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漫长的等待,继《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之后,续集《舌尖上的中国2》也终于播出了。作为它忠实的观众,我和爸爸每周都会收看。
顾名思义,《舌尖上的中国》描述的是食物,并且,是中国的食物。
所有人都知道,中华文明悠悠5000年的历史博大精深,然而,从人类存在的那一天起,便都需要食物来维持生命,所以,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
从人气火热的重庆麻辣火锅,到金灿灿的菜籽油和香甜可口蜂蜜,没有哪一种美味,是可以简简单单地获得的。
当人们热火朝天地吃着火锅,享受着团圆的\'喜悦与火锅的温暖,火锅店的老板耗费一个通宵与无数晶粒翻炒三大锅辣椒,作为火锅店五天的底料。
当村民们从油坊买取菜籽油,炒出香气扑鼻的菜,菜籽油经过了道道工序,正由人用尽全身的力气,进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压榨。
当我们闲来无事,泡一杯蜂蜜,独坐一隅,享受这清香甘甜的滋味时,千里外的一名青年正爬上相当于10层楼高的大树,取得最自然、最甜美的蜜。
食物,是大自然的馈赠,也需要人们去发觉,去寻找,去加工。“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只有付出了努力,才会获得汇报,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需要汗水的浇灌。
用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努力,去获取自己的食物,维持自己的生命,这种坚毅的精神,不正是我们中华土地上的人们一直所坚信的,一直在发扬的吗?
《舌尖上的中国》讲的不仅仅是食物,更多的,是食物中体现的中国,食物中体现的中华民族坚毅的品格。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需要传承的文化,需要锻炼的品质。
美食无处不在,大街小巷中,无论是特色小吃铺还是南京大排档都能让人垂涎三尺!
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了一家网红餐厅:宽窄巷子成都串串香。一看到图片,我就仿佛亲自吃到了一样,满嘴酸水。
昨天,我和妈妈穿过科巷中的各种美食店,终于找到了那家网红餐厅。我取了号,在门口等待,我一见里头满满的人和在外面排队的“长龙”不禁担心是否能品尝到这美味的串串。
经过漫长的等待,我终于端上盘子开始选菜了,整整八个冰箱在我们面前看得我眼花缭乱,几乎每一种都想吃。选好菜后,厨师把菜放在大锅中涮呀涮,锅底是鲜红辣椒,上面薄薄地浮着一层油,汤汁中漂浮的是胡椒和辣椒的粉末。看到这,我庆幸我刚才选的是微辣。
一会儿,一大碗串串摆在了桌上。接着就是最有趣的撸串串了!我拿起筷子,再抓起签签,用筷子从上往下撸,肉一点一点的掉进了汤中,溅起一滴一滴的油。最难撸的就是兰花根了,如果照往常的方法撸会碎,而是应该按着它的切痕,一段一段地撸下来。
撸完串串还要会吃。我先小心翼翼的吃一个木耳,木耳刚一入嘴,辣味顿时弥漫开来。胡椒的麻味立刻布满舌头,辣椒的火辣立刻填满了整个口腔,而香味则窜进了鼻子和胃中,让人久久享受在串串的美味之中。接着,我大把大把地吃肉,也不顾辣,眼泪都掉了下来也不愿停下来,真的是太好吃了。
南京不仅有科巷的串串香,还有长江路的南京大排档,网中市的小潘记鸭血粉丝汤……这些都是南京所特有的美味。知道我为什么这么了解美食吗?哈哈,因为我是一个追赶美食的小吃货呀!
旅游回来,太馋我们大山东的美食了,尤其是想尝尝那美味的菠菜豆腐粥。
这天早上,我和姥姥姥爷早早起床,去大集上买来了绿油油的菠菜,白嫩嫩的豆腐,准备中午大展身手。
首先,我先和姥姥将菠菜择洗干净并晾干,在晾菠菜的时候便开始切豆腐。我用一只手轻轻地扶着豆腐,因为它太软了,怕一用力,会把豆腐压碎,另一只手拿着刀在豆腐上轻轻地一切,豆腐就变成了两半。我按照这样的方法,把豆腐切成了相同的长条,再竖过来一条一条地切,不一会儿,豆腐就变成了一个一个可爱的、充满弹性的小方块。接下来,就是要和面糊,我先在一个小碗里放了一些凉水,再慢慢地往里边加面粉,一勺、两勺、三勺,姥姥说:“好啦,足够了。”我小心翼翼地搅拌着,刚开始,面糊都是一个个的面疙瘩,姥姥让我慢一点,通过我的努力,面疙瘩终于变成了真正的面糊了。
准备下锅了,姥爷说“冬吃萝卜夏吃姜”。我接着在姥爷的帮助下,将姜切成了“小姜末”,因为操作不熟练,其实都可以叫姜块了。将锅里倒上油加热,先把姜末放入锅里,煸出香味,再把菠菜放到里边,油锅“刺啦”一声,瞬时油烟四起,我感觉自己被烟雾包围了,便赶紧挥动炒勺,将菠菜均匀地在油锅里搅拌,当菠菜稍微变软,往锅里倒入适量的水,等水烧开,再把豆腐和面糊依次倒进去,慢慢搅拌,等再次开锅的时候,往锅里加入适当的盐,关火,美味的菠菜豆腐粥就做好了。
中午等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全家品尝着我做的菠菜豆腐粥,心里美滋滋的。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