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城市,有座电脑学校。这里一切都由电脑指挥,电脑们都很负责。
学校的大门里就有一个喇叭形的电脑,只要事先对喇叭形电脑设定几时几分开门,到时间门就必然会自动开开。
每个教室里都有一个xx摄像机电脑,可以在考试时代替老师监考——看看有没有同学在作弊,如果有,摄像机会把它拍下来,并发送到教务处。
学校操场的跑道,也可以由电脑控制,电脑既可以把跑道变宽也可以把跑道变窄。跑道旁有一个白色按钮,那个按钮连接着电脑,只要一按这个按钮,就会从地上再出现一个跑道,如果这节课上体育的班级太多,这个按钮就派上用场了。
在电脑学校的书屋里也有电脑,那是几台微型电脑,你在那儿看书一定要头背一线,不然电脑就会发出警告,直到你坐好为止。
在电脑学校校园国旗上有一台监考电脑,只要发现电脑学校不干净了,这台电脑会操纵一台吹风机,这样一阵大风把电脑学校里的赃物全部吹到垃圾箱里。
这里,在电脑的指挥下,一切都井井有条,每台电脑各有各的职能,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好的学习条件。
价值的根源在于同情。同情亦即感同身受。人生下来,了解世界的方法是同情。从同情、从感同身受,一步步脱离认知上的自我中心,逐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世界,去掌握世界的普遍性。
在教育领域中,讨论价值,讨论善,是危险的事情。教育者很容易把特定价值、善,甚至把爱、同情本身,当作既定的美德来宣扬。这样,价值、善、爱与同情,都会沦为教条。学校应该思辨价值,但不能宣扬特定价值。因为价值、善、爱与同情,必须发自内心,绝不能也无法外加。价值、善、爱与同情,只要来自外加,都无法内化为人的主体经验,而使人信守不渝。
价值与善一经强加,人容易变得伪善。爱与同情,尤其不能公众化。爱与同情是个人内在的东西,只有属于个人,爱与同情才可能出自内心,但它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从人的内心慢慢萌芽,慢慢成长,慢慢学习,爱与同情才能随着年岁逐渐成熟。教育者不能揠苗助长。
以上三段援引于黄武雄先生的著作《学校在窗外》。它使我对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施产生了思考。在众多公开课的听课经验中,教师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总是要动很多心思设计出一些与文本有关的思维升华,借以彰显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引导。如讲到自然保护区,会总结“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讲到地震,会提升到“我们要保护环境”等等诸如此类的思辨方向。到后来,讲到什么主题,学生居然能自己总结出“我们应该如何如何”了,貌似教师教育的成效可观。可是各位同仁勿忘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通过这种告知、训练而得来的结论未必是他们感同身受体验出来的,未必是真情实感。由此,黄武雄先生继续剖析道:
由于同情是世间一切价值、善与爱的根源,教育者能做而且该做的只是选取镜头,让镜头聚焦在世间那些挣扎奋斗,或受苦无依的人身上,让学习者把自己投射到那些人物身上,由自己内心去同情,去思辨,去发展他的价值。教育者只能从学校在窗外读后感旁协助讨论与思辨的进行,不能越俎代庖,替学习者做结论,替学习者建立他们的世界观。
诚哉斯言。教育,不拘是什么学科的教育,都要注意适时适性。教育者的角色是引导、影响、守望,精心培育静待花开,而不是揠苗助长,强制花开。
第一次听到这个书名是杜校长在例会上提到了,虽然没有刻意给大家推荐,而它却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可又为自己的懒散不上进找了种种借口才打算在暑假里看。带着这个书名走进阅览室,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孩子趴在窗台前,望着远处冷冷的月亮,或是太阳,或是……《学校在窗外》、黄武雄著。就是这样简单的封面构图,就是这样别致的书名,被我深深的吸引着。学校的教学明明在“窗内”,怎么跑到窗外去了呢?带着迷惑与不借,我翻开了这本书。暑假里我断断续续的读完这本书,受益匪浅。这并不是一本浅显易懂的书,相反,读起来并不顺利,非常考验我的耐力。因为它旨在揭示教育的内涵。直至教育的本源,发人深思。
