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
触屏技术是诺基亚第一个发明的,比苹果早很多,但为什么智能手机没从诺基亚出来?因为这与原来的团队基因相抵触,当整个团队已熟悉原有的运作系统,并且可以靠原来那一套拿着很多钱过得很舒服时,你让他们改变非常难。
改变有两点:第一,让人重新动脑子。动脑子不是想吃什么饭,穿什么衣,而是变革自己和变革正在做的事情,想出新的做法,革自己的命。试问,有多少人在重新动脑子?人的惯性思维是非常严重的。第二,就算意识到要重新动脑子后,行为上能不能改变?这也不太容易。就算个人行为能改过来,当你还有一个团队时,你能不能把整个团队的思维改过来,这依然是件难事。整体的改革必须被绝大多数人接受才能够成功。
在改变的过程中,你可能失去了很多机会,眼看着一批批新生代把你超过去。诺基亚就是这样被超过去的,苹果将来也会这样。所以我现在做好了准备,宁可在改革的路上死掉,也不愿死在原来成功的基因里。
这个世界不断在变,但有些东西你不能变。做一件事时,你必须要考虑是否热爱这件事。我从来没有发现一个人做一件事情就只是为了赚钱,最后还能够做得特别成功的。你做的事情自己一定要从心底认可,有信念的人面对失败和挫折时不太会轻易放弃。
商业背后是一切人类愿意接受的原则。不要一想到商业,就想到互相欺诈、互相骗钱,会有这样的情况,但更多的是创造价值。只有创业家、企业家越来越多时,中国社会才能真正转型。
我建议大家有几个心态:
第一,不要怕生生死死,做任何事情只要命不丢就行了。你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就是赤裸裸的`,你怕什么?
第二,缺什么东西就去要,就像看见喜欢的女孩就去追,追不上是你运气不够,但是不追会一辈子后悔。当年,我最不起眼的学生跟我要资源,第一次时,我不回信。可到第五次时,我必须回信,要不然良心过不去。这个世界上95%的事情,只要有勇气和胆量,加上“死不要脸”的韧劲就能成功。
第三,紧跟时代,否则不管你做的事情多么牛,多么好,都有可能失败。比如开书店是一个理想,但书店都没有办法经营下去了,它们跟不上这个时代对于新商业模式和新需求的呼应,跟不上就只能退出历史舞台。我现在最担心我跟不上时代,但是我一直在努力。
最后,变革自己。不要指望任何人,能挽救我们的,只有我们自己。
每一个问题孩子背后几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可悲的是,有部分家长身处在问题的漩涡中却不自知,受困于孩子问题的表象,整日里就孩子的行为问题和孩子拧巴,既不懂得寻求第三方的帮助,又不懂得自我救赎、自我学习和成长,结果是问题越来越严重,关系越来越恶劣,最后是自己痛苦,孩子痛苦,家人也痛苦。值得庆幸的是,也有部分家长思想觉悟高、懂得反思,懂得求助,懂得自我成长和改变。
比如今天案例当中的这位母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她从来没有给过孩子好脸色,孩子的父亲更是简单粗暴,对孩子常常采取高压政策,非打即骂。一位情绪失控的妈妈加上一位简单粗暴的爸爸,无疑是孩子的恶梦。孩子十六岁时出现迷恋网络游戏,离家出走等问题。
一个不被父母欣赏和关爱的孩子,一个心无所属的孩子,有今天的问题呈现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庆幸的是这位母亲没有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地寻求解决办法,辗转找到贾老师当面请教。她信奉“求救于教育专家,不如把自己打造成教育的内行。”决心改变自我,提升自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孩子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这也是最令我感动的地方。
在我学习家庭教育以来,所接触和了解到的所谓问题孩子的“回归”和“转变”,无一例外不是通过父母自身的学习和改变来实现的。
