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学校,车已经在学校门口等了。我们上了车开始了旅程。在路上,我看到了许多的油菜花,美丽极了,好像一片金黄色的海洋啊!
到达目的地——非遗园。我们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水上喷泉,那喷泉有时变成一朵小花,有时又像撞击在一起的滚滚波涛……真是美极了!我还看见了一只毛毛虫,把我和高宇燕吓得魂飞魄散,最后是吴俊杰和杨文豪帮我们解了围。
我们去的第二个地方是马戏团。马戏团的演员可真了不起,他们有的能在旋转的圆球上跳绳,有的在一根竖立的.很高的钢管上任意攀爬而且还做着许多高难度的动作。那惊人的表演,使我们发出惊人的尖叫。最让我们开心的是小丑的,首先是他的装化的就很好玩:大大的眼睛、红红的鼻子、圆圆的脸蛋、肥肥的裤子,尖尖的鞋,看着就开心。其次是他的表演,那滑稽的动作、俏皮的表情看了更让人开心。
我们最后去的是赛马场,那里不仅有赛马,而且还有羊、狗等其它小动物。我喜欢的那只狗赢了,可是我喜欢的那匹马没有赢,有点小遗憾。
看完了这些,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令人流连忘返的非遗园。
听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成都举行了?这次,我跟爸爸也去养养眼。
一路上,我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什么时候到?”这句话是我问的最多的了。
终于到了。但是,这里太大了,我们有没有地图,怎么办?没法子,只好跟着爸爸乱走。一路上,树木成荫,连成一片绿海;路边的花儿五颜六色,争奇斗艳,真是“千朵万朵压枝低”啊!
走了好长一段路,我们来到了一个非常复古的大门前。“百家宴…..”看着这三个让人似懂非懂的大字,我不禁念了出来。“什么意思?”也许是好奇心在作怪,我拉着爸爸“闯”了进去。
刚走进去,我就闻到一大股食物的香味!“难不成这‘百家宴’是卖吃的?”我在心里自己问自己。
一路走来,我发现,这“百家宴”里的装修还是挺仿古的。有些墙还是一块一块砖砌成的,两块砖之间,偶尔还能看到一丁点儿砌墙用的乳白色凝胶。
百家宴里的美食令人不不暇接,吃都吃不过来。我生怕自己被美食缠住,就连忙叫爸爸走了。
过了一会儿,我们来到了“非遗博览中心”。“咦,这怎么像是根雕”?我看到一幅全是用树根雕出来的书法作品,惊讶得不行。因为树根是利用一定的天然美的根材,在掌握传统根艺的基础上,按照我国传统书法的用笔方法和要求,创作出各种字体的汉字书法作品。是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也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湛。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曲艺馆”。
这里展出的都是各个省的曲艺文化,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苏州评弹”。它是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语方言徒口讲说表演的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包括上海大部分的吴语地区,与苏州弹词合称“苏州评弹”。
因为我的家乡在江苏和浙江,所以才对它特别有兴趣!
紧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医药馆”。了解了“针灸”板块。
“针灸”是咱们中国独有的治疗疾病手段。“九针”也是古代九种针法的统称,同时出自于《黄帝内经》。
这次的非遗游玩让我感受至深,因为我在里面了解了许多中国文化的精品,饱览了三江五岳的美食、特色和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活动。希望中国的文化能够在世界上传承,进步。能够让五千年的文明跃然呈现。
今天,我起了个大早,因为今天我和同学们将坐上专车,去位于合肥市长丰县的非遗园。这是我们学校本学期的第一次研学游活动,我们怀着兴奋和期待的心情踏上了旅程。
一路上,我们无暇顾及窗外的风景,在车上叽叽喳喳的聊天,就像一群快乐的小鸟,根本没有听到导游在说些什么。
坐了大约一个小时的车,终于来到了我们梦寐以求的地方--非遗园。我们排好队,按顺序走人独特的大门,第一个映入眼帘的就是美丽的喷泉和高大的和平柱。
导游说带我们去看“徽梦水舞”,我想:“肯定就是人在水中舞蹈,这种表演太老套了。”我们的座位在一个露天的平台上,我占了一个好位置,但我很奇怪为什么没有看到表演者下水?直到音乐响起,表演开始的时候,我才知道,一切的一切都是我想错了,表演者并不是人,而是喷泉。喷泉随着音乐忽高忽低,像跳动的音符,时而狂舞、时而柔和。有的像射出的利剑;有的像盘旋的旋风;有的像蠕动的水母;有的像盛开的花朵,各种各样的喷泉让我们大开眼界。欢呼声、尖叫声连成一片,我们都对喷泉的神奇惊叹不已。
