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同样高龄的乔治·米勒相比,既不懂惜字如金又不珍惜老羽毛的雷德利·斯科特实在是让人爱恨交织。没有了达蒙·林德洛夫为《普罗米修斯》编织的巨坑级阴谋论和神秘主义,《异形:契约》再一次暴露出年事已高的雷公对卓越视觉效果的倚靠,以及对叙事漏洞和逻辑的不加重视。
和《普罗米修斯》一样,《异形:契约》带来了国家地理和探索频道级别的高清精致场景——这是80年代的《异形》系列电影完全无法做到的,也是诸如詹姆斯·卡梅隆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等幻想流科幻导演所不能带来的视觉体验。但到了《异形》的故事身上,却由于缺乏信服力而显得危机四伏,无所适从。
《异形:契约》并不是根基扎实的《火星救援》。而这个根基,反而是雷公和《异形》系列最需要的内容。没有了神棍侠达蒙·林德洛夫不要紧,没有了外骨骼控尼尔·布洛姆坎普不要紧,但《异形》系列并不害怕由另外的,更有创造力的年轻导演接手,这也是《异形》系列的重要特质之一。
看看丹尼斯·维伦纽瓦高清重制的《银翼***手》吧——由内到外的.高度一致,而又处处充满惊喜。我们衷心希望这样的事情也能幸运地发生在《异形》身上。
但就目前而言,雷公为《异形:契约》带来的依然是重重关隘:深空殖民的科学家们不止是智商下线,而且达到了深度智障的程度。星际远航抠门到就留一个生化人值班?大丈夫!陌生行星首次出场不戴头盔?大丈夫!跟着初次见面谜之撞脸的生化人钻山洞?大丈夫!
《异形:契约》中繁星一样的情节漏洞,当然都是为了让一个个角色送死而挖的坑。对于B级片标准的初代《异形》来说,可以不作数,但对于今天的雷公和《异形》来说,并不是模型变CG这样的更新换代就能加以掩饰的。
毕竟30年过去了,套路都已经熟到不行。
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异形:契约》的话,还是数乔治·米勒的那句“Mediocre”来的恰当。
《异形:契约》和《银河护卫队2》有着类似的关键问题——那就是故事宇宙没有得到扩展。的确,我们见到了前作中角色的后续故事,也见到了更多的新鲜反派,但《异形:契约》在本质上只是个加长版的片尾彩蛋,根本不值得拉成长片。即使主要事件发生在《普罗米修斯》的10年后,即使大卫变身反派并且站到最后,即使《普罗米修斯》的Neo异形和《异形》的正传异形同时现身,依然难以让《异形:契约》的羸弱故事获得足够的吸引力。
《异形:契约》在B级恐怖片和A级科幻片之间游移不定,造成了割裂的叙事风格。正面角色严重缺乏明确动机,而反面角色又自作聪明地打脸自high,妄图以“巴黎铁塔反转再反转”的方式增加情节的复杂度。从某种层面上,《异形:契约》就是雷公的《异形2》——如果当年的《异形2》还是雷公自己操刀的话,可以预见地,基本就是现在这个模样,而不是《阿凡达》前传了。
虽然和《普罗米修斯》一样动用了许多著名演员当食材,但《异形:契约》中,几乎没有一个人类角色是足够有趣或令人难忘的。而其中几人歇斯底里而又极度愚蠢的表现让人心生反感,恨不得抱脸虫赶快做掉了事。
盖·皮尔斯花了几十亿美元,就是为了把一帮白痴射进太空去当人肉外卖的吗?
