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振铎的这套书写于1930年代,所以整体上,有着明显的时代感,措辞、情绪,生发着“五四”后的感觉,用词新颖又古典,不经意地流露着除旧迎新的热烈,不太同于现代的书写方式。
上卷读完,极能感受到“郑氏风格”的特点,正如作者所说,有的文学史的写作是多人完成的,可能体例纷杂不统一,而一个人完成的作品会明显带有个人风格,体现个人学识态度。是的,透过他这本书,感受很深。
不知别人写文学史是否都会如此布置,但郑振铎的铺陈实在是过于全面摊开了,基本上是按人来一个个陈述,此人生平,代表词句,有名的人多说点,没什么名气的三两句带过,一个一个又一个人地这么平铺直叙着,颇有堆砌之感,看久了,会觉得累,觉得这些人都差不多,各人的代表性词句也都差不多的样子,作者怎么也不嫌累,还是在絮絮地介绍着。
但他并不是无自己喜好的,遇到喜爱的作家和文体风格,一连串的排比倾泻而下,反复比喻,言辞轻快,喜爱之情满溢而出。他是抒情的、个人化的,能感受到他对陶渊明、杜甫、新乐府、变文等作者和形式的喜爱,比如他单拎出杜甫成一个小章节,详写他的遭际和不同时期的诗,在别的作者是没有这个待遇的,比如他用了快一页的奔腾不息的各种新奇美好比喻来表现新乐府的清新自然,滔滔不绝不加修整的情感铺面而来。这些时候的他是从漫无边际的陈列里蹦跳出来歌唱着的。
对大大小小诗人、词人、文章作者和作品,历来有很多的评论集囊括点评,所以郑振铎几乎是博采古代的评论来评价一个人,左一句诗品右一句诗话,文白夹杂,细碎分裂,而不是全然地出于他自己的感想。可以看得出他很下工夫,搜集了不同朝代的人的评述相互参照,当然,有时他也会对前人的定论持不同意见,直言他自己的见解。
只是,述那么多作者的生平,他的表达方式几乎都是凝结史书记载的“官位变迁”,三两句讲完一个人都做了哪些官,卒于什么官位和地方,什么谥号,有的会摘一点逸事趣闻讲一下。遇到一大串不太有名的作者,每个人都这么讲,连篇累牍的,读过以后,满脑子都是“著作郎、知制诰、吏部员外郎、翰林学士、左拾遗、编修、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一点都不文学,也不具美感。只能说,古代的文人作者大都是官僚体系内的,但实在看不出把他们的'官位罗列一遍的必要。
虽是吐槽,不过还是很惊叹郑振铎的博学与深厚造诣,他能将不同典籍不同的人诗句、评论信手拈来,将中外的文学历程随心作对比,还费心搜集了一些插图作参照,信息量很大,对于我这个不熟悉文学史的人来说,那么多的没听说过的古代作者的出现,让人发觉在文学的世界里,存在更多的其实是不知名的人物,这让文学史看起来更真实丰腴。
在郑振铎写这本书的年代,战火已起,或是出于强烈的感同身受,他在叙述那些亡国、流亡的作者写的诗词文章时,格外着力,细推和同情他们的飘零之感,如他所述,本书成书不易,他以及友人已然尽了最大的努力,我这无知小辈这样随意点评他的心血之作当是有愧,这份盛在青瓷碗里食材丰富但有点寡味的“羹汤”,已是他能飨客的最宝贵的珍馐了。感佩之极。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曾出现不少大师(骨灰)级作家。有些被世界公认为顶级作家,曾一度被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提名,譬如,鲁迅、林语堂、沈从文。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被列为世界十大文豪之一,其文笔犀利,像一把锋利的匕首,令反动政府心寒。他所塑造的人物成为世界经典。每一个人物都形象丰满,栩栩如生,代表了一群人,其中阿Q成了那个时代,中国的典型形象,像这样的大家今天少得可怜。那个时代,一代人的崛起,文学空前盛大,成为战斗的号角和舞台。不乏有巴金、冰心、茅盾、钱钟书、郭沫若、闻一多、朱自清、老舍……他们为中国文学留下了印记,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八十年代,新的文学崛起,各种文学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在各个角落。文学也一度开扩了领域,题材范围也广泛了。不仅大学校园文学社团摇旗呐喊,而且中学校园文学社团也纷至沓来,纷纷响应。这时期,文学空前发展,真是百花竞放。两千年后,文学开始走下坡路,一度消沉甚至沉寂。各类文学社团、流派纷纷瓦解,再也不倡导文学间接治天下。作为神圣的文学开始走下殿堂,不再受人青睐,也不是望尘莫及。就其原因,商品经济主宰市场,市场经济下,文学也商品化。任何事物,一旦贴上商品符号的标签,必然急功近利,文章的深度将受到冲击,最终分崩离析。之后时期,作家们有的开始掷笔,有的转向,创作一些投其所好的作品,为大众服务,获优厚报酬。真正创作有力度的史实性的文学极其罕见。文学的光环被愚弄。文学有自己的规律,如果脱离实际,脱离人民群众,它发展的趋势显而易见。文学如果失去了自己的特征,为某些人服务,以此达到津津乐道,那它离死不远了。文学本来自于生活,是生活的提炼和再创造,可惜的,今天的文学纯粹与政治划上等号,这就与它的精神格格不如,或许背道而驰,当然,它也将失去功用。
近几年,各种文艺充斥市场,弄得文学挺尴尬。文学创作的圈子减少,文学创作的路子狭窄,文学的路在哪里?神圣的文学样式被现代文明冲洗得七零八落,纯文学样式创作的生命力何在?新的样式悄悄地占领市场,成为主流文化,极迎合大众口味。如今,网络文学走俏,铺天盖地,迎风招展,那些诗化的文艺不知何时再吊起俗人的胃口?
