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图书馆借书,无意中看见了李镇西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我借回家后经过几天的阅读,我真是感受颇多,受益匪浅。在阅读期间,我数次流下眼泪。我从中感到了一位有爱心、童心、真心、信心的教师。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是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成名作、代表作。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李镇西教书育人的感人故事。李镇西对学生真挚的爱,学生对李老师爱的回报,让成千上万的读者——教授、学者、学生及其家长感动流泪。
《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从七个方面介绍了李老师与学生的一些感人的故事。分别是:
一、爱心与童心——我和学生的感情故事。
二、与玩童打交道——后进生的转化。
三、锻造卓越人格——优秀生的培养。
四、回答心灵的呼唤——青春期教育的尝试。
五、沉重的思考——有一位女学生自***引发的德育剖析。
六、生死两地书——和远方以群众学生的通信。
七、“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人。
我从这本书中得到了最重要的启示,首先是认清自己的教育活动的目标,不是一张张的成绩单,不是一堆分数,而是活生生的人,是要在学校里通过读书获得一定的知识,而且在学校中获得将来发展所需要的各种能力。
其次是,我感受到了李老师对学生的一腔爱心。爱他们才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才能注视他们成长中的每一个细节,才能和他们真正心贴心地进行交流。他才成为了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朋友。正因为李老师知学生的心,他才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在他和学生之间,我们看不见有什么“代沟”。我觉得只有这样的老师才是我们现代需要的老师。我们都应积极向李老师学习。
书中的许多话现在让我记忆犹新,比如那句“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做一个好孩子,让家长幸福;做一个好学生,让老师幸福;做一个好伙伴,让同学幸福;做一个好少年,让社会幸福;做一个好校长,让师生幸福;做一名好公民,让祖国幸福。
对于“后进生的转化”是每一位老师头疼的事情。而通过阅读《爱心与教育》这本书后,我了解到许多的方法,但不论是哪种方法,都离不开六个字——民主、科学、个性。
首先,“后进生教育要民主:用心灵赢得心灵”。作为真诚的民主教育,用心灵赢得心灵,不只是教育的条件,更是教育本身。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后进学生”的心灵,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
其次,“后进生教育要科学:把教育主动权交给学生”。把教育主动权教给后进生,让他们在自我教育的同时又接受集体的监督,既允许其反复,又鼓励其进步,这最能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科学。最后“后进生教育要个性:不以分数论英雄”。
我想,如果我们都能向李老师一样用真心、爱心对待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向李老师一样多多专研教学、专研学生,我们的教育一定成功。
《爱的教育》自二十年代被夏丐尊先生译介来后,被誉为著名的儿童读物。为教育界及一般人士所喜读。
这是一部小书,这是一部巨着。意大利的文学在中华的译介,除了但丁那部著名的《神曲》,多少华章,尚不及这部小书对无数人的益处。
我是在高中一年级读到这本书的,安立柯这个小孩子的所行所为、所思所想,让一个初经启蒙的少年胸中似乎有火焰在燃烧。那些书中的故事让我把它居为奇书一部,拿书中的章节向多少同学炫耀。
《爱的教育》其实包含了两个部分,即《爱的教育》和《续爱的教育》。前者是丐尊先生据日译本翻译,后者是亚米契斯的朋友所着,也是据三浦关造的译本来的,对前者是一个合适的补充。
这个补充体现在哪里呢?体现在二者的分别与心理进展的连续性上。《爱的教育》是安立柯做小学生的心理记述,主人公是安立柯及其父母,续集则是他做中学生时的'记述,主人公是他的舅父白契。正像译者所说的,可以看到,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是感情教育,软教育,而续集所写的却是意志教育,硬教育、《爱的教育》中含有多量的感伤性,而续集中却含有较多的兴奋性。
夏先生的话比什么都能说明问题:
