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达坚持的记叙文满分作文(坚持类作文中考满分作文记叙文)

表达坚持的记叙文满分作文(坚持类作文中考满分作文记叙文)

首页话题更新时间:2022-03-06 09:47:58
表达坚持的记叙文满分作文(坚持类作文中考满分作文记叙文)

表达坚持的记叙文满分作文【一】

位置和作用有:①用在文章的开头,起统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并能使文章的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的表达,同时能使文章条理分明,层次清楚。是揭示记叙的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和意义。②用在文章的结尾,一般是为了提高对所叙事物的认识,深化文章的主题思想,点明和加深所叙事物的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③用在文章的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事与事之间紧密地连接起来,使文章结构显得严谨。总之,议论一般用于记叙文开头是解决为什么记叙的问题;用于中间是为了起衔接作用,加强上下文的联系;用于文章结尾是为了收缩全文、深化中心、画龙点睛。

表达坚持的记叙文满分作文【二】

夹叙夹议,就是在叙事过程中穿插议论的成分,即在叙述人物、事件时,针对所叙述的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种边叙述、边议论的表达方式,可以适时地表达作者的心声。作者恰当的议论,还有导读作用,可以引导读者领会其意图,从而品味出文章的思想内容。

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仍是以记叙为主,议论只起提示和表达作者观点及态度的'作用,不影响记叙的展开。议论是为记叙服务的,千万不可喧宾夺主。如果能在记叙的过程中适时地加入一些议论,好似锦上添花,将会收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表达坚持的记叙文满分作文【三】

胜利贵在坚持,如果我们要取得胜利就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因为失败乃成功之母,成功也就是胜利的标志,也可以这样说没坚持就是胜利。

现在许许多多的人或名人不都是依靠坚持而去的胜利的吗?《史记》作者司马迁在遭受了腐刑后,发愤继续编写《史记》并且终于完成这部光辉著作。他靠的是什么?还不是靠坚持不懈,要是他在遭受了腐刑后就对自己逝去信心,不坚持写《史记》,那么我们现在就再也看不到这本巨著,吸收不了他的思想精华,所以在他的成功他的胜利,最重要的还是靠坚持。

我还记得很清楚,我邻居他从很小的时候就逝去了一条腿,一开始的他非常失望,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旁边的邻居都说这孩子可怜,为什么把不幸的事情发生在他身上呢?正当我们那边的人说着孩子可能不会站起来了,还说一些很难听的话,可就因这些话这个人就决心要坚持到底,努力下去,坚持不懈的不放弃,经过身边的种种事情,让他成功不少,但也有失败的时候,一开始的他根本就不会去走哭,可他一次次的去练习,不管有多苦多累他都是坚持不懈的走下去,他比别人努力百倍也多付出百倍,为的就是只要努力了我不怕自己不行,要是你没去努力没去坚持,你怎么会成功呢?经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许多,一个少了一条腿的人都可以为自己的努力去证明,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就不怕办不到,所以我们这些人,要比他们更加努力去坚持自己的理想。

比如坚持不也就像龟兔赛跑,兔子的腿跑起来比乌龟快得多,照理说也应该是兔子赢得这场比赛,然而结果恰恰相反,乌龟却赢了这次比赛,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正是因为兔子不坚持到底,它以为自己腿跑得快,跑一会就在路边睡大觉,似乎是稳得第一,然而乌龟则不同了,它没有因为自己的腿短爬得慢而放弃,反而它却更加锲而不舍地坚持爬到底。坚持就是胜利,它胜利了,最终赢得了比赛。

其实,“水滴石穿,绳锯十断”,这个道理我们每个人都懂得,然而为什么石对石头来浇水能把石头滴穿了,柔软的绳子能把梆梆的木头锯断,说白了,这还不是坚持,水和绳子不可能在一天就把石头锯断,滴穿还不是每一天的每一天,坚持下去,直到把它们滴穿,锯断,所以只要每个人坚持了, 没有放弃,我相信一定能行。

表达坚持的记叙文满分作文【四】

叙述是记叙文的基本表达方式,它的特点是陈述过程。一篇记叙文必须清楚地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事件涉及的主要人物、次要人物以及事件发生的背景缘由、发展经过、高潮、结局、尾声等要素。只有这样,读者才能对文中事件的来龙去脉一目了然,对人物性格准确把握。当然,一篇文章中,并非每一要素都要提到,而应根据情况注意详略安排,将最能体现题意、表达中心的详写,将次要的略写或不写。

表达坚持的记叙文满分作文【五】

顺叙,就是按照事件本身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进行叙述。先发生的先写,后发生的后写,借以展开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讲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样写,能顺理成章地反映事件的发展程序和本来面貌,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容易接受和理解。这是一种最基本、最常见的叙事方法,占记事文章的大多数。

记事时,常见的顺叙方法有四种:

(1)按事情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叙述。顺序是:起因经过(包括发生——发展——变化——高潮)结果。

