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必须指出,如果不加思考地一概而论,把家风说成是传统的家庭教育,说成是一家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则有失偏颇,不可不加以厘清。
实际上,家风就是家庭的风气,它是一个家庭的传统,是一个家庭的文化。如同一个人有气质、一个国家有性格一样,一个家庭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也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习。这样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习气,以一种隐性的形态,存在于特定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成员的一举手、一投足,无不体现出这样一种习性,这就是家风。所以,家风既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时期历史汰选、传统沉淀的结果,又是一辈又一辈先人生活的结晶,对家中子弟具有熏陶影响、沾溉浸润的意义。
家风作为家庭的文化和传统,表现的是一个家庭的自我和特色,是一个中性的概念,并不必然具有正面的意义,用现今的话说,并不都具有正能量。有的家风可能是勤奋、俭朴、为人忠厚、待人有礼,也有的家风可能是狡诈刻薄、酗酒、忿戾凶横。一所学校、班级的风习我们称之为学风、班风,而学风、班风有好坏之分、高下之别,并不总是值得弘扬。家风同样也有不良的,也并不都是传家宝,即便是在传统社会,被视为传家久、继世长的也只有“耕读”“忠厚”“清廉”这样的一些美好的品质。
作为家庭的文化,家风是附丽于家庭而存在的,只要有家庭,就会有家风。家风并不会因为农村的城市化、大家族被小家庭所取代而丧失。极端地说,“没有家风亦一种家风”。在社会结构和家庭结构都发生了革命性变革的当今,人们感叹“家风”荡然无存,其实是指家庭所秉持的“忠厚传家,诗书继世”这样一些传统内容的沦落,而不是家风本身的消逝。
家风又不同于家规。家规是家庭中的规矩,是家人所必须遵守的规范或法度,是父祖长辈为后代子孙所制定的立身处世、居家治生的原则和教条,它是借助尊长的`权威,加之于子孙的又一重针对性强、目的明确的道德约束,有的甚至具有法律效力。它有家训、家诫、家规、家仪、家教、家法、家约、家矩、家则、家政、家制等名义,有敬祖宗、睦宗族、教子孙、慎婚嫁、务本业、励勤奋、尚节俭等具体而明确的条文,是载诸家谱、可供讽诵学习的有形文本。而家风有别于这样一个家庭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它是一个家庭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通俗地说,我们可以把家规看作是教化家人的教科书,而家风则是经由长期教化后的结果。同时,它一旦形成,也就成为教化的资源,并且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意义。
离比赛还有40分钟,奶奶、爸爸和妈妈就陪着我一起来到商业中心。舞台已经搭建好,评委老师已经入席,很多家长已经带着小朋友来等候比赛了。我们找了靠后的位置坐了下来,我只听到自己的心脏好像在打鼓一般“咚咚咚”地敲打着。虽然我看上去很自信满满,但我知道其实有成千上万的小鹿在我心头乱撞。我只能通过跑来跑去来掩饰自己的紧张了。
选手们陆续地走上舞台。有的英语说得流利,才艺表演非常精彩,我紧张:我能够有他们一样的表现吗?有的`选择拿着稿子朗读,有的走上舞台就一句话也说不上来了,我紧张:我会不会也会突然记忆中断,大脑一片空白呢?
轮到我上台了,我的表情看起来很自信,但内心依旧紧张万分。我暗想:一定不能有什么错误。一开始,我的英语表达流利,动作也很连贯,可是突然间我忘记了接下来该说些什么。我努力回想,大脑却依旧一片空白。我着急得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看着台下黑压压的一片,我忘记了妈妈说的话,忘记了说声“THANK YOU”就结束。不过,在才艺表演的时候,我还是调整了自己的状态,坚持完成了比赛。
这次比赛我最终得到了86分。分数虽然不高,但是我依旧很开心,因为它让我有机会在那么多人面前展示我自己,更锻炼了我的胆量。我相信,我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更加勇敢的孩子。
20xx年xx月xx日是我参加“保利·音妙杯”广西钢琴大赛的日子,这是一年一度广西最高级别的`钢琴大赛。为了这一天,我已经准备好久了,整个7月我都是在老师家和自己家练琴,几乎没有得玩。
到了20xx年xx月xx日,因为爸爸不在家,妈妈担心会迟到,早上6点半就把我叫了起来,匆匆忙忙地吃了几口早餐,7点半就赶到了比赛现场——广西艺术学院。哇!来参加比赛的人可真多啊!他们都是来自全区各地的小朋友。我和妈妈来到比赛安排表前,一看,我居然排在70号,是上午的最后一名参赛选手。
到了8点整,比赛正式开始,我看见排在我前面的小选手们非常认真,弹的曲子难度也非常大,但他们弹奏的效果也非常好。第26号是我们班的陆宜姿,她弹奏的曲子是《塔兰泰拉》,她也弹得很好!我又兴奋,又紧张,心里像打鼓一样,什么时候才轮到我啊?!
