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为本,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读是理解文字、体会情感的纽带。“语文教学要回归到读上,所有的创新都应建立在读好的基础上。”
1.把“读”贯穿始终,读中感悟,以悟促读。抓住了文中的第三和第五两个重点段。引导学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通过读强化学生的内心体验,使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形,读出了情,读出了味,把课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语言三者融为一体。
2.教学中抓住情境体验。如抓住“乐坏了……”等语句,体验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同时结合具体的语境,体会了“飘与漂”的不同含义。
我有一架风筝,它虽破旧,但我却舍不得扔,因为它寄托了我无限的母爱。
记得有一年春天,春光明媚,只3岁的我奶声奶气的向妈妈要风筝。当时我家还不够富裕,妈妈舍不得买风筝。她拗不过我,只好答应。
妈妈东奔西跑,找了好几家风筝制作商,向他们询问制作风筝的要领,接着,妈妈找来了一块旧布和一架缝纫机。她又马不停蹄地开始制作风筝,“突、突、突”,缝纫机像是在唱歌。妈妈目不转睛地盯着旧布,左穿穿,右裁裁,一下午过去了,妈妈似乎成了一座雕像。终于穿成了,妈妈舒了一口气,如释重负。但是,她又怕风筝不结实,便又找来一根针,又开始缝缝补补,只见她专心致志地盯着旧布,手有规律地穿来穿去,她抿了一下线头,对准风筝的口,紧握着的针头猛地穿了进去,她的手快如梭,不一会儿,便把风筝加固完成。
第二天,我把风筝放飞在天空,风筝越飞越高,仿佛是母爱想把我带到一个更高的境界。
到现在,我还是舍不得扔了那架风筝,因为那是用母爱制成的。
我爱风筝,因为风筝不但颜色很漂亮,而且姿态各异。自很小起,我就让妈妈经常带我放风筝。因此田野上、草地上…只要是空旷的地方,都会有我的身影。
记得我七岁那年,妈妈为我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风筝。当时我很喜欢它,因为它的造型十分美丽,而且每次都能飞得很高。现在我依然很喜欢它,因为它的翅膀代表“理想”两个字,总能让我有往前冲的动力,不断地追逐理想。
今天又一次去放飞这只风筝,风筝在碧蓝的空中自由的飞翔,越飞越高。我想:以后我要做一位伟大的老师,做一根牵引着同学们的线,让他们“飞”得很高很高…看着天空上许多五彩缤纷的风筝,就像每个人心中的理想一样。有人想做医生,有人想做律师,有人想做歌手,有人想做厨师…而我只想做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为什么想做一位教师呢?因为教师这个职业很崇高。老师每天手上的粉笔都像是在洒播知识的种子,让每位同学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到达成功的彼岸。
啊!风筝,你教会了我许多道理,也带给我许多快乐,我衷心的感谢你!总有一天,我要追到你!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