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茶造就了我,还是我造就了茶,脑海中只记得有个画面一闪而过——一杯小小的茶,茶叶缓缓浮上水面然后慢慢沉下去,杯中的茶叶肆无忌惮的舒展着懒洋洋的身躯,在柔和的阳光照耀下散发着丝丝缕缕的香气,也散发着难以发现的力量。
初品茶香不知意
小学时,我随着爸爸妈妈去做客,一进门有一股特别的芬芳沁人心脾,我举目四处找寻这芳香的来源,最后发现主人在泡茶,只见他优雅的洗杯烫壶,然后一股黄绿色地液体带着迷人的芬芳,流入杯中,流进嘴里,然后在喉咙中化成一股甘露,从此这个叫茶的小叶子就在我心中栽下一棵小苗。回家后我从学校带回一本书,叫《茶艺》,里面有一章专门详细讲述茶的泡制过程,我便照葫芦画瓢就找家里茶具泡了杯绿茶,一口抿下,只觉甚苦,几抹苦涩泌入舌尖,使我眉头紧蹙,苦味久久难以释去。而那本《茶艺》也不知被我遗弃在了房间哪个角落里,慢慢落尘。
再品茶香初领悟
一年前,母亲带我到一间茶室,我们随意找了个位置坐下,母亲便开始着手泡茶,先清洗盖碗与茶壶,接着用丝布擦拭干净,水在茶壶上匆匆而来,去时也不留痕迹。再将干茶叶放入茶荷中,在暖暖的灯光照耀下,闪烁着银色的光芒。这时,水壶中的水已经烧透,倒入那造型简练、色泽淳朴的紫砂茶壶中,用茶夹将茶荷中的茶叶慢慢推进盖碗里,当盖子盖上留出一条细若蚊足的缝隙时,将茶叶即刻倒入虑网中再倒进茶壶里,这茶也就泡好了。我仍是一口抿下,仍如当初那样,只有一股苦涩。母亲,只让我慢慢来,我学着母亲也微抿细品,初入口,仍是那般苦涩,过了一会儿,几股甘甜丝丝缕缕在口中漫溢。母亲说,茶虽苦,却回甘,苦中有甜,甜中带苦,先苦后甘,人生亦如是。我心中的疑问消散了几分。
终识茶香内其涵
淡中有味茶偏好,清茗一杯情更真。记得考试前的夜晚,面对堆积如山般的资料,我心急如焚,想着离考试时间已经不多了,还有好多知识点没有掌握,昨天复习过的知识,我今天已经忘记了一大半,这种状态怎么能取得好成绩?突然,一缕香气飘入我的鼻中,原来是一杯母亲提前泡好的绿茶就放在我身边,茶陪我渡过漫长的深夜,我一点一点的品尝到了半夜,那杯绿绿茶早已饮尽,而那座小山也早已被夷为平地,这才释然睡下。口中只觉几丝甘甜,萦绕舌尖,难以离去。成绩出来后,一抹亮丽刮开了原来复习的苦涩,一抹微笑在脸上绽放开来。是啊,茶虽苦,却回甘。人生亦如是。
人生就像一杯茶,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涩是它的历程,清香是它的馈赠。茶虽苦却回甘,这句话何尝不是茶的力量,它一直伴随着我成长。
在几个月前,一群淘气的孩子将我和我的兄弟姐妹们撒到了地上,经过几个月的风吹日晒,沉睡了好长时间的我再也忍不住了,所以我便露出芽来。
结在树上的我很孤单,因为只要有游客经过这里,关注的总不是我,游客们总是观看婀娜多姿的牵牛花、五颜六色的菊花、争妍斗艳的牡丹花......我每天都是以泪洗面,身上湿润润的。牵牛花总是得意洋洋地一边吹着“喇叭”、一边对我说:“瞧一瞧你那副难看的样子,你应该多向我学习,你看我多美啊。”我害羞的低下了头。我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一朵美丽的牵牛花。
过了好长时间,我的肚子鼓鼓的,只听“砰”的一声,我开花了。可是我不知道开花后的我到底什么样,我便看看兄弟姐妹们“呀!好漂亮啊!”哥哥对我说:“不要羡慕我们,你也这么美丽。”我好奇的问:“真的吗?我真的也像你们这样美丽吗?太好了!我终于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花儿。每次牵牛花见到我,都会慢慢地躲开,我心里暗自偷笑。
