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以上几种情况,我们可以做的是:建议用两步法操作。
第一步,审题。
在审题部分我们要完成的内容是:
①认真仔细,看清要求。
有些题目是包含两个甚至更多的问题,那么我们就要从题目里面读出这些信息,避免答题的时候少答。如:根据本文内容,谈谈你的感受。这个题目里面就有两个小问,第一是分析文章内容,第二是写自己的感受。
②根据题干,辨别题型。
在题干中,往往都会有关键字词出现,这些关键字词就可以帮助我们辨别具体的题型。如:题干中出现作用、好处、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的目的等关键词时,这就是作用题题型;题干中出现句子的妙处、句子好在哪里、赏析等关键词时,这就是赏析句子题题型。只有先辨别题型,才能知道答案具体要往哪些方面来写。
③根据题型,明确思路。
在确定题型后,就要求在脑海中明确答题思路。知道这道题具体要答哪些内容,得分点在哪。做到胸有成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步,做题。
在做题部分我们可以按照三遍法来做。
①拿到题目后,自己先好好做一遍。
这个时候来不得马虎,不能说觉得自己知道答案了就不写,这是学习中的大忌。只有自己认真去写答案,才能找到具体的做题感觉,熟悉题型规律。
②拿自己写的答案认真对照参考答案,从中找出差距和参考答案的思路。
明确自己的不足,并学会分析参考答案。分析自己丢分丢在哪个步骤,确定是哪个得分点没有答到。然后再做针对性的练习,做到查漏补缺。
③过一段时间再做一遍,重新明确答题思路。
做到及时的复习巩固,才能切实提高。
1、经常会听到学生说:老师,做阅读题时我知道题目的要求,也能知道要答什么,可就是写不出来,怎么办?
2、经常会听到家长说:老师,我家孩子的阅读量挺大的,理解文章应该不成问题,可为什么每次做阅读题就是得不了高分呢?
每次听到这些询问,折射出现在孩子们在阅读这一块确实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文艺经典数不胜数。这些经典经受住时间的淘洗,往往积淀着民族特质、生活智慧。如果从经典中的一个人物、一个片段写起,截取独特的角度,容易
使笔下文章立论新奇,赢得读者的赞叹。如2005年江苏卷满分作文《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是如此开篇的:
我只是一介书生,所以难免卖点书呆子气。每每看《西游记》,总觉得既然孙大圣可以日行千里,为何不背着唐僧一步西天,也省得一路上千辛万苦,还有这妖那精的惦记着唐僧肉。
这是何永康教授激赏的一个“由头”。他说:“咱们小时候也曾痴想过,既然孙大圣一个筋头十万八千里,为啥不背上唐僧直奔主题呢?——问题就出在这里:我们虽然‘想’了,却没有深究,没有看到这是一个可以引发许多议论的绝好的‘话头’!这位考生以此为引发,立即生动、形象、不言自明地将好几个‘大道理’‘新颖化’了,如:患难同学见真情,疾风知劲草;尝尽人间苦,方能得真知;人性需磨炼,炉火出精钢;世上无捷径,征途即过程,等等。以上列出的这些‘大道理’,人人心知肚明,倘若是在考卷上再解说一通,阅读者肯定觉得是‘真理的重复’,颇感疲劳。”当然,从文艺经典写来,贵在“避熟就生”,需要不走寻常路,用创新思维挖掘经典的“另类”价值。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