在这帮白痴里,凯瑟琳·沃特森这次走了大运,是整条船上“最好”的角色了——这个“最好”,也仅仅是这个自***小队里的最好而已。产量惊人的迈克尔·法斯宾德堪以劳模般的态度和表现完成了出色的工作,一人分饰两个不是人,轻而易举得心应手,但和《刺客信条》一样,掉进了一锅臭汤。反而又贱又烂的喜剧咖丹尼·麦克布耐德让人有些意外,烂俗喜剧的印象倒是抹的挺干净。而其他的几个角色,基本上都可以入选系列最蠢了。
与其相比,同样有着许多缺陷的《普罗米修斯》至少在人物上不会无聊,劳米·拉佩斯的伊丽莎白·肖也是个不错的主角,大场面也可圈可点。但《异形:契约》呢?已经随着片名的变更,彻底扔了《普罗米修斯》的所有优点,一股脑地奔向了30年前的录像厅。
想知道更多关于创世的工程师吗?这里没有。整部电影都是为生化人大卫量身定做的老鼠夹子,迫不及待地想抛弃《普罗米修斯》,加入《异形》的大家庭。雷公还有另外3部《异形》前传正在计划中,但按照《异形:契约》的模样来说,恐怕我们很难在看到比《普罗米修斯》更复杂的内容了。
换句话说,《异形:契约》就像是雷德利·斯科特的《星战前传》,一身鸡皮疙瘩和汗毛倒竖。
但作为一部看齐初代《异形》的电影来说,《异形:契约》中的恐怖元素是相当满意的,设计上终于实现了当年遥控模型无法表现的愿望,虽然最后的两场动作戏显得有些提前透支。
如果这就是雷德利·斯科特想要的《异形》前传的样子,那么这套系列真的要停下脚步,好好想想到底要往哪个方向前进了。
一部《异形:契约》在观众和影评人之间画了一条线,左边是“就那样吧”,右边是“太牛逼了”。烂番茄新鲜度71%,Metacritic上52位影评人评分65。
到底为何口碑两极化,删减后的《异形:契约》哪里让影评人集体高潮,小编跟大家一起瞜一眼。
| 观众为什么无感?
导演雷德利·斯科特80岁高龄亲自操刀,续写《异形》经典,想想当年的童年阴影,包哥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加上对《普罗米修斯》的挚爱,对这部《异形:契约》充满期待。
当然,异形的看点绝对是擅长开膛破肚、行动敏捷、随时让你血肉模糊的长脑袋、长尾巴异形,还有电影中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反思,这是雷德利的高明之处,也是一般观众懵逼的地方。
对于没有看过前几部异形,也没有《普罗米修斯》观影基础的观众来说,这部《异形:契约》中对人工智能的造物塑造很容易让观者有懵逼的感觉,这到底在说啥,一个生化人怎么就觉醒了,怎么就变成造物主了。
用娱乐化的表象嵌套严肃的世界观反思是雷德利的拿手好戏,电影表现也不浮躁不过分渲染,营造最深度的恐惧,有种死寂的战栗感。
而引进版本中,本来全片中就出场过少的异形本体,被删减了近6分钟的血腥镜头,最炫酷最令人期待的异形成了配角,观众就坐不住了。我来享受视觉盛宴的,不是看法鲨自己跟自己搞基的。
阉割版的《异形:契约》不可避免会在内容上有肢解感,很多经典的异形孕育出生的场面都消失了,具体是哪些包哥就不剧透了,等影片上映之后,包哥会专门出个科普贴。
对于《异形》的死忠粉来说,这是一次等待了多年的回归,无论它的故事是否足够丰满,能重回第一部《异形》的执导者的最初构想,就像画了一个圆,我们一起回到原点。
很感谢能有机会提前看点映,分享几个槽点吧:
1、内地版有删减,7分钟的缺失导致剧情不够高潮,有缺失
作为一部在国外R18限制级的影片,自然而然在国内会遭到腰斩,或者说,有生之年能上映也不错了,毕竟国内的分级制度还没出来,影迷们苦等5年才盼到了雷导重掌大权,这一切多不容易。
异形在这一部里面的造型又有变化
然而,异形在片子里面沦为配角,出场时间一路被砍,血腥画面一概被抹,这实在是让异形的粉丝们无法接受。而且,法鲨接吻的画面呢?
