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议论文写作中,同学们时常犯这样的毛病:一篇文章在亮出观点之后,接下来便是举例,举了一个又一个,看看字数差不多了,便收尾简单照应一下中心论点。结果形成了“论点+论据”的格局,这样的文章,高考时最高只能评三类。
这里借用资深高考专家何永康教授的一句话:
高考作文必须有光辉:没有太阳,应该有个月亮;没有月亮,总得有个星星;没有星星,总得有个萤火虫吧!如果连个萤火虫都没有,那就只能在基础等级徘徊了。
怎样才能写出一篇有那么一点微光的议论文呢?我们认为,当一篇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之后,能够准确地分解成几个分论点,这是写好议论文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校围墙以东,旷野莽苍,此起彼伏的蛙鸣如在枕边,不歇的蛙声竟聒噪出一段童年的往事——
小的时候,离我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方圆大概有几百平米的水塘,因为是三角形的,我们都称它三角汪,周围长满了一种称之为棉槐条的灌木,那里面生活着不少的青蛙,每到放暑假的时候,常常和小伙伴一起去那里钓青蛙回家喂鸡。
钓青蛙不像钓鱼,钓鱼要静,钓青蛙要动。钓青蛙的饵料也不是用蚯蚓,要用黄色的丝瓜花或者方瓜花。钓青蛙也不需要钓钩,只用钓竿拴上一根细绳就可以了。然后在绳子的一头拴上丝瓜花或者方瓜花,就可以把细绳甩到灌木丛中开始钓青蛙了。
钓的.时候要不停的轻轻上下抖动钓竿,(小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要抖动,只是知道那样能够让青蛙快速上钩,现在才明白,青蛙的视觉是对运动着的物体才比较敏感的,它把抖动的丝瓜花当成昆虫了,呵呵,真是生活处处有学问。)当觉得钓竿突然发沉的时候,要快速的向后甩动钓竿,随着钓竿的甩动,钓绳也甩过头顶,快速的向后飞去,这时就会听到身后传来“噗”的一声闷响,那贪嘴的青蛙已被摔晕,仰面向天,四肢抽搐,抖个不停,这时上去抓它简直就是探囊取物了。
钓鱼的动作要领,突出了一个“熬”字,在鱼上钩以后,要“以静制动”,通过放线收线,慢慢的把鱼儿“玩累了”“熬倒了”,才能让它服服帖帖的出水。而钓青蛙的动作要领,突出了一个“甩”字,要“以动制动”,讲究的是眼疾手快,一击而中。像高手过招,钓鱼用的是武当掌门张三丰的太极推手,是后发制“鱼”;钓蛙用的是雪山飞狐胡斐的必***绝技,是先发制“蛙”。
在我的家乡,钓蛙之“甩”,可谓妇孺皆知,且形成了一歇后语:家后面钓蛙——“甩”到家了。“甩”是我们这里的方言,含义比较特别。说某人“甩”,就是指这个人不务正业、游手好闲,有点流流氓氓得意思。因此,老人家教训青年人的时候往往会说:别整天砸蛤蟆,钓蛙子,不干正事!
转眼几十年过去了,三角汪早已不复存在。钓蛙生涯虽然潇洒,但总是不务正业,且不够环保。把它折叠起来吧,放到记忆的沟回中,每每想起,倒觉得不是“甩”,而是“帅”,是家后面钓蛙子——“帅”到家了!
室外,蛙声依旧,陋室,思绪如潮……
从材料到论据
——例证法写作训练
【学习目标】
1、能指向鲜明地概述事例。
2、学会通过议论分析揭示事例与观点的必然联系。
3、在学习写作方法的同时,激发自身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话题】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感受,以“气节”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论述片段。
【写作导航】
一、审题:
1、说一说你所熟悉的关于气节的:
2、结合话题思考:哪些例子与此话题有关?此例什么地方体现了本话题?
3、找出你想到的例子的共同点,有一句话谈谈你对“气节”的理解。
二、例证法
(一)材料的选择:
(二)对事例的表述:
1、读下面文字,认真对比、分析素材与举例的差别,总结表述时对事例的处理方法。
【素材】
不为五斗米折腰
东晋诗人陶渊明在泽做县令时,有一次,郡里的督邮到彭泽检查公务。郡里派人送信给陶渊明,要求他做好迎接准备,也就是备好礼品,备好美食佳肴,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迎来送往。陶渊明气得将信撕得粉碎。他大声说:“我决不为小小县令的五斗米薪俸,就低声下气地向那家伙献殷勤?”说完,脱下官服,摘下官帽,交出官印,坐下来写了辞职书,辞官回家。
【举例】
南山之侧,清菊丛中,满腔浩然正气。
清流河畔,星月之下,一副铮铮铁骨。
当身为彭泽县令的陶潜被郡府命令“迎接”督邮时,他毅然做出决定:去官归隐。他将郡府的书信撕得粉碎,褪去官服,交出官印,一纸辞呈便离开了黑暗浑浊的官场,留下一句掷地有声的回音:不为五斗米折腰……
方法归纳:要使事例更好地为观点服务,应如何表述事例?
2、牛刀小试——从所给材料中选择一例,对体现观点的内容作指向鲜明的叙述。
(三)对事例的分析:
1、读下面一段文字,找出论证中存在的问题:
【事例论证】
悠悠清溪,淡淡菊香。那悠扬的琴声,荡尽五柳先生心中的苦闷。
当年,陶氏家道已中落,陶渊明好不容易才得到一个彭泽县令的职务,常人一定认为他应该好好珍惜,当上级借考察之名来敲诈时,他可以剥削农民来贿赂上级,保住自己的官位,但他没有这样做。他愤然脱下官服,交上官印,石破天惊地喊出让后世钦佩不已的“不为五斗米折腰。”
所以,气节是人不可缺的'一种可贵的精神力量,我们要坚守气节。
【问题】
【我来修改】
方法总结:
2、课堂练习:
给你刚才写的事例表述加一个分析段:
三、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总结一下例证法的写作方法及应注意问题。
《从材料到论据——例证法写作训练》教案教学设计
从材料到论据
——例证法写作训练
【学习目标】
1、能指向鲜明地概述事例。
2、学会通过议论分析揭示事例与观点的必然联系。
3、在学习写作方法的同时,激发自身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
【话题】
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与感受,以“气节”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论述片段。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二、审题指导
1、说一说你所熟悉的关于气节的名言:
2、结合话题思考:哪些例子与此话题有关?此例什么地方体现了本话题?
3、找出你想到的例子的共同点,有一句话谈谈你对“气节”的理解。
三、关于例证法的写法
(一)材料的选择:
真实,与观点一致
(二)对事例的表述:
1、读学案上的文字,认真对比、分析素材与举例的差别,总结表述时对事例的处理方法。
思考:(1)哪些内容体现了观点?将其找出来。
(2)其他内容你打算怎么处理?
2、多媒体展示有问题的事例表述,大家共同修改。
3、牛刀小试——从所给材料中选择一例,对体现观点的内容作指向鲜明的叙述。
4、学生展示,师生共评,教师适当点评常用方法。
(三)对事例的分析:
1、读学案上的一段文字,找出论证中存在的问题:
2、学生修改,老师出示修改示例,进而总结实例分析的方法。
3、多媒体展示另一片段作示范,指导学生思考:
(1)画出文段中的关键词。
(2)思考作者是如何分析的?
(3)你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4、课堂练习:
(1)给你刚才写的事例表述加一个分析段:
(2)大家共同点评。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总结一下例证法的写作方法及应注意问题。
五、思维拓展引导
有大语文意识,多观察多体悟,勤思多练。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