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是共赢的前提,共赢是合作的目的。
合作,必须理解对方的需求,原则底线,优势劣势,知彼知己,求得共同利益上的契合点,达成行动上的`一致性,才能为共赢提供可靠保证。材料中两学生彼此都想平安过桥,取得成功。而囿于独木所限,只有心照不宣,手脚并用,拥抱转体,才有可能。否则怒目相向,拳脚相加,或趁其不备,突然偷袭,都不会有如此圆满结果。
合作共赢,是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拥抱人生,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正能量。合作双赢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求同存异、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与人为善、济人之困,成人之美、积极用世的生活态度。抗战时期的国共合作,前时江苏女三耀荧屏的故事,就是最有说服力的明证。那种口是心非、欺世盗名的伪君子、蛮霸头,那种凌驾公法、原则之上的野心家、黑老大、独行侠、霸权枭雄,向来老子天下第一,唯我独尊,唯我独荣,我行我素。有的是利益诱惑,圈套绞索,你死我活。有的是蔑视、劫掠、虐***、宰割,根本不可能施以善意、真诚合作,追求多方共赢、文明进步成果。
当前,社会转型,生活多元化,经济一体化,交流全球化,矛盾百出,纠纷迭呈,但五大洲、各地区,和平发展,科学进步,延续文明,乃全人类走向民主平等、繁荣富强利益诉求、共同主题。唯有倡导合作、坚持合作,才能促成双赢、多赢。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越来越美好!
愿爱好和平、追求文明进步的人们,张开广泛合作的双臂,拥抱自然、拥抱社会、拥抱人生事业中的你我他,迎接光辉灿烂的明天吧!
古时候杜甫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时,他作为寒士之一是有切肤之痛的;而白居易吟唱“地不知寒人要暖,少把人衣作地衣”时,我相信他尽管位高爵厚,但也是出自真诚的。因为我们曾经太贫苦,所以诚信可能总是一种在梦中浮现的奢侈品。
现在中国渐渐地走向富裕了,因此诚信问题一下子就凸现出来,我们身边几乎充斥了各种不诚信的企业和个人,各种极其富有想象力的欺骗,例如给馒头里放点洗衣粉;给猪喂点瘦肉精或多多注水;给甲鱼鳝鱼喂点避孕药等等,让人叹为观止。各种企业的虚假广告、产品和利润,更是层出不穷,以至于有人发起寻找中国股市中令人尊敬的上市公司这样的事。为什么诚信突然缺失而我们如此迫切地呼唤诚信?
现时人们对诚信的渴望,实际上具有某种预言的性质。如果我们仍然一无所有或者要斗私批修,那么我们自身尊重生命、财产和自由的意识就仍然沉睡未醒,恰恰是改革开放30年,唤醒了人们内心沉睡的意识,而在醒来时我们又处于蛋糕尚不够大的年代,所以就有了各种不诚信的纷争,其实背后,不过是个利字也!但这依然是一种进步而不是倒退。我们常常说美国等过国民诚信到比较傻的程度,但百年前美国人也并非现在这样有诚信,以前美国的汽车旅馆中,手纸、茶杯乃至毛巾的不翼而飞,几乎是家常便饭,在物质财富很丰裕后,这样盗窃细小财物的行为就少得多了。中国许多地方也是一样,像福建晋江、浙江温州等等,其地方产品都曾经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但现在地方经济和法治发展到一定阶段,他们自己就起来要讲究诚信,并且已经和当年之吴下阿蒙有了天壤之别。这大概就是我们所说的.衣食足然后知荣辱,仓廪实然后知礼节的意思吧!
