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纪录片《大黄山》首播已经很久了,可是黄山的美丽景色却始终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不论是如仙境般翻腾的云海,还是那留下不灭印记的黄山摩崖石刻,亦或那令人神往的日出,都是天地间至奇的存在。然而,真正能让我折服的,却是那些顶风傲雪的古松。
这是怎样的一道风景啊!一棵棵古松在雨打风吹下;在云缠雾绕下;在霜欺雪压下,仍傲立于大自然斧砍刀削的千仞绝壁上,俯视深渊,直刺苍穹!看,他们欣然张开那温暖的双臂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华夏儿女,书写了一次又一次的华美乐章。
是怎样的环境才能造就出如此不屈的灵魂?我不禁感叹道,难道是严寒酷暑的磨练,又或是生命之土的荒芜,还是那水分供给的不足?试问:没有泥土的依靠,他们是如何在险峻的峭壁上经受住寒风炎日的摧残;没有水分的滋润,他们又是如何向人们展示这磅礴的翠意?我沉思了:不,不,不是这些造就了如此不屈的灵魂;对,对,是黄山松自己造就了如此不屈的灵魂。或许你未曾发现黄山松都有一种奇特的姿态:他们总是向着一个方向生长,是的,这是一种甘于奉献的姿态,更是一种团结的.姿态。试想,在生命之水稀缺,生命之土荒无的岩壁上,若每个枝桠都要生长,会有今天黄山松这一景观吗?或许他们已敌不过大自然的折磨,正是因为有了一侧枝桠的自我牺牲,另一侧枝桠的团结协作才成就了黄山松的绝世之美。
伴着这一棵棵的古松,我的思绪飘到了徽商鼎盛的明清时期。听吧,伴着阵阵清越而又坚定的马蹄声,一群群马队从大山走向世界;看吧,迎着一次次的笑声,一座座徽商古宅拔地而起。
这是怎样的一道风景啊!一代代的徽州商人,从这交通不便、不予外人道也的桃源世界走向大山外的美丽,并且延续200多年,这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是怎样的环境才能成就如此不朽的丰碑?对,就是黄山松的甘于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成就了这段传奇。看!那一排排的徽商会馆,或许你就明白一二了。遍布各地的徽商会馆一方面是为了联络乡谊,代为传递乡人信函。但更为重要的却是为本帮商人提供方便,代表徽商与官府交涉商业事务,从而大大地强化了徽州商帮内部的凝聚力,提高了徽商的市场竞争力。然而,单是有这些还是远远不足以让徽商延续200多年,徽商的奉献精神不仅从时间上延续了这段辉煌,更是从精神上提升了这段辉煌。大量的徽商发家致富后,自己依然克勤克俭,但是一旦当他们面对国难民困或旱荒水灾时,却又会慷慨解囊,将财富奉献给社会。正是这种种“义行”、“义举”的奉献精神成就了不朽的徽商。
不论是黄山上那一棵棵傲然挺立的古松,还是徽州大地上这一代代永不磨灭的徽商,我想都是我们的徽魂。他们用自己方式抒写着古徽州人甘于奉献、团结协作的精彩画卷。
谈到这个问题是因为有的人把嘴巴的功能的次序颠倒了,嘴巴的第一功能本来应该是吃饭功能,然后才是说话功能,至于这两个功能的先后顺序我想是毫无疑问的,能有不吃饭而成天喋喋不休的人吗?没有;能有不吃饭就能侃侃而谈而且激情昂扬的人吗?没有;可见,吃饭是嘴巴的第一功能应该毫无疑问的了。然而,颠倒过来以后的嘴巴功能变成了什么,傻子都会明白,第一是说话,第二才是吃饭。颠倒过来的次序似乎有精神主义者的高尚之誉,不像我的观点容易落得个物质主义的庸俗之辈。然而我们都是容易上当的人,因为我们人类最大一个缺点就是虚荣心,这个虚荣心害人不浅。本来自己要活着,就先要吃饭,本来是个简单的问题,却因为有了虚荣心的支配容易把简单的问题搞得复杂化,于是就有了大多数的共识:那就是说话在先,吃饭在后。对于这个问题,因此我们老祖先就留下很多:“祸从口出”,“静坐莫论他人非”,在老舍先生的茶馆里就张贴着一幅“莫谈国事”的标语。可见,说话问题着实在先,因为你的嘴巴说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了吃饭问题。
鲁迅先生在一篇文章里写到这样的一个故事,其实也谈的是说话问题,故事讲得是一个富人家里添了孩子,满月之际,亲朋好友都拿着礼物前去祝贺,其间,大家都说了吉祥祝福的话,无非是这个孩子将来一定“大富大贵”“长命百岁”,然而很不幸的是有一个不会说话的朋友却说了一句:“这个孩子将来是要死的。”结果就遭到了众人的谴责,主人也把他轰了出去。故事完了,鲁迅先生总结说:说孩子要死的倒是真话,因为还从来没有见过不死的人,倘若有,那地球上早都站满了人。而说孩子“大富大贵”“长命百岁”的虽然好听,但是就不一定说的是真话。因为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那样的好运。然而事实上说话的结果呢?说真话倒被赶出家门,没得吃上主人备上的宴席;而说假话的呢?却成为主人的座上客。这个故事倒是非常经典,也能够充分为人们说明嘴巴的功能:不能不是说话在先,吃饭在后,因为倘若不会说话,连得饭都吃不上。可见老祖先的经典言论是很有道理的。
