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中,晚霞是最为绚丽夺目的时刻;同样,一生之中,晚年也是最为成熟完美的岁月。 朝霞比晚霞灿烂明亮,晚霞比朝霞深沉浑厚。朝霞来得快,去得也快,接着便是旭日东升,普天同照。然而,太阳开始西坠,那变化无穷,缤纷万状,色彩奇艳,婀娜多姿的霞光云氤,便弥漫了大半个天空。那就是一天之中色彩最丰富的画面,晚霞之美,令人动情,教人心醉。晚霞烧红了的天,渲染得人间万物、大地风景,无不反射出耀眼的光亮,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夕阳红了。所以说,晚霞是渐渐展示出来的精彩,可以充分领略,是慢慢表现出来的美丽,可以驻足欣赏。甚至当月牙露脸,当星星眨眼,那黄昏的地平线上,还可见到一抹残红,给你以无限遐思。这就是说,一个人,哪怕到了生命的晚年,鹤发童颜,精神矍铄,那种气质的`美,那种心灵的美,那种智慧的美,那种思想闪光的美,和这满天晚霞一样,也会给这个世界,留下充实丰硕的温馨,留下难以忘怀的回忆。
南北朝期间,有一位叫庾信的大诗人,才华过人,天资非凡,无论诗文,无论辞赋,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在中国文学史上,他是将南方文学的文采与北方文学的气骨合二为一的第一人。庾信生于公元513年,卒于公元581年,其代表作为《哀江南赋》,为世所公认的南北朝辞赋的压卷之作。当我们读他这篇《赋序》的开头六句时,“日暮途穷,人间何世!将军一去,大树飘零;壮士不还,寒风萧瑟”,无不被那历史的沧桑感、故国的怀旧感、身世的悲怆感、思乡的依恋感所打动。
他这篇不朽之作,作于公元578年岁末,已经是他的晚年作品。不过,庾信早年,文风绮丽轻艳,浮华悱恻,与徐陵齐名,时人称为“徐庾体”。后来,庾信经历了侯景之乱,险几丧命;江陵之乱,家人散失。饱尝战争之灾难、乱世之痛苦,流落北国,有家难归。他的挫折困顿,他的颠沛流离,才使得他晚年在文学上达到一个出神入化的境界。唐代大诗人杜甫用来评价这位前辈:“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看来,生命的傍晚,烧红的晚霞,成就了文学史的辉煌一页。
人都是要老的,这不用说,但不能怕老,尤其不能老而怯步,老而止步,老而迈不动步。试看晚霞之精美绝伦,试看晚霞之坚持到底,老而弥坚,老而弥健,追求成熟之美,才是晚年的人生哲学,这恐怕也是大诗人庾信的一生信条。
为什么晚霞之值得赞美,晚年之值得珍惜呢?因为走过了很长很长的路,经历了许多许多的事,在跌打滚爬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在成功失败的教训中获得了些许觉悟,遂知道对国家、民族来讲,什么是最可宝贵的;对家人、亲人、朋友、同志来讲,什么是弥足珍视的!虽然每个人的天空里,都有晚霞,虽然每个人心目中的晚霞,不尽相同,但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这个伟大时代,那无数生动的画面,对我们这些华龄朋友而言,便是值得坚守的共同财富了
那神奇的景色,那充满无穷生命力的太阳徐徐升起时,就是日出!
当东方出现了一片鱼肚白,希望的曙光照亮我们的眼睛,新的一天开始了。转眼间,鱼肚白变成了粉红色,天上的云彩逐渐散开。突然,山顶上出现了一条红线,慢慢拉长,变宽。太阳快出来了!