2、人设太弱
一上来,船长死了。就在大家以为新船长要搞事的时候,新船长的对象死了。紧接着船长很快就被异形干掉了……更别提队员们一个个毫无作战能力,挂掉的速度远超前面几部。当然,一如既往的,女主永远是片子里面的一号作战能手。
3、继续挖坑
其实片子里面已经有在呼应《普罗米修斯》里面的剧情。例如1里面提到了探究人类的起源,在这里可以看到,1里面的女主和大卫到母星之后,病毒倾泻而出导致外星人全部炭化,同时异形开始在这里繁衍。
当然,大卫是有意而为。宁愿在地狱做主人,也不愿意在天堂为奴。最后他干掉沃尔特回到飞船,将“宝贝孩子”带上这艘有2000+殖民者的飞船,故事又该如何发展,这又给下一部埋下了伏笔。
同时也有小细节没有交代清楚。譬如,感染“契约”号殖民者的微粒及其所在的蛋袋是从哪里来的?它与《普罗米修斯》中的黑色液体有什么关系?
幸存者伊丽莎白是如何沦为大卫的试验品的?她是自愿还是被害?
整体而已,单独看《异形·契约》,它可能并不精彩。对于普通观影者来说,最好还是先看过《普罗米修斯》再来看本作才更清晰来龙去脉,不然很多剧情会一脸懵逼。但是联动起几部作品,四大种族的世界观,你还是会为它所构造的异形世界而着迷。
借回来的四天之内我就读完了全书,这本书解开了我心中的种种疑惑,让我从主人公身上的变化找回了些许自信,以及像一面镜子一般反射出自己的不足。最后主人公成为了一家上市公司的总裁,还有心爱的女朋友奥黛丽回到了他身边。
故事梗概:
一个年轻人(他叫阿兰)生长在美国,毕业之后来到法国,进了丹克咨询公司做招聘顾问,却心里倍感压抑,他因为遇见奥黛丽生活才变得有趣而有意义。可是突然有一天,奥黛丽什么也没说就离开了,留下一个小信封,信笺上只写了一个词“永别了。”他在奥黛丽遗忘的杂志里读到一篇文章,决定去埃菲尔铁塔自***。后来他被一个男人承诺答应他一切条件后会帮他改变生活,他最后同意了。
从一个不会表达自己需求到控制别人,他克服了自己的恐惧。他去面包店点了面包,换了三次,最后什么也没买的离开面包店;去卡地亚珠宝店试了机械表和各类金表,什么也没买的出来了;他最后试图让老板说出“傀儡”这个词,当然他成功了。这些是他从来不敢做的,也是我几乎都没有做过的,比起说这是简单的拒绝,更是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且不受他人的想法以及环境的支配,其实没必要在乎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或者更准确地说,没必要总是给别人自己很好的印象。
随后他接到了最后的任务:在一个月之内成为该公司的总裁,这本是给他的另一个任务,让他学会拒绝,即使是自己仰望且敬重的人,但他却接受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与此同时,他十分好奇而且想搞清楚这个想要帮他的人的身份,他同时搞着这两件事,先是通过向媒体透露公司秘密影响股票,再利用这小小的影响促使媒体评论员发表评论大幅影响该股票,迫使公司开***大会,并在这次大会上竞选总裁职位。
与此同时,他根据各方资料想办法弄清这个人的真实身份,最后发现他本是个十分厉害的`心理医生,因为同僚的迫害失去从医资格,在法庭上催眠陪审团是自己无罪释放后经营一家餐厅,而那恰恰是他准备自***时的那个餐厅。
没有时间思考,他必须完成最后的任务,他在总裁大会上坦白了自己前段时间的所作所为,最后赢得了股民们的支持,当然他已经准备好让前总裁为自己干活。
最后他完成任务后去找伊戈夫的时候,得知他死去的消息,并了解到其实那就是他的生父,奥黛丽是他生父收留的患病女佣的女儿,奥黛丽在跟踪观察他的过程中爱上了他......
