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毁灭的那些珍宝作文

圆明园毁灭的那些珍宝作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11-05 23:28:06
圆明园毁灭的那些珍宝作文

圆明园毁灭的那些珍宝作文【一】

如今,圆明园在笑声与金钱中慢性死亡。题记

本意是去放松,可却又选择了一个让人如何也笑不起来的地方圆明园。真的不愿提及这个词,因为它承载了中华民族最沉重的屈辱,是一道无论如何也无法遮掩的伤口。在去之前有同学提醒说圆明园不好玩,可既然决定了,还是要去看看的,哪怕只是与废墟亲密接触。

随着众多的旅行团一同步入圆明园,道路两边尽是各类商贩。大体上看去与北京其他的公园无异,这一点从游览者的脸上也可很容易的发现,欣喜、一点点的好奇、放松的神情......

圆明园的遗址众多,但集全国建筑达成的`它们绝大多数也仅剩下一个牌子而已,树还在、湖还在,可过去的胜景已经消失了,甚至不留一片痕迹的离我们远去。

圆明园中依稀还能猜到过去景象的便是西洋楼了。烈日下,一尊尊白色碎石倒在那里,被人踩在脚下、被迫与人合影。从远处看去,这一切像极了一座白森森的坟墓,躺着封建腐朽的灵魂,他们试图用最美的雕花粉饰自己,可到头来还是逃不过历史的审判。

人们总为圆明园的过去而惋惜,而是否有人看到无形的烈火正炙烤着圆明园唯一残留下来的灵魂,吞噬到最后或许那白色遗址真的成为了供现代人放松享乐的参观品。

有种使命感正不断地从我们身边流失,有种民族精神我们正渐渐将其淡忘,这个世界太现实了,有的时候我们总喜欢用的是去衡量一个人的一切行为,我们不能要这样的现实,这样的自我。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最常问的一句话是长大了想做什么,上学时我们最常听到的话是,好学读书找份好工作,而到大学家长的期望则是希望孩子有不菲的收入,抑或是能养活自己,家长如此做本无可非议,可我还想觉得是这样的话对孩子价值观的形成是不利的。

既然来到世上,我们或许该心存感激的为这个世界留下些东西,当你离去之,衡量你一生的是贡献,我们内心的深处,民族一词摆在什么位置?更毋庸说更上一个层面的人类了。

不要如此的现实,放眼看看身边的一切吧,哪怕你真的不愿心系天下,至少不要总是盯着脚下,时不时看看远方的路,你要一辈子平凡下去吗?

圆明园毁灭的那些珍宝作文【二】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我感到既可恨,又可惜。

圆明园是我国清代时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园中有许多奇珍异宝和历史文物,而且建筑宏伟。圆明园方圆20多华里,比颐和园还大850多亩,有100多处景观,宫殿楼阁140余所,被称为“万园之园”和“一切园林的典范”。可是,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入侵圆明园,抢劫后放火,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圆明园毁灭了。这是我们中国人的奇耻大辱!

罪恶的强盗,你们把当时中国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化成了一片灰烬,一个艺术的宝库,就这样被你们毁了,你们就不觉得羞耻吗?清政府是多么的无能啊!这一切后果,清政府是有罪责的,因为他们没有把守好国门,才让圆明园落到如此下场……我的眼泪不禁流了下来。

这时,我不禁想起了2007年6月8日晚上,在中国文化遗产日前夜,圆明园流散文物回归活动首归仪式上,由尚方和刘为光创作的主题歌《圆明园》:

“历史的烟云遮挡了目光,岁月流淌着昨日的忧伤。曾经是东方美丽的仙境,都想知道你当年的模样。金色的翅膀为和平飞翔,温暖的祝福闪烁着泪光,梦中的世界天空多么晴朗,母亲的祈祷在钟声里回响。希望在梦想里成长,梦想在希望中飞翔。”

愿毁灭的圆明园重获新生,在希望中飞翔……

圆明园毁灭的那些珍宝作文【三】

读了《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我无比愤恨英法联军,也谴责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建造圆明园就用了150多年,历时三代皇帝,占地350多公顷,浓缩了全世界的风景名胜,让人回味无穷。工程如此浩大,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呀!

