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梦,是我离天堂最近的梦,是个华而不实的梦。
像雾像雨又像风,有人在这里等待,有人在这里期待,有人在这里驻足,有人在这里疗伤。点点星火撩拨了多少吵闹,这里的吵闹又并不嘈杂。有人在这里遗忘,或者被遗忘,有人从这里开始流浪,又或者终止流浪。
遇景、遇城、遇人、遇心。这里的夜晚暗藏着太多形形色色,垃圾与安乐,哭诉,发疯,借酒发挥。像是一场逃亡,曙光照耀进这座城的时候,干净而又安全。白天蛰伏,夜晚行走,永无止境。
流水的滴答声,石板路上的踢踏声,流浪者的歌声,马车里的铃铛声,还有火塘门前难以分辨真伪的笑声或者哭声,都让这座古城暗香潜伏。独自体味,又或者集体狂欢。黯然踱步古道,眼神迷离,深思发呆,没有人会问你昨日为何情伤,没有人会问你明日去何处流浪,一切都是如此融洽。走进这里的每一条小巷,推开每一扇沉重而又淳朴的木门,都隐藏着一段激情往事,还有那洒满庭院的阳光。
这里,也许会让你遇见一个真正的自己。
当雪山的第一缕阳光,带着干净明亮的色泽,穿透晶体,照进蓝色的床幔。那些艳,便慌张褪色,通体透明。那些遇,亦宛然一笑,铭记在心。而后,流浪的继续流浪,回归的匆匆回归。只留下那古城,波澜不惊,优雅从容,踏进下一个驻足之人的梦中,收拾残骸。
丽江,这离天堂最近的地方。多想就如此沉睡在这绵长的梦中,汇集着千古文化通体澄灰的城里,漫步于茶马古道之上,透过阳光向外蔓延,犹如湖面涟漪,一点点,一圈圈的漾开。最后模糊成一片红晕,我努力的试图去看清它,发现那原来是幽蓝夜空下一座古屋门前的一只红灯笼,合着木门前的风铃声,愈飘愈远。我从来就未曾清楚的记得我来自那里,我从来就未曾知道我身处何处。这场似梦非梦的邂逅,疑似心动。不,这就是心动。
有了这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学习应该是人的一种本能。人在获得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的同时,自然会接受外在信息,在先前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地建构个人的知识大厦。通过活动和自主建构,个体的创造力、潜能、个性等,得以丰富、发展、完善。
按理说,学习是不需要督促的——为什么今天有那么多孩子厌学呢?原因很简单,学习的诱因是自我需要,本应该让学生充分自主,主动求索,自发进取,而学校教育将学习变成了高压灌输——思想、方法、知识,乃至一切行为都要用灌输的方式来处理。其结果是教育中的所有行为都变成了外在努力,而不是发自学生内心的追求。打个比方,学生就像小毛驴,学习就是赶路。理想的境界是在能看得见的前方摆着青草,让学生信“驴”由缰,自由奔驰;中等方略是苦口婆心地告诉“毛驴”,远方有吃不完的青草,再用根绳子拴着笼头,生拉硬扯;最次的做法是,要到哪里去毛驴不清楚,“主人”扯不动绳子就掉过头抽驴屁股……厌学由此产生。
要想让学生乐学,关注和尊重学生的需要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学生需要什么呢?搞明白这个问题,还需要从人的本性谈起。马斯洛的五种需要中,除了生理、安全、社交外,获得尊重与自我实现才是学生最实际、最迫切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是“内需”,获得尊重靠“外援”。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就是尊重。
尊重学生,欣赏、鼓励学生,将人生的美好前景展示在学生面前,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取得成功的秘诀。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发和鼓励。”美国艾尔莎·凯德说:“我的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能够把在课堂上获得的自尊和自信迁移到他们的生活中。”由这些智者的精辟论断不难看出,教育的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能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
