,逐条订正错误的内容。试想,如果李时珍食古不化,迷信权威,懒于到大山到各地去“取证”,能有宏编巨制的《本草纲目》的问世并造福于子孙后代吗?
鲁迅先生说过:“专读书也有弊端,须应用于生活,便所学的东西活起来。”说的是知识要活起来,就必须把它带进“千山万水”的实践之旅,而不是锁入书斋。尤其在今天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鼠标一点,知识盈视,莫辨真伪,难以为从。如何打捞“真知”,则是务必要通过实践的!
《万水千山走遍》一书中,有对旅途中所见所闻的人物和事情的描写、叙述以及抒情,也有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想象描写,故事发展不仅依靠作者一路上的见闻而展开,还穿插有借历史故事而展开的联想叙述,如《药师的孙女——前世》一文。
作者对故事材料的处理丝毫不矫揉造作:一是把自己亲身经历一一展现,揭示了中南美洲人民的生活及风土人情、社会风貌及生活水平。也有对这些民族或热情或朴实、或纯厚或好客性情的描写,自然也有灰暗而苦难的一面;一是作者抒发自己内心的世界:丧夫的苦闷、对人类苦难的悲痛、对故乡命运多舛的无奈和对前世今生的种种猜透,涉及跨越了爱情、生活及命运的范畴。将思想上升到了人的最高境界,其思想内涵和情感抒发透彻内心,令读者回味无穷。
作者将这两条线索穿插于无形之中,在让读者感受到不同国度不同人情风貌的同时,又深感于作者内心深处的无限忧思。
《万水千山走遍》的成书,实际上作者三毛内心苦闷缓解的产物。她,一个平凡而深有忧思的女子,将万种心情寄托于万千山水之中,寄托于一人一事中,或化为风,化为雨,为雾……三毛是个钟情于自然百态的人,因此将自己的内心亦给了自然,一切随缘般对待生活,却终究掩抑不了内心的坎坷。
“大地啊,我来到你岸上时原是一个陌生人,住在你房子里时原是一个旅客,而今我离开你的门时却是一个朋友了。”
这是《万水千山走遍》中开头的一段话,第一次看没有什么感觉,只是觉得说法比喻得很经典。读过该书之后,再回过头来看这段文字,便不只是经典了。三毛的感情也被体会出来。这样简单而平实的语言,是三毛一贯的风格,却真挚而震撼了读者的内心。本句似描述又似抒情,似记事描写又似心理描写。我们暂且不论是怎样的手法,总之,三毛那种对中美洲居民朴实而真挚的热爱,甚至是对普天之下所有的人类一种深沉的眷恋,确是炽热如火,如痴如醉。事实上,对待生命又怎么不是同样的道理呢?来到这个世界上,原本什么也不懂得的我们,不正像一个陌生人吗;而随着时间的流动,我们却越来越眷恋活着的意义,于生命,我们不正成了不舍离开的朋友吗?这是不是三毛留给我们的思考呢?我们不得而知,只是从内心里,从三毛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是不是能读懂一点什么?譬如对生命的思考。
这本书让我爱上了三毛。
她的文字就像撒哈拉的野地荆棘,带着强烈而痛苦的诗意。她用一生告诉世人,有一个人叫三毛,有一种生活叫流浪,有一种对生命的态度,叫逆行。
深深沉醉于她的文章,原来现实生活也可以像书里那样梦幻。“万水千山走遍”,多么好听的名字。就像她的人生,在一条逆行之路上失去了很多常人应有的幸福,却也看到了很多平凡中不曾有过的风景。
在书里,我和她一起走过中南美洲的街头巷尾,从灯火阑珊的繁华都市到人迹罕至的没落乡村,从她厌倦的墨西哥“大蜥蜴之夜”,到洪国“青鸟不到的地方”。看尽了每一处的人情冷暖,悲欢离合,也爱极了这条神秘莫测的路。
至今记得墨西哥那一定是迫于生活的苦难和无助而在教堂前用鲜血祈求奇迹的一家老小,他们虔诚的信仰让人震撼痛心,和三毛一样热泪盈眶。
在贫穷的洪都拉斯艰难生活的同胞,在哥斯达黎加寻求安定的异乡人,真是让人无奈和心酸;
也留恋秘鲁一场“索诺奇”而邂逅的荷兰女孩安妮,两人相似的习惯与性格,仿佛前世有缘,注定今生将会相遇。为她将来的路送一份相知的祝福,也替三毛高兴,为这灵魂知己,心灵伴侣。
好想随她向那些仅为两位观众而做认真演出的印第安艺术家欢呼喝彩,是他们的执着让我看到了生命中梦想的永恒。
好想随她踏进厄瓜多尔的草原去寻找前世的心湖,那是一生只能进来一次的地方,有明净的黄昏,成群的绵羊,还有淳朴的朋友“吉儿”和临走时的一碗牛奶燕麦汤……
“世上的欢乐幸福,总结起来只有几种,而千行的眼泪,却有不同的疼痛,那打不开的心结,只有交给时间去解。”
墨西哥令她好奇的自***神,安第斯山脉的心湖,敦煌那尊只有她能看见的开了天窗的瓷面菩萨,是否为她打开了心结,参透了人生?又是否告诉了她最后的归宿?