书中作者认为,孩子去学校是为了与世界互动,打开经验世界与发展抽象能力,以便于与世界联结。学校教育应做,而且只要做两件事,一是打开人的经验世界,二是发展人的抽象能力。如果说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那么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学生应能通过学校教育,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看到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教育应以个人内在的发展作为唯一目的,而不能以这一代人的价值观为标准,复制成为下一代人的思想行为。
我们教育的现状又是如何呢?学校教什么?孩子如何学?现今的教法与目标是否正真适合孩子内在的发展呢?我们的教学宗旨是调动起孩子们探究未来世界的好奇心,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让学生通过与外界的联结互动中获取知识、经验,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培养起抽象能力,来培养发展人的独立思维能力。教学时,大体都是将“套装知识”和简单技能进行传授,给予学生简单的知识骨架的建构,这些知识技能其实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去学习,为了加强孩子的竞争力,为他们的未来出路而服务的,是一种追求短期和直接目标的实用主义的行为。教育便成了复制知识的机器,而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推动力。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缺失了知识积累过程中的自我经历、自我体验以及自我创造的过程,教育只是复制知识的机器,严重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而学校的主流价值与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利于学生心智的成长。当孩子们离开学校后,就会对曾经学过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甚至,在学校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们考完试会把书本扔掉、撕掉,呐喊道我们自由了、我们解放了。相对封闭的学校就像象牙塔,很多学生从学校毕业以后到社会上很难适应这个大环境。他会发现,自己在学校里学的知识跟这个社会没有太大的关联,知识是什么?显然不是在书本上和教科书上的套装知识,还包括人与世界互动形成的经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让人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卢梭曾提出:"教育即成长"。可以说这是教育的本义,而作为教育者所能做的只是给他们一片土壤,有风雨、有阳光、有沃土、有盐碱,然后你会听到孩子们的生音:正在生长,请勿打扰。他们需要的不是套子里的知识,也不需要自己成为套子里的人,他们要成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有自己独特的人生和价值。卢梭曾提出:"教育即成长"。可以说这是教育的本义,而作为教育者所能做的只是给他们一片土壤,有风雨、有阳光、有沃土、有盐碱,然后你会听到孩子们的生音:正在生长,请勿打扰。他们需要的不是套子里的知识,也不需要自己成为套子里的人,他们要成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有自己独特的人生和价值。
有时看到很多孩子包括自己的孩子被大量的作业、补习班压得没有时间走出去玩一玩,我都觉得于心不忍。窗外的世界,总能引发人们无尽的向往,抬头望向窗外,绿意盎然的风景在招摇。孩子们的眼光渴望与阳光、与芳草相遇,孩子们的心灵也期待与草地、与蓝天拥抱。学校的教育,理应架起一个联结窗内、窗外世界的桥梁。当学校教育卸下沉重与束缚,走向窗外,走向真实的世界,教育才真正回归到了它的原点。
