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可能穿过逆境这条无尽黑暗的隧道。人生本身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每个生命都是一个偶然,要想使之变得精彩、充实、永恒,就需要我们自己为它确立一个意义,这个意义就是人生的目标。我们要坚持不懈地为这个目标奋斗下去,永不妥协,永不放弃。唯有这样,我们才能朝着既定的目标逐渐前进,才能探索到生命的本质,才能走向人生的巅峰。
于是,我们为这个高远的目标奋斗的路就不会那么平坦。可以这么说,理想是一间黑屋子中的火柴盒,而你追求的目标越高,你所要承受的压力,所要经受的跌跌撞撞,所需要的勇气也就更多。但是有目的的冒险者总胜于无目的的探险家。不管前者的胜利有多么容易,至少在愿望实现的同时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激动与自豪;而后者也许是一时兴起地乱转罢,也许是绝对服从于命运之神罢,总是漫无目的地徘徊在人生的路口,在雾中一般迷茫、失落、叹息。
还有一种更为卑微的乞丐,这种人甚至连无目标的探险家也不如。在生活中,我每次路过商店门口,总是能看见一些乞丐伸手要钱,求人怜悯。
如果这是他们人生全部的话,更值得怜悯的应该是他们的心。我常想:你们还有手、你们还有腿、你们还有感情、你们不能思考、努力,为什么非要把自己置于社会下层,把自己搞得一无是处呢?站起来奋斗,哪怕遭受讥笑,哪怕筋断骨折也要站起来奋斗。
逆境算什么!挫折算什么!生命总是能够得到新生。就像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的卑微,那样柔弱,每一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地从土壤里钻出来,欣喜地迎着春天的到来。
逆境只是一种经历,但生活中并不全是逆境。我们处在其中,既然可以超越命运,又何偿不能征服逆境呢?不幸总是会存在,既然无法逃避它,那就努力、认真地去生活、去奋斗,参透了逆境的意义,它便不再可怕。它只是一个迈向新生的仪式,或许它会留给你永远的伤痕,但却是一次神圣的洗礼,让你真正地、安心地面对这个复杂而简单的世界。
正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一书中所写:“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生命的热情,这是奋斗的感慨,这是从无尽黑暗中走出来的光辉的象征。
生命,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的一生最终是过得丰盈饱满,还是空虚落寞;是无悔于此生,还是枉费了一生,权利就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你选择了虚掷、浪费、退缩、气馁,回报你的,将是漫长的萎靡和空虚;如果你选择了用奋斗来增加生命的分量,生命便会带给你许多意外的惊喜。
逆境的出现只是生命之中的一个小插曲,奋斗而来的'成功才是永恒。走入逆境的人生是痛苦的,从逆境中走来的生命是灿烂的。
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别林斯基说过:“逆境是最好的大学。”的确,每一个强者,都必须通过这所“大学”的进修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在我看来,逆境成就强者,逆境造就人才。
纵观古今中外,逆境造就人才的事例太多太多。
球王贝利在喜得贵子时有记者祝贺说:“你的儿子长得多壮实,将来一定会成为像你一样的体育明星。”贝利不假思索地回答:“狮子要是不饿的话,是不会去捕猎的。我儿子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球星,因为他现在就很富有,缺乏先天竞争意识,而我小时候是很贫穷的。”正是少时贫困潦倒的家境,才造就了球王贝利。他追逐梦想,努力奋斗,为获取成功在逆境中艰难前行,最终取得成功,而他的儿子,先天有父亲所留的巨资家产,在温室顺境中快乐地成长,想像其父一样成就事业的确够难。所以逆境是强者的成才之路。
逆境中,许多磨难都是我们无法预知的。有弱者也许会因磨难过大、压力过重而无法继续前行,败在成才的路上。而经受住这些磨难的强者却因此而变得更强。他们征服着每一个困难,在自己的成才之路上披荆斩棘。
范仲淹自小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省吃俭用,终于,他的勤奋好学感动了寺院长老,长老送他到南都学舍学习。范仲淹依然坚持简朴的生活习惯,不接受富家子弟馈赠,不断磨砺自己的意志。经过刻苦攻读,他终于成了伟大的文学家。这不是逆境成就人才的有力证明吗?
顺境与逆境或许都能成就人才,但逆境中更能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更能磨炼人生的意志,更能造就强者。
可以这样说,逆境作为一种客观外界环境会促使或激励某些人成才,但逆境既不是成才的充分条件,也不是成才的必要条件。“顺境”同样可以使人成才。比如*总理身边那位年轻的女翻译朱彤,以她敏捷的反应、清晰的发音、出色的口译水平赢得了国内外新闻界的交口称赞。她的父母都是富有的.、资深的外语专家。朱彤在这样家庭中学外语就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不正好说明“顺境”也能出人才吗?