不久,太阳的小半边又红又圆的小脸蛋出现在崇山峻岭之间,红是红得很,却没有那耀眼的亮光,使人能用自己的双眼去看。大地妈妈舍不得让太阳离开她,使劲儿把太阳往下拽,因此,太阳只能徐徐上升。大约过了半小时,太阳终于挣脱了大地妈妈的怀抱,在青山绿水之间冉冉升起,真像个大红热气球,又像气得涨红了脸的老公公,那就是太阳!太阳很红,却没有一点耀眼的亮光。它慢慢地向上爬,像是在欣赏山涧的景色一般。终于,太阳升起来了!
这时,只能用光芒万丈来形容了。太阳不再是红彤彤的,而是金灿灿的了。河流上,树叶上,我身上,也是金光闪闪的。这时,太阳用她的身体温暖着大地,我的感觉是温暖的,万物的感觉也都是温暖的。太阳射出的光芒让大地万物苏醒,使大地生气勃勃,焕然一新。我感慨不已,赞美这如诗如画的“金子世界”。
日出,代表新的一天开始,日出,充满光明,充满希望!
可是,不大一会,雨渐渐地变小了。雨尚未停歇,而 鼓声 渐缓,风也渐渐地变小了,云慢慢地散开了。慢慢地,漫漫地,阳光越露越多,雨越下越少。终于,到下午六点左右,阳光撕毁了天幕,雨收住了脚步,乌云散了,只见在蔚蓝的天空中央,架起了一道美丽的彩虹桥。一端在海上,另一端不知坐落在谁家的院子里,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大家出来了,聚在一起,呼吸着雨后潮湿的空气,齐声赞叹:啊!多美的彩虹啊!
只见,刚开始时,彩虹淡淡的、雾蒙蒙的,渐渐地变得鲜艳了,色于色之间的分隔线也逐渐清晰了,多么漂亮的七色彩虹桥啊!
过了不久,在彩虹桥上又出现了另一个淡淡的彩虹,若隐若现。后逐渐变清晰起来,但是没过多久就淡去了。而开始的那条也渐渐变淡,最后从中间断开了,并且断口越来越大,慢慢消失了。
据邻居老人讲,在山海关很少会出现这样色彩鲜艳的彩虹,尤其是双彩虹更是罕见。
我爱雨后的彩虹。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 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 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的落下来。北雁南飞, 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物候知识在我国起源很早。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已经发展为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物候学记录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养育往来,如桃花开、燕子来等自然现象,从而了解随着时节推移的气候变化和这种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我是大自然中的一员,自然界中,雨是一抹绚烂绮丽的色彩,有狂风怒吼的暴雨,有闪电雷鸣的雷阵雨,还有那特别有趣的太阳雨。而我却选择了做绵绵的秋雨。
乌云黑压压的散布在城市的上空,让人透不过气来,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潮湿。“轰隆隆,轰隆隆,“伴随着雷大哥的吼叫,调皮的我开始霏霏地飘洒,我放眼望去,整个大地焕然一新,小树们贪婪地吮吸着我的雨露,柔嫩的花儿脱下自己色彩斑斓的长裙享受着雨的精华,草坪上绿茸茸的小草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望无际的绿毯。一人高的玉米,像老人撅着胡子笑口常开……
我微笑地望着稻田,我舞动着,将雨泼洒。我使劲全身的力气,因为我知道这场雨过后是农民的笑脸,是喜悦的丰收。我笑着离开了田野,来到了熙熙攘攘的都市里。人们撑着花花绿绿的伞,滴滴嗒嗒的声音化成了一个个的音符,跳入了大自然的乐曲中。
我哗啦啦地唱起歌来,远处波涛汹涌的不是大海吗?我极速飞奔,要知道看大海一直是我的愿望。巨浪一次又一次打击着海面,时而雄伟,时而柔和。海浪越翻越勇,我越跳越快,越下越大。渐渐的云散了,我们下得越来越小,越来越小。空气是那么清新,人们收起了手中的伞,小动物们也纷纷从树下跑了出来。我仰望天空,心想:接下来应该是彩虹姐姐接班了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