然而倘若为了吃饭而说话,说一些假话,奉承话,讨好话,谄媚话,动听话,这于听话的人而言,也就不见得有多受用,甚至还要因为这样的话而被“捧***”。《乌鸦和狐狸》的故事大概连几岁的小孩都知道,狐狸说的话好听不好听,自然很好听;乌鸦的歌声美不美,自然不美;但是受骗的乌鸦还是喜欢听这样的话,结果他一张嘴巴,嘴里的.肉就掉到狐狸的嘴巴里了。这个故事讽喻的道理很浅显,讲假话的狐狸骗到了美味,喜欢听假话的乌鸦反而受到了愚弄。原来为了吃饭而说的话不见的都是“真话”,这于听着的乌鸦而言是有大教训的。如果乌鸦仅仅是只有一口肉,受到欺骗后也许就能马上明白狐狸的险恶用心,以后不再上当听狐狸的假话;然而倘若乌鸦有很多肉,就不一定在乎,说不定自己一高兴,还会专门到家里再衔来一口肉赏赐说假话的狐狸。可见,说假话终究是为了吃饭,而为了吃饭说的话就不一定是真话了。
然而我们终有不为吃饭而说假话的仁人志士,这些人为了自己国家的强大,为了自己民族的复兴,敢于趟真言,揭时弊,以笔为剑,直刺丑恶的咽喉。他们的文章或为匕首,或为投枪,或为手术刀,横扫一切妖魔鬼怪,他们无疑是我们民族的脊梁。
他们,和那些说假话混饭吃或者只要不说话就能有饭吃的人像比较而言,真是不可同日而语,虽然他们因为说真话不仅丢掉了饭碗,甚且有的丢掉了性命,但是他们为人民而言,为国家而言的精神却永远被人民深深地记住,他们成为这块土地上的丰碑,成为民族的良心。
倘得社会的进步,就不能不说真话;倘得民族的振兴,就不能不听真话。还是回到开始的议题,嘴巴的功能就是一是吃饭,二是说话;而不是一是说话,二是吃饭。如果坚持一是说话,二是吃饭的认识,难免要惹上说话是为了吃饭的嫌疑的。倘若有的饭吃,有的话说,说了真话还受到欢迎,那么这个社会就是最好的社会了。
这是怎样的一道风景啊!一棵棵古松在雨打风吹下;在云缠雾绕下;在霜欺雪压下,仍傲立于大自然斧砍刀削的千仞绝壁上,俯视深渊,直刺苍穹!看,他们欣然张开那温暖的双臂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华夏儿女,书写了一次又一次的华美乐章。
是怎样的环境才能造就出如此不屈的灵魂?我不禁感叹道,难道是严寒酷暑的磨练,又或是生命之土的荒芜,还是那水分供给的不足?试问:没有泥土的依靠,他们是如何在险峻的峭壁上经受住寒风炎日的摧残;没有水分的滋润,他们又是如何向人们展示这磅礴的翠意?我沉思了:不,不,不是这些造就了如此不屈的灵魂;对,对,是黄山松自己造就了如此不屈的灵魂。或许你未曾发现黄山松都有一种奇特的姿态:他们总是向着一个方向生长,是的,这是一种甘于奉献的姿态,更是一种团结的姿态。试想,在生命之水稀缺,生命之土荒无的岩壁上,若每个枝桠都要生长,会有今天黄山松这一景观吗?或许他们已敌不过大自然的.折磨,正是因为有了一侧枝桠的自我牺牲,另一侧枝桠的团结协作才成就了黄山松的绝世之美。
伴着这一棵棵的古松,我的思绪飘到了徽商鼎盛的明清时期。听吧,伴着阵阵清越而又坚定的马蹄声,一群群马队从大山走向世界;看吧,迎着一次次的笑声,一座座徽商古宅拔地而起。
这是怎样的一道风景啊!一代代的徽州商人,从这交通不便、不予外人道也的桃源世界走向大山外的美丽,并且延续200多年,这是一座不朽的丰碑。
是怎样的环境才能成就如此不朽的丰碑?对,就是黄山松的甘于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成就了这段传奇。看!那一排排的徽商会馆,或许你就明白一二了。遍布各地的徽商会馆一方面是为了联络乡谊,代为传递乡人信函。但更为重要的却是为本帮商人提供方便,代表徽商与官府交涉商业事务,从而大大地强化了徽州商帮内部的凝聚力,提高了徽商的市场竞争力。然而,单是有这些还是远远不足以让徽商延续200多年,徽商的奉献精神不仅从时间上延续了这段辉煌,更是从精神上提升了这段辉煌。大量的徽商发家致富后,自己依然克勤克俭,但是一旦当他们面对国难民困或旱荒水灾时,却又会慷慨解囊,将财富奉献给社会。正是这种种“义行”、“义举”的奉献精神成就了不朽的徽商。
不论是黄山上那一棵棵傲然挺立的古松,还是徽州大地上这一代代永不磨灭的徽商,我想都是我们的徽魂。他们用自己方式抒写着古徽州人甘于奉献、团结协作的精彩画卷。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