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家乡习俗作文三年级(三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作文)

介绍家乡习俗作文三年级(三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作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3-05-15 07:57:02
介绍家乡习俗作文三年级(三年级作文家乡的风俗作文)

介绍家乡习俗作文三年级【一】

“中秋佳节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每当风清月朗、桂香沁人之际,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

月饼作为一种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食品,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诗人兼品味家的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而作为一种食品,称为“月饼”,则始见于南宋《武林旧事·蒸作饮食》。当时,杭州民间就有“以月饼相馈,取中秋团圆之意”。到了元朝末年,月饼已成为中秋节日美点。

介绍家乡习俗作文三年级【二】

围绕着中秋节,自古以来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其中既有各地普遍接受的流行风俗,也有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习俗。

吃月饼

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一样,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据说唐朝时期已经有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但是月饼作为食品名称并同中秋赏月联系在一起,则是宋代的事情。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文学家周密在《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的名称。传说元末,人们还利用月饼来传递反元信息,说明当时月饼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明清时期,饼师已经把嫦娥奔月等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一位清朝文人形容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看来和现在的月饼已颇为相近了。到了近代,有了专门制作月饼的作坊,月饼的制作更加精细,馅料考究,外型美观,还分成平式、苏式、广式、台式等不同风味。月饼作为吉祥、团圆的象征,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而吃月饼和送月饼的习俗也一直延续至今。

赏月

我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除了赏月和吃月饼之外,不同地区的人们也都根据自己的地域传统和社会风情来欢庆中秋,形成了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不同的中秋风俗。如南方许多地区盛行中秋赏桂和观潮,老北京流行玩兔儿爷,此外还有广州的树中秋、安徽一带的烧塔、香港的舞火龙等等,很多少数民族也有跳月、拜月等中秋习俗,这些活动大大丰富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

介绍家乡习俗作文三年级【三】

十一假期,我们全家去郊游,沿着振兴路一直往东,我们来到了沭河公园的北端。从新建的大桥旁边下到河岸,看到远处的小沙丘,杨柳依依,树影婆娑,像美丽的少女摇曳生姿。那可有我的一份功劳,去年的植树节我和同学们一起来义务植树,其中的一棵柳树就是我亲手种下的。

沿着河岸一路前行,眼前是波光粼粼的河面,两岸郁郁葱葱的植被,沭河公园再不是妈妈口中荒凉的景象。看,前面是“长波望月”,它是一座高达8米的巨型雕塑,蜿蜒的沭河水,长波浩瀚如烟,中央一弯新月,形似宝莲船,采用了绿化、广场、雕塑相呼应的手法,将人文、自然、与现代艺术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继续往前走,只见假山怪石林立,松柏花木错落有致,仿佛走进了诗境,走进了画里。公园的北面有一大片栗子林,游人们常常在这里避暑纳凉,在树下休息、野餐、打牌。秋天的时候,树上挂满了小刺猬一样的毛栗子。每当这时候我站在树下仰望,总是想起那只吃不到葡萄的小狐狸,想象着剥开一层层的栗子皮,露出鲜嫩的果肉,咬到嘴里甜滋滋的味道让人无限回味。

一路走来,我看到了鲤鱼跳龙门的橡皮坝、钟楼,还有篮球场、门球玚、游乐场以及各种各样的健身器材等等供游人休闲健身的设施。我最喜欢在岸边的沙滩上玩耍,挽起裤管光着脚走着,细细柔软地沙粒被阳光晒得热乎乎地,硌着脚掌麻麻地酸酸地,舒服极了。还可以在浅水边捉小鱼、捡田螺、拾贝壳、打水漂,这可是住在城市里的孩子享受不到的乐趣。

及至公园南端,写着游人止步的标识,原来前方正在施工,河面上架起了高高的桥墩,应该是准备建一座新的高架桥。等到明年再来看时,沭河一定会更加漂亮。美丽的家乡,中国梦,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日新月异,更加美好,美丽中国幸福起航。

介绍家乡习俗作文三年级【四】

早在古代,我国人民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

在古代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