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论点应注意:概括出来的论点要简洁利落;要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清论点和结论;有修辞手法的句子不能作为论点;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论断的句子。
题型:概括全文中心论点;找出或概括局部论点(分论点。
例:2003年的《奥林匹克新格言》第18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奥林匹克新格言是道德的净化、人性的回归和时代的需要。
从文章标题看,“奥林匹克新格言”只是论题,表明作者阐述的范围而非观点。开头第一段先引用新任国际奥委会(微博主席雅克?罗格的话来阐述新格言的内容,但不是作者的观点,看法。直到首段最后作者提出新格言的意义才是作者的观点,而下文也围绕着这个意义在展开论述,所以新格言的意义才是全文论点。
1、含义分析:
答题思路:表层意思+深层含义(情、思、理)
例题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这粒盐,原本并没有溶化掉。《我愿为你收藏一粒盐》
答案示例:“溶化”原指固体物质在液体分子的作用下的溶解过程,文中喻指犯过的错误被忽视或遗忘。
例题2:结合全文,理解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2分)
例句:我愿意把这粒盐一直收藏下去。因为,我想用我的永久收藏,来换得这位同学的一颗一辈子不去犯错误的心灵。《我愿为你收藏一粒盐》
参考答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所犯的错误,“我”不直接点名批评,希望用这种不伤害学生的方式来换得学生自省,并永远保持自律。
例句:痛与爱纠结着,压迫着我的心房,促使我身体力行。《盲道上的爱》
参考答案:感同身受的痛苦滋味和深深的关爱之情交织在一起,使“我”的内心产生压力,促使“我”去更深切地盲人(残疾人)生活的艰辛,更努力地去为他们多做一些实事。
2.作用分析:
例题: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趁老树虬曲的枝丫还郁郁葱葱,让我们赶快跑回家,去问妈妈。
答案:本段起过渡作用(1分),承接上文的感悟,引出下文的劝告。(1分)紧扣文题(1分),呼吁人们抓紧时间与父母交流。
同其他文体的文章相比,说明文更要求语言的准确,即一定要符合客观实际,特别注意表修饰、限制的词语的准确运用以及下定义的恰当性。如《向沙漠进军》 中说,经过治理,已有一部分沙丘长了草皮和灌木,对于这种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防止过度和任意放牧,就可以固定下来。这里,过 度任意用得非常有分寸,不是不能砍伐,而是不能过度;不是不能放牧,而是不能任意。
说明事物要求在时间、空间、数字、范围、程度等方面都要准确无误。在准确的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平平实实,也可以生动活泼。
事物的特征和本质是通过合理的顺序层次表现出来的。说明文都是由说明对象本身的特点出发来安排说明顺序的,所以不同的说明对象运用的说明顺序也不同。阅读说明文,要懂得说明顺序的一般规律。说明顺序大体有三种:
(1)空间顺序。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相对静止的事物和内部构造比较复杂的事物。如园林、建筑物、工艺品等。如《故宫博物院》用空间顺序介绍故宫博物院的构造。
(2)时间顺序。即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顺序。这种说明顺序一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如《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写书籍由古到今的发展变化。
(3)逻辑顺序,也称事理顺序。即按照事物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逻辑顺序通常包括下面几种情况:
①从整体到局部,如《中国石拱桥》中介绍赵州桥的特点时,就是从整体到局部地先介绍全桥,再介绍大拱、拱圈,桥上的石栏、石板。
②从原因到结果,如《向沙漠进军》先说明沙漠对人类的严重危害,揭示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再说明怎样向沙漠进军,结果如何。
③从特点到用途,如《向沙漠进军》中说明如何利用沙漠时,就先介绍沙漠日光照射告别强烈和日照
时间特别长的特点,然后针对这些特点来说明其用途的。
④从主要到次要,如《苏州园林》中在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时,就按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由主到次地进行说明。
⑤从概括到具体,如《统筹方法》先概括说明什么是统筹方法及应用范围,再以泡茶为例,具体说明统筹方法的应用及价值。
⑥从现象到本质,如《死海不死》先描述死海浮力大、淹不死人的表面特征,再列举海水中各种矿物质的含量来说明死海咸度很高的本质特征。
判断论证方法。 2011《中考手册》中明确要考察的论证方法有三个: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注意:议论文中举例论证与说明文中的举例子常常容易混为一谈。关键是要分清文体,熟练掌握不同文体的专用术语。分析论证方法的作用要和论点联系起来,先从内容上考虑,再从论证角度考虑。“有力论证论点”一句必不可少。表述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写好处,如典型、有代表性、有很强的说服力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引资料、列数字、作比较、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等。主要掌握如下六种:
(1)下定义。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或概念作规定性的说明。下定义的说明方法能够起到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的作用。
(2)分类别。是根据形状、性质、功能、成因等方面,把事物或事理按照一定标准分成若干类别,然后逐一加以说明的方法。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说明事物或事理,能够使说明更有条理、更加清楚。
(3)举例子。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只从道理上讲解,人们不易理解,这就需要列举一些既通俗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进行说明。举例说明时常有如例如等标志语。举例说明可以通过有代表性的例子,清楚、真实、有力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4)列数字。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具说服力的依据。数字有约数和确数,不管哪一类数字,都能起到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表示年、月、日的不是数字。
(5)作比较。是选择有外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的说明方法。作比较包括类比和对比,同类事物的类比是为了说明相同点;不同事物的对比,是为了突出不同之处。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单,可以更清晰、更鲜明地说明事物,增强说明效果。
(6)打比方。是借助大家熟知的事物,取其相似之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进行说明。其作用是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使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具体。
题1考查下定义(根据文段概括:①雨水多了,森林能贮水;雨水少时,人们可利用森林涵养的水源。②森林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吐出新鲜空气。题2着眼于对段的阅读,要求利用段中的材料说明原因。这一方面是要求读懂,一方面也要求进行概括。地球的绿色之肺日益萎缩的原因是:①地球上的森林有三分之一以上被采伐和被毁掉。②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题3考查对说明方法的作用的理解,此处运用的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形象具体地说明森林“能吞能吐”的特征和在维护生态环境中的作用。题4是细节化的题目,考查对说明文中限制、修饰语的理解。“近200年间”说明了时间之短,“三分之一以上”说明了范围之大或数量之多。题5进行延伸,从知识积累和生活积累的角度考查考生对生活对环境的关心,答案多种多样,只要符合题目要求即可。题6进一步深化,既调动考生的积累,又体现学生阅读后的与见解,考生提建议时要深思,建议要有一定的可行性;所写标语要简明、得体,有一定的警示性。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