“我在四年前始得此书的日译本,记得曾流了泪三日夜读毕,就是后来在翻译或随便阅读时,还深深地感到刺激,不觉眼睛润湿。这不是悲哀的眼泪,乃是惭愧和感激的眼泪。除了人的资格以外,我在家中早已是二子二女的父亲,在教育界是执过十余年的教鞭的教师。平日为人为父为师的态度,读了这书好像丑女见了美人,自己难堪起来,不觉惭愧了流泪。书中叙述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感,社会之同情,都已近于理想的世界,虽是幻影,使人读了觉到理想世界的情味,以为世间要如此才好。于是不觉就感激了流泪。
这书一般被认为是有名的儿童读物,但我以为不但儿童应读,实可作为普通的读物。特别地应介绍给与儿童有直接关系的父母教师们,叫大家流些惭愧或感激之泪。”
然而就是这部能让大家“流些惭愧或感激之泪”的作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能仅仅作为一种儿童读物继续地广泛阅读下去。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
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何其难!在教育的整体认识上,作为一个完整教育过程的学校教育,它永远不是也不可能是以儿童为目的的,它首先考虑的是现实社会中各种矛盾的存在和社会本身的发展,是一代代的儿童将成长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教育不仅仅是自由的,也是强制的。集体教学的形式一经奠定,所谓“因材施教”只能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的目标。
从这一点上来说,《爱的教育》也在用成人的标准要求一种教育,我们毕竟不能与儿童一样生活在儿童的世界中,儿童也在成长,他们也不会永远地停留在儿童的标准上。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安立柯进入中学后没有任何的惊诧,而是觉得顺理成章的缘由。
说到这里,我又想起书中关于儿童爱国的那些故事来,那时我常常想起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觉得在精神上有着惊人的相似。在历史进展的过程中,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曾联系得如此紧密,这不是小丸子她们可以说明的一种东西。而国家,正处在惊人的变动中。
这就是我为什么要写写这本曾经影响过很多人,但现在已波澜不惊的《爱的教育》的原因。不仅仅因为我短暂的教师经历,也因为在采访中我看到的那些贫穷的儿童和深受伤害的幼稚心灵。
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最后把这本厚厚的《爱的教育》读完了。读完后给我的第一感触,那就是——爱。
这本书是以一个小男孩——安利柯的日记,来透视日常生活中的学校和家庭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以及父母,兄弟姐妹间的天伦之爱。
爱的教育文字虽然简单朴实,所描述的也是极为平凡的人物,但是,其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会让人感受动不已。例如,每月故事中——马可尔万里寻母的故事。文中讲到了因父母负债,马可尔的妈妈决定去工资丰厚的布宜洛斯艾利斯工作。妈妈刚离开时,还和家里持续着联络。可自从上次马可尔的妈妈写信说身体有些不适后,就和家里失去了联络。家里用尽各种方式寄去的信也石沉大海。收不到妈妈的信,家里更冷请了。父子三人每日以泪洗面,马可尔想妈妈想的快死了。最后,13岁的马可尔自告奋勇决定去找妈妈。
马可尔的坚持使父亲无奈地相信了这个理解事物程度并不逊于成年人的孝子必须能成功。筹备好了一切,马可尔开始了万里寻母的旅程。途中,他历尽了各种艰难险阻,尝遍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凭借着马可尔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人们的帮忙,最后找到了失去了生活意识的奄奄一息的妈妈。马可尔的出现使母亲找到了生命的价值,在医生的帮忙下,马可尔和妈妈最后重逢了……读到那里,我不禁为马可尔对母亲深深的爱肃然起敬。再想想自己。和马可尔同样的岁数,却显得样无知,那样渺小。只要发生一点芝麻绿豆的小事,就把火往妈妈身上撒。真是太不就应了……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但是,有时候,我们也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你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人生,这是一个多么完美的东西啊!
有时候,当我们遇到挫折时,常常会怨天尤人,就好像全世界都在跟我们作对一样,甚至抱怨这世上没有人爱自已,有的想更悲观,则会自***,表示他的抗议,这多可悲呀!
其实,如果我们能够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我们周围的一切,必须会发现,在这个世界上,居然有那么多人疼我、爱我、帮忙我、我多幸福呀!