我曾想,要纯文学占一席之地,并且占领市场,成为文化主流,必须:一、提倡创作大众喜闻乐见的纯文学,从更深层、多角度挖掘生活层面。二、进行文学批评。只有百家争鸣,才会百花齐放。这些年,最失败的就是文艺批评还在原地打转。三、文学,是经典、圣洁的生活产物。不能打哈哈,不能自我吹嘘,不能相互奉承,否则,文学永远也走不出自己的怪圈,永远走得不远。近年,文学下滑,也可能就是大家互相誉美,媒体大肆炒作的结局。
决不能再让文学低迷、沉寂!再次郑重呼唤,就让那些政治色彩的文章通通靠边站吧!
中国没有像《红楼梦》那样大部头的文学经典问世,中国没有文学诺贝尔奖,也许因为浓重的政治色彩吧?也许中国文学的中国特色?也许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许中国汉字的复杂表义?也许翻译家难以翻译出中国的韵味?或许世界大师们难以领略中国文化的神韵!
文字起源,进阶的文字,不断演化;导致一个文明的国家出现,文字统一,大家都开始用文字交流,交流起来吧,可交流起来不能显示自己的思想,那可不行!于是大家开始自说自话,觉得有理,就用文字把它记下啦!然后到处去教,教吧,就有很多弟子。
弟子之间,又互相的学习,创作者多了起来,不得不说有时候有思想,不实际行动,没有得到实际行动的认可,心里难受,无可赖何;却在郁郁寡欢之中,来了一本巨作《离***》,后又因打仗了,出现了《战国策》。
那怎样才能让文字,变得可以传颂广呢?
农民干活的时候变得累了;男女恋爱出现转变了;君臣操劳乏了;这时好想去抒发情感啊!怎么办,没办法摸一摸地里的锄头,画一画,写一写。没办法转一下眉毛看看花草,没方法看着远方叹江山,有一本《诗经》却把他们写了进去。
文字多了,思想也多了。这时大家觉得自己的思想需要流传;写了很多的文献,有积极向上的、有悲观颓废的、还有兼爱的等思想流传。后来了个烧书,文献大量消失。战火纷飞,不得不统一,也必然出现独享的思想,思想不断演化。达成共识的却只是个吹嘘拍马的样子。而后喜欢不一样思想的人,辞赋变得盛行,文学的光荣开始了。
这个假期,我有幸从首都图书馆借阅了林庚老先生着的《中国文学简史》一书。此书近六百页,从史前的诗歌说起一直讲到近代新文学的曙光。伴随五千年的朝代更迭,战火不断,中国文学也走过了从最初的民歌到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多种形式的文学体裁。在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布满荆棘,十分曲折甚至混乱。但是我从中似乎找到了一个隐含的规律:凡是国难当头或是官场不平的时候,文学创作往往会出现高潮,优秀作品批量问世;安定之时倾向于追求程式化写作,没有创新。逆境使人图强,顺境使人堕落。
寒士文学中,屈原为后代文人树立了爱国、与封建贵族阶级坚决斗争的榜样。司马迁、陶渊明、阮籍、嵇康、左思、李白、杜甫、白居易、顾炎武等等……幸福的人大都相似,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他们遭遇了生活中种种的苦难,这些寒士为无法实现自己理想而在文学作品中长啸、感叹、抒怀、落泪。李白是其中最富有反抗性的,又是最乐观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李白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信念通过他从封建礼教中解放出来的自由的诗歌中体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情景恐怕也只有李白能想得出来吧!比如杜甫,在他沉郁顿挫的诗歌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对盛唐时期终结的惋惜。“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再比如没落的世家后代曹雪芹写出了千古奇文,把对封建制度的反抗带到深刻的文学作品中,成为四大经典名著,为世人传诵。这些优秀作品无不在逆境中破壳而出,在沉寂令人窒息的政治空气中劈过一声惊雷。
从另一方面看,文章憎命达,政治环境好转,好的文章就不多见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宋朝。宋朝为了抑制军阀势力滋长,广泛吸取文人参与政治,是历朝最重用文人的,寒士的政治抱负实现。整个封建社会乃日益表现为生活上的趋于暮气,文化阶层的走向因循保守,整个朝政笼罩在得过且过、苟且偷生的气氛中,艺术趣味崇尚枯槁老境。于是,韩柳的古文运动也就来得顺理成章,更讲求全面罗列、铺陈,让文章重回古时,文章的赋化趋势再现。顺境使人追求安逸从而堕落。
