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故事的背景可以作为前因,起到一个铺垫的作用,方便阅读,有时也可制造悬念。
有一个孩子《成功在我身边》开篇这样写道:
成功之前必定要经历失败与挫折,但是只要努力,就能战胜它。
在暑假的一天上午,我和弟弟周海涛去坐车玩,忽然,我发现他的书包里鼓鼓的“你的书包里装了什么东西?
这样写会让故事很突兀,没有交代故事背景,对后面故事做的铺垫不够。
我们来看看一些文学作品中是如何交代背景的。
例如《狂人》简单介绍了这份日记的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⑵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着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记中语误,一字不易;惟人名虽皆村人,不为世间所知,无关大体,然亦悉易去。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题,不复改也。七年四月二日识。
在《红楼梦》中开头有巧设悬念引起下文的石头来历:
原来女娲氏炼石补天之时,于大荒山无稽崖练成高经十二丈,方经二十四丈顽石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娲皇氏只用了三万六千五百块,只单单剩了一块未用,便弃在此山青埂峰下.谁知此石自经煅炼之后,灵性已通,因见众石俱得补天,独自己无材不堪入选,遂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
对于一个故事来说,交代完背景就会有一些人物出场,那么就需要你交代人物形象的特征。
我们有位同学在《被爱的感觉》中这样做结尾:
月光依旧是那么皎洁,房间里的温度也和从前相差无几,只是这次,我没有睡着,愧疚快乐悲哀……无数的情绪从心底冒出,如同杂乱的毛线,纠缠着,我早已失去了分辨的能力,说不清这每一种情绪的来源。但我清楚的知道他们加杂在一起时的这种感觉,才是被爱。
这段结尾烘托的意境很好,但过于冗长,无非是要感叹这种亲情的感觉,但前文只写了过程,为对结果介绍相关的情况,这时候的抒情欠缺一定的共鸣,无法掷地有声。我们看下吴承恩是怎样描写的:
例如《西游记》结尾处如来分封唐僧、悟空、八戒等果位时运用语言描写来说明结果和相关情况:
如来道:“圣僧,汝前世原是我之二徒,名唤金蝉子。因为汝不听说法,轻慢我之大教,故贬汝之真灵,转生东土。今喜皈依,秉我迦持,又乘吾教,取去真经,甚有功果,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旃檀功德佛。孙悟空,汝因大闹天宫,吾以甚深法力,压在五行山下,幸天灾满足,归于释教,且喜汝隐恶扬善,在途中炼魔降怪有功,全终全始,加升大职正果,汝为斗战胜佛。猪悟能,汝本天河水神,天蓬元帅,为汝蟠桃会上酗酒戏了仙娥,贬汝下界投胎,身如畜类,幸汝记爱人身,在福陵山云栈洞造孽,喜归大教,入吾沙门,保圣僧在路,却又有顽心,色情未泯,因汝挑担有功,加升汝职正果,做净坛使者。”
这些相关情况和结尾构成紧密连接,总结了上文,又引出了最后的结果,要想显得自然就需用到“过渡句”。
描写人物时,可以把人物形象在牵引部分简单交代。
一个孩子这样描写老师的形象:
她有一双小小的眼睛,一个小嘴巴,也有乌黑的头发,还有一个小鼻子,她讲课的时候眼睛甚至让我们都看不见。她每天给我们讲课的时候,我们总说她虽然讲得好,但让我们抄的笔记稍稍多了那么一点。
这里面虽然对老师的长相有描写,但多是小来形容,头发黑,没有典型的特征,没有让我们直观的感受到这个老师和其他老师有什么不一样。我们来看下经典中如何描写人物形象的。
《红楼梦》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里有对于林黛玉外貌的描写:
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ズ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林黛玉的外貌神态和她的性格以及今后的命运紧密相关,因此这一段简单的人物介绍传神而紧要。
文章的前因,字数安排上要少,不要拖沓,简单交代清楚就好,便于吸引读者和引出下文是设置前因的目的。
在一片美丽的大森林里,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小河边有一棵高大的柳树。不久,树上飞来了一群可爱的小鸟。很快,小鸟和柳树、小河成了亲密的朋友。
冬天即将来临,鸟儿们要到南方过冬去了,小鸟和柳树、小河依依不舍地告别,然后飞走了。
第二年春天,小鸟们又飞回来了。他们依然停在小河边的槐树上,结果大吃一惊:这哪是以前的小河啊?清凌凌的河水变得黑乎乎的了,上面漂浮着各种各样的垃圾,小河无精打采。再看一看身旁的`柳树已经奄奄一息。望着即将死去的柳树,小鸟们难过的说:“柳树姐姐,你这是怎么啦?”“去年冬天,人类在这条小河的上游处修建了好几家工厂。工厂整天往小河里排废水废渣,我们喝了河水,所以……”柳树还没说完便痛苦的死去了。
小鸟们决定拯救小河。于是,她们就把小河里的垃圾一片一片衔到远处的垃圾场去。它们争分夺秒,不分昼夜地衔。小河一天比一天干净起来。可是没过几天,来了几辆卡车,卡车上装的全是垃圾,垃圾被倒进了小河里,小河又脏了。小鸟痛心极了!