当你能够感受那份极为普通的爱的时候,相信你必须不会吝惜付出你的爱心给一些需要帮忙的人,是不是朋友们、请你带着一颗圣洁的爱心,投入到全世界中。你会发现: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完美的明天。请乘上“爱”的小舟,走完属于你自己的爱的人生。
给女儿买了《爱的教育》这本书,我也跟着一起看起来,看完之后还是有些感触的。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想
第一次听到《爱的教育》这本书的名字,还以为这又是一本理论性特强的一篇说教书籍,但是当我仔细研读之后才发现并非如此。《爱的教育》是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儿童小说,本书讲述了无数个发生在学校和生活中的小故事,书中以一个四年级男孩安利柯的眼光,用日记的形式记载了小学生安利柯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让人动情,字里行间洋溢着儿童的纯真与情趣,教孩子学会为人处世,学会爱,成为一个有勇气、充满活力、正直的人、一个敢于承担责任和义务的人。
当我看完这篇小说时,我很受感动,感动于教师的敬业,感动于学生对教师的爱,感动于学生对社会的爱等等,我认为爱的教育是凌驾于知识之上的教育,作为一名小学教师,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是受到各种宠爱与溺爱,自私刻薄,缺乏团队意识,不理解什么是真的爱,也不懂得怎么去爱人,那么对他们如何进行爱的教育,应该是所有教育者共同研究的话题。
首先对学生要有爱心,教师的爱实际上是最无私最纯洁的爱,记得自己以前在中学执教的时候,班上有个女生,是个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打工,她跟爷爷奶奶一块生活,性格较倔强,对于老师的话一般不予理睬,经常和老师发生冲突。当我得知她的情况后,我就尽可能多的给她关心和爱护,在她13岁的生日那天我还特地为她组织了一次生日宴会,将班上的班干召集起来一起为她庆祝生日,她非常的感动,在我的关心下她的表现慢慢变好了,性格也变的开朗起来,师生关系也就越来越融洽了,现在她已经毕业了,但是每年的教师节她都会发个短信来问候我一下,我感觉特别的欣慰,告诉自己只要付出我们的爱,相信学生会感受到的。
其次对你的学生要有宽容之心,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孩子犯错误没关系,因为没有谁不犯错误,只要改正就好了,所以教师当遇到学生犯错误时,一定要冷静处理,有可能你的处理方式不当会影响他的一生,爱因斯坦小板凳以及华盛顿砍树的故事,这些故事都是很好的事例,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记得在一节数学课上,我找学生上黑板,因为上黑板的人数有限,没有被找到上黑板的同学就有点失落,突然有个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说你没找他上黑板,他恨你!”我一听这还得了,哪能这样呢?但是转念一想,他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要上黑板,可能只是一时头脑发热,但是不能就这样算了,毕竟他犯了错误,于是我让他站起来,他觉得大祸临头了,不敢抬头,我说道:“**你意识到你的错误了吗?你现在说你现在该说的话,老师就原谅你的过错”,那个男孩一愣,没想到听到的是这样的话语,含着泪向我承认了错误,我也借机在班上进行了教育犯错误没关系,关键是要改正过来。
最后对待学生要有耐心,跟学生打交道真的是一件磨性子的事情,如果你没有很好的耐心的话,我想有的时候你会被学生气的直跺脚。有的教师发现学生错误很多,讲了一遍小孩不是很懂就不耐烦了,老是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上课不都讲过的了啊。长时间下去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会减弱,而对于疑难问题,那就更害怕思考,打击了小孩的积极性。我一般对于学生的教育先认真聆听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听清楚他们内心的想法,然后找到他们想法的错误点,这样才能更好的去帮他分析和解决问题,总之要有耐心,耐心听他说,耐心的对他说。
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要始终与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要爱中有严,严中有爱,爱而不宠,严而有格,严慈相济,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现在的教育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这个目标的达成我会努力奋斗的。今后我将立足教育岗位,率先模范,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