错误的背后往往蕴含着成长的契机,犯错是通往正确的必经之路,暂时的迷茫、寻找人生的路径也是人生中的一部分。
当父母看到孩子行为问题背后的实质和情感需求;接纳孩子的现状;给孩子无条件的爱、理解和支持;从生活的点滴之处挖掘孩子的优势并加以赏识和认可;不断创造机会让孩子体验价值感、成就感和存在感;当父母放下内心的焦虑,保持心态平和、时刻保持正念;读书笔记.当父母自身改变,给孩子做好福德示范和正能量的传递;当父母信心满满,把自己活成爱和信念的一道光,去照亮孩子的精神世界。孩子内心的优秀品质就会被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来,展现在父母面前的也都是懂事、美好的一面。
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专家教我们如何养育孩子,但并没有教我们如何养育自己的孩子,教育理念是普适性的规律,但每个孩子都有个体差异,专家再了解我们的孩子都不如我们自己了解我们的孩子。所以,只有我们自己深入地学习科学的教育理念,彻底地改变旧有的心智模式,才能拥有全新的行为模式,也才能给到孩子正确的、正向的、也是更有力的支持和引领。尤其是面对“问题孩子”和“问题家庭”来说,只有自己深入、系统地学习,掌握教育的规律,才能号准孩子的脉搏,对症下药。
一了千明,一迷万惑。祝愿我们都能在教子路上结出恒久迷香的果实!
一是教育发展的均衡问题。我市是教育大市,如何发展教育大市,巩固教育强市的地位,任重道远。目前,我市乡村“麻雀小学”共有1000多所,形成了“老、少、边、穷”的现象,发展受到严重阻碍。由于师资、教育资源的不平等,促使一些学生家长心理上滋长了“赶名校”的现象,致使一些学校生源爆满,而另一些学校则产生了“学生荒”。
二是教育方式变革的问题。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是影响学生一生的工程,一时很难看到的明显成效,而最简便易行的操作方法只能是,不少老师这样认为,考试,名在考学生,实际是考老师!那么,考了试之后,要不要公布学生的成绩呢?回答是否定的。可是,不少教师认为这样起不到激励的作用。于是,公布学生成绩,排名次是通常的做法。也许,这是长期形成的一贯做法,在现实中一时难以转过弯来。也许是中西方教育的传统习惯不同,西方学生的分数是当作隐私来加以保护的,老师交给学生的打过分的作业或试卷时,总是扣着或装在一个信封里递到学生手中,这样以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杨振宁教授在阐述东西方教育的区别时总结出东西方教育的两大特点:西方教育重视学生动手能力,所以学生善于发明创造;东方教育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所以学生识记能力强。也许,两种不同的教育理念,造就了人们处理分数的不同方式。
三是母语教育问题。安庆日报文艺副刊沈天鸿老师写过一篇文章《高校招生不考语文是祸国殃民》,曾在省内外引起广泛关注。
我读这篇文章,是因为它的标题吸引了我。说实话,现在是新闻爆炸时代,一天有几千条几万条新闻在轰炸我们,让我们猝不及防,让我们目不暇接,一个标题抓住读着的眼球,一篇作品就算成功了一半。《高校招生不考语文是祸国殃民》引起我的兴趣,首先我是一名语文教师,其次是个“老牌文艺青年”,平时好钻故纸堆。我曾严厉地批评,当下国人语言的粗鄙化现象,嘲笑人们的腰包越来越鼓,而脑袋越来越贫(主要是说人们的道德素养、人文素养),可谓“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一个大款就会让一个书生窘得钻地缝!人们对物质的热衷,冲淡了对人文知识的追求,语言修养,到了尴尬的境地。
我平时好文墨,偶尔写写东西自娱,偶有见报,欣喜之余,与同事共享,没想到,得到的第一句话就是“写这些诗词干什么,那可是退休的老头子***!”现在,连教师都鄙视诗文,何况他人乎?据我了解,在我区近千人的教师中,没有几人阅读文艺作品,就是那些“曾今的文艺青年”,也是“渐行渐远”,无心境再去亲近诗文。没准想,你在大路上,见到一个西装革履或者摩登女郎的时候,他们会冷不丁给你个“粗鄙”!