奥黛丽回来了,自己的生活已经完全可以有自己掌控了,一切看起来都很完美,生活中总是在不经意间捉弄我们,其实是在教我们成长,教我们改变。作者:卡卡
对于异形,我有一种割舍不掉的情节。(我第一次接触异形电影是1998年,所看的是第四部《异形4:浴火重生》,那是我还是小学五年级的小朋友。
从预告片来看,《契约》一片紧跟《普罗米修斯》的情节,同时与异形第一部做出了某种程度的衔接。片中出现了前作中我们熟悉的人造人大卫,并且相关介绍也说明背景中的星球是第一部中肖博士和大卫乘坐“工程师”的飞船抵达的星球。同时,预告片中出现了正传里四瓣虫卵和经典的抱脸虫,说明经过了这么多年,异形终于从前作中的原始异形进化成了正传里的经典形象,而最近继续曝光的一些剧照也说明,《契约》中的异形正在处于进化的过渡时期。看到这里,我对电影已经是迫不及待了。
毫不夸张地说,异形系列电影是我的科幻恐怖电影启蒙作,很长时间里,我以异形为标杆来选择评价科幻、恐怖类电影、文学以及游戏,甚至一度沉浸在cult片的血浆中无法自拔。以至于很长时间里我和周围人讨论电影尤其是恐怖类电影的时候显得格格不入,在90年代,似乎更流行的是港台鬼怪、僵尸以及日本的鬼魂灵异类恐怖片,周围知道异形的朋友我见得不多。现在在A站的异形系列电影下还可以看到很多自称是“看了普罗米修斯以后来瞧瞧正传是个什么样子”的弹幕留言,好像在《普罗米修斯》上映之前,异形一直是潜伏在科幻恐怖电影这一小众群体的背后,孕育着不安的怪蛋而不被大众所知。
我第一次看的异形电影是第四部。看异形4的动机来自于《科幻世界》,多亏了这份杂志,我在童年时代看了不少优秀的科幻电影,节省了许多淘碟的时间精力。虽然杂志上详细刊登了电影的剧情介绍,但是实际观影还是着实被吓到,这就像看菜谱和吃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感受一样。整部片子看下来,我一直是心跳急速全身发抖,虽然是夏天,但是一身冷汗,电影看完,我连从小凳子上站起来的劲也没有了。在看完异形4的第三天,我向我的两个表弟推荐了这部片子,于是我们三兄弟一起经历了盛夏的严寒,只不过,这份严寒再加三倍,因为我们紧接着把123部统统补完。紧接着,整个暑假,我们都在离家不远的几家光碟店里租来了封面印着“异形”的几乎所有电影,当然,其实里面有很多是垃圾片。
异形系列的主题是恐怖,恐惧的内涵,在当代哲学家、心理学家们的研究中呈现出多样的面貌,首先,恐惧来自于人类对于死亡的本能的惧怕;其次,恐惧可以是对于某种对象的恐惧,比如,孩童害怕虫子;最后,恐惧也可以是对于“虚无”的恐惧,在这一点上,海德格尔做出了精彩的阐述,在海德格尔看来,现代社会的人处在一种对于虚无的焦虑烦躁之中,这种虚无和焦虑来自于古典形而上学崩溃以后人类自身意义的缺失,更进一步说,是现代文明的强大力量使人类获得了某种程度上凌驾于自然界的地位,人可以摆脱自然环境的束缚而自由地存在,但是这种自由将人类抛掷于世界中,在这样的世界里,人类再也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其实,海德格尔对于现代人的这种描述,可以在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中找到阐释,当人费尽心思探求所谓的真相直到最后,却发现世界的.真实面貌是由一群扭曲丑陋的古神所支配,在古神漫无目的的蠕动中,这个宇宙根本没有任何秩序可言,而失序则彻底瓦解了人的一切行为准则和道德基础,与古神的凝视中,人类彻底陷入疯狂。
混沌、无序与疯狂——洛夫克拉夫特的世界,难道不是海德格尔描述的现代人的生存环境么?
