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孩子养成“先做后玩,刻苦学习”的好习惯。回家后自觉、认真、有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假期作业,主动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报刊,以丰富孩子的.课外知识。
我相信好的设计不言自明,但是酒香也怕巷子深。做好设计,也需要为好设计配备具有说服力的理由。好的设计,通过好的说明文档,可以变成一个伟大的产品。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不管你有没有准备好,你随时都有会有可能碰到一个,他会追在你屁股后面戳着屏幕问你每一个像素为什么是这个颜色为什么在这个地方。真的。你需要锤炼出一个强大的内心,推敲好关于一个细节的解释和每一种可能存在的问题的答案,用以应付一个随时可能跳出来的这个——对,哪怕是关于每一个像素。
“这条线是搞毛用的?”
“它是用来分隔用的。”
“好吧,那为什么在这个地方?为什么是这个颜色?为什么要这么粗?为什么……”
“这样看起来更好……”
“这样看起来更好”是不够的。你需要有一个更为充分的理由来解释你的设计,解释它的层次结构,平衡把控,以及它和整体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你需要用更系统更专业的方式来阐述它为什么“这样看起来更好”,但同时也必须使用能让这位“利益相关者”明白的词汇和方式来表述。
同样,你这么做的前提是你确保自己能解释清楚自己的设计(这么做的话,同样也能帮助你验证自己勤恳工作的成果,确保自己是否完全掌控了自己的设计思维。这个说法听起来可能挺官腔的。确实如此。但是当你逐渐成长,这种能力会是你驾驭设计、甚至驾驭团队、领导团队的重要手段,它是一种复杂的艺术。你走的越远,与人打交道的时间就越多,掌握这种艺术就显得越重要。
对,你真的有天赋。但是往往因为渴望证明这一点,你会急于寻找方向,试图寻找“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在想法成熟之前,你就从纷繁杂乱的思绪中挑选一个方向,随后开始自己的征程。这样合适么?答案显而易见。不要高估了思路成熟的周期,这个世界并不需要你去打破“最快选错路”的吉尼斯记录。
也许你的老师将闪逝的灵感视作创作时的珍宝,将其视作最为难以攀爬的巅峰。我完全不同意这个观点。灵感很不错,但是它并不能作为最重要的倚赖,并不足以令人信服。当你拥有灵感,瞬间想到一个点子之后,你需要将它拧干,打散之后再审视。
的确,作为创意工作者,我们工作时尽职的探索形同嬉闹,比起开发者和运营者,这是难得的奢侈体验。因此,我们需要更好地对待手头的工作,将自己认为值得深挖的灵感仔细拆解分析,让它成为真正实用的思路,设计更优质的产品。最开始的时候,这个过程多少有点机械和笨拙,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思路的迁移和更迭会逐渐圆转如意,一线灵光与最终产品设计之间的界限会逐渐模糊,最终,二者会合而为一。
所以,不妨继续深挖。即使你认为这个想法是完美的或者毫无用处,不要过度倚赖它,也不要放弃它,多花点时间推敲一下,发散一下思维继续想想,深入分析一下那些你认为微不足道的细节,我保证你会在转角处发现发现更好的解决方案,甚至一个全新的世界。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