学校在窗外,这本身也是一个隐喻。我们的学校教育,理应推开那一扇关闭的窗,实现窗内窗外的联结。让外面的空气流进来,让学生们看到外面的景色。学校教育只有将个学生的个体经验、与真实世界相连,实现“窗内”与“窗外”的一体融合,才能让受教育者的人性特质得以健康地生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相反,当教育只是成为复制知识的机器,知识只是谋生的手段,孩子们的学习目标则就只能停留在掌握“维生”的低层次需求上,严重缺乏创造力、想象力和享受学习过程的愉悦。那么,如此模式教育下的孩子,内在得不到充分的发展,我们怎敢期盼他们会拥有灿烂充实的人生?而实施这样教育的国家,有没有强大的未来则可想而知。只有当我们的学校和教师,真正明确了教育目标和教育职责的应有之义,将学校的窗户打开,将广袤的世界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目标,实现“窗内”与“窗外”的一体融合,我们的孩子才能真正的健康健全的成长。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说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学生在获取经验的过程中,离不开独立思考,所谓独立思考,并不是闭门造车的思考,而是不从众,不人云亦云的批判性思考。如果在课堂教学中,只着重操作性的训练,不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抽象过程,那么学生学到的经常是抽象语言,而非抽象能力本身。
人的抽象能力的成长,非常迟缓,而且需一点一滴地积累抽象经验,才能往高层次发展。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常因他的抽象能力尚未达到他要学的数学知识所相应的抽象水平。在教学中应多给学生点时间与自由,给学生多点问题去思考,重视每个孩子的个别差异,慢慢积累他的抽象经验,数学对每个孩子都将变得简单而有趣,数学对每个孩子抽象能力的培养,也都将扮演难以替代的角色。
读完此书,我深深觉得,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真的应该在埋头工作的时候,抬起头来看一看,看一看自己,看一看学生,看一看窗外,审视一下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并积极地行动起来去进行一些改变,做真正适合孩子内心成长的教育,为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外婆家没养什么奇花异草,记得去年,只有两盆兰草和五盆菊花。兰草放在客厅里,菊花摆在窗台上。客厅里的兰草,外婆精心照料,时不时地浇浇水。窗台上的菊花,外婆经常遗忘,基本上是自生自长。
春天,客厅里的兰草青翠欲滴,窗台上的菊叶却是瘦瘦的、蔫蔫的,有点活不成的样子。哦,细雨淋淋,阳光照照,那片片菊叶竟精神起来,呈现健壮的墨绿。夏天,客厅里的兰草一个劲地抽薹,绽开朵朵小白花,甚是耀眼,窗台上的菊枝却粘满了小黑点,仔细一瞅,原来是成群的蚜虫。哦,瓢虫飞来,壁虎爬来,把这儿当成了一家“大饭店”。秋天,客厅里的兰草叶尖儿开始泛灰,有些叶还渐渐地枯了,窗台上的菊花却展露笑脸,笑得好甜好甜,把满窗台都笑成金灿灿的。
我禁不住想,这菊花的生命力为何这么强哦?想着想着,终于想明白了。应该是窗外有蓝天,是蓝天赋予的吧。蓝天中有温暖的阳光,在不断地为菊花增添力量;蓝天中有湿润的水汽,在经常地为菊花洗涤尘土。蓝天下还有无数的小生灵,诸如翩翩的蝴蝶、嗡嗡的蜜蜂,还有轻飘飘的柳絮、毛茸茸的蒲公英,陪伴菊花一起快乐成长。至于调皮的麻雀,有时会叼片菊叶尝尝鲜,讨厌的蚜虫,有时会集聚在菊枝上过过馋瘾,那等于在给菊花施加考验,使菊花变得更加坚强。
我又禁不住想,我们这一代的初中生,生活在幸福的环境中,就像外婆家客厅里的兰草一样,受到精心的呵护。然而,不经风雨,怎见彩虹,到了也会枯萎的。因此,我们绝不能当温室里的花草,也应当像菊花那样,成长在窗外的蓝天下,早一点去了解自然、熟悉社会。在这了解和熟悉的过程中,去经历风吹雨打,去经受各种考验,去树立一个信念,那就是忍耐、坚持!去确立一个目标,那就是成长、绽放!