我等啊,等啊,一直等到了11点,终于轮到我侯场了。我在脑海里把老师上课所说的“注意事项”反复地思考了几遍……终于轮到我上台了,我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把钢琴凳移好,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开始认认真真地演奏《北风吹》。一曲下来,虽然中间断了一下,出了一点纰漏,但是我还是觉得自己弹得不错。
第二天下午是放榜的时间,妈妈冒着酷热的天气帮我去看榜。全区235名小朋友参加比赛,我排在第18名,获得一等奖。别提心里有多美了!
断断续续的读完了《无条件养育》,梳理一下收获和感触,以待下一次的阅读。
一、为何生、养
我们的祖父辈在养育后代的观念中,在“为何生、养”这个问题上,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想法应该是主流想法吧(完全不是否定祖父辈们对子女的爱,而是探讨表意识层面能够归纳的想法)。到了我们这一辈,传统思想的影响还是不同程度的有,但是,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70、80后的父母逐渐思考、面对传宗接代是不是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养儿能不能防老?如果答案是否定或者偏向于否定,那我们又为何生、养?有人为了生活看起来更圆满、更完美;有人为了创造美妙的“爱情结晶”;有人沉醉于孩子纯真无邪的笑容,认为这就是世间的最美好;有人是为了完成这辈子必须要完成的规定动作;还有人从没有想过为何……
可能这个问题还没有来得及想得很明白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们就经由我们的这些期待和理由,在预期中、不预期中到来,并快速成长。
小屁孩儿每天的吃喝睡、屎尿屁、感冒咳嗽拉肚子,小小读书郎每天的家庭作业、奥数英语、琴棋书画体育艺术的各种兴趣,青春期少年的情绪起伏、言语顶撞、不爱上课爱早恋、对父母的不以为然……接踵而来。而作为父母的我们,就这样在埋头苦干中,生生把曾经憧憬的“温馨、和谐、美满”的'美好画面,演绎成了“向前、向上、克服困难、不畏艰险”的战斗场景。
扯太远了。我们付出那么多,为了个啥?为了爱,希望对孩子的引领和托举,能让他或她在我们之上走得更好,过得更好。
艾尔菲.科恩说:“父母给孩子的爱,不需要任何意义上的回报,它只是一个礼物,是所有孩子应该得到的礼物。”我们生下了孩子,只是给了他/她生命,把他/她放在了生命旅程的入口,我们还要用爱护持这他走向成熟。
二、什么是爱
父母对孩子的爱,如何表现呢?
给他最好的。
吃穿温饱,已经不是现在的父母担心的问题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最有营养、最健康、最安全的。
发展兴趣爱好,只要是娃感兴趣的,或者我们想娃感兴趣的,都上。吹拉弹唱、琴棋书画、主持、表演、体育、艺术……技多不压身呀!
带娃旅游,走出家门,野外的、省外的、国外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啊!
最重要的学习成绩,焦点中的焦点。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能想的办法我们都上,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期中期末出成绩,家长的心情指数以分数的高低为绝对参照,小升初、中考、高考,我滴神……想想都怕怕呀!
满满的爱啊,我们的责任多么的重大,唯恐有半点懈怠耽误了孩子的成长。加之社会新闻中经常曝光的极端事件,甲学生的跳楼、乙学生厌学、丙学生殴打老师……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亲子关系中的冲突,我们又开始质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
虽然我们丝毫不质疑对孩子的爱,但值得反思的是:我们自认为付出的是爱,那孩子收到的是不是爱?我们自认为给予孩子的是支持、是激励,那孩子翻译理解的是不是支持激励?我们想指引孩子要走的那条路,是不是孩子自己想要选择的路?
