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我校组织了新课改和新理念的学习,自己感触很深,下面我就谈谈学习新课改后的生物课堂变化。
1、生物课堂提问应主动化,学生学习方式探究化
本次课改的一个主要突破口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过去被动、机械、僵化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如何实现这一转变,关键是课堂是否能真正交给学生,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统治者,而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例如:《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因素》一节进行到种子萌发需要哪些外界因素时,一名学生问到(不用举手,有问题就提):老师,我认为种子的萌发不需要阳光,因为我见过农民种小麦、玉米、黄豆等种子时,都是把种子埋入土壤里,种子见不到阳光,都能萌发出来我认为种子萌发需要阳光,因为我们家种胡萝卜种子时,是把种子撒在土壤的表面,用脚一步挨一步地踩即可,并没有埋入土壤内,种子照样萌发。另一名学生紧接着反驳道。需要探究的问题在学生的疑问中产生了。当进行到植物的茎是由胚的哪一部分发育来时,学生说道:我认为植物的茎是由胚轴发育来的。不对,植物的茎和叶是由胚芽发育来的。另一名学生紧追不舍。经过学生的讨论分析,最后老师拿出了正在萌芽的花生种子解决了有争议的问题。课改后,在课堂上象上述这种针锋相对的提问情况经常出现,随着问题的提出,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到焦点上来了,老师趁机发动全体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就这样开始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激烈的争论分析中,既解决了问题,又学到了知识,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搜集实验材料应群体化,学生实验活动落实处
传统的>生物教学中,一个学期下来只安排了少数几个实验,而且也不能全部都做,因为老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准备实验。实行课改后,实验要求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能力,不光重视实验的结果,更要重视实验的过程,这样,老师的手脚一下子就放开了,实验材料、用具等发动学生自己准备,学生准备的过程就是学习思考的过程,分析辨别的过程。如:植物的开花一节,学生从田野、路边、山上采集的各种花朵,汇集在课堂上,极大的丰富了课程资源,各小组之间分工合作,互相观察、解剖,做到资源共享。各种花的形态结构、颜色、气味等学生直观形象生动的掌握了,比老师用语言描述学生静坐听讲效果要好的多,类似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如:学生搜集鼠妇、蚯蚓等,不再一一列举。这种实验方式,注重了实验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整个实验活动过程中学会了分工合作,主动参与,学会了观察分析,老师的负担减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增强了。
3、课堂教学应实际化,解决问题应现实化
传统教学往往只重视知识的获得,而对于知识的获得过程和获得知识后的应用重视不够,因此造成死记硬背、机械记忆的学习状况,学到的知识是死知识,不能付诸于实践。这也是本次课改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现在的课堂无论是学生提出问题,还是老师和学生合作学习,都离不开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从身边的生活实际中体会到生物知识的重要性。如:在播种种子之前为什么要浇地、翻地?为什么每个品种都有它固定的播种季节?为什么在小麦的扬花期遇到阴雨天会减产?为什么在小麦即将成熟时下一场雨也会造成减产?贮藏粮食时,为什么要晒干?为什么新疆的哈蜜瓜格外甜等等问题,学生平时经常遇到的困惑问题,在课堂上经过讨论、争论、老师帮助解决了,学生的那种成就感、甜蜜感溢于言表。
过年了,小伙伴们兴高采烈的相约出来放鞭炮,而我却静静地坐在家中,一直没碰鞭炮。平时十分活波的我,最喜欢放鞭炮的我怎么不放鞭炮了呢?这都是因为那次沉重的教训。
放寒假的我回到了爷爷的身边,在那里比在爸爸妈妈身旁好玩又自由许多!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爷爷也不约束我,我就像下山的顽猴上蹿下跳,这不闲来无事就来到了楼下的小广场放鞭炮。我放的是一种三响炮,可以一支响三下,而且声音特别大,比起普通的单响炮好玩有趣多了。“砰砰砰”,“砰砰砰”真过瘾啊!我乐得都忘了回家。渐渐地,我开始不满足于一种玩法,于是我变着法子玩,做“手榴弹”来炸水,炸土,炸树根……欢笑的声音一阵比一阵高,可是一场灾难正在悄悄发生。
我带了十盒炮,玩着玩着只剩下一盒了!我打开这一盒,用打火机点燃一支,可是刚一点燃还没甩出去,外圈红色的引子就蹦了出来,燃烧的引子通红通红的,就像一个小火球扑向我的脸。“啊!好痛,好烫,好像有只身上着火的蚂蚁在爬!我用手捂住了脸可伤口更疼了!打火机也随之掉在了地上,炮也被我甩在脚下“砰砰砰”的炸开了,顿时,我整个人被吓傻了,剩下的东西也乱扔在了地上,脸颊仍旧火辣辣的疼。过了好一会儿,整个人才醒过来,地上落的东西也不管不顾了,拼命的往爷爷家跑。回到家里,眼睛里还有泪水,急忙跑到卫生间,对着镜子左看右看,这伤口就在眼睛下面,我以后会不会什么也看不见了,或者从此再也摘不下眼镜了!这放炮太危险了。爷爷看到我连忙给我抹上了药膏,可还是留下了伤痕,更留下了个沉重的教训。
唉,放鞭炮一定要注意啊!不然就会重演我的悲剧!
记得诗人臧克家在纪念鲁迅先生时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今天,我想说的'是,有的人,虽然眼睛雪亮,但他的内心却充满阴暗;有的人,虽然眼里是一片黑暗,但他的内心却光明无限。贵阳市白云三中的女教师刘芳,就是这样一个内心充满无限光明的盲人教师。虽然,因为眼病的原因,刘芳老师在生活中从此与光明无缘,但她却用无私的爱、用她一颗热诚的心照亮了身边无数的人。她,刘芳老师,就是人们迷茫旅途中的一盏明灯。
近几日来,各大媒体、电视新闻等都在不断播报关于盲人女教师刘芳老师的感人事迹。
看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新闻联播》里那短短3分多钟的视频之后,我又上网搜寻了关于刘芳老师的相关新闻报道,对刘老师的事迹了解得更加清楚了。毫不掩饰地说,我是流着泪读完了每一篇报道,内心所受之震撼,无以言表。
有人说,刘芳老师是中国大山里的海伦。凯勒,而我想说,刘芳老师是当代教师的一座丰碑,是我们迷途中的一盏明灯。
刘芳老师的事迹,无疑为我们点亮了迷途中的一盏灯。虽然刘老师眼睛看不见,但她从没有放弃过自己所热爱的教育事业。她付出了超过常人无数倍的努力,坚守在自己热爱的三尺讲台上,为孩子们带来知识。同时,她用爱倾听,给孩子以心灵的启迪,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我特别欣赏刘芳老师的一句话:生活不能改变的话,就改变生活的态度。
含着泪读完刘芳老师一个个感人的事例之后,用她同事说的一句话来作为今天的学习小结,她都认真地活,我们有什么理由随便过?是的,我们有什么理由随便过?有什么理由混光阴呢?也许,有老师还在为教师这一点微薄的收入抱怨着,但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特别是农村教育的发展;更何况,既然选择了教师,就要甘于奉献,淡泊名利,就不应该冲着钱而来。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在刘芳老师这盏明灯的指引下,我想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坚定自己的教育理想,爱岗敬业,踏实做好一名教师的本分。我们要以身为教师为荣,而不是为教师抹黑。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