如何呼唤诚信回归?有两手政策,一手当然是做大蛋糕,让每个国民至少有能维持温饱的一份,这大约就是“发展才是硬道理”吧!另一手是要确立分蛋糕的规则,否则朝令夕改,个人和企业就难以有讲诚信的基础。一个蛋糕如何才能分得公平?这需要权力的制衡机制,例如一个人拥有先切蛋糕的权力时另一个人相应地应拥有先挑蛋糕的权力,这样一块蛋糕才能分割得均匀。没有制衡的权力,我们就不能期望权力拥有者会卑微谨慎地使用权力,而多半会以权力谋取私利。这样分蛋糕过程中,如果立规矩者没有规矩,那么社会诚信的基石就非常不稳固,并且最终影响到国民们努力做大蛋糕的辛苦劳作。
中秋之夜,家家都要围到圆桌旁,吃月饼赏月。今年中秋,我们全家第一次团团圆圆在一起过佳节。因为爸爸妈妈都在偏僻的下二门工作,难得一起回来。
吃过晚饭,我们一家来到楼下的圆桌旁赏月,月亮却迟迟不露面,可能是还没有化妆好,有点害羞吧!因为人间有好多双眼睛正盯着天空盼着看到她美丽的脸庞。我着急地喊:“月亮、月亮快出来吧!”果然,月亮从云彩里羞羞答答地出来了。皎洁的月光顿时洒满了大地。妈妈说:“咱们开始切月饼吃。”只见妈妈把月饼切成三块,每块都是三角形,我好奇地问:“妈妈,这么多月饼每人吃一个多好呀?”妈妈微笑着说:“把一个月饼分开,每人吃一块合起来正好是一个圆形,代表一家团圆,也象征着空中圆圆的月亮。”
我边吃月饼边想到一句古诗“每逢佳节倍思亲。 ”不知大姑现在怎样。我急忙给大姑打电话,大姑说:“我正在四川绵阳和灾区的小朋友们一起快乐地过中秋节。”我听后不再挂念大姑了。
这时,一阵秋风吹过,感觉有点凉。抬头望天空中的月亮也更圆更亮了。这是一个美丽而又快乐的中秋之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什么”“为什么”是两个充满魔力的词,它们是孩子打开知识宝库之门的钥匙——大约在一岁半时,儿童就开始了他们以“什么”为特征的第一个好问期——“这是什么?”天空、泥土、飞鸟,直至家里的一切日常用品,都会成为追问的对象。当他们对所见所闻略微熟悉时,他们又开始刨根问底地追究为什么的问题。可以看出,孩子所拥有的潜力是巨大的,要比目前的教育体制所能启发他们的多得多。基础教育时期既可以成为促成、也可以成为扼***儿童好奇心的关键时期。想想我们的孩子,刚刚入学之时,他们怀着多么激动的心情跨进学校的门槛,怀着多么深切的信任注视着老师。而几年之后,甚至只有几个月、几个星期之后,闪烁在他们眸子里的火花渐渐熄灭了,他们对单调划一的学习感到厌倦,对缺乏温情的教师感到失望。为了“顾全大局”,只能一忍再忍,在“忍耐”中泯灭了创造,在无奈中变得消极,变得冷漠,而如果有一个适合的环境,好奇心就会自然而然地继续发展,从而进一步形成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创新型人才的根本基础。学习的***愈被满足,潜能的激发程度就愈高,学生唯有将他们所有的感知、情感和智慧投入学习的过程之中,才能获得最好的成果。
爱动脑筋的孩子哪儿去了?当孩子的问号变成句号后,一些教育学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今孩子不愿动脑是一个被忽视的更为突出的问题,造成目前孩子不愿动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的教育缺乏孩子动脑的“时空”,缺乏开发孩子思维的“家庭作业”是一大原因。同时,一些学校注重对具体解题的指导,而忽视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换句话说,重视“答”的训练而忽略“问”的培养与指导,也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是,我们广大的教育者自身在很大程度上缺乏问题意识,缺乏民主意识,缺乏对话意识。其实,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问题,应当成为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问题意识应该是其基本意识。因为,所谓教学,说到底,就是师生共同探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如果学会了如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就获得了成果。不仅如此,问题还可以激活思维,思维被激活了,课堂绝不会死水一潭,被激活的课堂气氛,又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促进学生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创造型。当然,这里所说的问题,与学生作业、中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不同,它是指须通过研究讨论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换言之,这里的'“题”,“询问”的程度小一些,而“探讨”的意味强一点。
俗语说得好,“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学起源于问,学总是和问紧紧相连的,我们让学生学会做学问,就是首先学会问。孔子所说的“事问”就是问题意识普及化的最好说明。问题意识要求在面对新知时,运用业已获得的知识与技能,通过积极的主动思维活动去解决一个又一个新的问题。一旦有问题形成,围绕问题,我们就能展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此外,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正是在一个个问题的提出中,开始其生命的历程。对于教育者来说,培养青少年学生自觉的、强烈的问题意识,应该是创新教育的出发点和中心。在问题意识指引下的“教学相长”必将有益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这里需要努力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那种用教师的“问”代替学生的“问”,用教师的“问”剥夺学生的“问”的做法,实质上扼***了学生的创新萌芽。
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不善提问,不敢反问,不勇于挑战权威成了我们学生的共同特征?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我们的考试内容,为什么用“答”代替了“问”,我们的考试评价标准为什么只有“答”的标准而无“问”的标准?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引发学生“问”的兴趣,反而用“答”来伤害学生“问”的兴趣?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反而只是背记信息?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养成学生思考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提高思维的能力,反而只是按照老师讲的、书上说的、本上记的去死记硬背呢?