(2)按时间推移,也就是按时间变化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

(3)按认识的发展过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步步深入地进行叙述。如《落花生》就是按认识的发展过程进行叙事的文章。主要讲的是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形,通过父亲跟孩子们的谈话,‘启发孩子们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借物喻人,通过说花生的特点,从中悟出做人的道理,对于涉世不深的孩子来说是很难认识上去的。父亲顺其自然,按照孩子们的认识能力,由浅入深地启发诱导,从“爱吃花生幺?”说起,再谈到“花生的好处”,然后抓住花生的生长特点,步步深入。,在对比中谈花生“最可贵”的地方,进而提出对孩子们的希望,说出做人的道理。父亲启发得法,适应了孩子们的认识过程,由此一拍即合,使孩子们明白了父亲借物喻人的良苦用心。按认识的发展过程叙事,顺理成章,说理深刻,能表达强烈愿望,富有哲理。

(4)按地点的变化即空间位置的变换进行记叙。

这几种方法有时在一篇文章中交错使用。

顺叙法运用得好,可以使文章的层次、结构与事件的发展过程同步进行,读起来条理分明、有头有尾、脉络清晰。如果材料取舍得当,叙述有详有略,有主有次,重点突出,读起来就会生动感人。但写不好,就会使文章内容平铺直叙,像记流水帐那样乏味了。

【例文】

尾巴

<br /

> 这是几年前的事了。

我第一次给一年级上课。上课铃响过,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翻开书,背着手,端端正正坐好,等着我上课。

我走进教室,准备给孩子们讲《猫》这一课。为了使学生们对所讲之物印像深刻一些,在开讲之前,我决定先启发一下同学们。

“同学们,有种动物,大大的眼睛,长长的胡子,爱在炕上睡觉,睡觉时爱打呼噜,还长着一条尾巴。同学们,谁知道这是什幺?”我像讲故事一样讲完,问学生。

“老师,我知道!”有个叫小勇的男生举手说。

“好,那你说说是什么呀?”我请他站起来。

“是我爷爷。”

我实感意外,忍不住笑了。

“我爷爷有大眼睛,长胡子,常爱在炕上睡觉,睡着了还打呼噜。”+小勇认真地说。

“那你爷爷有尾巴吗?”我问。

“有!要没有,那咱队里开会,咋说要割我爷爷的尾巴呢?”

小勇瞪着一双天真的大眼睛问我。

“你弄错了,你爷爷没有尾巴,那是……”我觉得道理太复杂,对几岁的孩子实在没法讲清楚。,

“我奶奶也不信,老是生气地说:‘我和你爷爷过了一辈子,也没见他长什么尾巴。就因为在院子里种了几垄黄瓜卖了,就长出什么尾巴来了,这不是糟蹋人吗?’老师,你说我爷爷真有尾巴吗?”小勇认真地问。

怎么说呢?是那奇怪的年月使爷爷长出了尾巴,还把尾巴留在了孩子的心灵上,面对小勇的问题,我没法一下讲清楚。

【简评】

本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用师生在课堂上的对话,讲了在“四人帮”掌权时期发生的一件既可笑又可气的事,深刻地揭露了“四人帮”的倒行逆施和迫害人民的罪恶勾当。

叙事时,作者用叙述,先写了起因:“我”讲《猫》一课时所作的一番启发;接着写了经过:小勇的回答出人意料之外,没说是猫,而说成是自己的爷爷,在“我”的追问下,小勇讲述了生产队开会要割爷‘爷尾巴的事!最后写了结果:小勇的话引起了“我”的沉思。“是那奇怪的年月使他爷爷长出了尾巴,还把尾巴留在了孩子的心灵上”。这样写,使事情的发展过程井然有序。又由于作者注意剪裁,使主次分明,重点突出,因此立意十分深刻。读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倒叙法

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果或最突出的片断提到文章的开头进行叙述,然后再写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倒叙可以造成一种悬念,是巧妙的构思手法之一,能引起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倒叙,不仅用于记事,也用于其它记叙文,倒叙的运用有四种方法。

(1)把事件本身的结果提前,然后再叙述事件的发生和发展。

鲁迅先生的《祝福》就十分成功地运用了这种倒叙方法。作者将故事的结局当作开端,先写“我”在旧历年底回到故乡时遇见祥林嫂因贫困潦倒而沦为乞丐的悲惨情景。在第二天傍晚又听说祥林嫂离开人世。一开始就把祥林嫂临死前的形象推到读者的眼前,然后才回过头来追述祥林嫂的生平和遭遇。这样写造成了十分浓厚的悲剧色彩,使小说一开始就扣人心弦,引起读者强烈的同情心和好奇心。

有一名同学以《花》为题,写了班级里出现的一件好事。开头也是用这种倒叙方法写的:“初春的一天早晨,当我一跨进教室的门槛,就发现了对面的窗台上多了一盆盛开的君子兰花。那一朵朵淡红色的花儿扬着笑脸,相互簇拥着,仿佛一团火。啊,真美呀!”在这篇作文里,作者先写了事情的结果教室里多了一盆美丽的君子兰花,然后用一句设问“这盆花是谁献的呢?”自然巧妙地引出了读者急于知道的献花人,献花的原因和经过。读起来赏心悦目。

