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习当如此。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这里说的是,己之所欲,施之于人。推己及人没有问题,只是推的是不是“立”,是不是“达”。如果自己自身还存在问题,那么在帮助他人之前,首先要帮助自己;在爱人之前,首先要爱自己。其实这个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我希望自己坚强、独立、理智、宽容,同样的也就想把这些推广出去,想帮助别人也能坚强、独立、理智、宽容。
抑郁的时候,我和病友交流,鼓励他们,却让自己很疲惫。那时候,我自己都还没好,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精力和那么大的能力去帮助别人。有这个帮助的意愿是好的,但只限于一种精神上的鼓励才行。后来慢慢调整,好了以后又开始和病友交流,刚开始我会希望大家都按照我的方法去做,我亲身体会的还会有错吗?渐渐又发现每个人是不同的,病情不同,经历不同,那么治疗方法也就该不同。
今天朋友开玩笑要我到联合国去工作最好,这么喜欢帮人,他在伊拉克工作,连自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还怎么去帮助别人呢?
要保证自己是在帮人,不是害人,更不是害己。那就需要自己是在朝正确的方向走,不要错误指引;需要能近取譬,拿自己打比方,将心比心,自己不愿意害自己,那么也就不会去做伤害别人的事了。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之所欲,施之于人。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德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按】这段孔子主要从四个细节方面综合阐述了儒家的修身为人之道.
1不重不威,庄重沉稳这是君子的为人处事的气度目标.尤其是在企业团队管理实践中,部分团队成员里“远之则怨,近之则不恭”,精力一味放在窥探领导隐私及爱好,以便投其所好走终南捷径(无数的中国历史充分证明这些人在所有团队中都存在)。保持距离感的度,是LEADER亲贤远小人的必须。
2学习力,人与人的差别就在终身学习、格物致知上。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反过来修正理论。日格一物,日致一知,累计起来,通过3万、5万、8万小时的积累后,人与人的差别就是天壤之别了。
3道不同不相为谋。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与分歧,表象上是利益分歧,本质上实际上是不同出身背景、家庭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人生经历与阅历、认知模式所决定的价值观的分歧(对人、事、物、金钱的看法)。所以我们在关键团队成员和合作伙伴的选择过程,一定要慎之又慎,宁愿慢点来慎重选择也不要贪快求全!
4知错能改,不讳言忌医。反省及自我纠正是伟大企业家与一般企业家的根本区别。
作为一个略知一点中国历史的中国人,我认为,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很少有著作能够像《论语》这样长久而深远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也正因为这样,我对《论语》的态度一向是只敢仰视而不敢触及。即使以前零零碎碎地读,也从不敢随便发表什么评论。毕竟我对其了解的深入程度还远没有达到可以对其历史地位或性质妄加评论的程度。这个学期,思修课布置写《论语》的读书笔记作为平时作业,于是我只有硬着头皮写一点点我的想法。其中肯定有很多错误,请老师给予指正。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欣赏的人或物,有人欣赏有远大抱负的人,有人欣赏学习成绩好的人,有人欣赏多才多艺的人但是否有人欣赏自己?
在生活中,无论是四肢健全的人还是残疾的人,是成绩好的人还是成绩差的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他们都有被欣赏的权利。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小时成绩并不好,甚至还当过旁听生,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而是努力寻找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发展它,最终,爱迪生发明了电灯、蓄电池等新型的现在生活必不可少的用品,为世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是什么使爱迪生由旁听生变成了家喻户
晓的发明家?是欣赏自己
德国作曲家贝多芬,中年忽然耳聋,这对于一个作曲家的打击是非常大的。在世人看来,贝多芬面对如此灾难,一定会消极和气馁,但贝多芬为了自己的爱好,并没有放弃,而是更加专心、努力的作曲。他把一根木棒的一端用呀咬住,另一端放在钢琴上通过震动接收音乐信息,以帮助自己作曲。正是贝多芬这种坚强的意志和不服输的精神,使他弹奏出《命运》如此撼人心魄的乐曲。是什么培养了贝多芬坚强的意志和不服输的精神?是欣赏自己
一个旁听生、一个残疾人都能如此欣赏自己,作为四肢健全的人,我们应该努力培养自己的坚强意志,寻找自己的优势,发展自己的优势,学会欣赏自己,展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
欣赏他人使自己成长,欣赏自己使自己成功。只有学会欣赏自己,才能发现和展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人更多人欣赏自己。
让我们学会欣赏自己,让更多人为自己喝彩!
