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在什么国家,只要事实上没有全球觉悟,没有彻底人道的理想,则那个国家的`最大,环境受难者就一定是下层苦难者,而富翁权贵们都有最好的生活环境。
正是这样!所以,任何社会要求改善环境,控制环境污染的最强烈的冲动总是存在于群众,尤其是有较高认识能力和较强使命感的知识分子中间,世界环境保护运动无一例外地表现出了首先由群众自发发起的规律。
要问人属不属于自然,是,再问人类的行动是不是亦属于自然属性,当然亦答是,既然如此为何分自然与人为?人类的破坏哪有违反自然?逻辑上有无吊诡?又问,保育专家、文化雅士高倡回归自然,是否回归茹毛饮血,生吞活剥,拒绝文明?读了许多关于环境方面的书以后,不得不修改以前的观点,然而,草枯了可以再长,春去了可以再来,可一旦破坏了环境,会使整个地球都黯然失色了。“沧浪之水清,可以灌我足”屈原的这句话,早已成为历史的感叹了。
真可惜啊!人类永远也不会爱惜自己目前所拥有的事情,但当失去了那事物时,人类才懂得去珍惜。现在的地球受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污染,二十世纪末,只有少部分的人类去珍惜,保护它……这样下去,到了二十世纪后半期,由于地球受到了各种污染,最终地球只会成为炼狱。
如果这一代人任意以过度开发和破坏为代价,为中华腾飞打好了基础,当下一代人准备“飞”的时候,却发现没有资源可用了,那是不是也很悲哀呢?日本留给后代的有森林和海洋;美国;留给后代的有东西海岸和中部,中国留给后代有什么呢?只有一个不太完整的西部,能不能饶了西部,多少给子孙留下点什么?!
后来,他提到了我的一条说说,问我到底什么样的事情能让我这样的人咬牙切齿,气急败坏?完全不像平日里的那样满面春风。
有吗?真的有这样的一条说说吗?我怎么一点都想不起来了?打开空间,才知道,他所说的“那年今日”,可笑的是,两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我却绞尽脑汁终究不得而知!却可以想象得出自己极度生气时的囧态,一定很恐怖,一定很像个泼妇,一定恨透了这个世界上的某些人或者事。
于是,借助一杯清茶的悠闲,开始慢慢品读自己过去的那近千条的说说,有的是从微博上复制来的,看上去或抑郁寡欢,或能量十足;有的是读书时随手写下的,感觉自己像个思想者,却又没那么深刻;更多的是记录每日的琐碎小事,词藻普通却生活味十足,现在读起来仍心有暖意,仿佛日子就在昨天不远;也有的是比较含蓄的叙述了那些年里,自己看不惯,想不通的,弄不明的,释不了怀的一些事,只是现在有点悔恨起自己来了,好端端的一些事非得用拐弯抹角的文字记下来,生怕别人看出什么端倪,结果现在感觉真是滑稽,自己亲自编写了自己看不懂的曾经!
值得感叹的是,光阴荏苒,岁月留下的字里行间里,沉淀了自己于纷繁世界中逐渐成长的过程,一条条评论留言,熟悉的不熟悉的,虽然忙碌的生活让我们彼此失联好久,却总在三言两语的文字中,感觉好友的.脸庞越发清晰……
时间确实是个好东西,总能让你放下过去的痛彻心扉,甚至让你在物是人非的今天,记忆里再也找不回任何蛛丝马迹。即使有幸再度想起某些伤痛的时候,内心也不会再有风起云涌,微笑着接受曾经发生的一切,最终能以云淡风清的优雅姿态迎接每一个当下!
那年今日,不管曾经发生过什么,记住的,记不住的,终将成为过去,留在心底的却总是那些来自灵魂深处的感动,只是那些:曾经让我热泪盈眶的,如今再也震撼不了我;曾经让我一蹶不振的,如今再也伤害不了我;曾经让我梦寐以求的,如今再也得失无谓了……
那年今日,往事知多少
到现在才懂得,岁月给予了我什么
贝加尔湖畔是由李健作词作曲的一首流行歌曲作品,首先它的风格是清新隽秀的一首歌,而且有着一定的历史底色,因为编曲的曲风仍然有明显的俄罗斯风格;
一首歌曲的复杂性和难度在于它需要在极短的字里行间叙述完一个故事,通过两三个段落把爱情的美好或者情人的.缠绵,抑或“相视无语惟有泪千行”的图画通过音乐的方式,展现在听众面前,并通过跌宕起伏或者泉水潺潺一样的旋律带给我们听觉上的享受;要达成这样的效果,确实不简单,考验着创作者的文学水平和编曲能力;?
贝加尔湖畔,从这个名字就透出浓郁的俄罗斯风格,贝加尔湖,位于西伯利亚,冬天的白雪皑皑、夏季的草长鹰飞;让这个清澈、深邃的湖泊如明珠一般称为俄罗斯版图中的一颗珍珠;贝加尔湖、瓦尔登湖、似乎李健的眼神里倒映着阳光投入湖心般闪亮的诗意;是归隐田园的宁静让李健有着对于爱情故事的娓娓道来的轻柔,而前苏联那片战火曾经肆掠的时代下爱情的永恒赋予了这首歌浪漫的金边。个人认为,我是歌手的现场演绎版本比专辑的版本更为丰富,确实可以让听众久久回味
前奏,悠扬的钢琴快板和低音区的深沉,承接了手风琴的独特音色,把听众拉入到了前苏联卫国战争那个写满了铁血与爱情交织,离别与胜利辉映的年代,这是一种怀旧的音色,还有木栅栏“啪”的关门的回响,现场的画面感立刻就体现了出来,在西伯利亚的夜色中,尖顶木屋,“两个人的篝火,照亮整个夜晚,月光把爱恋,洒满了湖面”,这句歌词虽然简单。
却是用白描与通感,所谓通感,就是“声能具形”,在钱钟书的管锥编中,特别加以描述,人的五官感觉即视、味、触、嗅、听觉可以互通。莎士比亚暴风雨一剧中,“昂鼻嗅音乐”,杨万里”犹吹花片做红声“,严遂成”风随柳转声皆绿“都是这样的以形辅声的说明。小木屋的橘黄灯光,篝火远远射出一对恋人相依相伴的身影在湖边行走的背影;?
歌词中“这一生一世,有多少你我,被吞没在月光如水的夜里”,颇有天地万物,情为何物的沧桑之感,大千世界里的多少痴情种子,为爱欢,为爱恨,为情伤,为离分,“就在某一天,你忽然出现,清澈又神秘,在贝加尔湖畔”;?
走过人生风雨的故事中的主角,都会心生感慨,那一句清澈又神秘,说尽了多少在千转百合之后的期待,人生经历了风雨,那清澈的眼眸早已浑浊,原本单纯美好的心灵又怎么能依然纯真,爱人之间的信任或许已经被怀疑所取代,也可能再不能如浪子少年那般为情为爱义无反顾。在原来的爱人背后,有着无法明说的“神秘”,如同一潭深水,那里的心思深邃而神秘
“多少年以后,往事随云走,那纷飞的冰雪,容不下的温柔”,当这句歌词伴随着女高音的咏叹调一般的声音飘荡在钢琴声的深沉曲调里,一股莫名的伤感如同盘旋在那片白桦林里鸽子,在冰雪中,呼啸而去,往事随风,GonewiththeWind,无论东西方的价值观有什么差异,但是,爱情,坚贞,为爱恋逝去的悲伤,成为众多艺术作品,无论歌曲,小说,电影,美术等各种呈现的不变的主题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