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最流行的标语口号莫过于“节能减排、低碳生活”了。首先有必要了解一下,什么是节能减排?顾名思义,就是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排放。知道了节能减排的含义,下面就来说说最重要也是最实际的问题,怎样节能减排?“节约用水用电,节约纸张,处理好废水废气……”许多人会这样说。总体上看,大概也是这样,但具体实施起来,就需要具体方法。对于工厂,环保、节约型的设备必不可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呢,从每个生活细节入手,情况就会大大改观。 首先,是要学会节能。现在我们地球所拥有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等都是有限的,它们本来可以不断再生,但由于我们人类随意破坏,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的生态灾难,给我们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就拿我们的水资源来说吧!虽然现在新闻上常常呼吁我们人类要节约用水。比如我们可以利用洗菜的水来拖地,再用脏水来冲厕所等,但人们还是不把它当一回事,不断地浪费水资源。在我的单位中,也经常会听见水“滴答滴答”响的声音,这些都是因为大家没有注意节约用水而造成的。虽然浪费一滴水并不会对社会带来太大的影响,但我们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抱着这种心态,每个人都去浪费一升水,那全国13亿多人口,一天就会浪费13亿升滴水,一个月就会浪费390亿升滴水,一年将会浪费4680亿升水。这是多么惊人的数据啊!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忽视这一点,一定要重视起来,因为,如果我们都有着一种侥幸心理,那我们将会浪费多少白花花的水啊!再拿我们平时常用的东西来说吧,如果我们每人每星期节约几张白纸,去餐馆吃饭时,能尽量少用一次性筷子,我们地球上将可能多一片绿色森林。当然,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比如矿产资源,它是经过几百**。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但近几年来,人们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会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其次还要学会减排,主要减少排什么呢?我想我们一定要注意减少排放废气和排放污水。现在我们生活质量在一天天地提高,人们都有了自己的私家车,我们开着自己的车每天去上班;工作,节假日去和家人一起去旅游,但是每当我们走到街道上的时候,总能闻到汽车所排放出来的废气,这些废气不仅有害于我们的身体,还污染了我们的美丽地球,如果这些废气以后越排越多,在不久的将来,撑破了地球表面的臭氧层,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我觉得我们可以少开机动车,可以选择骑自行车等,因为这些车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还可以锻炼我们的身体,何乐而不为呢?
污水我想现在大家都可以经常见到。有一次去**途经一条小河旁。远远可以看见黑混的污水,接着一股恶臭向我扑鼻而来。走过这里的人们都是屏住呼吸快速通过。原来在小河的旁边有个工厂。这些工厂所加工的一些有害的污水就顺着管道直接流入河中。污染了河水。时间一长。这里的环境便变得臭气熏天了。这些工厂的老板为了多赚点钱。为了方便。就把这些有毒物质排到河里。据说早些年,这里的\'水清澈见底,夏天里有孩子嘻嘻纳凉,有喜欢捕鱼的拉网捕鱼,而如今只有深不见底的污水,再也见不到往昔的景象,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破坏了我们的生态环境,破坏了我们美丽的家园。
其实,我们只要从身边做起,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比如出去时顺手关灯;把一些耗电的灯泡换成是节能灯泡;上完厕所时顺手关一下水龙头,这都是些平凡的事,但这些平凡的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养成习惯,那将是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
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吧,挽救我们的环境,让地球环境恢复以前的美貌!让河水恢复以前的欢笑。让我们每个人都学会节能减排。精心保护好地球。从小事做起。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我家后面有条河,它叫三里河。
人们每天在那里散步,可却从来没有想过它以前的样子。它以前只是一个臭水沟,旁边都是杂草,整天臭烘烘的。没有一个人愿意靠近这里。
新寨村的李师傅对三里河的体会可能更为深刻,六十多年在此居住,家门前的臭水沟越来越臭,到后来,家里都苍蝇碰头,蚊子声就像拉二胡。夏天里,这里的人出去上班都不想再回家,回到家,多热的天都得闷在蚊帐里。李师傅兴奋地对记者说:“这下可好了,经过改造,臭水沟变成了大花园,今年夏天,明显地苍蝇蚊子少了,环境改善了嘛。”
现在这里,艳彩廊围合、清泉翻涌、流水潺潺、杨柳依依、鲜花竞放、碧草争;极目而望,十三千米玉带绵延,弥眼尽绿,曰松、柏、槐、腊、栾、柳,六万三千株;曰红瑞、珠梅、木槿、丁香等,三十又九万株;曰八宝景天、大花萱草、费菜等,三十又六万平。
为什么现在这里这么美?吸引了这么多人来?是因为政府花了大力气,把这里清理干净。这样只是为了改善我们的生活。
政府把这里整理完,现在这里,彩廊围合、清泉翻涌、流水潺潺、杨柳依依、鲜花竞放、碧草争艳;极目而望,十三千米玉带绵延,弥眼尽绿,曰松、柏、槐、腊、栾、柳,六万三千株;曰红瑞、珠梅、木槿、丁香等,三十又九万株;曰八宝景天、大花萱草、费菜等,三十又六万平。小鸟叽叽地叫,小鱼们在河里游来游去。呈现出一派和谐的景象。
