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难忘的一堂课,我就会想起前几个礼拜在我们学校里的视听教室听昆虫达人——“菜虫”叔叔为我们解说有趣的“昆虫生态”,那是一堂让我觉得好玩、有趣又神秘的“昆虫e学堂”。
“当! 当!当!当!”,总算听到上课的钟响了,因为我很期待的想马上见到那位俗称自己是“菜虫”的大叔叔,当我一听见这个有趣又好笑的绰号时,就更迫不及待的更 加想见他。就在这个时候,他终于现身了,他不但带着一些昆虫和一堆昆虫标本,并未我们详细的介绍要如何分辨昆虫,以及昆虫有哪些特征,有什么防御功能(自 我保护的武器)、吃哪些食物维生、雄虫怎样求偶……等,我听得非常仔细,深怕遗漏一些重点。
“请问一下各位小朋友,禅是怎样 发生求偶的?”达人这么说,我才知道现在是有奖征答的时间,许多小朋友争先恐后的抢着举手回答这个问题,一边说着:“选我!选我!选我!”。为什么他们会 这么卖力的举手回答呢?因为听说奖品是一只小鸡母虫(独角仙幼虫),而这又是那些小朋友们最爱的礼物,所以他们才会兴奋过头了!
我喜欢这堂有趣的“昆虫知识课”,也喜欢这位幽默风格的菜虫叔叔,因为它的讲解,我才学习到了昆虫的基本知识,我非常感谢这位大叔叔,希望他以后能常来我们的学校作客,这样我就能请教他我对昆虫不懂的问题了。
今天,阳光明媚,我照例去全老师那里“进修”。课堂上,全老师突然抓住我们班里的熊大——王成,一把将他拖到了门外,轻轻地对他耳语了几句,就把门关上了。
咦?刚刚还好好的,老师怎么一下子发怒了呢?这时,全老师又象换了个人,心平气和的拿出他那世界上最高级的麦克风——红钢笔,开始了他的现场采访。
“你看他今天一点也不熊,我为什么赶他出去啊?”全老师问王成的同桌。“这个,不知道。”老师继续问下一位同学,没想到那位同学一上来就摆了个叉,老师立马回敬了一个同样的动作,全场哄堂大笑。
全老师接着提问:“你知道王成今天穿了什么衣服吗?”那位同学想了想,回答说:“穿了蓝色衣服。”老师又问另一位同学:“那王成今天穿了什么裤子呢?”“恩,绿色长裤。”全老师做了个请进的手势,说:“现在有请王成同学。”等王成同学一进教室,大家看到了他的穿着——蓝色衣服和牛仔短裤。“啊?牛仔短裤,不是说绿色长裤吗?”全老师问。王成气的说不出话来。“哈哈!!!”同学们都被逗乐了。
“不留心观察生活中的小事,就会让身边的人变成熟悉的陌生人。”全老师说。是啊,只有留心观察,就可以发现自己优缺点,更可以了解别人的长处和短处。
我们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一堂课,老师通过一个小事例,让我们生动的体会到,留心观察小事情、小细节,也是多么的`重要啊!
随着一阵悦耳的音乐声,上课了,数学老师满面春风地走进了教室。只见老师神秘地在黑板上写下了一道题目,然后就让我们解答。大家定睛一看,全都傻了眼,好难呀!从来没遇到过类似的题目。我冥想苦思了好半天,终于想出来了。老师到行间巡视了一下我们的算式,并叫了几位同学到黑板上解答,其中也包括我。我的心“怦怦”直跳,心想:难道我解错了吗?我又看了一眼自己的算式,心里迅速地重新算了一遍,并确定自己是对的,然后自信地走上了讲台,在黑板上解答出那道难题。
待所有的同学解答完,周老师向大家一一讲解,并公布了答案,想不到只有我的解题思路完全正确!最后老师老师告诉我们黑板上的题目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的新内容——混合运算。老师表扬了我,我好激动,好有成就感。
是啊,其实要想学好数学并不难,只要勤思考,善动脑,多练习,再难的题目也难不到你!
从此以后,我比以前更爱思考了。在学习中,我发现了数学王国中的许多奥妙所在,爱上了数学!
其实,生活中的好多事情都是这样,只要你努力了,下功夫了,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今天下午,我去王老师那儿上课。一到那里,王老师不跟学校的作文课一样,而是先问我们:“画画的时候,你们要用到什么?”我们争先恐后地回答道:“彩色笔、蜡笔、毛笔、颜料……”王老师嘿嘿一笑,神秘地说:“今天,你们说的工具我一样也不用,我要画一幅不用笔就能画出来的画。”我们心里暗暗嘀咕:王老师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呢?
只见王老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水、脸盆、墨汁、宣纸、棉签,还有一只小杯子。她拿起一根棉签幽默地说:“会画画的人的`一般都有才气,我呢要到一个人的头上弄一弄,把才气沾在棉签上。”于是她环顾了一周,最后选中了我的头发,我心中又惊又喜。王老师用棉签的一头在我头发上擦了又擦,大家目不转睛地盯着我们,既兴奋又惊奇。接着,王老师在棉签的另一头上蘸了墨汁,然后用墨汁在水里一点一点的,水中顿时出现了一个一个黑乎乎的小圈,她又用蘸了才气的那头棉签在小黑圈中间一点一点的,小黑圈顿时荡漾开来。“哈,都成了一盆黑水了。王老师,这有什么用呀?”我疑惑不解地问。“别急,看着。”王老师随手取过宣纸,然后把宣纸轻轻地放到脸盆里。奇迹出现了,雪白的宣纸上顿时出现了一幅画,好像木桩的车轮,又好像山水画。王老师微微一笑,把宣纸小心翼翼地从水中取出来放在大理石板上,用吹风机吹干了。这下子,一幅神奇的画就完全成功了。
我们纷纷嚷着要自己动手做做,王老师答应了。于是,一幅幅不用笔画的画从我们的手中也诞生了。“哦!……”我们又唱又跳,高兴极了!