后来,游客们到了这里都会被我们浓郁的芳香所陶醉。有的游客看到我们都会说:“这花的名字叫什么呀?这么香的花一定会有个好名字!”我心里总会默默的说:“我就是山茶花。”
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一个贫穷的小男孩,向一个小女孩要水喝,小女孩给了他一满杯牛奶。小男孩喝完牛奶后,充满了信心。数年以后,小男孩当上了医生,而小女孩得了一种罕见的疾病,小男孩不仅想尽办法治疗,还替她付了医药费。
在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爱的故事。比如玉树等地发生过的许多灾难。
玉树地震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在那是我感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人们纷纷捐款捐物,帮助灾区重建。一位老爷爷把自己好长时间乞讨来的钱捐给了灾区人民。难道他图回报吗?不,他只是要献出自己的`爱心,让灾区人民早日过上幸福的生活。
一杯牛奶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人爱的是一种美德,一种无穷的魅力,是一个省省上最有价值的东西。
在五一长假中,我回了老家,帮奶奶采茶叶。
我、爸爸、妈妈与奶奶拿好茶叶袋与食物,就出发了。
我来到奶奶的茶园,看着绿油油的茶叶,真想抓上一把放到茶叶袋里。我看着奶奶怎样采茶叶,学着,但我总是学不会,我灵机一动,大把大把的抓起来了,就这样,我采了许多茶叶,袋子里都快满满的了,爸爸看到我没一下工夫,就采了这么多茶叶,很是疑惑,后来才知道我是抓茶叶,不是采茶叶,就想起在别人家偷茶叶的情景,也是一把抓的,我好像那个小偷一样,我听了哈哈大笑,便埋头认真采起了茶叶。但没坚持一会儿,又抓起了茶叶,爸爸看到了,严肃的说:“认真采不要马虎,就像做作业一样认真写,才会在中取得好成绩,不然,一塌糊涂。”我听了点点头,一转身,看到了爸爸采得茶树,干干净净,而我采的,就像没理干净的头发一样,杂毛乱生。
这次采茶叶,我一共采了38斤茶,但是是马马虎虎完成的,我保证,以后做事会认认真真的完成的。
春天来啦!这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在这阳春三月里,植物们接受到了春日的信息,纷纷吐出了绿芽,鼓起了花苞……在我们小区,也上演着同样的一幕剧。
楼栋旁有一株山茶树。我不经意间瞟了它一眼 ,便立刻被它吸引住了。在灿烂的阳光下,茶树那层层叠叠的深绿色叶片间,漾出一片鲜艳的紫红色。一朵朵掌心大的花儿正迎风怒放,花瓣大如铜钱,花心冒出一撮“”金丝”——那是它的花蕊。一片片花瓣别致地组合成一朵花,红花衬着绿叶,更增添了几分情趣,仿佛一位青春妙龄少女。
花旁有数个小花苞,还是青绿色的,里面透着些许白色,嫩得好像能挤出一团汁水来。它像个圆圆的迷你笋,也是一片片裹成的,尖尖处泛出一点淡淡的粉,宛如沾上了墨汁的笔头。这个小东西鼓鼓的,好似一个小礼包,被来自春姑娘的礼物塞得满满的,充斥着春的气息。
看着眼前的画面,我不由记起了《春日》这首诗:“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暑假里,一天妈妈说今天天气好,同事打电话说要带我们去扬州看一看。
我们开车走了6个多小时,终于到了扬州,此时大家又累又渴,一个阿姨说:“扬州有许多有名的茶馆,不如我们到里面去坐一坐吧!”