冬天又到了,小河说:“小鸟,你们快走吧,不然会被冻死的!”“不,我们一定要把垃圾衔完。”于是,鸟儿们开了一个会议,它们决定让一只叫小绿的鸟儿回南方去生儿育女,到明年春天再把家人带回来继续衔垃圾。其他的鸟儿就留在这儿接着衔垃圾,临走前,小绿的母亲对它说:“孩子,明年春天可一定要回来呀!”小绿望了望家人,
点了点头,就飞走了。
小绿没有忘记妈妈的话。春天来了,小绿带着孩子们又飞回来了,可是,小绿的爸爸妈妈它们却都死了。也许是冻死的,也许是累死的,也许是中毒了……小绿在它们的尸体前站了很久很久。最后,小绿带领着家人继续进行衔垃圾的工作。不久,小河越来越干净了,终于恢复了往日清澈的面貌。
从此,这种小鸟再也不吃虫子了,改吃垃圾,它们每天坚守在小河的身旁。
我是一只甲鱼,有着锋利的爪子和牙齿,硬邦邦的壳,能伸能缩的脖子。我是两栖动物,主要吃青蛙、蚯蚓和小鱼,我比较懒,住在河里的一块石头下,有很多鱼光顾这儿,这不,又来了一群鱼儿。
最后一条小鱼不错,肥嘟嘟的',看上去有很多肉,我来了精神,做好攻击准备,腿一瞪,张开嘴巴扑了过去,这条鱼被我吞了下去,真美味啊。如法炮制,几条鱼下了肚,嗯,吃饱了,我拍着肚皮,该到岸上玩玩了,“那是什么东西?”哈哈,原来是我的最爱—蚯蚓啊。呵呵,看我不把你抓住,那只蚯蚓也看到我了,哧溜一声钻进土里,我迅速扑过去,用利爪一挖,那只蚯蚓已经在我肚子里了。这时,天色已经暗了,今晚就睡在这块大石头下面吧。
嗯?好痛啊,这是谁?原来是讨厌的螃蟹,甲蟹大战开始了!我用利爪抓破了它的腿,它用钳子回敬我,我一扭头,把它一只钳子咬断了,它转身就逃,想逃?没门。我一口咬下去,那只螃蟹顿时粉身碎骨,呸呸,这个东西真难吃。我一扭脖子,把它扔了出去。岸上真不好受,我还是回我的家去吧。
“嘟嘟……”什么声音?我从梦中醒来,昨天和螃蟹的大战可把我累坏了,现在困得要命,但是有鱼吃啊,到底吃不吃呢?还是算了吧,现在饱饱的,嗯?有鱼吃为什么不吃呢,而且都是那么肥美新鲜的鱼,为了吃东西——冲啊!突然,一张大网从天而降,糟糕,上当了,这些鱼原来是诱饵啊,都怪我太贪吃了,呜呜呜呜……
从此以后,我就被关在铁笼子里,绝望地看着外面买主讨价还价。我多希望我被人买回去当宠物,而不是成为餐桌上的一道菜啊。
终于,我被苏翊天的舅舅买回了家。我听见苏翊天兄妹俩在观察我时窃窃私语:这甲鱼又懒又馋,还这么凶,根本没我们家小龟龟可爱。完蛋了,我最后的梦想破灭了。甲鱼朋友们,这就是贪吃的后果啊!
燕敬超说他不怕老鼠;赵刚说他是蛇的师傅;李勇说他敢和山羊大架;我也信口吹了起来:“黄蜂是我的手下败将,他们从来不敢哲我,骗你是小狗。”
李勇一听此话站起来说:“我家桃树上有只大蜂窝,你敢不敢把它捅下来?”燕敬超和赵刚不容分说,架起我就上李勇家跑。到了李勇家,站在远处一看,吓了我一跳:妈呀!那可桃树上“结”了一只“向日葵”了!怎么办?大话以说出,现在要是说个“不字”,我燕敬亚的`大名就会被“小狗”俩个字给代替了。想到这,我接过赵刚递来的棍子,不管三七二十一,对准那“向日葵”就试一下。“嗡-----”受惊的黄蜂炸了群,到处飞。我赶紧扔掉木棍向草堆连滚带爬。那些黄蜂复仇来了,它们在我的头上、脸上、胳膊上乱刺,连鼻尖也不放过。疼得我是又喊又叫,眼泪直掉。可他们三个家伙却躲在草堆里“吃吃”地笑!
唉,看来这说大话真是要不得呀!
后果不一定是文章的结尾,要像让内容表述更自然,自然引出结尾,设置过渡就变得十分重要。
例如作文点评3班的黄琦茜同学在《夸夸张老师》中有这样的描述:
又有一次,做了一次作业以后,课堂作业本好久不用,张老师规定要空三行再做的作业,周超同学一马虎,只空了两行。这下可糟了,张老师怒气冲冲地把本子扔给他,叫道:“说了多少遍,要空三行!给我重做,下次再忘记要重做两遍!”以后,我们处处按要求写作业,也很少看错题目了。
张老师对待我们犯错误有时也会宽容。记得有一次,张老师让我们不要把补充习题带回家,而我因为身体不舒服,没听见,把小练习册带回了家,更糟的是第二天没有带到学校。上课了,张老师“板”着脸,向我走来,我心想:“张老师一定会让我打电话,叫妈妈送到学校来,那可是丢脸丢到家的事!”但张老师走到我面前,抚摸了一下我的头,温和地说:“把作业做在自备本上,回家以后抄到小练习册上,明天带到学校。要注意身体!”这件事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方的道路,我再也没有忘记带作业本。
两个实例的对比中间加入了一句过渡句就显得流畅自然,然后总结上文中得出一个结尾:
今天,我要夸夸张老师严格要求我们,我更要夸夸张老师宽容包容我们。
这个结尾在文采上很普通,但对于整篇文章的结构却起到了完整总结画龙点睛的作用,那我看看结尾该如何做?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