啊,窗外有蓝天,蓝天多宽广。外婆肯定比我更明白这个道理。这不,今年,她把两盆兰草和五盆菊花都放到了窗台上,让它们都在蓝天下自由自在地成长。
近日,断断续续读完黄武雄先生的《学校在窗外》一书,书中作者谈对教育的理解,并不是那种理论色彩很重的“教授之书”,而是用讲故事的形式亲切地娓娓道来,谈生活中的教育,谈孩子的成长历程和发展变化。开篇就用“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的问题直击人的心灵,一篇篇通俗的标题和故事阐释着自己对教育的理解,确实引人深思。作者以“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这个追问为引线,深入思考“受教育与不受教育有什么差别”、“知识是什么”、“学校要不要存在”、“教改发生了什么事”等涉及教育的本原问题,重新去认识知识、认识学校教育、认识当前社会。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作者认为,为了打开经验世界与发展抽象能力,以便与世界真正联结。作者的观点,简而言之就是,学校教育为个体的经验世界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对知识的系统学习,把自己的经验发展成抽象能力、理性能力,从而与真实世界形成真正的联结。
学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环境?我想起了第欧尼的那句名言:“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可我们的学校教育,俨然成了束缚学生心智的场所。我的孩子在小学二年级就要做超出他们智力范围很多的题目,一到快考试就要做大量的卷子,题海战术。我曾经也去过一些中小学的校园,特别是到了中学,很难看到学生那种特有的阳光与灿烂,多数脸上写满的是疲惫与木讷。对我们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学校究竟学到了些什么?表面来看,学生在学校学到了很系统、很丰富的知识,但细一追问:这些知识是他们自己的吗?他们消化了多少?这些知识又帮助了他们什么?为他们打开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我们会发觉我们的教育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学校学到的这一套套装知识,正是忽略了知识与人的主体经验相互联结,造成我们的学生浮离于真实世界之上,只知道一些普遍法则,面对真实生活、真实世界只能以套公式的方式对待人生。后果就是,学生一旦离开了学校,曾经的知识便遗忘得所剩无己了。知识是什么?显然不只是书本或教科书上的套装知识,还包括人与世界互动形成的经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让人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刚刚过去的高考,报纸上罗列出一长串的高考状元,细细看过这些状元的事迹,没有一个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孩子,他们都有大量的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所以才使他们有睿智的头脑和开阔的眼界。学校里传授的套装知识只是知识的一部分。一般说来,教科书上所铺陈的材料,是套装知识的典型。数学与语文的系列课程,尤其是其典型中的典型。习惯于学习套装知识,长期被遗忘了的是人最真实的经验知识。
进行价值思辨,培养抽象能力,来培养、发展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教育者应该做的事就是创造人发展独立思考的环境及催化机制。让教育内容回归知识的本来面目,把知识还原为人与世界互动的经验,而非疏离于主体经验之外的概念与资讯。
目前学校的主流价值与教师正在扮演的角色,其实不利于学生心智的成长,它们严重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成为复制知识的机器。实际上,人的学习大部分靠自己,而非依赖教师。教师最多从旁协助,所以教育的重点,首先在于解除学生身上的压抑,让他恢复童年时的好奇,让他想学。其次是向他提出问题,让他看到方向。再其次是营造讨论问题的环境。最后才是“教材与教法”。
