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有许多的感受和收获。
这是一组关于汉字的学习,是啊!汉字!一个个小巧玲珑。我喜欢古香古色的隶书,也欣赏奔放的草书;流畅的行书和端庄的楷书也为我所喜爱,更不用说甲骨文和金文了。而经过了2000多年的演变之后才到现在为世人所用的方块字。但是古代文学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和柳公权的《玄秘塔碑》也是非常受欢迎的。中国古代的书法家:王羲之、柳公权、王献之的字有如行云流水;王羲之练了一池水称为墨池,王献之练了十八缸,比起他们,我们的字是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
一个个字,一篇篇文好像一个哲学者给我说写好字的道理;又像一群小精灵在书上跳跃——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入脂。看着他们本来就是一种享受。
可是,一些大城市里的商店乱改成语:“一心一意”改为“衣心衣意”;“十全十美”改为“食全食美”。这是对中国汉子的一种亵渎,我们应该把中国的汉字正确的写正确的运用。
犹记在灯光下,母亲手握识字卡,陪我一字一念。“册”清脆的童声里,仿佛看到两本书卷,乖巧卷起。“苗”眼前是一片稻田吧,长着纤纤的细草。其时,我不懂你,却已然能从你的样貌里窥见你的奇妙,从你的造型里窥见你的含义。
年复一年,岁月于这亘古不变的重复里越加的弥厚久远,时光依旧那么的`匆然,又一个新的一年拉开了序幕!
品读过节前节后许多的有关描述年味的文字,竟无一例外的,除了说不尽的万千乡愁,就是***中的村庄没落,可笑的是,完了一个个还是火急火燎地乐呵呵的去回家过年了,县城里反倒冷静的廖无人烟,条条街道上除了红红的春联映眼外,都是铁将军把门,无人作陪。城镇化只是一个进程和理想,人终究是要回归到赖以生存的土地,毕竟民以食为天,更何况那遥远的小村口,还有一份热泪盈眶的翘首和期待,穿透每一位游子梦里的山高水遥 ,爹娘在,家就在,故乡在,根就在,村庄之于我心中当是永世长存!
走回伴随我们长大的村庄,笑迎着从四面八方奔赴而回的兄弟姐妹,拥抱离别了许久的爹和娘,惊叹村庄一年间的美貌焕然一新,目光追逐满巷道里飞奔嬉戏的孩童,陶醉在每一座庭院里久未响起的欢声笑语中,当哪一颗飞悬的心在踏进门槛才踏实放下的刹那,何曾不是幸福的泪花四溅?!这就是真正的年味,实实在在的感然和体悟。
时逢母亲去世后的第一个春节,原本欢喜的年在心里略显单调了许多。大年初一的早上,不等吃完饭收拾妥当,村里的人就陆续来拜年。门口的大房里敬献着母亲的遗容,每一个进门的乡邻第一时间都先去给老人上一炷香,再鞠上三个躬,更甚的是,有几位因为出门在外而未能参加我母亲葬礼的铁哥们,直接叩头,以示歉意,站在庭院里等的招呼亲邻的我 ,目睹如此暖人的场景,竟无法抑制自己的泪水,不再是痛失亲人的伤悲,而是这一份乡情的浓厚,让我无法承重!生活在如此尊崇礼仪和孝道伦理的村庄,何其幸也!看着那些如雨后春笋般长起来的后生们,彬彬有礼的神情举止,心中暗喜着这个村庄的未来,该是多么的令人憧憬和期待!中午,我依旧按自己的老习惯去有长辈的家里,一一拜年,尽管我不在家,屋里却依然有人在进进出出,一直到日落未停,整个村庄都沉侵在这欢声笑语的年味里,我更是动容在这浓浓的乡情里,也只有在生我养我长大的这个村庄里我才能享此殊荣,才能到那一种无以伦比的亲切和温暖,一生一世!
年终究是有味的,至少于我是这样的感受着,只有过年才将人们不善张扬的亲情和压抑许久的欢乐彰显的淋漓尽致,把平日里所有的忧心抛却给旧时光,于走亲访友的探寻中,在璀璨夺目的烟火里 ,伴随着一缕缕袅袅升起的炊烟,品尝着一道道精心而丰盛的饭菜,倾听着溢满每一个角落的欢声笑语,执手每一位长辈沧桑哲理的语重心长,欣喜着每一个家庭的和谐安康,感动着内心的每一寸柔软,幸福的憧憬于欢乐里扬帆起航!
我想,只要我们的心中满怀爱意和感恩,细心体味这寻常烟火里的一点一滴,年永远是休养生息的驿站,家永远是我们疲惫时依靠的港湾,回家过年也永远是人们不变的情结,那实在而又美好的烟火味道,那一份温暖,当是永不褪色的年味,令人期待!何以忘怀?!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