“你们谁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吗?”我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最后王老师告诉我们说:“这是因为棉签上擦了我们头上的油,油在水中不会溶化,而墨水、宣纸却很有渗透性,所以画才会这样。”
哦,我们恍然大悟。科学真是太奇妙了,我现在开始一定要好好学科学。
那年我19岁,长得很孩子气,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小。到中学报到后去见校长,校长把我看了老半天没有说话。我从他的眼神中看到的是犹豫、怀疑和一丝淡淡的失望。
“初二还空了两个班的语文课,你……”迟疑了一会,校长终于开了口。我清楚校长欲言又止的原因,这使我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我可以试讲一节课,您再决定。”我给校长出主意,也含有一种迎接挑战的味道。
“哦,这样最好。”校长仿佛受到了启发。“你讲什么课?”
“就上一堂作文课吧。”我平静地说。从校长的眼神中我读出了惊讶,因为作文课是比较难讲的,但这正是我的特长。
两天后的中午时分,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我只带了粉笔盒,走上了初中二年级的讲台。面对40多名学生和由校长领衔的全校语文老师陌生目光的注视,我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在做完简单的自我介绍后,开始进入了角色。
“说到写作文,我知道好多同学都头痛。的确,作文是对同学们语文知识的综合测试,要写好作文,不仅要有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较强的组织结构能力和一定的生活积累,当然还要有一些的天分和勤奋,这些都不是一日之功。除此之外,作文还要把握非常关键的一点,是什么呢?让我们从一个故事中来领会吧。”
在精心设计的'悬念中,我感到听课的老师和学生已被渐渐吸引了。
“故事发生在英国的首都伦敦。正是冬天最寒冷的时刻,空旷的广场中央,有一个孤苦伶仃的盲人,他的面前放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自幼失明’,请求路人施舍。一天,一个诗人路过,盲人请求施舍,诗人说:‘我和你一样,也很穷。不过,我送你点别的吧。’于是诗人就在那块木牌上写了一句话。在随后的日子里,盲人惊奇地发现,人们似乎格外同情他,纷纷解囊相助,他得到的施舍比平时多几倍。当诗人又一次路过的时候,盲人就问他在木牌上到底写了什么?诗人微笑着说:‘我写的是——’”
我略顿了一下,微笑着环视了一下已经被故事深深吸引的听课老师和学生,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两行字——
春天就要来了
可我不能看见她
在大家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之后,我缓缓讲了下去,中学生作文《作文一堂难忘的课》。
“这是一位作家谈写作体会时讲的一个故事,也就是前面我讲的写作文要把握的关键一点的答案。谁能把它说出来?”我开始循循善诱,用目光鼓励着学生。学生们都进入了思考,后排听课的老师也饶有兴趣地等待着我的下文,从他们和校长的目光中我看到了赞赏。
见大家都没有发言的勇气,我提示道:“盲人在木牌上写字的目的是什么?”
“求得人们的施舍。”几个学生小声回答。
“对。那‘自幼失明’和诗人写的话哪一个更简洁、准确、明白?”
“自幼失明。”
“但为什么人们在看到诗人所写的话后,更加同情盲人呢?”
在我的提示下,终于有一个学生举起了手。我示意他站起来回答。
“因为诗人的话富有情感。”
“回答很好。”我用赞赏的微笑示意他坐下(这个学生后来给我写过一封信,说他一直记着我对他的这次表扬)。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大大的两个字“情感”。接着引导学生们一起剖析。
“伦敦的冬天是非常寒冷的,人们在内心都在渴望春天的到来。诗人的第一句话‘春天就要来了’,仿佛是燕子的一声呢喃,给人们报送春天到来的喜讯,使人联想起绿茵茵的草坪,满树的鲜花,温暖的阳光,想到去林中狩猎,去远方踏青。而第二句话‘可我不能看到她’把人们从对春天美好事物的联想拉回到现实中。是啊,在美好春天就要到来的时候,有一个可怜的盲人却不能看到它。怎么能不激起人们的怜悯和同情呢?”
在大家会心的微笑中,我感受到教室里仿佛也充满了春天般的温暖。
“这个故事告诉大家,情感才是写作文的第一要素。文字就像音符,音符记录的是旋律,文字承载的是思想和感情,它们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有注入了情感的文字,才会成为流动的旋律,才会使文章鲜活起来。虽然写文章还要掌握很多技巧,但这些都可以慢慢体会和掌握。课前,我看了大家上学期写的作文,发现缺乏情感是一大通病……”
在没有点名地评述了几篇学生作文后,我挥洒自如、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如何通过细致地观察事物,引发联想和思考,从而使文章富于情感的途径。在学生们如痴如醉的神情背后,我看到校长和听课老师们频频点头颔许。
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校长微笑着走上前来和我握手。我知道,自己已经用实力赢得了他的信任。果然,在下午的全体教师会上,校长宣布由我带初二那两个班的语文课。
转瞬间十六年过去了,离开教师岗位也已经十四年了。但至今回想起那堂难忘的作文课,还是禁不住心潮澎湃,热血沸腾。我常常想:如果来生有缘,我会选择当一名语文教师。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