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甘肃省的著名关隘,不得不提嘉峪关。嘉峪关,这个名字不知多少次在各种文献资料中被提到过,它是长城的开头,在中原大地上已经矗立了上千年。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了这个词,明白它是长城的起头处,并有天下第一雄关之名,但是一直没能一睹它的真容。直到现在,我才真正亲眼目睹了天下第一雄关的风采。
嘉峪关的东闸门城郭,是雄伟的。现在的嘉峪关城楼是清朝维护过的,色彩鲜明,却不免有失古代气息。城楼上挂有一块黑漆大匾,上书天下第一雄关六个金字。望此关此匾,果是名副其实。好关!
过了东闸门,就是一个不缓不陡的上坡。这坡之用极大:一来,甘肃地区长年少雨,这个小斜坡可以在雨天收集更多的雨水;二来,一旦敌军攻到关城之下,这个斜坡对于御敌可以起大作用。仅仅是这么个小小的坡,就凝聚了古人如此多的智慧!若是继续往里走,时不时能看到一些人身着盔甲立于两旁。真个身披铁甲团花灿,头戴金盔嵌宝浓!正走时,逐渐望见演兵场。演兵场的后方有一栋楼宇这也是清朝时期翻修过的矗立,两旁各有十数枝军旗,迎风飘动,猎猎作响,就如千军万马一齐奔来,很是威风。
再往前走,过了戏台这是将士休闲娱乐的场所和伏魔大帝关圣帝君庙,就到了城根底下。登上城楼极目远眺,近处的戈壁、远处的绿洲和与天连接着的嘉峪关市尽收眼底,容不得一点遮挡和阻碍,目光从这座历经沧桑的城楼上可以自由地延伸,延伸到了遥远的古代,不禁让人想起那幅张骞李广俱往矣,秦燧汉关今犹在的名联。登上嘉峪关的城楼,能让人的心灵真切地感受到历史的气息。
嘉峪关,这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河西走廊上的明珠,将会永放光芒!
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因地势险要,建筑雄伟而有"天下第一雄关"、"连陲锁钥"之称。明朝正德年间,嘉峪关第一任游击将军(具体姓名忘记了)领兵在此,与西域的一个部落首领展开了一天一夜的艰苦战争,最后明朝的游击将军中箭身亡,明军全军覆灭,由此延伸出了一幅大明军民顽强抵御西域少数民族入侵关内的浴血抗争图!
信步踏上古老的台阶,耳边好象突然响起了士兵激烈交战的呐喊声,使人仿佛一下又置身于过去兵戈相见的古战场上,嘶***金戈之声不绝于耳!
"射箭,射箭,一元一支"城头上商贩的叫卖声,一下子又将我从幻想中拉了出来.本觉得一个人站在这古城墙上眺望关外,放眼那漫漫祁连山,茫茫戈壁滩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无奈拗不过朋友的善意非要我去射几箭,感受一下古代士兵守城护城的感觉,于是我轻舒猿臂,张弓搭箭瞄准目标(两个带着头盔的草人)尽力射去,只见第一枝箭"飕"的一下飞了出去,不偏不倚落在了"草人"的脚下.望着那众多游客的目光,心想这下可给西安人丢人了(幸亏只有一个朋友知道我是西安人).为了西安人的面子我决定豁出去了,立马搭上第二枝箭对准"草人"心脏部位放箭.呵呵,大家猜猜怎么了?原来,第二箭直接射在了"草人"的胳肢窝上,朋友们哈哈大笑,我也心中暗笑,反正胳肢窝离心脏这等要害部位也不远了~
顺着青砖铺的整整齐齐的石路继续往前走,突然眼前一亮,一个四四方方的"瓮城"出现了,纵览四周都是高高的城墙,脚下一片开阔的平地,只有西边和南边有两扇黑漆漆大铁门,问过懂行的朋友才知道,这样设计有着很科学的道理.原来西边的`铁门是通往关外的,当侵略者进入铁门后,会看到东面是一片开阔的平地,而南面又有一扇大铁门敞开着通往关内,定会一窝蜂的往进跑想占领整个城关.可是他们万万没想到,等刚跑到南门时南门会迅速关闭,紧接着他们进来时的西门也会马上紧闭,这样入侵者就被死死的关在这个四方的"瓮城"里面,任由城墙上守城的士兵放箭,滚木雷石等等随便招呼下来,估计无人可以生还!原来此"瓮城"取"瓮中捉鳖"之意呀!呵呵,想到这里不禁为古人的伟大和智慧而感到骄傲~
嘉峪关是我的家乡,我爱我的家乡。但家乡的变化老爷比我清楚。
老爷说,过去的嘉峪关,是一望无际的戈壁滩,风吹石头跑,寂寞少人烟,民间流传着有:出了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往前看戈壁滩,往后看“鬼门关”的歌谣,好像出了嘉峪关就和生死离别交织在一起了。
听老爷说,1958年,几万工人大军会战嘉峪关脚下,奏响了建设酒钢的战歌。工人们披荆斩棘,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经过50年的建设,今日的嘉峪关不在是往日荒凉景象,已经发展成新兴的工业旅游城市,成为丝绸之路一棵灿烂的明珠,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乘着西部开发的东风,嘉峪关人扬起前进的风帆,乘风破浪,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进入了最好的发展时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英雄的酒钢工人,战天斗地,艰苦奋斗,使嘉峪关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听老爷说,今日嘉峪关,俨然一幅美丽的画卷:酒钢厂区马达轰鸣,烟窗林立,铁水奔流,钢花怒放,夜晚映红了半边天;市区内,一座座高楼大厦井然耸立,车水马龙,生机勃勃。雄关广场,靓丽缤纷,新化大道,槐影婆娑;森林公园,树木繁荫,水上乐园欢歌笑语,东湖绿水荡漾,迎滨湖碧波浩渺,互相映照,真象人间的天上。
