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题记
别人帮助你时,你最想对别人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如果你问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道:“谢谢你!……”而在我帮助别人的时候,我最想听到的是:也还是“谢谢你!……”
打开记忆大门的门槛,之前发生的那件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还记得那是星期六的晚上吗?我一个要好的朋友正约好来我家做客。她带来了一个镶金镶银的手机。我们在房间的地板上玩叠积木……。
时间在我们玩耍的一分一秒之中悄悄地流逝着。不大一会儿,我们便玩得满头大汗,像一只刚从水里捞上来的“落汤鸡”。“时间不早了,我应该回家了。”她向我挥挥手,说有时间我们继续玩。“哐”地一声,风把门给推上了。“咦,这儿怎么会有一部手机,总觉得很眼熟,对了,是xxx的,这家伙真够健忘的。我穿上鞋子,带上朋友留下的手机,似一只脱缰的野马直冲门外。
“xxx,快开门,你的手机落在我家了。”门开了,映入眼帘的是一双又红又肿的眼睛,好像哭过一样,满脸通红通红的。“你怎么了,是***妈骂你了吗?”我很快的猜出我的疑惑顺便安慰道。她抽泣着,伤心地说:“我妈妈见我没手机,就打我了。”“哦,那你赶快去和***妈解释一下?”我拿出餐巾纸,为她擦了擦眼泪和鼻涕。她点了点头,勉强地露出了一丝丝微笑。“别哭了,有空再来我家玩,再见!”我们两都挥了挥手,她再次对我微微一笑。
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就像喝了蜜一样甜,我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真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多多帮助同学和好友。
有一句话是这么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做任何事都要有规矩,规则,做法,否则便无法成功或常常出错。这里的规矩便是家风,家训了。
在我们的祖国,每一个家庭,都有独特的家风,家训。当然我们家也不例外,我们家也有家风,家训。说到底,家风家训是什么呢?哦!家风是指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风尚,家训是指家长教诲子孙持家治学,立身处世的话。尊老爱幼,友好乡邻,是我的家风,敬老是尊敬老人,爱幼是爱护比自己幼小的儿童。友好乡邻是对待邻居要友好,邻居之间要互相帮助,友好相处。好的家风,培育出国之栋梁,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家风是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个滴做起,慢慢培养,会成为习惯,到那时,家风就完全溶在你的生活中了。那么不好的家风,就只会让我们在生活中跌跌撞撞。
诚实守信,勤劳节俭,是我家的家训,诚实守信是说出的话一定要做到,勤劳节俭是热爱劳动,节约,不浪费。从孔子对儿子的家训,到诸葛亮的家训几乎每个古代家庭都有家训。准确的说是,没有好的家风家训就没有那些历史名人,人们会没有规矩地做事。
生活里,表示快乐地方法有很多,尊老爱幼就是一种快乐。
在暑假里,我带上行李准备和姐姐去奶奶疯玩几天。到了奶奶家,奶奶正在大门口远远地向我们招手,我们像支离弦的箭飞奔过去,放下行李,走进屋里。过了一会,奶奶对我们说:“附近有个草莓园,你们去玩玩吧,顺便帮奶奶带点草莓回来。”我们跨上篮子,高高兴兴地出了家门。
到了草莓园,我们看见有许多大棚,里面长满了红彤彤的草莓,草莓的外表长满了小刺。突然,我和姐姐听到隐隐约约有哭声,在哪呢?我的好奇心很重,正是这好奇心让我东找找,西串串。就在这时,姐姐看到了那小女孩,我们立跑过去,原来,不小心,摔了一跤。我看了她那有泥巴的小手,上面沾着一点血。这可怎么办呢?我连忙跑回家,拿了剪刀、纱布、药水、酒精和棉签,就立刻跑了出去,到了门口,奶奶拦住了我,疑惑不解地说:“你拿这些东西干什么?”我只好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我和姐姐在做游戏,放心吧。”说着,我便跑了出去。
看见小女孩还坐在那“哇哇”大哭我连忙走过去,抓起她那双沾满泥巴的手,用酒精擦了擦,轻轻地上了药水,再用纱布裹起来,终于裹好了。小女孩连忙说:“姐姐谢谢你们。”“没关系,助人为乐是快乐之本嘛!”
医学研究过濒死状态,在那种季度缺氧的难受下,突然会出现一种喜悦,轻飘飘的感觉,也有人痴迷这样的感觉而故意制造缺氧状况。心理学认为人的基本快乐有两种,一是***达成:食欲、性欲。二是感官满足:六根六觉。一块白薯对一个饥肠辘辘的人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快乐,对脑满肠肥的众生却不见得欢心雀跃。精神层面的快乐也有两种:一是物质的拥有,二是社会认同。心灵层面的快乐只有一种,就是获得归属。成为某个更宏大生命体系或信仰体系中的部分,个体生命通过依附获得更永恒的价值与意义。后两种层面上的快乐感受需要人们的思想观念或多或少的参与其中,快乐才能达成。
快乐主义(hedonism)呢?这个词始于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他认为“快乐是生活的目的,也是人生的目的。快乐是社会的道德基础”。伊壁鸠鲁也说“快乐是最高的善”,对统治者来说,让人人有快乐是权力的职责。那么要问,当下的社会是否让我们都拥有快乐呢?弗洛伊德提出一种“快乐原则”,追求快乐是人类行为的动因,也是生命愿意成长的动因。他又提出“现实原则”,认为追求快乐先要接受现实中的不快乐才能达成。人必须在自行其是与自我约束之间找到自己的位置。唯物主义者喜欢把快乐主义说成一种享乐主义,其实是一种误解。致力于为大众提供健康、快乐、舒适、安全的生活的权力者才是民众真心拥戴的'君王。对民众来说,个人行为要以不干扰他人的快乐(利益、权利、行为)为前提,这是和谐社会最主要的伦理意识。
我个人认为快乐主义者是一种主动或主观快乐的实践者,把快乐作为人生的一项任务,通过生活体验的积累,心灵的升华,***的节制与满足,创造一个让身心舒适、愉悦、平和的内外情境。主动快乐就是快乐不需要原因,当然这样的快乐感受纯粹是个人的,没有一种通约的标准。与主观快乐相对应是客观快乐或现实快乐。边沁说“快乐是当下的满足”。意指快乐是可以计算的,可以从外部衡量并被整个社会认同的。快乐是一种拥有,拥有你想拥有的,你就会快乐。不过这样的快乐很脆弱,拥有意味着你可能丧失,丧失是一种比拥有的快乐更长久的多得多的苦痛。
快乐是一种态度,不是喜悦,不是兴奋,不是激情,不是幸福,不是一切可度量的东西。快乐是这样一种感受,面对一个不那么起眼的花朵,缓缓的深呼吸感受它的芬芳,然后轻轻呼出,珍爱它是个生命,感受它生命原本的气息,那也是我们生命的味道。情绪是一种能量,像海潮一样,情绪的浪头升的越高,接下来就会转向更低的低谷。快乐的滋味像一种淡淡的愉悦,这样可以储存生命的能量。让快乐慢慢得来,就会慢慢得走。有人问“你快乐吗?”回答:“快乐!”的时候,相信自己是快乐的,快乐的感受会油然而生,尽管我们没有快乐的理由,但我们勇敢的说出“快乐”二字,我们就拥有了快乐。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