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明确了奋斗目标,学习倍加努力。然而还是有很多学生忙于刷题,而不注重学习与思考的结合,如此一来难有优秀成绩。由此可知,学习应与深入思考结合,这样才能提高学习质量与效率。
学而不思,事倍功半。若只单学习各方面的知识资料,侧重知识储量的增加,学习广度的提升,而不通过思考将每一个知识点真正理解,不形成知识系统,这样的学习就难以牢固掌握,更难以运用,于此我有深刻体会。在初中的学习生活中,我就未充分地将学习与思考结合,每次学习新知识后,并无仔细思考,初一初二还能处在领先水平,到初三便越来越难做到真正优秀,中考成绩也不够理想。我体会到,不养成思考与学习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习惯,最终必定难以有效提升学习水平,难以将知识化作实在的`素养,其结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思考与学习的结合不仅能增强思维能力,而且能提升思想境界。深入思考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思维能力,从而为日后学习更多更难的知识打下基础。而日积月累的思维能力训练,反过来也促进了学习者有效地解析更为复杂的知识板块。而且,深入思考的过程中往往容易总结出所学知识的思想精华,这样的理解所得又能提升思维能力。初中时,我并未注重思考,吸取了教训之后,我在高中学习生活中注重学习的质量和效益,注意了思考与学习并进,从而增强了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此外,每次总结体会时,又继续围绕着主线展开对各种知识的品味。在这样的学习中,我明显感到思维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时,也突破了原来的思想境界。学思并重,通过思考,强化思维,也奠定了未来学习更高层面知识的思维基础。
就目前的中学阶段来说,有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使自己拥有健全和优秀的思维能力,而不只是一具空洞的、残缺不全的知识骨架。学虽是基础,但与思考结合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水平。勤学善思的习惯必须在基础学习阶段就要养成,二者的紧密结合应是永不变化的学习秘籍。
学校里有个文学社,常常会向学生征稿,选用的稿件也一定会遵循这一原则,有时候选稿老师还会以这一点作为来向其他的老师讲述。也正因为这个规定,让一些学生的好稿子最终被淘汰出局。
一次开会,随手带一本《读者》去看,旁边的老师指着一文章说,“这文好象与主题没有关系,因为文中没有点到主题啊!”我笑笑说,“可以这样的写,我认为这样写的人比围绕着主题写的人更有智慧。要不你想想《读者》怎么会选上这样一篇看起来没有主题的文章呢?”
第一次上网在洪恩网站论坛发文是英语,后来朋友又向我介绍了“红袖添香”这个网站,于是爱上了这个纯文学的中文网站。情不自禁地注册,偶尔也会随感而写。可很多时候,是在没有主题的.情况下写作,往往是在最后发文时被提示忘了写题目了。于是就想了一个自己觉得适合的主题,或者用自己的意念取一个好听的题目作为随感的主题,有时干脆就用《无题》代之。
自然,我不敢把自己的随感发在学校的文学报上,怕别人知道我网上的文集。在推不掉任务的情况下,就把论文或不合他们选稿规定的文字上交,这样就可以逃脱稿子被选定的命运(论文不是太长就是太无味,在这是不适宜学生的;没有点题的自然不会选中,因为语文教师不想让学生看到不合作文指导时要求的文稿。真是乐于这样的“狡猾”。
记得一次在北京听北大教授曹文轩《我的作文观》讲座,他提到了六大点:
一、生活无处不在;
二、返回自身;
三、有意义与有意思;
四、走出一种写作模式;
五、好知识与坏知识;
六、想象力的保护。
其中第四点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1、肯定一种能让孩子不因写作而感痛苦的方式。
2、写作在人类行为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东西。
曹教授还谈到写作的最大弊端“完全格式化框架里完成写作”不仅会让孩子们痛苦,也会让大人们不想写作。并说常见的写作模式是:见景——入境——抒情——结尾点题。在这个环节中他提到了“教育并不是一个美丽的词眼”这样一句话,这句话就是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写作模式的教育。在这确实应该感谢网络了,因为网络让一些孩子们走出了为写作文而写作的痛苦。
关于主题之说,于我现在是一个快乐的话题,因为我不需要别人来证明我的会不会作文。随心而作是一种快乐,随意而写是另一种快乐!有没有人看,点击率高与不高都不会影响我的心情。我认为愉悦自己心的行为是很私人的事,我只在乎自己的感觉!
正如此刻,边听讲座边敲键盘的作文的美妙,就在之中。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焉用佞?何必要能言善辩呢?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靠着嘴多舌快和人争辩,常常让人憎恶。
伶牙俐齿不代表自己就是聪明、正确。以德服人,不是以嘴服人。我的“辩论无益”思想大都来自于《论语》,现在更是觉得如此,嘴巴凌厉,不如脑子凌厉;言辞敏捷,不如思想敏捷;口才好,不如心态好。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基本上能做到。老者安之,嘿嘿,就差了点。妈妈都快七十了,还要替我担心,上次心脏不舒服,如果不是实在难受,不会找妈妈要救心丸,实在不想看到她担心的样子。不过,好像隐瞒也不是让父母安心的方式。
能取信于朋友,也能关怀比我年纪小的人,就是让长辈安心,这点还得再努力。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