由此可见,能否成才,其根本因素不在于“环境”是“逆”还是“顺”,而在于个人的奋斗。“下乡当农民”后固然有可能“自学成才”,但那种“成才”的机会就一定比“上大学”刻苦学习而成才的机会多吗?况且即使自学成才,究其原因,主要也不在于“当农民”而在于“自学”。正如爱迪生成功的关键在于“自强不息”而不在于“当卖报童”一样。
电影《阿甘正传》中的阿甘说过一句话:“别去自找麻烦,麻烦会来找你的。”这句话正是劝我们不必刻意去当农民,寻“逆境”;同时也提醒我们,人的一生随时会遇上困难和“逆境”,所以更应该珍视眼前的“顺境”。
其实,“顺境“和”逆境“是相对而言的。没有绝对的“顺境”,也没有绝对的“逆境”,任何“顺”中包含有“逆”的因素,任何“逆”中都能寻找到“顺”的成分。况且顺境与逆境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在大千世界中,应该说很少有人永远一帆风顺,问题在于无论在什么样的境况下,都要采取一种正确的人生态度。同样处在逆境中,有的人不屈服,不退缩,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变不利为有利,他们成才的概率就高;相反,有的人不努力,不进取,不去和命运搏斗,如何能够“成才”呢?换句话说,未成才的人缺少的不是“逆境”而是自强不息的精神。
对于我们现在来说,需要的是拿出十分的奋斗勇气,接受顺境,也不惧怕逆境,努力不息,战斗不止,终将成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对“逆境出人才”最好的解释。
“逆境出人才”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在很多人心中已经根深地固。汉代大文学家`大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就有过这样的论述:“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左丘失明,噘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为为作也。”这便是“逆境出人才”最有力的证据。
的确,我们不得不承认逆境常常使人痛苦,但也能磨练人得意志,杰出的人才几乎都经历过九九八十一难般的艰难险阻。逆境是人生这本教科书中必不可少的1页,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虽然带有些许苦涩,但苦尽甘来。阳光总在风雨后。
进一步来讲“逆境”也是激发一个人的潜力。“逆境出人才”这句话深刻的说出了只有在遇到困难时才会发挥出自己的潜力的道理。
10几年前,日本游泳队为什么能统治亚洲?这里有一个早以不神秘的“秘密”:在平时的训练中,教练组都要把3~5条噩鱼放进游泳池。队员们虽知噩鱼的嘴封住了,但出于害怕,还是拼命向前游,才铸就了辉煌。这难到不是“逆境出人才”激发潜力的例子吗?
“逆境出人才”并不排斥“顺境出人才”,“逆境”与“顺境”是互辅互成的,“顺境”也并不是不能出人才,但那只是少数的而已。
阳光总在风雨后,苦境甘来。让我们在逆境中成长成才……
苦难对于天才来说是一块垫脚石,对能***人来说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大量的历史事实证明,没有谁的人生能够坦荡无阻;身遭残酷腐刑的司马迁忍辱负重地坚强活了下来,并着成了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的煌煌巨作《史记》他是逆境造就人才的。他的事迹依然被后世所铭记;音乐巨人贝多芬先天性残疾,面临着常人无法想像的痛苦,却没有怨天尤人,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是逆境,让一位音乐大家横空出世,才有不朽的作品流芳百世;是逆境,才不会让他颓废,而是用与命运抗争的勇气战胜恶魔,成就人生。
从自动生活在“簪缨之族,花柳繁华节,富贵温柔乡”到“瓦灶绳床,举家食粥酒常赊”曹雪芹历史生活沧桑,深感世态炎凉,也正是因为这样,他才会婵情竭虑,奋笔疾书地创了中国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他“于悼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倾注了毕生心血,在逆境中铸就辉煌。
可见,面对逆境,丧失奋斗勇气和决心的人只能是苦苦***,怨天尤人,不知道怎么脱离困境,只有扼住命运咽喉的.人,只有在逆境中不屈服的人,才能使生命绽放光彩。
朔风凛冽,他与冷月相伴,北风呼啸,终吹不灭对大汉的忠诚,北顾中原,将“生是大汉人,死是大汉臣”的高贵铭记心灵深处,用十九年的光阴诠释了真于忠永恒。
胡笳幽怨,他与孤为伍,仰望大漠飞雪,冰冻万里,将“荣华富贵,千斤封侯”的许诺抛清脑后,地窖冰冷,饥寒交迫,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忍受着饥饿,浑身沸腾的血却坚持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即使环境如何艰难,厄运多么可怕,精忠报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婢晓的佳肴美酒的铮铮傲骨敲响千古绝唱。
好一个永远的苏武,他用睿智和坚强,在漫天风雪中且行且歌,他那光秃秃的节升华成一段千古绝唱,书写了一段千古清奇。
好一个北海的苏武,那流放于荒山野岭的铁血男儿,在朔漠中塑造民族形象,他用不屈的坚强谱写胜任的秩歌。
好一个逆境中的英雄,面对种种屈辱和威逼利诱,没有向命运屈服,忍受着困苦的折磨,用奋斗与努力塑造了一个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形象。
面对逆境,聪明的人把它当成人生的一笔宝贵的财富,学会在逆境中磨难,于是才有歌而不泪,舞而不的苏武,我明白了。在逆境与顺境之间,我们不做幸运儿,在奋进与颓废之间,我们仍旧英姿相抗,那行于枯草遍野的朔漠且行且歌的苏武作了最好的回答:逆境铸就人才。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