在我看来,异形电影四部再加上普罗米修斯,其实也展现了恐惧的不同面貌。124三部的开篇都以黑暗寂静的宇宙为始,镜头慢慢略过空寂黑暗的深空,才缓缓定格在孤零零的飞船上,其实都象征了人以及人的造物在这个世界的渺小和无根,因为渺小而微不足道,因为无根而四处漂流。有意思的是,这三部的开场都无一例外地用飞船的内部环境和宇宙空间进行了相辅相成的对比,宇宙是广袤的,而容下人的站立之所却仅仅是那一方狭小的空间,漆黑压抑的船舱正是人类在这个宇宙中仅有的栖身之所,离开了这个狭窄的小屋,人类便会被宇宙的黑暗所吞噬。这种将整个世界的广袤和人类渺小的直观对比,延续到了普罗米修斯之中,在普片开始,导演通过一段长镜头展现了原始地球的巍峨高山、广袤平原和涛涛江河,最后却定格在一处瀑布旁的一个渺小身影上,这个人类的始祖虽然比人类魁梧高大,但是在整个世界相比还是渺小如蝼蚁一般。普片的这种对比不仅仅是在体量上的对比,这种对比实际上是为人类的诞生提供了一个背景,传统的宗教和形而上学中,本体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回答的是人从何来,世界如何的这种问题,因为人的意义和世界的本源是交织在一起的。圣经中上帝第六天造人,其实蕴含着人在上帝造物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上帝前五天的工作其实是为第六天人的诞生做了准备,所以,人在上帝的宇宙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普罗米修斯中,人的诞生对于真个世界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是偶然的一件事情,人只不过是众神对于一个离经叛道者的惩罚仪式的副产品——灰飞烟灭的工程师躯体上的一点儿DNA断片!在古典时代神圣无比的人类的诞生,在普罗米修斯中收到了无情的解构,人的诞生和存在毫无神圣性可言,更不是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而只是一次意外的小事故。人从产生,到延续,再到逝去,既不是神意,也不是天意,如同法国哲学家福柯所说:“人是沙滩上的面具,海水一过,一切终将化为虚无。”这就是异形的世界。
虽然卢梭一直谦虚地认为《社会契约论》只是自己在以前不自量力从事,而后来又放弃了的一部长篇著作的摘要,是一篇简短的论文。但是我认为《社会契约论》是西方近代史上的一本伟大的思想著作,因为卢梭的这本书最早提出了现代政治的核心问题——即政治权威与法制、民主。
《社会契约论》是一本饱受摧残的书籍。在1762年,卢梭这本著作一出版就遭到禁毁,并且在日内瓦和巴黎被当众焚烧,官方和教会人士也对这本书大加指责,甚至连同一时期的大哲学家、文豪伏尔泰也对这本书持有偏见。但是随着欧洲近代史上的反对君主独裁的民主政治革命的暴发,人们开始承认了这本书的地位和正确性。卢梭可以说是当时唯一一个敢说不让国王掌握主权的政论家,有人去这样评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社会契约论》的问世,在政治理论上实现了一个大的突破,它推翻了国王的宝座,驱散了君主的幽灵,主权在民的新学说振聋发聩,令人耳目一新,使备受压迫的人民开始觉醒,知道自己才是国家的主人。”对于一本受到这样高评价的著作,我在一个暑假里只能说自己是粗浅的阅读了几遍,我不敢说自己读懂了这本书的精髓,我只能说说自己浅薄的见解。
