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同学和小伙伴的推荐,这个寒假我读了《万物简史》这本科学书。它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比尔·布莱森,我觉得这本书内容很精彩,而且读后有很多感悟。
书中讲述了科学史上那些伟大而奇妙的时刻:宇宙起源于一个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得见的奇点;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使北美洲和欧洲北部地区变得更加寒冷;1815年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坦博士拉火山喷发,喷涌而出的熔岩以及相伴而来的海啸夺走了10万人的生命;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达尔文居然为蚯蚓弹起了钢琴;牛顿将一根大针眼缝针插进眼窝,为的只是看看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富兰克林不顾生命危险在大雷雨里放风筝;卡文迪许在自己身上做电击强度实验,竟然到了失去知觉的地步……全书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对”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一千古话题作了极为精当的描写,每一个人在阅读此书之后,都会对生命、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产生全新的感悟。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感叹:在科学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人类的一些发明又对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比如:海洋危害、大气污染、动物濒临灭绝……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引起重视,从自身做起,保护我们的家园!
1994年,湖北省美术学院的校园里。邰丽华再也不是那个几年前毫不引人注意的女孩,她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抹淡粉色的风景。也不知是从哪一天开始,沉醉于舞蹈的她开始不满足于自己的现状。她想和同龄人一样迈进大学的校门,想用知识去证明自己是个生活的强者。虽然此时的她并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残疾人,但事实是,并不是所有高等学府的大门都向她敞开,她最终选择了湖北省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并一考中的。
如果说舞蹈改变了她存在的意义,那么,是知识决定了她的命运。
校园里的邰丽华永远坐在教室第一排最中间的位子上,她一边聚精会神地看着老师的口型,一边不断注视着同桌同学的笔记。每当老师突出一个重音并做出一个重要的手势,她都会紧张地确定这个重要的问题,她不能让时间和知识以任何形式从自己的眼皮底下流走。她的成绩优秀,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愿意帮助她,因为邰丽华身上的那种纯洁和执著很容易让别人看到自己身上的弱点。
如果说其他艺术家的舞蹈给观众带来的是艺术的完美,那么,邰丽华的舞蹈则在这种完美之外给观众带来了梦想与爱。从1992年开始,邰丽华的艺术之路开始走向一个又一个高峰。她用自己对舞蹈艺术独特的心灵为世界很多地方的观众带去一次又一次心灵的震撼。
1992年10月,意大利斯卡拉大剧院举办了被称为艺术盛会的“无国界文明艺术节”,应邀演出的都是当今世界上舞蹈界的超级明星和著名舞蹈家,邰丽华作为惟一的残疾人舞蹈家表演了极具东方情调的`舞蹈《敦煌彩塑》。在观众对这个残疾人艺术家报以热烈的喝彩和掌声后,本次艺术节的艺术总监激动地对她说,“与同台的超级明星们相比,你毫不逊色。”
2000年9月18日,富丽堂皇的纽约卡内基音乐厅门前,高耸着邰丽华舞姿优美的宣传海报。有人曾经说:“如果你能在纽约取得成功,那么到世界任何地方你都能行。”当晚,邰丽华以充满激情的舞蹈,征服了“什么都见过”的纽约观众,观看演出的还有本届联大主席和众多联合国高官以及43个国家驻联合国使团的官员。香港《大公报》报道说:“激动的观众们涌向台前,争着同演员握手,使谢幕过程持续了很久。台上台下依依不舍,演员观众真情流露,这在纽约也难得一见。”
就这样,邰丽华凭着自己对艺术的执著追求成为我国惟一一个登上世界最著名的两大艺术圣地的艺术家。
邰丽华先后出访过二十多个国家,在国内外演出数百场,以其“孔雀般的美丽、高洁与轻灵”征服了不同肤色的观众。1992年,在马来西亚,一位当地的华裔富家子弟为她的魅力所倾倒,三次向她求婚。前不久在土耳其,一位大学生为她的演出激动不已,递上这样一个纸条——“你为美丽而舞,你为青春而舞,你为激情而舞,祝福你,我们能成为朋友吗?”并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在丹麦,一位小观众当场画下了“孔雀起舞”的美丽图画,挤到台前送给邰丽华……
2002年10月,“残疾人国际”第六届世界大会在日本举行,来自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残疾人组织的两千多名代表观看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专场演出。邰丽华优美的舞蹈再次掀起了“掌声风暴”,被代表们亲切地誉为“全世界六亿残疾人的形象大使”。
这个暑假,我看完了《万物简史》,之后也写下来。
读完了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世界和我脑袋里想象读完全不一样。水在我眼里是很弱小的,可书上写到喷涌而出的熔岩以及相伴而来的海啸夺走了十万人的生命。还有近一万年内最猛烈读一次火山喷发——其规模是1980年美国海伦斯火山喷发的150倍,其能量相当与6万颗广岛原子弹!