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的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需要或者说要靠后天培养。由此看来,我们需要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育、教学,即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我们还需要帮助孩子们将他们具有创意的反应与所受训练及知识结合起来,从而在他们接管成人的世界时,能够保持神奇的视野。为此,教育者必须悉心保护学生固有的创新求异的本能和***。不能教条地、机械地用同一个标准、同一种模式去衡量他们,规范和框定他们的创造活动,而应当从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人手,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探索;赞赏奇思异想,允许出错,给他们创造广阔的驰骋想象的空间,这样才能使其充满“?”,创新能力才能水到渠成,呼之欲出。
我们都知道,21世纪是科技激烈竞争的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面对知识陈旧周期日益加快,新问题层出不穷的世界,我们的教育能不能革新我们个人的思想方式与习惯,大力强化问题意识,能不能有效地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创造性地应答没有遇到过的挑战,关键就在于我们能让孩子拥有多少“?”,能否让孩子永远充满“?”。对于加拿大中小学课堂教学充满问题的真实情境,很多人由于没有亲身经历,似乎有点难以想象。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以国人传统视野看加拿大教育,人们也许会认为加拿大教育是一种最不合“规矩”的教育,而这却正是给予我们的宝贵启示。
“两人过独木桥”运动项目预赛中,有二学生分别同时从两边上桥,相向而行,中间相遇,拥抱转身,平安而过,双双成功。我不禁为他们的聪明智慧、配合默契而折服喝彩。过桥,共同目的,两人过了,就是成功;裁判持争议,大可不必。材料启示我们,人类社会生活中,唯有合作才可能共赢;否则排斥搏击,两败俱伤,遗憾终生。
合作是共赢的前提,共赢是合作的目的。
合作,必须理解对方的需求,原则底线,优势劣势,知彼知己,求得共同利益上的契合点,达成行动上的一致性,才能为共赢提供可靠保证。材料中两学生彼此都想平安过桥,取得成功。而囿于独木所限,只有心照不宣,手脚并用,拥抱转体,才有可能。否则怒目相向,拳脚相加,或趁其不备,突然偷袭,都不会有如此圆满结果。
合作共赢,是热爱生活,积极向上,拥抱人生,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正能量。合作双赢要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求同存异、海纳百川的广阔胸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与人为善、济人之困,成人之美、积极用世的生活态度。抗战时期的.国共合作,前时江苏女三耀荧屏的故事,就是最有说服力的明证。那种口是心非、欺世盗名的伪君子、蛮霸头,那种凌驾公法、原则之上的野心家、黑老大、独行侠、霸权枭雄,向来老子天下第一,唯我独尊,唯我独荣,我行我素。有的是利益诱惑,圈套绞索,你死我活。有的是蔑视、劫掠、虐***、宰割,根本不可能施以善意、真诚合作,追求多方共赢、文明进步成果。
当前,社会转型,生活多元化,经济一体化,交流全球化,矛盾百出,纠纷迭呈,但五大洲、各地区,和平发展,科学进步,延续文明,乃全人类走向民主平等、繁荣富强利益诉求、共同主题。唯有倡导合作、坚持合作,才能促成双赢、多赢。我们生活的世界才会越来越美好!
愿爱好和平、追求文明进步的人们,张开广泛合作的双臂,拥抱自然、拥抱社会、拥抱人生事业中的你我他,迎接光辉灿烂的明天吧!
在加拿大学习期间,我有意识地到不同的中小学、幼儿园听了许多课,并仔细观察了他们的课堂教学,他们给我留下的一个基本印象是,在课堂上老师对孩子们不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而是想方设法使孩子的大脑充满疑问,井让孩子知道,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他们不让孩子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而是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怎样去思考问题以及面对问题如何寻找答案,他们懂得并广泛实践了这一重要原则,即对于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重要:一个是他能否提出独特的问题并知道到哪里去寻找答案的本领,另一个是他能否综合使用所学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这两点恰恰是我们现在教育所忽视的地方。在我国,我们的教师、家长以及学生已经适应灌输的教育、教学方式,本该充满问号的童年在现实的教育中很快就变成了句号。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对孩子意味着什么?为什么东西方教育会有如此的差异?这里,实际上涉及到东西方教育中不同的“问题观”,即是说,在对问题的看法上,中西方教育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对此,袁振国先生在其《反思科学教育》一文中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没问题,‘全都懂了’,所以中国的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问题的学生教育得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了了,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的学生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奇想。”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什么”“为什么”是两个充满魔力的词,它们是孩子打开知识宝库之门的钥匙——大约在一岁半时,儿童就开始了他们以“什么”为特征的第一个好问期——“这是什么?”天空、泥土、飞鸟,直至家里的一切日常用品,都会成为追问的对象。当他们对所见所闻略微熟悉时,他们又开始刨根问底地追究为什么的问题。可以看出,孩子所拥有的潜力是巨大的,要比目前的教育体制所能启发他们的多得多。基础教育时期既可以成为促成、也可以成为扼***儿童好奇心的关键时期。想想我们的孩子,刚刚入学之时,他们怀着多么激动的心情跨进学校的门槛,怀着多么深切的信任注视着老师。而几年之后,甚至只有几个月、几个星期之后,闪烁在他们眸子里的火花渐渐熄灭了,他们对单调划一的学习感到厌倦,对缺乏温情的教师感到失望。为了“顾全大局”,只能一忍再忍,在“忍耐”中泯灭了创造,在无奈中变得消极,变得冷漠,而如果有一个适合的环境,好奇心就会自然而然地继续发展,从而进一步形成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这是创新型人才的根本基础。学习的***愈被满足,潜能的激发程度就愈高,学生唯有将他们所有的感知、情感和智慧投入学习的过程之中,才能获得最好的成果。
