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都江堰景区,不远处就是重檐碧瓦的伏龙观,传说李冰父子治水时曾制服岷江孽龙,将其锁于离堆下伏龙潭中,后人依此立祠祭祀,北宋初改名伏龙观,始以道士掌管香火。在伏龙观的`后面,就是远近闻名的宝瓶口,它能起到节制闸的作用,自动控制江内进水量,是玉垒山伸向岷江的一个开口,因似瓶口且功能奇特,故名“宝瓶口”。而开凿玉垒山分离的石堆就是“离堆”。
绕过宝瓶口,一路上晴空万里,过了摇摇晃晃的安澜索桥,就看见眼前的岷江被分成了两部分,这儿就是都江堰最重要的工程地点——鱼嘴。它是都江堰重要的组成部分,将岷江分为东边的内江和西边的外江,外江主要排洪,内江引水灌溉。在岸边的碑状石块,是测量岷江水急程度的,当石块被冲到离岸上很近的地方时,说明水流很急;反之,水流则不急。
过了鱼嘴,就是另一个重要工程——飞沙堰,唐朝名“侍郎堰”,后又名“减水河”,它具有泄洪排沙的显著功能,是都江堰的关键要害。
随着人流一路观赏,天渐渐阴了下来,不多时,便有雨点落在身上,于是我们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都江堰。我回头望了望它,心想,以后我一定还会有机会再来到这里领略都江堰的风采!
这是我和春第一次去陵园看望亡友。我们心情都有些沉重。一路上我们听了几首音乐,低低絮絮说了不少话。车驶入陵园,仿佛一下子远离了尘世的喧嚣,清静,肃穆。天高云淡。苍翠整齐的柏树从山坡上铺下来,大的小的新的旧的墓碑寂寞地肃立着,掩映其中。徐来的罡风,吹乱了丹和春的发,也吹痛了我们的心。这里是怎样的一种寂寥啊,只有我们轻轻的脚步和林间的鸟儿偶尔打破死一般的沉寂。
我捧着鲜花,一袭黑衣的现代的丹和身着旗袍古典的春走在前面。拾级而上。几年没来,这里的“长住人口”增加了许多。寿终正寝的老人、风华正茂的男女、鲜活可爱的孩子……他们的照片在碑上无声地看着我们的来临。心中感觉越来越压抑,越来越沉重,我们把脚步放轻再放轻,唯恐打扰他们的宁静。
这么多人,可是我们今天来看的AN君在哪儿呢?
我们从坡底爬到坡顶,丹和春互相搀扶着,急切的寻找着,汗珠从她们的脸上滚落。目光所及之处,安息在片山坡上的人,这些曾经在这个世界上来过的人,曾经鲜活的人,如今只余一坯净土,一米见方的碑座,只有小小的墓碑上镌刻着他们的名字和生卒。
“快看,AN在这儿!”丹第一个轻轻的叫出来。我们走过去,果然看见熟悉的'AN君在向我们微笑。我轻轻的把怀中的菊花放在他碑座的左边。AN君的墓碑很新很小很普通,前面整齐的摆放着一排酒盅,旁边还有一个空酒瓶。我和AN君交往不深,但知他是个才子,读过他的文字,欣赏他的文笔。知其也是性情中人,略知他喜欢喝酒。惺惺相惜,惜其怀才不遇,惜其英年早逝。丹和他交往多些,友情深些,曾在AN生病时去看过。春呢,是因为他在网上欣赏她的诗歌,引为知己,不意相见即成永诀。在得知AN病故的那天晚上,春一夜没睡,为他写了一首诗纪念他。
丹轻轻啜泣起来。我和春默然站立一旁。天地之间,此刻只剩微风。生死之间,有花魂与鸟魂。春也开始涕泣。我把纸巾轻轻递给她们。春拿出为纪念AN写的诗,丹看看了,问我“有打火机吗?”“没有。”我轻轻说,“放在他面前吧!”我想,AN君若果地下有知,应该能看到的。
尔今死去侬来祭,他年祭侬知是谁?!