卢梭的这本书可以说是从两方面写起的,一是民主,二是法制。而通过这两方面的深入论证也提出了这本书的核心问题,即合法的政治权威是否存在。谈到这里,我要说一下自己对于卢梭书中政治权威的理解,卢梭书中的政治权威并不能单纯从字面上理解为政治的权威,而是要引申理解为政治的合法性,合理性,以及正当性。因而在自然状态下是不可能存在政治权威的,根据卢梭书中的理论解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一个理想的,合法的政治权威是存在的。卢梭在这个问题上参考了另一位思想家、法学家格劳修斯的理论,在书中对于合法的政治权威是如何产生的,作了如下一种阐述:政治权威是在社会契约中,每个人都放弃天然自由,而获取契约自由的过程中形成的。在参与政治的过程中,只有每个人同等地放弃全部天然自由,转让给整个集体,才能让人民得到平等的契约自由,而让政府得到了一份合法的政治权威。
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围绕合法的政治权威是否存在,对于民主和法制两方面都有很多精彩的思想存在。首先,在民主的问题上,卢梭在书中主要是对直接民主进行分析说明,这里我们暂且先不谈卢梭观点里对于间接民主认识的局限性,我们仅仅从卢梭对于直接民主的描写和卢梭对民主的推崇就可以看出卢梭对于民主有着先进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所谓直接民主指的是公民通过直接参加政治活动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物的民主方式,这是民主产生的最初形态,也是一种最易于被人所认知的民主。卢梭在书中对于民主制有这样的描述:就民主制这个名词的严格意义而言,真正的民主制从来就不曾有过,而且永远也不会有。多数人统治而少数人被统治,那是违反自然的秩序的。我们不能想象人民无休无止地开大会。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卢梭对于民主的认识是很现实的。卢梭认为一个完全的民主国家是不可能出现的,卢梭的民主观点与雅典民主实践中体现的民主基本是一致的,其先进性在于对人的民主权、法治、权力制约、公民意识等等思想的分析。局限性在于小国精英式的民主,缺少对于大国平民的民主认识。那些基本原则或理念一步步发展成为了今天民主建设不可或缺的思想基础,尤其是人民主权原则对近现代民主作出的贡献是根本性的。现实中的代议民主制,虽然能够基本切合当今的的社会经济条件,但依然存在着种种不足,卢梭在书中就指出代议制只能代表“众意”而不是真正的“公意”,众意只是诸多个人意志的集合,并不一定是正确的,而公意则能更好的代表民意,是正确并且不可摧毁的。如果说现代的代议制民主对直接民主制是一个进步的话,它也仍然是在继承了卢梭的基础民主理论,只是通过变换民主的实现形式,从而使民主运作更加切合实际,以此弥补直接民主的实行上的不足。卢梭的民主理论的积极意义是勿庸置疑的,从卢梭的书中我们可以看出卢梭的理论实际上也代表了人类对民主的完美期待。他使我们认识到完善民主的路途是没有尽头的。真正的民主是极难成功实现的,我们所做的只能是在先人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实践不断努力,希望民主的光辉最终笼罩人类社会。
如果说卢梭对于民主的认识还是停留在理想性上,是有很多缺陷的,那么卢梭的法制思想则要更具实践性和合理性。卢梭对于法治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就如书中所言“社会公约为政体带来存在和生命;而立法为政体带来意志和行动的能力。”一个社会契约下的社会必须是一个法治的社会。这样的社会才能存在合法的政治权威,因为合法的政治权威必须是有着诸多限制的,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的有序运行和公共意志的正确体现。卢梭对于法治的认识首先是从宪法的设立开始的,卢梭认为宪法起草人“勾画了国家的机构,而不能在此机构中起任何作用”,这体现了卢梭的分权意识,即立法权与司法权的分立,这在现代中国也是适用的。不仅仅是宪法,规定人民日常生活的其他法律也应是如此。