有时看到很多孩子包括自己的孩子被大量的作业、补习班压得没有时间走出去玩一玩,我都觉得非常的不忍。窗外的世界,总能引发人们无尽的向往,抬头望向窗外,绿意盎然的风景在招摇。孩子们的眼光渴望与阳光、与芳草相遇,孩子们的心灵也期待与草地、与蓝天拥抱。学校的教育,理应架起一个联结窗内、窗外世界的桥梁。当学校教育卸下沉重与束缚,走向窗外,走向真实的世界,教育才真正回归到了它的原点。
学校在窗外,这本身也是一个隐喻。我们的学校教育,理应推开那一扇关闭的窗,看一看窗外的风景。其实,仅仅看一看窗外是不够的。画家马蒂斯一生不断地在画窗外,他自己说:“在我的意识中,窗内窗外已融而为一。”学校教育也一样,只有与个体经验相连、与真实世界相连,实现“窗内”与“窗外”的一体融合,才能让受教育者的人性特质得以健康地生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卢梭曾提出,“教育即生长”,可以说这就是教育的本义。“生长”需要一个良好的土壤,我们教育首先要做的也是,为“生长”提供一个良性的环境,提供一个有阳光雨露、花草树木、云霞虹影的彩色世界,让窗内的生活不再单调。
读完此书,深深觉得作为教师我们真的应该在埋头工作的时候,抬起头来看一看,看一看自己,看一看学生,看一看窗外。
天,蓝蓝的;云,薄薄的;太阳,暖暖的。但是,这时我却怎么也没有心情出去走走。看看窗外那飞翔的鸟儿,我心中无限向往,向往那窗外美丽的蓝天。
期中,我考得差极了,特别是理科,可以说是考得一塌糊涂。看着那少得可怜的分数,心中惭愧不已。一想到回家妈妈那期待的眼神,心就感到一阵刺痛。
妈妈为了让我的`成绩有所提高,把丢了二十多年的学业重新拾起。每天,都会在百忙之中自己先做习题,然后,晚上教我直到深夜。我每天回家,她总是用笑脸迎接,不管自己有多疲累……我不敢想像,也不敢回家,更不敢去面对,面对妈妈那失望的神情以及她那已破碎的期待和那觉得一切的付出都白费的心声。
踏着沉重的步伐,我回到了家里,一下瘫倒在沙发上。妈妈走来,用手轻轻抚摸我的脑袋,柔声说:“考得怎么样,难吗?你考了一天,也累了,躺会儿,妈妈去给你倒杯热牛奶。”妈妈那柔声的话语,仿佛一下子打开了闸门,我失声大哭,妈妈没说什么,悄悄地出去了。
她回来后,手中拿着一张试卷,走到我跟前,我扭过头,不想面对。她并没有在意。认真地开始给我分析错题,在我明白之后,她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一次的失败并不代表什么,失败了,还可以从头再来。谁没有过失败呢?但不付出努力的人注定会失败。你这几天,学习根本就不在状态,并比平时更好玩,怎么不会失败呢?答应我,要好好学习,我们一同进步,好吗?”就这样,她让我坦然接受了这次失利。
妈妈的那番话,使我反思了以往学习中的虚浮与缺失,化解了我心中的愧疚与刺痛,让我经受了一次爱的洗礼。我的心中,就像窗外的那片蓝天,云淡风清,阳光普照。
有人说:“生活太平凡,幸福太遥远。”我却想对你们说:“世间最幸福的事便是有你们在我身边。”今年我又透过窗外看到了。
又一年的秋天,又是一个中秋团圆佳节。月亮还是那样,但我感觉它今年格外的圆。
往年中秋,我总会和爷爷、奶奶、弟弟一起过。那时,我和弟弟总会望向窗外的明月,诉说着自己的思念之情。月亮总是当一个安静的倾听者,让你把自己的愁绪与烦恼全都倾泻出来,让你一展皱纹。
往年,我通过窗外看到的都是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父母在一起嬉戏玩闹,好不幸福!而我总是在窗内调整自己那思亲与悲伤、嫉妒的情绪。
记得有一年夏天,那是我最开心的一次家长会,那也是我第一次不用像之前那样看着别人的子女与父母一起填表,不用像之前那样听到老师叫家长与自己孩子一起回答问题那样的羡慕了。
今年我透过窗外看着天上的明月,在想:月亮姐姐,是不是你终于听到了我内心的呼唤,把我的父母带到我的面前,让我得以像其他孩子一样,拥有自己的幸福一甜蜜呢?不管你是怎么想的我都要感谢你!
今天我和我的家人一起坐在窗下,吃着象征团圆的美味月饼,听着家人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我顿时感觉自己好满足,好幸福!我好想对你们说:“我的幸福就是能与你们在一起。”月亮姐姐好像也为我高兴,尽情地在地上倾泻着那微妙的银纱。
今年窗外的景色在我眼里格外的美丽与美好。今年的我也十分的幸福。
听着家人的嬉戏声,我情不自禁地望向窗外看着天上那格外圆满地月亮,不禁莞尔一笑。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