园内珍藏的文物都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可是罪恶的英法联军竟在光天化日之下,在短短几天时间里,毁掉了我国这一宝贵的艺术园林,珍贵的历史文物也被这帮无恶不作的强盗洗劫一空。他们就连柱子也不放过,大肆破坏。如今,圆明园已经杂草丛生,一片荒凉。强盗们的罪恶行径达到了极点,令人无法宽恕、原谅。

假如圆明园没有破坏,那该多好呀!园内风景如画,国内外游客人山人海,珍贵的的历史文物精美玲珑,宝贵的史料更能开阔我们的视野,“蓬莱瑶台”、“五陵春色”更能让人流连忘返。

去年,一名文物专家听说一位外国友人珍藏着圆明园里的黄龙瓶。立即驱车赶往那里,一路上曲折重重,行程几千公里。但是那位外国人告诉他,那黄龙瓶早已打碎,连同碎片当垃圾倒了。文物专家一听顿时涌下热泪……

英法联军的行为令我憎恨,圆明园的毁灭令我痛惜。

圆明园毁灭的那些珍宝作文【四】

一把火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下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长江,黄河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有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舞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享誉世界的万园之园化成一片灰烬。

圆明园是一座皇家园林,占地约三百五十多公顷,历经三代皇帝,约150多年造成。圆明园的文物,珍宝更是不可估量的,数不胜数。可是在1860年的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把圆明园的东西全部掠走。10月18是和19日,侵略者火烧圆明园,大火连烧三天三夜。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再也没有昔日的辉煌,被毁灭了。

火烧圆明园说明了:帝国主义无视中国人民的尊严,掠走圆明园大量的财宝,毁灭圆明园的\'奇花异草,毁灭了圆明园的三山五园。为了掩饰罪行,他们一把火烧圆明园。

如今的圆明园像一座纪念碑,记录着英法联军的滔天罪行。这是中国人民的耻辱,是个刺眼的教训。中国人民站起了!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必须牢记这个血的教训。

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现在的国与国不再弥漫着战争硝烟,而是友好的交流。但是圆明园被劫的中国历史,是世界上一次重大灾难。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就应该好好学习,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圆明园毁灭的那些珍宝作文【五】

(二)

我在观看《圆明园的毁灭》完整版电影的时候,心里充满愤怒、悲愤和无比的惋惜,这么一个园林艺术瑰宝和精华就这样化作一片灰烬,当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时,我相信,全国人民的一颗报仇雪耻、仇恨、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心已沸腾起来,如同滚滚的江水一样,将大涛大浪刹那时翻起,涌向所有伤害了我们中国人民同胞的外国人,将他们一举歼灭。为了这次战争,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家,有多少的热血男儿抛头颅、撒热血,不幸还是被外国人的洋枪大炮打败了。

可恶的外国人,他们就像一条条走狗,像一堆堆无所作用的垃圾,像一条条卑鄙无耻的恶狼,只会抢夺我们中国人的领土以及各种金银财宝,他们如同一只只讨厌的寄生虫,粘附在我们中国这只肥壮的雄鸡上,如同吸收我们身上的营养一样,把我们祖国历代的名人书画以及各种珍贵的奇珍异宝,全部掠走,就像在掠夺一个小小的蚂蚁王国,他们简直是把我们当做一只小小的蚂蚁一样对待。在他们眼里,我们一个泱泱大国就如同一只蚂蚁般的渺小,他们是多么的胆大妄为啊!

火烧圆明园,简直是中国人的耻辱。百年来,受尽的耻辱,没入骨髓的刀光和血,都深深地烙在了每个中国人的心上。

圆明园原本是一个金碧辉煌的皇家园林,里面收藏着各种珍贵的历史文物,有着美丽的奇珍异宝,这是个多么美丽,多么壮丽的景象啊!但这一切是百年之后将永远地消失了,(那片美丽的土地将成为一片废墟,一片无用的废墟。虽然它是废墟,但我仿佛能听见它的呼吸与心跳,它好像在说:“在百年之前,我是多么华丽啊!唉!都怪那些可恶的外国人,将我毁于一旦了。”

圆明园的.毁灭简直是没有天理的事啊!外国人真是可恨,竟然仗着自己的洋枪大炮,就随意掠夺我们的财产。我今后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做个有用的人才。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圆明园毁灭的那些珍宝作文【六】

赞可夫认为“阅读课的任务在于诉诸学生情绪、感情与激情,使他们学会思考,自己做出结论”。我们大家都知道教学活动是个情感的交流过程,需要调动师生双方的主动性、积极性。只有师生情感能和谐地得以沟通、交流,才能使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各种因素在情感这一“主线”引导下,成为活动的有机整体。