卢梭害怕权利的滥用最终会导致公共意志被强权所替代,因此对于立法者的要求近乎苛刻。卢梭对于强权的理解很精辟,卢梭解释强权就是强者的意志被体现,谁强大,谁就有权利。因此在强权下,弱者的权利是不被保护的。那么如何才能建立一个健全的法治社会呢,除了分权思想外,在书中第二卷第十二章中,我们还能看到卢梭对于理想法律的划分。卢梭将法律分为策划全体秩序的“政治法”也就是宪法,规定公民各种自由权力的“民法”,制裁一切法律的“刑法”,以及刻在公民心中的“风尚、习俗”,卢梭把第四种法律称之为“一个国家的真正宪法”说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的法律衰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以保持一个民族的创制精神,而且可以不知不觉地以习惯的力量代替权威的力量,用现在的理论来说这第四种法律可以被看为习惯法,是现代法律的渊源之一。其实一开始我不太明白卢梭为什么会如此推崇第四种法律,仔细想想我才明白,卢梭看重的是第四种法律的民族文化性,第四种法律才是每个民族最有特色的东西。
《社会契约论》实在是一本很难读懂的书,他为了证明合法政治权威的存在分别通过贵族制、奴隶制、民主制的分析来论述政治的理论,又通过对于战争、政府、法律、公共意志来论述合法的政治权威在不同领域的存在形态。我限于自身知识的限制,在读这本书时,查找了很多资料,发现不少学者也对卢梭书中的观点提出了不同意见,并且指出了卢梭思想中存在的很多局限性。通过对他们文章的了解,我感觉自己对社会契约论的认识被加深了,同时也了解到没有哪个思想家的理论会是完全正确的。我们在读书中要敢于质疑权威的理论,要用辩证的视角去看问题。在吸收伟大思想家的思想时,要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去甄别哪些是启示,哪些是思想的局限性。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是作者对于其所处的现实世界的映射。这些世界或美丽,或简陋,但是当你读懂作者的一刻却一定是充满感动的,那种感动是灵魂上的共鸣,是无与伦比的魅力。我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就有这样的感动。
由好莱坞大导演雷德利-斯科特执导的科幻电影《异形:契约》(Alien: Covenant,今日发布了一张先导海报。该海报以黑色和绿色为主色调,完全沿袭了《异形》系列电影的色调。画面中间是一个外星的神秘蛋体,这在《普罗米修斯》中曾出现过。在海报上方则出现了“隐藏”一次,这为整个画面增添了无穷的诡异感,让人联想。
《异形:契约》其实是《普罗米修斯》的续集。曾在《乔布斯》里扮演两口子的迈克尔-法斯宾德和凯瑟琳-沃特斯顿,在本片中扮演了飞船里最好的搭档,第一部的努米-拉佩斯、丹尼-麦克布耐德、盖-皮尔斯、德米安-比齐尔等在内的一大票明星也纷纷加盟。
《异形:契约》在故事内容上延续了《普罗米修斯》留下的梗。在前一部电影中,一群科学家和探险者组成队伍,前往一个遥远的神秘世界,这次航行无论对他们的身体还是精神都是场不小的考验。在他们到达目的地时,才发现人类关于生命终极疑问的答案。《异形:契约》将顺着上一部的故事往下讲,科学家们将了解“造物者”和人类的终极关系。在这部《契约》中,斯科特或许不会把电影拍得神秘而晦涩,娱乐性将大大增强。
影片在上周曝光了一条长达4分45秒的超长电影片段。该片段正是发生在全家福剧照的场景中:以詹姆斯-弗兰科扮演的“船长”为首的全体成员,在进入到休眠状态之前,一起吃了“最后的晚餐”,气氛相当和谐。从续集的片名可以看出,“契约”字面意思是指上帝与人类达成的契约,实际上是指人类与“造物者”达成的某种秘密关系。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