我们来到了一家茶馆,这里人很多,大部分都是老人带着孩子来的。好不容易我们才占了几个座位,这时一名店员走过来说:“几位来点什么啊?”我们一看,都是各种各样的茶水和点心,于是我们要了一些茶水,点了几个点心边吃边喝。这时听到一位阿姨说:“这个茶馆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其中还有一个故事呢,说是从前有一个人,他很穷,没有房子也没有地,可是他很想做生意,于是就向别人借了一些钱。他四处打听,终于他打听到开茶馆可以赚钱,于是他下决心要开一家茶馆,当时扬州城的地价很贵,他到处找地,终于找到了一块地价便宜的臭水沟,可是,要把这个臭水沟填平也要花不少钱,这时他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在臭水沟里***一排小红旗,如果谁拿石头打中了小红旗就去领一个盖了章子的小红纸,并拿着小红纸到烧饼店里换一个小烧饼吃。孩子们一听说有免费的烧饼吃,都纷纷跑来了,整天拿着石子扔,臭水沟旁的石子很快都用光了,孩子们就背着袋子从其他地方拿,日积月累,臭水沟不久就被填满了,而那个人只花了少量的钱。
不妨你也到扬州的茶馆里喝上一碗茶,没准有更好的故事让你回味无穷。
中国人喜爱饮茶,而中国的茶文化更是有了上千年的历史。唐代的陆羽算是中国深究茶文化的第一人,并且著有世界上第一部与茶有关的著作——《茶经》。《新唐书》中记载:“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可以说陆羽在当时让茶文化有了初步的定义。而如今的茶文化便是对上千年茶文化积淀的传承。七十年代中期的一位作家曾在自己的文章中写道:“察其色而闻其香,则千载文化便消融于此,实为斯之往也。”
不止文人墨客,民间对茶文化也有一番极为精辟的见解。“茶中天下事”便是将天下之事融于一杯茶中,千古风韵便凭一饮而尽晓。中国自古以来似乎都不乏有茶馆存在,茶馆也成了文人雅仕追求“身静”与“心静”的绝佳场所。“茶馆”看似专为饮茶所设,其实不然。逗鸟,下棋,言天下事,研习六艺经传者皆有。及至老舍的话剧《茶馆》,更是将茶馆文化推向了高处。《茶馆》中,人情,世故,最终都随着为自己,为历史送葬的百二十钱,消融在昔日一杯一杯的闲茶中,写入了历史的书简。
直到今天,中国人依旧喜爱饮茶,只是不再局限在茶馆里。中国人把昔时的茶馆设到了自己的心中,“若心中有茶,则处处为馆”。正是基于这种心态,中国人并不在意自己是在何处饮茶消遣——屋檐下,弄堂中,甚至在嘈杂的.集市上都能找到淡空周围一切事物的饮茶者。读报,养神,或下棋——这便是他们凭借一杯茶远离尘嚣的方式。
千百年的“文化之茶”,而“艺术之茶”也颇有一番韵味。中国茶有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之分,同时亦有香花茶和拌花茶之别,可谓品类之极盛。而茶“泡”与“品”的艺术,更是有诸多的方式与考究,这便是今天所说的茶道。中国民间的泡茶艺术在选茶,取水,备具,佐料,烹茶及奉茶方面都极为讲究,但在饮茶方面却多为清饮,即“冲以沸水,顺乎自然,清饮雅尝,寻求茶固有之味。”这似乎又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中国人喜“清净”的传统思想,中国人骨子里透出的淡然的精神境界也便在这样一杯清茶中得以体现。
至于中国的茶叶,任何一个中国人都能信口拈来。碧螺春,铁观音,毛尖,龙井……这些东西早已经深入中国人的心底,中国人认为这便是千百年来中国茶文化的积淀,于是当一盏青烟徐起色正醇香的茶摆在自己面前时,任何人都会有一种油然而生的敬意,但中国人似乎并不愿意将茶提升到品味的高度,而更愿意将茶看做是民族文化的沿袭,更愿意将茶看做是清净与淡然的象征。正是基于这种思想,茶才有了最原始最平实的品茗艺术。
茶自唐时兴起,制作工艺,流程,以及泡茶的艺术,品茗的技巧都不断进行着改进和完善,但茶所代表的人生态度以及个人的精神寄托却浩浩荡荡地延续了千余年。昔日茶馆中文人雅仕托盏吟月的场景,以及茶所代表的优雅与自然,都衬出了茶作为思想与精神寄托的人生艺术。而茶之文化屹立千百年而不倒的原因便是在此了——
为茶之品,为身止行,思有惴,为盏余香。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