马克思说得好:“激情、热情是人强烈地追求自己对象的本质力量”。是啊,“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让我深刻认识到情感对少年儿童学习过程影响的重要。执教老师用她炽热的感情,带领我们一起“进入角色”与作者和文中的人物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我们都知道在新课程实施下的今天,发展是学习的目的,教学是发展的手段。老师的教学就真正做到了情知交融和谐发展。在这节课上,我感受了主动进入角色的情感体验。我们和学生一起在她的情感伴学下,主动把学习的重点放在“朗读”、“讨论”、“练习”三大块上。如老师问“圆明园如何被毁灭?什么被毁灭?”时,我作为听课教师便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仿佛自己是位学生,和他们一起争论,一起研讨……身临其境,忘情学习。

在这节课上,我慨叹老师的以情导学,加深师生间的情感体验。

这样一篇深沉的课文,我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老师竟以趣入境:创设记忆情境——开头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的经历,通过生活中的测量来说明圆明园的面积之大,通过“加一百米、二百米……”的依次顺序,产生情感体验,体验圆明园的大;设定模拟情境——为了加深学生对外来侵略的愤慨,老师放了一段录像,问学生“拿走的是什么?运走的是什么?毁坏的是什么?焚烧的又是什么?”突出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增强对八国联军的愤恨,从而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创造语言想象情境——在老师形象化语言作用下,学生通过想象、记忆进入特定的语境。如:老师问学生:“来到圆明园废墟,你会想到什么?”(与书上图联系)学生在老师的手势、表情指导下,通过想象、兴趣的诱发,回答出令教师满意的回答。“落后就要挨打……”

老师教学注重情感的渗入,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情趣,并在大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充分发挥文章的感染作用中,引导学生从整体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运用有形、有声、有情的情境,将听课教师和学生带入学习场景。

在这节课上,我感受了老师的激情澎湃,以情激情,以情动情:

老师从教材实际出发,发掘到教材中的情知结合点,抓住精华,创设问题情境,启发思维,激发兴趣。她指引学生“曲径通幽”,设问抓关键,有思考性、情趣性,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中求索,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趣味无穷。如在教“英法联军如何毁灭圆明园”时,老师强调“拿走的…拿不动的…实在运不走的”句式,接着让同学层层剥笋,联系课文仔细推敲,理解“八国联军”拿走、运走、毁坏、焚烧的各是什么?这样做,会导致怎样的后果?由此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带动起学生的情感因素。说实在的这些离不开老师自身对课文的反复揣摩,离不开她自身先“入境”,然后“入得深切,出得活脱”钻研。课上,通过表情、手势、目光等体现出来,以感染学生。正是老师运用自己备课中的情来激发学生文字理解中得情,才达到了“形真、情深、意远、理念寓于其中”的效果:

你看老师吟诵中激情:通过语句的长短,声调的高低、缓急、顿挫的变化让我们感到情感的脉搏在流淌,引起内心的共鸣。她让学生朗读第五小节时,抓住“凡是、任意、实在、统统、三千多”等词,通过“生读、生自我评价、师范读、师生齐读”等方式,让自身的胸中之情,流淌到学生心中,学生受到美的感染,仿佛置身其中,情不自禁地读出感情来。

你听老师悟理中析情:老师引导学生将课文中感性的上升到理性,让情感体验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从情到理的一种“升华”,达到情与理的统一。让学生分析过园林、建筑、文物之后,她让学生想“来到废墟,想到什么”,最后总结发言,得出“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不让惨痛的悲剧重演,不让屈辱的历史重现”,情理综合,意犹未尽。

在这节课上,我体验了老师创设的和谐民主教学气氛:

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它需要情感的交融,气氛的和谐。老师特别强调信息的反馈,入情入境的效果。反馈信息越及时越好。课堂上她注意及时了解学生的意见,及时调整。如:“第一排同学答不上”,老师及时调动第二排学生,使生“会文明理”,达到双方情感的交融。因此,在教学中应运用有形、有声、有情的情境,来发展学生的联想、想象,从而加深对科文的理解,在语言训练中培养能力,发展情感。

老师在教学中以“呈现情境——激活兴趣——组织教学——总结评价”,优化教学过程。然后通过对情感的点拨,使学生逐渐“感知表象——发现规律——讨论问题——巩固练习”,含蓄蕴藉。整个语文课犹如一支动人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缭绕。因而,可以说:情知统一,融溶一体,难有泾渭之分,美哉美哉!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