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头就直接引用一句名言警句或成语等,并且用这句话作为全文的中心论点。如,” 鲁迅先生说:?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他的话很有道理,对我们很有启发性。不论在学习上,还是在工作上,我们都应该牢记这句至理名言。”(《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文章开头所引用的鲁迅名言是全文的中心论点,贴题,集中,统领全文内容。
前面提及的倒叙式开篇也有设置悬念的效果,先把事件的结局写出来,或把后发生的事先说,再说先发生的事,这类文章往往以回忆的手法出现。
制造悬念的方法很多。如2010年高考语文江苏一考生开篇“说来汗颜,咱家生活得比较绿色的,不是人……”即先声夺人。而后,分别叙写了爸爸、妈妈和“我”的生活经历,都有违绿色生活,最后落实到“不会为了私欲与别人钩心斗角,更不会因为一时兴起拆了自己的狗窝”的绿色生活,最后发出呼吁“人哪,想过绿色生活,就别摆万物之灵长的臭架子,多虚心学学自然,日子才能自然不是?”让阅卷者非要刨根问底,继续往下读。
又如2010年高考语文广东卷作文题是《与你为邻》,一考生以“你,我的同桌,我最好的朋友。此前,我从来没觉得我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为开头,设置悬念,引出过去与同桌一起学习、生活的情景,“直到高考前那最紧张的一个月,你却忽然说你要回安徽老家。”交代同桌回原籍安徽参加高考,结尾谈及农民工及其子女,由个别推及一般,升华主题。
这种开篇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产生好奇心,有寻找答案的冲动和***。
枪
车子愈往南驶,我愈觉得不对劲,司机始终不怀好意地透过后视镜瞅着我,有几次似乎再忍不住了,居然微偏着头,眼睛向后掠。
恐怕我是上了贼船了。实在不应该冒冒失失搭乘这辆野鸡计程车。趁着星期日到台北处理一些事情,原本计划搭11点半的最后一班平快夜车回员林的,谁知东拉西扯,赶到火车站时,那班火车已经开走了。怎么办呢?星期一一大早就有课,不赶回去怎么行?
真是的,就算一定得搭野鸡车,也应该睁大眼睛啊,居然司机一说是回头车我就上了,居然司机说载不载客都无所谓我就让他开了。为什么我当时没有考虑到旅途的安全问题呢?报纸上几乎天天有,计程车司机在荒郊野外劫财抢色,甚至还要伤人,为什么我这么大意?
果然,车子刚过中坜吧,我就感到异样了,就如同我前面所说,司机一再从后视镜瞅我,瞅得我心底发毛。当然,我身上的钱不多,又是一个大男生,实在不必害怕,如果他真正心怀恶意,如果他嫌钱太少不满意,无论如何,还是我吃亏。我悄悄打量他的体形,没有我高,但是比我结实多了,单打独斗,我未必就会输他,可是他不可能没带东西,而且我根本不想打。
就在这时候,我看到他的右手从方向盘挪开,往下伸,不知在摸什么东西,大概是扁钻或刀子吧?车窗外一片漆黑,正是苗栗一带的山间,歹徒下手最理想的所在。要动手了吧?我下意识坐直身子,冷汗开始往外冒。
什么事也不曾发生,他的手又伸了上来,放在方向盘上,没有拿什么东西。一定是他看出我有了戒备,不敢轻率下手,在等待更恰当的时机吧?难道我就这样束手待毙吗?也许我可以想想办法,化解这场危机,我不是一向自诩最善于动脑筋的吗?怎么突然吓呆了呢?或许我可以试着和他聊聊天,动之以情,让他不好意思动手。
于是我吞了口口水,和他搭讪:“生意好吗?老乡。”
他似乎吓了一跳,过了好几秒钟才回答我:
“不好啊,几乎连油钱都跑不回来。”
“不会吧?你不是回头车?刚刚还有客人包了你的车去台北,不是吗?”
他不再回答,我突然想到可能不是真的回头车,一紧张,舌头打结,也沉默下来。沉默最适于营造紧张的气氛。为什么他不跟我聊天?是不是怕暴露他口音或其他特征,增加警方缉捕他的可能?当然明白,我被抢之后必定会去报案的,好聪明狡猾的家伙!我恨恨地咬了咬牙,他又从后视镜飞快地掠了我一眼。
这一眼非常狠毒,我有生以来不曾看过更狠毒的眼神,使我再度直冒冷汗,再度后悔自己的莽撞。即使赶不回员林上课,请一天假又有什么大不了,何必一定要搭野鸡车冒险?
算了,如果他真的要抢,就给他吧!好汉不吃眼前亏,财物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有人要就给他,犯不着因此打斗伤身。不行!这么一来,岂不是助长了恶人的气焰?无论如何,都应该和他拼斗一番,给他一点教训。
两种想法交战缠斗,还没有分出胜负,员林居然到了。可爱的员林!当计程车在公路局车站前一停,我立刻打开车门,冲了下去。松了一口气,才想到还没付钱,便绕过车后,走到司机窗口,伸手到旅行袋里掏钱。突然,车子往前冲,迅速拐一个弯,消失在不远的街角上。我最后看到的,是司机无比惊慌的神色。
怔怔地站在凌晨两点左右冷冷清清的员林街头,莫名其妙地把车钱再放入旅行袋,才看见旅行袋的右方开口突出一截枪管,那是我在台北特地为孩子买回来的玩具枪,枪管太长,无法全部塞进旅行袋。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卖关子。欲说还休,巧妙地埋下伏笔,设下悬念,能吸引读者迫不及待地要往下揭开谜底,一睹为快,故能引人入胜。如习作《常胜将军生死传》一文开头如下:这常胜将军是何许人也?别忙,你且听我慢慢道来这一开头很新颖有味,颇能吊人胃口,然后再自然引出下文常胜将军生的威风,死的悲壮,并悟出一个道理凡事都要慎重,来不得半点浮躁。很值得借鉴。又如课文《枣核》开头的再三托付、蹊跷使人觉得如此牵挂一枣核简直不可思议,非要刨根就底,看它个水落石出不可。
此方法是在介绍说明对象之前先叙述一个故事,由故事引出说明对象,激发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探索求知的热情。如《秃鹰之死》一文的开头便概述了第23届奥运会开幕式前,一只准备参加开幕式表演的秃鹰突然死去的故事,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说明对象――环境污染问题。又如卡尔99萨根的《日本平家蟹》一文,开头先向读者讲述了平家武士集团在与源家武士集团进行的一场血腥战争中全军覆没的故事,引出了日本武士蟹即平家蟹,进而又引出了“人工选择”与“自然选择”这一说明对象。
(中间用一两句话叙述有关的内容)
( 1 )这件事启迪了我(引用名句)
( 2 )最使我难忘的 ____ (人或事)(追溯法、物事联想法)
( 3 )心事(其他自选)
( 4 )真情(其他自选)
上述作文题的结尾自选类型。
教师板书整理成知识板块。( 10` )
①开头法: 开门见山
先声夺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运用倒叙
引起读者共鸣的动机交代法
巧用设问
景物渲染法
物事联想法
追溯法
引用名句(、警句、格言、歌诗词、名句、谚语)
从肖像描写入手
重点解释一下(运用倒叙、追溯法、引用名言)这几例举例说明,《考场作文》 P150
②结尾法: 照应开头、扣题法
巧用省略
自然收束
引用阐发(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格言稍加阐发,增加文采)
抒情议论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