可现在,有很多人来游玩,环境又变差了。是因为有许多人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手,把垃圾扔到地上或河里,但就不往垃圾桶里扔。真不知道他们怎么好意思扔。如果,他们想到清洁工的\'辛苦或体验下他们的工作,就不会扔在地下了。
其实,对环保,大家都认为很容易,但是大家却很难做到。
据报道说,几年前,记者到西藏自治区琼结县翻身沟采访时,这里的生态环境相当恶劣,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在雨季,突发性泥石流防不胜防。今年,当记者再次来到翻身沟时,这里已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与治理前有着天壤之别。这是水利部门在自治区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结出的硕果之一。5年来,自治区水利厅在全自治区建设水土保持林亩,增加基本农田7897亩,修建河堤6.87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在雪域高原上谱写了一支绿色壮歌。这段资料,告诉我们我们身边的绿色是不可缺少的,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水源。
不仅创造绿色保护水源,消除白色污染也很重要。所谓的“白色污染’’主要是指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管理和处理,对环境造成的“视觉污染”和“潜在危害”两种负面效应“视觉污染”是指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市容、景观的破坏,如散落在自然环境、铁道两旁、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让我们一起,保护这美丽的迁安,让我们一起创造绿色,消除白色污染吧。
湛蓝的天空,不需要从烟囱里排出的浓烟;翡翠般的磁湖不需要污水的注入;一条条洁净的马路,再也不需要谁为它清扫;一棵棵茂盛的大树,再也不需要谁为它坚广告牌;一面面闪亮的玻璃,再也不需要谁为它擦洗……这样优美洁净的环境,是我梦寐以求的.。
然而,现实生活中却总有那么多不和谐的情景:总有人为了图一时方便,随地乱扔;为了享一时痛快,在墙上乱涂乱画;为了一时私心砍下一棵古树;也总有那么一些单位,为了眼前利益,向蔚蓝的天空中排放大量烟尘;为了所谓的拯救企业,而向明镜般的磁湖排放大量废水。天空变浑浊了,湖水变臭了,地上尘土飞扬,垃圾成堆。每每看到这些情景,我心如刀割,我深为黄石这个大家庭而痛心疾首。
我下定决心一定要营建一个绿色和谐的黄石。我渴望黄石这个大家庭中每个成员都能积极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保护环境。
我是班长,在老师的支持下,我倡导全班行动起来,人人共同约定不吃垃圾食品,不随地吐痰,尽可能不“生产”垃圾。如果有人违约了,将会受到惩罚,“将功折过”清扫学校垃圾,并向他人宣传环保约定行为。现在,我们班的卫生情况有了极大的改观。
由此及彼,我希望全黄石人民都在市长先生的号召下,由相关职能部门督促,约定每一个人,约定每一个单位,行动起来。为了自己居住小区的美丽,为了一个城市大家庭的洁净,为了一个国家的壮丽,为了地球这个家园的存在,我们一定要携手共同创造一个绿色美丽的黄石。我相信我的梦想一定会早日实现。
在马路上,我看到人们自觉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的人少了,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的现象没有了,也听不到汽车刺耳的喇叭声音了;在夫子庙公交站台,大家自觉排队上车;在外婆家的门前的小巷里,地下一大滩臭臭的污水消失了,卖油条老板搭的`一个小披房也被拆掉了,在家里再也闻不到油烟味道了。
有一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见了一个阿姨抱着一个小朋友在夫子庙广场玩,小朋友手上的一片饼干不小心掉在了地上,只见阿姨放下可能刚会走路的孩子,孩子把地上的饼干捡了起来,一步一步走向垃圾桶……
我感到,要使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就要我们每个人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长久盛开。
正好我需要完成一篇低碳生活小窍门的征文,结合早晨的`经历,便提议召开家庭会议,来交流自己的节能减排方法。
老妈不甘示弱的说:“出门购物要自带购物袋,洗内衣、袜子不要用洗衣机。前几天我刚从网上看到:如果全国1.9亿台洗衣机都因此每月少用一次,那么每年可节能约26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8.4万吨。每年少用1千克洗衣粉,一年可节能约10.9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28.1万吨。”
“不会吧!真的、假的?太可怕了”我半信半疑的嘀咕了几句。“那我每天少吃点饭,即不用减肥也少浪费粮食,算不算小窍门?”爸爸说“我觉得……算!据有关资料讲:如果全国平均每人每年减少粮食浪费0.5千克,每年可节约24.1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1.2万吨。”
“我还可以将旧物换新颜:月饼盒、茶筒、羽毛球筒都可以改造成储物盒。”妈妈听了直夸我想的妙。
不知不觉快九点了,我模仿领导者的口气总结着:从以上数字与事例来看,我们身边的一些小事虽然微不足道,但要是结合起来看还是挺惊人的嘛!如果我们再不懂得珍惜,没准哪天会像电影《阿凡达》里可恶的人类一样为了自己的生存和足够的能源,无耻的去掠夺别人的宝贵能源。节能减排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必须从身边小事做起,节水、节电、节油……。节约资源才能让我们蔚蓝的地球永不衰竭。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