精神的成长首先需要自信。只教给知识,而没有培养信心的教育称不上成功的教育,知识有老化的时候,自信却能让心灵永远年轻。遗憾的是,我们的掐尖式选拔教育,更多地关注的是分数的获取,而对于孩子自信心的培养,不仅无人上心,往往还泼点冷水,讽刺打击。孩子只有在获得精神关怀后,才能投入地学习,而缺乏自信的孩子,遇到点困难就会退缩。所以,明智的老师第一节课都会对学生说,“你可以忘记我教的所有知识,但不要丢掉你的自信”。
精神的成长还需要自主。爱因斯坦说:“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能力,应始终放在首位,不应当把获得知识放在首位。”学生独立精神的缺失是当前教育的弊病之源。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说:“学生学习的敌人在于依赖,教师教学的最大悲哀在于包办。”当今的独生子女依赖心理严重,在学习上被动接受,不求甚解,即使能够完成学习任务,也不到学习的乐趣。教师教学又习惯于包办,惟恐学生不会这不会那,不敢放手,不去培养学生的独立精神,反而以“驯服”、“压制”为能事,以学生“听话”、“顺从”为管理目标,无形中剥夺了学生自主成长的机会。
有效教学要想唤醒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前提就是归还学生的自主学习权。只有自主,才能解放学习力。就像当年的生产队吃大锅饭一样,社员没有种田自主权,于是出工不出力,造成生产效率低下。包田到户后,拥有了自主权,民农的积极性高涨,生产力大增,与此前形成鲜明对比。
自主学习,学生与教师分享控制权,以协商的形式共同承担学习任务。如果学生能对自己学习的内容作主,能自我决策、自我选择并实施学习活动,能自主表露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偏爱,自然就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就不会再敷衍塞责、偷懒磨滑。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应该是自主、能动地生成,而不是外部力量的雕刻、打造。
自主学习必须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意味着尊重学生的需要。具体说来,学生有如下需要:探究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责任承担的需要。真正的自主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为兴趣而拼搏,再累也觉不着。正像爱打球的男生在操场上挥汗如雨——出汗是享受;棋迷盯着黑白棋子——熬夜就是幸福。你让一群老太太追着足球跑,让不知围棋死活的书呆子去下棋,那比出苦力还不堪。学习需要自主,自主学习就是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需要。
坐在教室里,听着同学们的读书声,声音在狭小的空间里碰撞,一直这样层层叠叠地,传向远方。所有的人都在努力,所有的人都在学习,唯恐放慢了脚步,看不见前方的路。恍恍惚惚中,有些人已经失去了方向。到底是为什么要学习呢?
很多人错误的认为,学习,是了美好的前途。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全球都以学习来粉刷思想和未来,这是现实的。大家就只了解学习是为了考好的大学,找好的工作,住好的.房子。我们的学习二字,就在我们的挤挤嚷嚷中,撕掉了它原来的本意和真谛。“只有好好学习,才有美好未来”的思想,似乎成立了。
其实,并非如此。学习是为了充实生活!生活本是单调的,只有我们自己给它注入色彩,它才会可爱。看看头上的这片天空,是学习把它刷成了干净的蓝色;看看脚下的这片麦地,是学习为它洗成了金黄的光泽;看看身边的这些孩子,是学习给他添满了失真的笑容。还不只这些,黄河是知识汇聚而成的;珠穆朗玛峰是知识堆积而成的;埃菲尔铁塔是知识铸造而成的,放眼望去,所有的一切都是知识建造的!而个人的学习修养,可以焕发人生的光彩,放飞无限的光芒。学习不是为了父母,不是为了利益,而是为了让你拥有精彩的人生。当然,那些将来美好的前途只是知识在无形中赠给你的礼物,而你真正学习知识的理由并非是为了那些。
与其以你那颗忐忐忑忑的心去寻找美好,还不如用满腹的诗书去粉刷世界!与其职守着你那颗脆弱的信念,还不如微笑对待接下来的学习!只要以一颗疑问的心对待学习,你会发现它的无限趣味。你准备好了吗?我已经准备好了!
学习,我正拥着一颗虔诚的心向你迈来。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