爱动脑筋的孩子哪儿去了?当孩子的问号变成句号后,一些教育学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今孩子不愿动脑是一个被忽视的更为突出的问题,造成目前孩子不愿动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的教育缺乏孩子动脑的“时空”,缺乏开发孩子思维的“家庭作业”是一大原因。同时,一些学校注重对具体解题的指导,而忽视对学生思维方法的训练,换句话说,重视“答”的训练而忽略“问”的培养与指导,也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是,我们广大的教育者自身在很大程度上缺乏问题意识,缺乏民主意识,缺乏对话意识。其实,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说,问题,应当成为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词,问题意识应该是其基本意识。因为,所谓教学,说到底,就是师生共同探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如果学会了如何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就获得了成果。不仅如此,问题还可以激活思维,思维被激活了,课堂绝不会死水一潭,被激活的课堂气氛,又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状态,有利于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促进学生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创造型。当然,这里所说的问题,与学生作业、考试中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不同,它是指须通过研究讨论加以解决的矛盾、疑难。换言之,这里的“题”,“询问”的程度小一些,而“探讨”的意味强一点。
俗语说得好,“不学不成,不问不知”,学起源于问,学总是和问紧紧相连的,我们让学生学会做学问,就是首先学会问。孔子所说的“事问”就是问题意识普及化的最好说明。问题意识要求在面对新知时,运用业已获得的知识经验与技能,通过积极的主动思维活动去解决一个又一个新的问题。一旦有问题形成,围绕问题,我们就能展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活动。此外,问题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正是在一个个问题的提出中,开始其生命的历程。对于教育者来说,培养青少年学生自觉的、强烈的问题意识,应该是创新教育的出发点和中心。在问题意识指引下的“教学相长”必将有益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这里需要努力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那种用教师的“问”代替学生的“问”,用教师的“问”剥夺学生的“问”的做法,实质上扼***了学生的创新萌芽。
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不善提问,不敢反问,不勇于挑战权威成了我们学生的`共同特征?我们的学校,为什么只教“学答”,而不教“学问”?我们的考试内容,为什么用“答”代替了“问”,我们的考试评价标准为什么只有“答”的标准而无“问”的标准?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引发学生“问”的兴趣,反而用“答”来伤害学生“问”的兴趣?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培养学生捕捉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反而只是背记信息?我们的教育为什么不养成学生思考的习惯,教会学生运用各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提高思维的能力,反而只是按照老师讲的、书上说的、本上记的去死记硬背呢?
虽然人有好问的天性,但主动积极的问题意识、善于提问的能力和勇于挑战权威的精神仍需要或者说要靠后天培养。由此看来,我们需要以问题为纽带进行教育、教学,即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我们还需要帮助孩子们将他们具有创意的反应与所受训练及知识结合起来,从而在他们接管成人的世界时,能够保持神奇的视野。为此,教育者必须悉心保护学生固有的创新求异的本能和***。不能教条地、机械地用同一个标准、同一种模式去衡量他们,规范和框定他们的创造活动,而应当从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人手,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勇于探索;赞赏奇思异想,允许出错,给他们创造广阔的驰骋想象的空间,这样才能使其充满“?”,创新能力才能水到渠成,呼之欲出。
我们都知道,21世纪是科技激烈竞争的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面对知识陈旧周期日益加快,新问题层出不穷的世界,我们的教育能不能革新我们个人的思想方式与习惯,大力强化问题意识,能不能有效地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创造性地应答没有遇到过的挑战,关键就在于我们能让孩子拥有多少“?”,能否让孩子永远充满“?”。对于加拿大中小学课堂教学充满问题的真实情境,很多人由于没有亲身经历,似乎有点难以想象。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以国人传统视野看加拿大教育,人们也许会认为加拿大教育是一种最不合“规矩”的教育,而这却正是给予我们的宝贵启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