观看完壮观的喷泉表演,我们又来到了比赛场,这场比赛也很独特,因为这不是一场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而是动物之间的竞争。比如:赛马、赛狗、斗鸡。最让我感兴趣的是斗鸡:一只黑鸡和一只黄鸡打斗,两位“战士”都挺厉害的模样。比赛开始了,“战士们”雄赳赳、气昂昂的走上擂台,信心十足。刚开始的时候,他们拼命的啄着对手,然后,两只鸡突然不动了,怒视着对方,似乎想用眼神把对手击败。突然,黄鸡腾空而跃,向黑鸡扑来,黑鸡机灵地一躲,黄鸡扑了个空,还差点掉下擂台,只见黑鸡轻轻一拱,黄鸡就惨败了。唉!这么快就分出胜负了,这比赛也太没有悬念了。
到了午餐的时间,我们开开心心的`去吃饭,可是今天的午餐让我们大跌眼镜,同学们都说太难吃了,我们只好把自己带的零食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虽说午餐不可口,可是同学们聚在一起互帮互助的感觉还是超级好的。
午餐过后,我们去看了西游砖雕,一幅幅生动的砖雕惟妙惟肖,西游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带我们走进了西游记的世界。
最后,我们在大门口的喷泉旁合影留念,同学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非遗园。
非遗园真是一个好地方,是个能让我们获取知识的好地方;是个能让我们收获欢乐的好地方;是个能让我们打开眼界的好地方。
母亲去成都学习,趁着放假我和父亲决定一起陪她去。
坐了将近一天一夜的火车终于到了成都,一出车站,哇!车站广场好大啊!人山人海,在广场的边上有一个长长的队伍,"他们在干什么?"我问母亲。她也摇摇头一脸茫然,父亲走过去一问,原来大家都是在排队等出租车,我们也赶紧站在队伍的后面,大家有顺序的一个个很快就坐上了车。母亲直夸人家这里秩序好。到了酒店安排好,我们就急急忙忙想去逛一逛,因为路上父亲就告诉我成都是有名的小吃城。我高高兴兴的`走在成都的街道上,四周的人说话声音好像唱歌似的很特别、也很好听。我们来到"文殊坊",据说这里有很多小吃,到了一看确实是。一条小街两边都是卖吃的,吆喝的声音真好听,可惜我听不太懂,我们要了各种各样的小吃,有的连父亲母亲也叫不上名字,我高兴得吃了这个吃那个,肚子吃的可饱了。
到成都的第一天,它就给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当地秩序好、小吃味道好、说话声调好!这里真是一个很特别的城市!
金秋十月,秋风送爽。在学校老师的精心组织下,我们踏上了去“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园”的大巴车。
车厢里,同学们实在按耐不住激动的心情,七嘴八舌地猜议着未曾谋面的“非遗园”……“现在准备下车,请同学们携带好自己的物品。”当导游手持扩音器提醒大家时,车厢里一阵欢呼雀跃,同学们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冲向“非遗园”。
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座座高高的水塔,奇特的是,塔的顶层均“长”着许多五花八门的面具,各式各样。瞧!它们一个个面目狰狞的奇模怪样,使人看了全身发抖。更引人注目的是塔下的水柱,它们纵横交错着摇摆,在长时间里仍能有条不紊地摆弄着各种奇特的造型,有趣极了!接下来导游带我们来到规模宏大的音乐喷泉旁参观“水舞”,随着节奏鲜明的音乐声起,水,便开始了她的舞蹈。一股股清澈、明亮的喷泉犹如一位位婀娜多姿的少女翩翩起舞,时而急促,时而舒缓,非常有节奏感。“水舞”出色的表演不时赢得了同学们雷鸣般的掌声,因为此时的水真像一位具有专业水平的舞蹈演员,在用自己娴熟的舞技释放激情。
随后,我们分别去了赛马场,饶有兴趣地观看了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斗鸡、赛狗、赛马等节目。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数赛狗了,看!1、2、3号小狗个个昂首挺胸、神气十足的样子像是胜利非它莫属了。“砰”!在裁判的一声“枪令”下,三只小狗以闪电般的速度冲出去,途中你追我赶、互不谦让,最后3号获得此次小组赛的冠军。紧接着4、5、6号小狗也在裁判的指挥下顺利完成比赛,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不起眼的6号小狗出乎意料的夺得了第二组的冠军。更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根据比赛规则,最终将在3号和6号之间评出总决赛的冠军。一开始,6号小狗一直遥遥领先,就在大家都认定6号是总决赛的冠军时,不甘示弱的3号小狗“汪”的吠叫一声后,就像离弦的箭一样猛追着6号,3米、2米、1米……最后3号小狗一鼓超过6号,摘得桂冠。全场为之沸腾,我们作气都为3号小狗鼓掌喝彩!最后我们还陆续参观了其它场景……
时间飞逝,转眼间到了返回的时刻。当我们依依不舍地踏上回去的大巴车时,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因为这次游非遗园,不仅让我开拓了视野、丰富了阅历,还让我看到了美丽的风景,更让我想起那些为美丽风景无私奉献的安徽人!
