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源远流长,是我国的经典,不同地方的戏曲有不同的风格和特色,它让人赏心悦目,其情节有的催人泪下,有的振奋人心,多姿多彩,出神入化。
小的时候,看见自己的父母看戏曲时,我总认为他们实在太老土,赶不上潮流,无论如何我都不会去看那些老掉牙的玩意。
俗话说:”要知道梨子的味道,最好亲口尝尝。“不尝不知道,一尝吓一跳呀!今天的'语文课上,当我仔细欣赏了中国别具一格的戏曲时,我真是为之。
震撼,原来我们中华民族的戏曲是那么的有艺术魅力,我真是井底之蛙呀!唉!这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外国人又怎么能比得上?难怪呀,老一辈的人都是那么的热衷于这些戏曲,那么喜爱戏曲。
我现在才感受到什么是”不看戏曲的人,枉做中国人“。不是吗?这些戏曲,就像我国的一部部历史,只有懂得欣赏它的人,只有懂得关注它的人,只有懂得挖掘它的人,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们深深地明白一个道理,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国剧呀!
我们怎能忘记它们?如今的社会,我们这些青少年的视野,已经转移到流行音乐,影视和网络,我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其实,当我们细心的欣赏我们的戏曲时,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犹如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将历史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将我们带入了历史的隧道,让我们身临其境,让我们感慨不已。
戏曲的艺术魅力,我们怎可忘记?我们要多去欣赏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让它永远永远放光芒,让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
对于戏曲大家并不陌生,咱们河南向来就是以豫剧出名,那些表演的演员们,穿着漂亮的衣服,戴着精致的头饰。
其实我对戏曲的第一印象吧,就是一句话就要唱上半天,什么意思也没有。但是学了《看戏》这篇课文后,我便渐渐喜欢上了戏曲。而且,我在许多流行歌曲中也能见到戏曲的影子,如周杰伦的一首霍元甲、信乐团的one night in北京……
在美术课上,同学们对戏曲的了解可真是不少,从京剧的《贵妃醉酒》到黄梅戏的《天仙配》,那可都是张口就来。或许是出于对戏剧的喜爱吧,大家的`脸谱画的特别认真,有象征忠义、耿直的红脸、性格严肃,不苟言笑的黑脸、奸诈多疑的白脸……五彩缤纷、各式各样。同学们真是心灵手巧呀!
早在以前,我就对戏曲早有了解。因为我妈妈、外爷,都是十足的戏迷。每天晚上,妈妈都会坐在电视机旁边,兴高采烈的与爸爸讨论这场戏讲的是什么。妈妈每天在洗脸时、做饭时都会哼起一些。以前,妈妈喜欢听戏,我和哥哥喜欢听流行歌曲,爸爸,喜欢听一些老歌曲。一家人,三个不同的喜好。但现在变了,我和爸爸都在站在了妈妈这边,把哥哥自己放在了一边。
在班里,同学们会翘着兰花指,摸着袖子,唱上一两句。每天我们都会唱不同类型的戏曲,今天还是北京的京剧,明天就是黄梅戏了。每天都会有不一样的精彩,每天我们都会捧腹大笑。
一阵“戏曲风”刮来,让我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每天欢声笑语伴随着我,中国的戏曲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呀,我越来越喜欢中国这悠久的文化了。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每个剧种,都有着它独特的魅力、韵味以及内涵:如京剧的雍容华美,昆剧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还有越剧的轻柔婉转……
可这些中华民族的瑰宝,在现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似乎有些站不住脚根。如今的艺术形式日渐丰富了,传统戏曲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挑战。它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取而代之的是“流行”,更多人喜欢追流行,认为在流行中能够展现西我,获得满足。“弃之戏曲,投之流行”。
为什么传统戏曲会面临如此的抉择?是它乏味?不是。是因为它抵制不住流行的强撼冲击。流行是什么?引领潮流,追求时尚。不可否认,“流行”,也是一门艺术,但是现实中的艺术。
打个比喻,流行就像划过天际的一颗流行,一划而过,短暂却璀璨,更多人惊艳于它的闪亮,于是抛传统追流行,心中只觉得流行放射出的夺目光彩才为自己瞩目。殊不知,一划而过的背后,是寂静,没有任何追求后的精神享受。而传统戏曲,就好像宇宙中一颗并不耀眼夺目的恒星,虽然若隐若现,但它始终保持自己的韵律哼唱宁静。它摆脱了喧嚣与浮华。深夜,一个人静静地坐着,闭目养神地听一段戏曲,或是泡上一杯醇香的茶,看一会儿戏剧节目,你定会感到超脱的自然与静心,感觉古老却清新的戏曲很美,很美。
这就是戏曲的魅力,如一袭清风吹拂着,精神与灵魂,此刻,都能得到升华。其实,中国传统戏曲,根本不存在什么“去”与“留”,它一直是我么民族的瑰宝,是东方的歌剧,是永恒的历史文化。
听,风的拂动,叶的摆动,云的笑声,是我自失地又想到了古老而自然的韵律。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