我认为小冰河时代读冰一踩就会碎,我的想象和数上所说的可不一样了,书上说这是得各种各样读冰上活动成为可能——人们每年都要在泰晤土和上举办冰雪节,或者沿河兰读运河举办溜冰比赛!这也太夸张了吧!
在我的知识里一直以为只有火山下有岩浆,可看了书之后,我才知道美国底部下有一大片岩浆,一个巨大的火山热点。它每隔六十万年左右,就会灾难性的喷发一次。最近一次这样喷发就在六十多万年以前。那个地点任在那里。如今,我们称其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我以前还听一个人说过那个火山是超级火山。如果这超级火山再次喷发,那将会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一种灾难啊!
自从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世界是多么的神奇啊!
从古至今,科技发展变化的迅速是我们祖祖辈辈都亲眼见证过的,科技让飞机飞上蓝天,让人类发明字体,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快捷,但在我们正享受着科技带来的幸福时,有没有想到,科技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万物简史》告诉了我们答案。
《万物简史》主要讲述了人类一切科技成果的来源,以及科技带来的不便,例如:科技经常会危害环境、我们对科技的依赖使自己染上各种疾病等,而我们却毫无察觉。比尔·布莱森写的这本书是一本在科技史上,在全世界都称得上”绝世著作“的书。他告诉我们在科技的背后有着多少艰辛的努力,并对天文、地理、物理、化学都有一些详细的介绍。他为了这本书,足足准备了十年,并且在发表这本书后,立刻患上了严重的病。
比尔·布莱森在文坛算是幽默派的作家,因此,它简洁的语言中流露出层层叠叠的风趣。比如,描写火箭的那一段:”火箭顾名思义就是火和箭的意思,你不会相信了吧?你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吗?“我看到这段时,以为作者仅仅是在凑字数。接着往下读,却发现火箭真的是由火和箭组成的,火箭躯体的原形只是一支箭,像汉字一样,不知道演变了多少年,最后变成了现在的样子。这使我不禁对这本书有了浓厚的兴趣。
这本书里有著名人的成长过程,万物的形成与起因,相当于把整个世界的缩写……这是一本以创造为主的书,我不禁想起了语文书中的一句话: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每次写新的书评的时候,我都会陷入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漩涡之中。事实上,内心是很紧张的,总怕自己的知识面不够宽广,或者是对某些知识的认知程度不够深入,害怕因为自己的遣词造句给读者带来什么样的误会。耽误了一本好书,也耽误了自己的表达。
这本《自然,万物最美的姿态》并非由某一个人所写,它精选收录了吉尔伯特·怀特、亨利·梭罗、沃尔特·惠特曼等等八位自然文学大师的优美随笔。
怎么说呢?翻开这本书,我的`脑子里首先响起了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赵忠祥老师的声音:春天来了,动物们又到了繁殖季节……咳咳,翻开这本书,书中的八位作者就如同八个优秀的向导一样,带着我们从波光粼粼的瓦尔登湖到飞鸟翩翩的沙郡牧场,从仲夏日的加州内华达山,到雷雨夜的大西洋科德角,听松鼠窜行枝头,看鲑鱼游巡溪底。从喧闹都市回归生灵万物,以日月为友,与天地共饮。如此情景,与苏轼所描绘的侣鱼虾而友麋鹿颇有异曲同工的感觉。
这本书是节选了八位作家的不同作品而成,为便于我们了解这八位作家,书中在每篇文章的开头都配上了作者的简介和照片,照片我们不去管它,毕竟在那个还不知美容整形为何物的年代,一张脸长成什么样那真的都是爸妈给的了。所以我们还是来说说这些作者,关于这些作者的描述,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就是自然主义文学,比如约翰·巴勒斯就是被誉为“美国乡村的圣人“”的自然散文家,亨利·戴维·梭罗更是自然随笔的创始人。
所谓自然文学,属于西方文学流派,诞生于法国,因为自然主义文学主要描写自然中客观存在的景物,所以有人认为自然主义文学是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到极致的产物,因为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质,所以也说这一流派是受了遗传学、生物学等科学理论对文学的影响,因为其成果主要集中在文学领域,所以相对而言,创作路线狭窄,故而存在的时间也不是很长。一如日本的推理小说一样,不论是日本的本格推理还是社会推理,其终点都在于对人性的讨论,所以创作道路并不宽阔,所以前途也并不光明。