在这本书里,科恩花了大量的笔墨从各个方面阐述什么是“有条件的爱”,甚至是大家习以为常的表扬也没能幸免于难,而是被批驳得体无完肤,读书笔记.因为表扬也是控制手段。科恩还详细分析了养育为什么不能以培养孩子“听话”为目的,被迫“听话”的孩子会出现什么样的心理问题,付出什么样的人生代价。
总的来说,科恩的观点是:有条件的爱着眼于立竿见影、让孩子乖乖受我们的控制,但会给他们今后的生活造成很多问题,而无条件的爱则着眼长远,赋予孩子安全感,力图让孩子充满爱心地成长为独立、自信、品行端正、敢于担当的人。
三、什么是无条件养育
书中,科恩首先邀请父母来看有一个根源的问题“我们想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根源就是方向。根源找到了,方向也就逐渐清晰起来。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我们想好了我们要去到的目的地,并坚定向着这个方向迈进,途中的艰难困苦或许就不那么容易让我们迷茫和焦虑。
无条件养育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以人为本,以孩子为本,看到孩子这个人的存在,看到他或她的感受和需求,才能陪伴他或她更好的地长成他或她自己。
(一)无条件的爱:因为孩子本身而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接受和爱他们。反思我们对孩子的言行是否会被孩子解读成了有条件的爱“你只有……我才是爱你的。”
保持对孩子的关注。当无条件的爱和真诚的热情永远在场时,“干得好”是多余的,当他们缺席时,“干得好”则根本无效。当我们觉得该说些什么的时候,可以简单的说出我们所看到的,并允许孩子自己决定如何去感觉,而不是告诉他们如何去感觉。
帮助孩子获得成功的最有效(且破坏性最小)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帮助他爱上他正在做的事,不那么关注他获得了(或可能获得)多大的成功,帮助他对任务本身抱以更多的兴趣。
(二)让孩子选择
我们都有一个基本需求,即做我们生活的“主宰”,而不是“小卒”,经历自主感很重要。自主感的长期受挫会让人恼怒,沮丧甚至是生病。
人生道路需要做抉择的时候太多,我们多希望他能够在选择面前游刃有余。“孩子学习做正确决定的方式就是通过做决定,而不是遵循安排。”
高明的家长会从倾听开始,与孩子保持高度互动的同时,积极主动的支持孩子发展自己做决定的能力,丰富他们的自主感,与他们共同思考如何协商以找到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这个过程,会为孩子社交、道德和心智发展带来巨大的好处。
(三)透过孩子的视角
走出自己的视角,思考别人眼里的世界是什么样的,这是人类最不同寻常的能力之一。帮助孩子提高换位思考的能力,就帮助孩子打开了理解他人、理解世界的窗户。
同样,作为家长要想孩子能够换位思考,首先,我们要能从孩子的角度看待事情。把孩子看做是独一无二的、拥有独立观点的个体。换到孩子的位子上来思考:一能帮助我们看到事情的真相;二能让我们面对孩子的情绪是更有耐心;三是树立榜样。
当然,理论总是能够把事情描述得看起来很简单。实际操作却困难重重。我们最不容易换位思考的时候却是最需要我们做换位思考。
经由孩子的养育,我们更多地看清自己,理解自己、成长自己,互为馈赠--或许是最美好、最温情的画面。
用科恩为父母们总结出一个简单而有力的原则结尾,即时时问自己:我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是否可能与我的需要、我的恐惧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而无关乎他们真正的兴趣和需要。
汉娜·阿伦特是20世纪最伟大、最具原创性的思想家、政治理论家之一。也是20世纪最杰出的女性之一。她不仅是著有《集权主义的起源》。早年她在马堡和弗莱堡大学攻读哲学、神学和古希腊语,后转至海德堡大学雅斯贝尔斯的门下,获哲学博士学位。1933年纳粹上台后流亡巴黎,1941年到了美国。她是美国最负盛名的政治哲学家。
在书中汉娜提到了ActiVa和人的条件两个概念。对于“vita activa”这个词,我建议把它解释为人的三种最基本的活动:劳动、工作和行动。这三种活动都是极为基本的,因为它们分别对应于拥有生命的.世人的种基本条件。
政治动物--行动的人:投身于公共政治事务的生命阿伦特是20世纪一位杰出的女性,是人类思想史上少有的堪称“大师”的女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使用:指向人类活动的领域,强调行动和实践
在解读《人的条件》一书时,扬─布鲁尔发掘了其中有关宽恕的论述。传统上,宽恕属于道德领域,阿伦特则赋予宽恕以政治意涵,强调宽恕对于政治的重要性。扬─布鲁尔认为,阿伦特的宽恕观念具有预见性和实践意义。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