想到这里,心中也非常感伤!我揿下快门,把这一刻定格在了我们的生命里。良久,我轻轻的说:“走吧!”我们缓缓离去,带着一种释然。
四周比初来时更加的寂静。那是一种让人的灵魂彻底安宁的静谧。“死后,我也要永远留在这里。”我喃喃地说。“我也是。”丹说。
回来的路上,我们一路沉默着。也没放音乐。
中国自古出人才,周馥家族人才济济,对我国有着重大影响。今天我们一起探访周馥故里,体验周馥家风带来的文化熏陶。
周馥生活的那个村庄叫周村,现在也叫周馥村。
一进村口,便能看见周馥出外求学时跟妈妈告别的伫望亭。在外求学的周馥每逢春节、端午、中秋的时候才能回来,周馥的母亲能不牵挂吗?周馥出门拜师虽对家有很多的不舍,却更希望求得知识。所以周馥的母亲伫望周馥“远从师,含泪别”最终,周馥不负众望,考上状元,挥笔写下“忆少年事”。
周村很大。在一个山坡上,我们能望见两个孩童在打水的情景,打水的孩童分别是周繇和周繁,后来两个人都进考取了进士。旁边是里湮窟,那里的水甘甜清透,是自然的山泉,是可以喝的。这里有景有路又有水,令看过的人都心生喜爱。
周馥的宗祠被誉为“中国20世纪建筑文化遗产”。虽然现在有些简陋,但仍能感受得到昔日的辉煌。中国建筑公司与中国文化公司在一根柱子上粘的荣誉徽章,闪耀的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周馥宗祠前面的接官厅是四合院结构,中间是露天的。红色的瓦块,深红的柱子,接官厅里周馥和周学熙的画像赫然在目。谢老师给我们讲了周学熙小时候的`故事,真是又好笑,又引人深思。故事教我们“做人要理智”的道理,但对一些不讲道理的人讲道理,是不可能讲得通的。
不知什么时候起,我们已经习惯把周村叫做周馥村。周馥村的文化遗产宝藏多得数不胜数。周馥家族世世代代,做了许多善举,比如修建万善桥,治理洪水等,他们谨记家规“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优秀的品德延续了6代人,创造了百年家风。谢校长说:“周馥家族每一代至少会出一位名人,他的家族之庞大、学识之广博甚至都可以自办一所大学了。周馥是东至的名人,也是中国历史人物中一颗闪耀的星星!”
离开周馥村庄,我的思绪久久不能平静。周馥家族的优秀品德、求学精神、处事智慧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应当学习周馥精神,学会学习,学会做人,长大后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给后代做好榜样。
或许是饼干屑还算轻巧吧,蚂蚁独自将它搬回家,显得轻而易举。“这时的蚂蚁应该要回家了吧?我得跟紧了!”要知道,去探访蚁穴是我这几天心里一直向往的事。
于是,我屏住呼吸,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紧随着那只蚂蚁,终于找到了蚁穴的洞口。只见上面堆放着一坨圆形的细沙土,沙土中间有一个洞,那只蚂蚁熟门熟路地钻了进去。(
“呵!原来蚁穴在这里啊!”我为自己的发现而兴奋,但蚁穴的内部是什么样的呢?
为了一探究竟,我回家拿来了榔头、铜丝等工具。我先把蚁穴上的细沙土移开,用榔头轻轻敲击旁边的地面,可蚁穴里没有任何动静,我又用铜丝往蚁穴里戳了戳,发现蚁穴挺深的。心有不甘的我拿来一把螺丝刀,沿着蚁穴的`洞口轻轻把土撬开。或许是里面的蚂蚁感觉到有人“入侵”,受到了惊吓的蚂蚁们,开始向四面八方逃窜。
看着四处逃窜的蚂蚁,我突然发现居然还有蚂蚁从另一个地方跑了出来。经过仔细观察,我才发现在这个蚁穴的旁边还有四个小蚁穴。这四个蚁穴是由一些横七竖八、弯弯曲曲像迷宫一样的通道连接起来的。
蚂蚁的窝为什么要建得如此复杂呢?带着这个疑问,我去上网查找资料。原来,在蚂蚁的社会中,蚁后的洞穴相当于“首都”,还有许多洞相当于“城市”,为了便于通行,蚂蚁在这些“城市”和“首都”之间挖了许多通道,相当于我们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真想不到,小小的蚂蚁竟然能有这么大的建筑本领,真是太了不起了!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