至少从本书所选取的八篇随笔来看,书中的文字具备相当的.科学性,我个人认为,这些词句,就算是拿到科普性质的纪录片中做解说词,也是完全能够胜任的。而最精彩的地方在于,书中的每一篇文章的文笔都非常的优美,在优美的同时又不失通俗和易懂(作为一部外国文学,这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翻译)。
这八篇文章中,我最喜欢的要属《瓦尔登湖》的节选部分。当然,其他文章也并不逊色到哪里,我喜欢《瓦尔登湖》节选的原因不仅是因为这本书名声在外,更重要的是,相比于本书中的其他文章来说,读过《瓦尔登湖》节选以后,书中的文字让我产生了去瓦尔登湖一看究竟的想法,这是其他几篇文章没有带给我的感觉。
所谓大师的作品大概就是这样,每一个字,每一个段落都毫无词汇的堆砌感,但就是这些看起来平实的词句的组合,让人有着如沐春风的感觉。我想这大概就是一个写作者在文字上的返璞归真吧。
《万物简史》是比尔布莱森的一部科普著作,是比较畅销的一部书,也是格局很宏大的一部书。这部书在我的书架里放了两三年,只是信手翻了翻;前些日子,下了决心,看完了这部书。
《万物简史》是一部很出色的科普著作。科普著作往往容易写得很生硬、乏味,但这部书不是这样,笔下很幽默诙谐,让人没有距离感。有了距离感,让人感觉很生硬,高不可攀,就没有多少人能读下去;反之,像这本书这样,就像打开了一扇门,人们都可以推门进去,领略其中的美妙,这才是科普著作的真意。推门进去,随着作者的向导,看看自然和科学世界的无穷景致,欣赏人类前仆后继创造的科学文明,真是让人赏心悦目,感觉充实快乐的事情。在兴趣的指引下,不知不觉长了许多见识,增了许多知识,感受了自然奇妙的感染,了科学精神的熏陶,其乐大焉,其妙大焉。
科学现在有一种矛盾:一方面,人们依赖科学,以科学为骄傲,对日新月异的科技大为叹服;一方面,对许多普通人来说(哪怕是受过一些教育的人),科学都是一个封闭的城堡,依靠它为我们带来进步、福利,可是却没有多少人能进去,欣赏、领略城堡中的神奇奥秘。科学日益成为专业人员独占的领地。学校里的教育,科学知识本是重点,可是也只是学了一点儿枝节的东西,科学精神学不到,科学兴趣培养不起来。说白了,那只是一种生硬的课程,你只要按既有的方式学就行了。这样学的科学知识,对人的影响有限,有的时间一长,干脆将那些基本的知识也忘了。除了一些专业人员,几乎很少有人将科学当作一个可以终生探索、充满兴趣的神奇世界,就像书籍中的许多科学家似的,科学是他们探索自然、增进智慧的手段,他们的探索精神与他们的成就一样,彪炳史册。这样的效果,几乎很难达到。科学教育的结果,恰恰是让人们学了一些基本知识之后,对科学产生了更大的远离、排斥的心理,辩证的说,这只是一种失败。
书市上的科学书,要么是非常专业的著作,一般人看不懂;要么是飞碟、神秘探索之类;要么是教辅书、练习册,别的不知道,光是做题。(做题的效果虽然能巩固知识,练习思维,但就譬如在针尖儿上雕花,再好,也不能通观全体,具有批判思维。)总之,很少有像《万物简史》这样的科普著作,既能吸引兴趣,又能启迪思维,增长知识,充满人性的展示一个神奇的科学世界,给人探索科学的强劲动力。这才是真正意义的科学,不是野狐禅的科学,不是鸡零狗碎的科学,这才是科学城堡的本来面目。
我的科学知识很少,没有专门的造诣,至少对科学有一种兴趣、亲近,只是这兴趣、亲近被许多东西冲淡了,搅混了,在《万物简史》这书里,正好重拾这种心情。
《万物简史》是构思很宏大的,将自然万物(包括人类自身)的方方面面,娓娓勾勒出来,穿插着科学史上那些令人激动的事迹,名字,那些难忘的时刻。自然万物有许多秘密,还需要人去揭示。科学是独立的世界,是人类用科学思维、科学精神建立起来的宝库。学科学知识,进入这个世界,你就需要从它的根儿上理解这个世界,你需要知道它的思维方式,它的来龙去脉,用别的道理、别的方式与它争论,而不去理解它是独立、自足的解释系统,独立的城堡,就会感到迷惑。科学是人类创造的独立的文明,它是人类理性的工具。
科学帮助人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它是人们手中锐利的工具,但自然是无穷的,万物是无限的,科学本身也在不断的进展、突破。科学的乐趣也正在这种不断的探索、揭示的过程中。
《万物简史》用简单而宏大的笔触,勾勒出天上地下,过去现在的万事万物。它给人们打开了认识世界的门,给人一种视野,给人科学的趣味儿,这确是一部好书。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