现在,就连一些高校的老师,也会迎合市场,语言“大众化”起来。譬如,我的女儿语文很不错,有当新闻主播的愿望。于是,家教少不了。可是,几个老师、教授、行业人士辅导下来,都有一个点评,“注意啦,某某同学,你说话不可太文艺!”再如,现在电视剧铺天盖地,我看了一些,觉得语言太贫乏,太小学化。当然,语言的口语化又是另一回事,口语化其实是很丰富的,鲜活的,水灵灵的,脆生生的\'。总而言之,生活语言简单起来,电视剧语言简单起来,我总结一句,“如果你的语文不好,你可以去做演员!”
因为,一些知名高校不考语文,学校就根据高考指挥棒,弱化语文教育,据了解,一些重点高中,高三的语文课就是理科生的睡觉课。语文教师一上堂,望着底下哗啦啦的倒下睡觉的风景,也自得其乐,自顾自地讲起来,算是对得起天地良心!
高考不考语文,谁的不幸?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世人瞩目。所以,纽约也好,温哥华也罢,伦敦也是,一种奇怪的现象出现了,仿佛一夜之间,哗啦啦,一下子冒出许多的“孔子学院”出来,现在,我看,一些老外学汉语的热情远远盖过国人,他们埋下首,啃起线装的“砖头”来,是傻还是精明?几年前,我看过一篇国际论坛获头奖的论文《孔子21世纪道德的坐标》,文中苦口婆心地告诉我们在道德、人文即将丧失殆尽的时候,如何重拾信心,去拯救人类的道德,感触颇深!
以上是本人的个人感受,欠佳之处,希望得到大家谅解。
刘墉
到北大去演讲,走在校园里。
“真漂亮,尤其这些大树,真是有乔木之谓也。”我说。
“你到新生入学的时候来看,更有意思,”一个学生接过话,“大树底下全睡了人,老头儿、老太太全有。都是从全国各地陪孩子来念书的。好多父母从乡下来,把攒的那点儿钱全给了孩子,既舍不得住旅馆,又舍不下孩子,干脆就往大树底下一躺。”
“能躺几天呢?下大雨怎么办?”我说。
“是啊,”学生一笑,“而且孩子也不会让他们躺,多丢人哪。说是老的陪小的,但小的能放心吗?总得从宿舍里跑出来看老的,到后来,哪里是他们陪孩子?根本是孩子在陪他们。”
是谁陪谁呢?是我们在牵孩子,还是渐渐地我们老了,不知不觉地把手搭在了孩子的肩上?我们说自己是在陪孩子,也自认为在陪他们,岂不知孩子长大了,早已不是他们离不开我们,而是我们离不开他们。
宽阔清晰的立交桥上来来往往整齐有序的汽车在十字路口时而前进时而停顿,用快镜头有意描述这个画面,似乎正反应了中国近代教育的一个缩写:历史的快速变迁,把我们的教育推到了十字路口的非常时期,人们有评击,但人们依然迷茫。
我只谈谈发生在我身上的教育,茫茫个案中的一个。
1978年末,我出生在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民家庭,那一年,中国改革开放启程的号角也同时吹响。6岁时,我成了村里第一个幼儿园的第一批孩子中的一个。8岁时,我就读村完小,校内的老师普通话不标准,校舍是苏式的一层平房,红绿电线裸露在教室的墙壁上,记忆中那个黑黄的灯泡从来就没有亮过。简陋的木制课桌和凳子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总是放不平。雨天里,教室的课桌凳永远是排不整齐的,因为我们和课桌都要为漏雨的屋顶腾让地方。冬天来了,老师会让我们募捐白色塑料薄膜,用来封住没有玻璃的窗子。我还记得,那斑驳的黑板,老师想写几个粉笔字,还总要找个合适地方……
描写到这里,我感叹:我们太穷了。记忆中,那个时候的“时针”已指向了1990年。
2004年,我自己的孩子出生了。当我已为人母,我会强烈地感受到良好教育环境对人发展的重要性。我理解的良好教育环境是什么?有好的学堂、好的老师,创造条件引导孩子去学习琴棋书画等,不求多,但一定是投其所好,择优选学。我作为母亲,不图孩子将来成为大师,但只求他在儿时和以后的成长期里能汲取更多的知识,而这些在我的儿时,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所以,纪录片中,有描述现今中国的家长让孩子学英语、学书画、学琴棋、学珠算,我也很有感触。有专家指出这是教育乱象,过早地让孩子学习这些,是对孩子摧残。又称中国孩子的终极目标是清华、是北大,是中国教育形成的悲哀……
我以为专家的.这些评价也并非全面。三四十年前国家依然一贫如洗,三四十年前的孩子在今天多半已成为孩子的家长,他们让孩子多学一些知识,也没错啊!让北大、清华成为孩子奋斗的目标有错吗?而显然,进北大、清华也只是国内极少数的学生才进得了的,自知之明的学生与家长们也自然都会有各自的理想目标。