她失去了很多,只因选择了一条逆行之路。
总有一些人,当世俗的车轮席卷整个世界,却在时光的洪流中逆行,不肯跟随大片的人潮,用坚守的原则与本真撑起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逆行必然孤独,而孤独却并非苦楚。她说“我愿用一生去保护自身个性的完整”。她确实做到了,在这条路上,她用最珍贵的东西换取了一生的不平凡,走得坚定而精彩。
自由是所有人的追求,却并非所有人的归宿。当某天站在十字路口,我愿像她一样,坚定地走上一条属于自己的,逆行之路。
大地啊,我来到你岸上时原是一个陌生人,住在你房子里时原是一个旅客,而今我离开你的门时,却是一个朋友了。我深深地爱上了这句话。
喜欢三毛,喜欢三毛的作品,看她的书,好像可以环游世界:墨西哥、巴拿马、秘鲁、玻利维亚、、、感觉我已来过这些地方。合上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那一片辽阔无边的草原,那一条奔腾怒吼的长河,那一群纯朴辛劳的人们,依然如美丽震撼的电影剪辑,持久触动我的心灵。三毛,这位倔强而勇敢的女子,平凡而深刻,普通又动人。她的一生,仿佛就是一场旅行,走遍万水千山,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淡看天边云卷云舒。这芸芸众生,在她长长的旅途中,是过客,亦是全部。
我一直觉得三毛的旅行更像一场流浪,不带太大的期许,不做太长的停留。《万水千山走遍》中,三毛流浪在中南美洲。那里有最自然的风光,最原始的风情,最残酷的身体考验。她徜徉在这千山万水中,让灵魂做了一次彻底的流浪。她的旅途,没有太多的诗意和浪漫,更多的是伤心与漂泊。仿佛是长大以后,我们面对的这个世界。她不是兴高采烈了无牵挂地走着,悲伤一直是她随身携带的行李。正如她所说:“世上的欢乐幸福,总结起来只有几种,而千行的眼泪,却有千种不同的疼痛,那打不开的泪结,只有交给时间解”。失去挚爱荷西的悲伤,无时无刻不在她的旅途中萦绕。梦中缠绕的爱,犹如这旅途的脚步,一样痛苦沉重,一样永不停歇。行走,思考,感悟,旅行是一支镇痛剂,麻醉她牢牢刻在灵魂上的创伤。也许三毛需要这样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风景,陌生的人群,这样卸下防备,在没有人认识的地方,倾泻哀伤,纵情哭泣。这是悲伤的人的一种幸福。
《万水千山走遍》中,我看到了一个个性强悍却又可爱亲切的三毛。她可以跟路边的摊贩讨价还价,可以对着流氓大声叫骂,可以强行拦车救人。但是她也会逗小孩子开心,学大叔大妈讲话,帮当地的印第安人汲水煮饭,做蛋薯饼给他们吃。她像春风一般和沐自然,所到之处,春暖花开。对基层的民众,三毛始终怀着最质朴的爱意。为了给穷困潦倒的艺术家捧场,她冒着大雨踩着泥泞慷慨前往,在空旷寂寞的剧院,一个人鼓掌,一个人喝彩。对于他们挣扎于生活的泥淖,她常常热泪盈眶。用弱女子的双手,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用最真诚善良的灵魂,替他们祈祷。
三毛游历于天地间的山山水水,却仿佛一直游离在芸芸众生之外。跟随她的足迹,灵魂总是会不经意间,突然逃离了尘世的羁绊,直抵最初的温暖与感动。这一路风景,似春风沉醉,小桥流水,又似大浪淘沙,惊心动魄,如在梦中,却又如此清晰真实。三毛如云般行走,飘渺似一神仙过客,在历史的文化中穿梭感悟,在生命的长河里静静漂泊,像天空中大朵大朵的云一般,从不停歇。
读着三毛于滚滚红尘中写下的一篇篇文字,如痴如醉。仿佛自己也跟着三毛的步伐,行走于不一样的尘世间。想起这个特别的女子,穿着长及脚踝的长裙,梳着齐整乌黑的麻花辫,用身体游走于浩瀚沙漠,用思想驰骋于千山万水,用隽永深刻的爱感悟生命。也许,生命本是一场旅行,风尘仆仆伴随左右。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