我校开展了“非遗进校园”活动,其中剪纸、木雕、活字印刷让我印象深刻。
剪纸
我来到剪纸摊,只见这位剪纸艺术家先拿出垫子,再在上面铺上红纸,最后再把打印出来的剪纸放在最上面,夹在一起。她把刻刀紧紧握在手中,瞬间,侧刀划下后又慢慢地顺着纸张纹理进行裁剪。这是在刻龙鳞,因为刀锋利,刻出来的作品一点儿钝角都没有,一张刻下来,就如行云流水般。大概十几分钟,一张剪纸就新鲜出炉了。虽然时间短,可一点儿都不失精致:这条龙扭曲着身体,腾云驾雾,眼珠子目视前方,一片片龙鳞交错着排开!我看着这张剪纸,心中不得不佩服这阿姨的剪纸技艺。
木雕
绕过剪纸摊,我又往前参观。咦?这是什么?我看着前面的木制艺术品:菩萨、桃子、苹果……最吸引我眼球的,是一人正在刻的木狮子。这只狮子的牙齿、鬓毛、眼睛……无一不清晰。其两只前爪强壮而有力,好似随时都会往前一扑。更让人惊奇的是这只狮子的鬓毛好赛在空中招展,逼真异常。雕刻者的双手上满是刀疤,但又能灵活地一上一下,左挑、右切、直刻……随着它的雕刻,狮子的肌肉变化更为明显。慢慢的,狮子的整体样貌在他的手中展现:右腿在前,左腿在后,尾巴翘得老高。“狮子活了!”我惊呆了,“要是我有这样的技术该多好,木雕可真神奇!”
活字印刷
看完木雕展示,我意犹未尽。接着随着人流我看到了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是由一个个长方体小木块搭建而成,每个小木块上都有一个反着的字。只见摊位上的叔叔先用铅笔在小木块上面写了个反过来的“生”。然后叔叔拿着刀,沿着笔迹,把外围的切开、丢掉。随即,他再用同样的方法刻了“先”“后”等字,并把这些小方块放在了一长方形的框架中。一切都准备就绪。叔叔快速地在其上刷了一层墨,然后找准位置,把白纸覆盖其上,用力一按,黑色的字就贴在了纸上,一笔一画都很清晰。看着一张张新鲜出炉的纸,我不禁感到了我们我们民族的智慧。
这次,学校“非遗进校园”的活动让我收获了更多关于非遗的知识,让我受益匪浅!
于是我查看了相关资料, 原来黄杨木雕来自温州乐清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里说,相传黄杨木雕首先由清末一名叫做叶承荣的放牛娃发现。他在庙里跟着一位老人学习圆塑、泥塑、上彩、贴金、浮雕等技艺。机缘巧合之下,他发现黄杨木是雕刻的上等材料,也因此,民间艺术黄杨木雕就这样诞生了。
通过查阅黄杨木雕,我对原材料黄杨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黄杨质地坚韧,纹理细腻,表面色泽如同象牙一般,古朴内涵,还会随着年代的久远而不断加深,因此通常被用来雕刻,但由于其生长缓慢,很少有作为大件的家具存在。
我很喜欢黄杨木雕,不仅仅因为它优雅美观,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失的优秀工艺。黄杨木雕蕴藏着雕刻大师们的智慧与技巧,代表了温州人民长久以来的精神财富,为温州创造历史文化名城添上浓重的一笔!
文化就是因为有了历史的沉淀才显得弥足珍贵,可历史的洪流也总悄然将文化席卷而去。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遭遇失传的危险,黄杨木雕,困境重重。工艺复杂,材料缺失,技术不佳,种种问题都摆在了大家的眼前。为了了解黄杨木雕的`现状,我还特意去了好几家木质装饰店询问,黄杨木雕装饰物价格昂贵且稀有,店家为了盈利也不愿意去购进。可见黄杨木雕迫切需要上到政府、下到百姓的重视,它每一道工序的精细较之其他雕刻类艺术作品都是不可同语的,也是因为这样的复杂和精细,更值得去保护。但是又不只是黄杨木雕,它更像是个缩影和代表,折射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窘境。在这个人人追寻中国梦的时代,当然少不了温州梦,而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历史书写了不朽的篇章,它们的传承与发扬必将是温州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非遗面临的众多问题并非不能解决,我愿意为黄杨木雕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更愿意为非遗文化做力所能及之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千万华夏儿女的责任,倘若每人心中都有一个不可磨灭的非遗梦,那么华夏五千年的文化结晶必将越过时间的阻拦而长存!
非遗梦,我的梦!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