拿我们的教育现状与发达国家去比,假如把它作为前进的衡量标准去研究未尝不可,但一定要拿他国的教育现状来评击自己,可是不准确的事。首先,两国的历史渊源不同,文化基础不同,发展进程不同,自然教育前进的步伐就不同,我们的教育走到今天,有人说,已到了十字路口,迫切需要改革,那么我们能改变多少,怎样改变,真正的问题找到了吗?
国家在大的改革中也曾走过弯路,但我们始终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坚持走自己的路,我们一路摸爬滚打,但我们终究是在前进,我们依然昂首屹立在世界之东方。
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我们随历史的浪潮不断洗礼,在成长中不断反思是必然的!尊重生命的过程,尊重成长的足迹,尊重一切自然现象。教育,作为一个另类生命体,又何尝不需要被尊重?
作为老师,每天面对性格各异的几十名学生;作为母亲,每天面对调皮淘气的儿子。加上教育理论的缺失,导致教育孩子到了瓶颈阶段。于是,我重拾《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这本书。《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这本书是好爸爸贾容韬教子手记,手把手地教我们教育孩子的方法。读后有一种豁然开朗、恍然大悟的感觉。
第一章的主题是《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他从七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第一,家长要抓住教育的“机遇”。特别是孩子犯错误后,最需要家长的理解支持与帮助。孩子犯错,是家庭教育的最佳时期,如果处理得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犯了不可饶恕的大错时。第二,如何和孩子成为“哥们儿”。他告诉我们,寻找和孩子共同的话题、共同语言和共同爱好,和孩子共同成长,这样,就能从横眉冷对的敌人,变成情趣相投的“哥们儿”。第三,创造1+1》2的合力。家长和学校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把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弥补和强化,往往会事半功倍。他告诉我们,要尊重老师,赏识肯定老师的付出,虚心地向老师学习,进而和老师探究教育。并对孩子的教育要有坚定的信念。第四,帮孩子戒网瘾。越是控制,越是渴望。沉迷网络的处理方式让他放开玩,实际上是对孩子玩网络游戏兴趣的弱化,是釜底抽薪的举措。把选择权交给孩子,也是对孩子的理解、尊重和信任。第五,信心创造奇迹。坚如磐石的信念是产生奇迹的原动力。愿望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孩子的成败是家长潜意识期待的结果,如果对孩子充满信心,他一定会朝着你期望的方向发民。第六,做父母亲是件幸福的事。一个人要具有认识幸福的智慧,特别是男人,应该是制造幸福的人。倾听、理解、共情是幸福。第七,孩子引领我成长。西方有一位哲人说:“孩子是人类的父亲。”其实“孩子是父母的老师。”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对话,你就能和孩子成为朋友;如果以仰视的姿态和孩子对话,孩子就能成为你的老师。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彻底改变了“我是大王”的教育态度,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蹲下来和孩子交流,尽量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爱好等等。这样,不仅对教育儿子有利,同时受益的还有学生。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