说起嘉峪关,老爷的话总是很多。听老爷说嘉峪关,我才知道脚下的这片土地有如此大的变化。听了姥爷的话,我更爱那些使嘉峪关发生巨变的英雄们。
因为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对军人总有一种莫名的亲近感。当接到《嘉峪关下的钢铁雄师》的拍摄邀请时便欣然应允。摄制组一行五人于20xx年的寒冬季节从深圳出发,走遍全国九省十市,横跨半个中国。在走访02部队老兵的过程中,听到了许感人的故事,也在他们的讲述中了解到了当年02部队的老兵们建设酒钢的艰辛岁月。不过说实在的,如果不是亲身体会,真的很难想象他们所说的戈壁滩是怎样的恶劣,他们又是如何的在这片茫茫戈壁中艰苦奋斗的`。
随着摄制进度的推进,我们来到了02部队当年战斗过的地方。当我们步入嘉峪关和酒钢时,并没有感觉到这里的环境有多恶劣,也许这是因为我们站在的是02部队的先辈们和历代革命前辈们建设好的繁华之上。
听说要进戈壁滩了,心中有一种莫名的兴奋劲。在车上往外看,感觉到了这里的荒凉与艰苦,下了车才发现,更难受的是寒冷与风沙,零下十几二十度,对于当年大部分来自南方的老兵们和我这个从未踏足北方的人来说,感受是相通的——难以适应。当年的02部队前辈们在这片荒凉的戈壁滩上艰苦奋斗时的环境更恶劣,没有暖气取暖,也没有高楼大厦遮风挡雨,我相信他们当时的难受程度要比我现在所感受到的更加难受成千上万倍。
来矿区的路上,我们坐在车上翻山越岭,看到的都是光秃秃的大山,我在车上一直想,他们当年在这里吃什么,喝什么,是怎么生存的?如此差的生存环境,能待得下去吗?
矿区的拍摄要求我们上高山下矿井,找寻当年02部队老兵们的足迹。矿区山高路陡,我们从低海拔地区来到了海拔4000多米的地方,手脚都有点不听使唤,呼吸也开始变得困难,走几步路都要喘气,这才感受到02部队老兵们当时是克服了多大的艰难困苦,在这片荒凉的大山中建矿报国。在矿井还好一点,没有呼啸寒风,但那里的环境也很恶劣,里面又冷又潮湿,而且还黑咕隆咚一片,走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
《嘉峪关下的钢铁雄师》虽然已经成片了,但每当我想起这段拍摄经历都会由衷的对02部队老兵们燃起一片敬意,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众所周知,令中国人引以为豪的万里长城,它的最西端就是嘉峪关。我们先去了天下第一墩。长城第一墩东临讨赖河边,建于明朝,不可思议地矗立在56米高的悬崖峭壁上。站在第一墩往下望,是讨赖河滔滔的河水。
第二站悬臂长城同样令人惊叹。到了那儿,和我见过的长城相比,我觉得它非常雄伟特别。悬臂长城像一条巨龙一样绕在陡峭的山脊上。我一鼓作气,爬了上去。最陡的地方呈45度,因“长城倒挂,铁臂悬空”而得名,还有西部八达岭美誉。山顶上的景色更加美丽,眼底一望无际的戈壁,大片大片的田地,以及远处的一座座城市,形成了西北特有的风景。和杭州的天空相比,这里的天湛蓝湛蓝的,空气也特别清新,在山顶遥望远处,真是畅快极了。
第三站,嘉峪关关城。嘉峪关关城是万里长城中最雄伟保存最完整的。关城是驻守官兵吃、住、训练以及驻守边疆的地方,关城内俨如一个小城市。除了守望的高楼、宽敞的训练场地和将军府,关城内还有关帝庙和戏台,让驻守在此的官兵平时有了娱乐和寄托的地方。
另外,我们一早在嘉峪关还看了日出。早上五点半,我们早早来到了关城的西面,有两个阿姨用手去握远处冉冉升起的红日,把它定格在瞬间永恒中,调皮的我却像尝尝太阳的滋味呢……
今天我们经过三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了长城最西的嘉峪关。嘉峪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与最东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遥相呼应,闻名天下。
它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嘉峪关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自古以来就是河西第一隘口。嘉峪关的风景优美,有大片大片白茫茫的雪山、壮观雄伟的`长城、艳丽的庙宇与悠久的人文历史文化。走在城墙上感受几百年前的点点滴滴。这里的石墙上,不像北京长城石砖上刻满人的名字。在嘉峪关也有一个唯美凄凉的传说,“击石鸣燕”:相传在嘉峪关内有一对恩爱的燕子,每日形影不离,一天傍晚燕子双双出去觅食,在一天傍晚城门将关闭时雌燕飞起来了,而雄燕却撞死在城墙上,为此十分悲痛发出"啾啾"声,不久去世。
来到这里不禁想到王维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等一些诗句,将边塞的历史记忆展现在我的眼前。我的耳畔好像响起了古代士兵为了保护国家、保护至亲而守护边疆,金戈铁马的嘶鸣声。我想,他们肯定抱着一腔热血与入侵者奋死而战。一次次将鲜血洒满城墙,一次次牺牲年轻的生命。可能他们的内心是伤痛的——这儿的酷暑严寒可以让一个人失去所有的斗志。但在心灵深处浮现出自己的父母、妻儿的样子,便有了力量,所以为了自己的家人,也要不顾一切地与来犯之敌奋战到底,绝不退缩。
我突然想到了自己的学习,相较于那些战士们,学习道路上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为了自己,为了家人,勇于挑战自我,不能放弃。
我更坚定了自己。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