中国历来就有居安思危的故事,《孟子》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勾践灭吴的故事成为经典。“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纵观文坛三千载,逆境使人图强,顺境使人堕落屡屡得到印证。如今,在现代社会中的安定也容易让我们在飞速增长的GDP中安乐而死,只有时刻保持危机感,能够自我发现危机和不足,才能保持持续的发展。
今天,我读了《西游记》这本书,让我了解了许多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让我学习了他们的优点。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小时候曾听妈妈给我讲过,只觉得神神怪怪充满了神奇和幻想。现在自己又重新阅读起来。
《西游记》这本书主要讲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不畏艰险,终于上西天取得真经的故事。故事起伏跌宕、惊心动魄,让我感慨万分。这取经路途中的艰险丝毫没有没有阻挡师徒四人取经的脚步和决心,是信念和信仰让他们化解万难,不断朝目标前进。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是孙悟空,因为他武功好,七十二变赛神仙,大闹天宫显神威,机灵可爱机智过人。我曾暗下决心要像孙悟空那样做一个品格好,不软弱,不服输,遇到困难积极想办法,不依赖别人的人。八戒,机智狡猾,是最会讨别人欢心又耍小聪明的一个。沙僧忠厚老实,勤勤恳恳,是三人中最踏实恪尽职守的一个。对于唐僧我却没有太多的恭维,遇到危险时只能念经,叫徒弟。但正是他的这一身浩然正气才把大家牢牢的凝聚在一起,一直走到最后修成正果。让人不得不佩服他四大皆空的修行。
我想不论什么时候都要做一个有思想,坚持正义,有大爱的人,才能成为被大家需要的人,对这个这会有贡献的人。我会朝着这个方向一直努力!
本文对边远地区艺术生的英语教育现状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一些提升教学水平的策略,希望对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
围在城里的人想出去,在城外的人想进来,这便是“围城”。这是《围城》中关于人生的论述,《围城》没有哲学上生硬的说教,而是将哲理还原为生活。
小说导读部分有这样的话:“这是一本有趣的书。郑重点说,是本睿智的书,因为它的有趣源自一位智者对人性的洞察与调侃。……在哈哈大笑或含笑、哂笑之时,你会叹为观止,会惊异于作者何以竟能做到这一步。”作者对人世和人性的洞察已经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对人心已经窥探得一览无余。读着《围城》,既能刺着痛处又能挠着痒处,于是我在麻痹中被吸引了。
本书主人公方鸿渐是个留学生,家境中等偏好,于是便有了些公子哥儿脾气。那时候,出国留学已是中国的一大特色,留学生太多。物以稀为贵,留学生这样多已经不值钱,似乎连质量也大打折扣,远不如詹天佑们。方鸿渐虽无蛮横无理的脾性,也不是大奸大恶之人,但他却是个平庸的人。他志大才疏,常满腹牢***,也爱自吹自擂。这样的人经历了的艰难,婚姻的困惑,终于明白了:围在城里的人想出去,在城外的想进来。这就是人生的特点。
一本优秀的小说是包罗万象的,无论是谁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我就在方鸿渐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也似乎是志大才疏,放假时总是无所事事,爱好太多但都不精深,我就是生活中的方鸿渐。我想生活中的方鸿渐还不止我一人。《围城》中有这样一段话:“有九个死掉的自己埋葬在记忆里,立碑立墓。”我也要让现在的自己死掉,让方鸿渐的灵魂从我身上撤走,把死掉的自己埋葬,立碑立墓,不用来悼念,而用来警示,让活着的自己活得更好。我会放弃自己的懒惰和自卑,重拾勤奋与自信。
《围城》中阐述的论点,不得不让人深思,人们一开始对新事物保持好奇心,然而当努力争取到了以后却已厌倦,不能适应它。所以除了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选择外,还要坚持下去,适应下去,包容下去。
《围城》就像一位智者,我们能从他那儿学到很多很多。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