(2)把事件最精彩、最关键或最紧张的片断截取下来,写在文章的开头,以吸引读者,然后再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起因、发展和结果。

(3)先写眼前的事物,由此及彼,引起回忆,再追叙往事,形成倒叙。

如《小木船》就是用这种倒叙方法开头的:“每当我看见珍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就想起陈明来”。由眼前的小木船想到昔日的朋友,在回忆中追述了“我”和陈明之间围绕着小木船使友谊破裂到恢复的全部过程。最后,又回到眼前的小木船上,首尾呼应。通过“我”珍藏小木船,表达了我对昔日的朋友发自内心的怀念。

《一件珍贵的`衬衫》也是用了这种倒叙写法。先讲“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这不是一件普通的衬衫,凝聚着敬爱的周总理对工人群众的阶级深情。每当我看到它,周总理那高大光辉的形象就浮现在我的眼前;每当我捧起它,就不由得回想起那激动人心的往事”。然后在回忆中描追述了周总理送给“我”衬衫的经过。先写事情的发生:“我”骑自行车插进了马路的快行线,碰着总理乘坐的汽车,刮破衬衫,擦破点皮:接着写事情的发展:总理派专人专车护送“我”去医院检查,又亲自打电话来询问情况;最后写“我”收下了总理派人送来的“珍贵的衬衫”。作者用朴实的语言,翔实的内容,赞扬了周总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热爱人民群众的光辉形象。

(4)先写当前的情况,再回忆过去的情况,然后回到现实中来。以形成鲜明的对比,给读者留下深刻印像。除记事外,也可用于记一个人的转变,一个地方的变化等。用这种倒叙方法能增加感人的魅力。

运用倒叙,要注意这样几个问题:

(1)要从内容和主题的需要出发,不要为倒叙而倒叙;

(2)要做到首尾互相呼应;

(3)在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既要有明显的界限,又要过渡衔接自然巧妙。这样才能使文章气脉连贯,线索清晰。

【例文】

悔悟

姜军走了,他转到白城市的一个小学去读书了。在他启程的那天,我为他送行,可是,列车已经开走了,我伫立在站台上,悔恨的泪水顺着脸肆意地流着,滴湿了我的前胸,打湿了我

的衣襟,似乎它也在责怪我的过错。

那是半年以前的事了,一次课间休息,教室里只有我和姜军。姜军因患过小儿麻痹,手指弯曲,很不灵活。脚也跛了,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但他的学习成绩并不比我们这些“健康人”差,每次都是班里的前几名。可我还挖苦他说;“姜军,你虽不是足球冠军队的‘勇士’,却是病夫中‘英姿飒爽’的‘将军’啊!”姜军没有生气,反而笑着说;“张海迪姐姐身残志不残,还在奋力拼搏,攻下道道难关。他能,我也能!”我心想:哼,你学习再好,可活动不能动,连课间操也不能上,还能有多大用?

“六一”儿童节到了,我们互相交换着节日礼物,我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华”,用“绝妙”的笔法作7两幅画:一幅是一个残废人坐在轮椅上,胸前挂一块牌子,上面写着:“谁愿招我?”前来招工的人都摇着头走开了;另一幅是一个棒小伙子站在世界锦标赛的领奖台上,一枚金牌挂在胸前,台下的人们欢呼着……我把第二幅送给了体育委员,第一幅送给了姜军。姜军看着,看着,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抬头望了我一眼,跌跌撞撞地跑出了教室。这时我才意识到阁下了大祸。

第二天姜军没来上学,我听他妈妈对老师说:“姜军又病了,睡梦中常常大声喊:‘我不是没人要的人’我不是……

以后,姜军再也没有回校,听说他爸爸已调到白城市工作,家也要搬走了。此刻,我真痛恨自己的“聪明”,决定向他赔礼道歉,请求他的原谅。可是迟了,他已经走了。

晚上,我躺在床上,姜军眼流泪水跌跌撞撞跑出教室的情景总在我眼前晃动。不知不觉,我睡着了。我梦见姜军考上了大学,和海迪姐姐一同来看我们。“姜军!”一下子我把自己喊醒了,赶紧走到桌前,重新画了一幅画:一个残废人拄着拐杖,胸前挂着奖章,在人们的簇拥下,挥着手……

我把我的画和祝愿一起装进了信封,然后飞快地跑进了邮局,将信投入了信筒。我又顺着那个口往里望。啊!信已安然地躺在里面。我直起身,似乎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简评】

本文是按倒叙的第四种方法写的,先写当前的情况:姜军走了,“我”去为他送行,列车开走了,没见到他。用“悔恨的泪水”“似乎它也在责怪我的过错”引起对往事的回忆。然后用“那是半年以前的事了”引出往事的发生和发展,详细地教述了“我”嘲讽身患小儿麻痹症的姜军的经过。之后用“此时,我真痛恨自己的‘聪明’……”可是迟了,他已经走了”结束对往事的回忆,拉到现实中来。借美好的梦,醒后重新作画和寄画点明《悔恨》文题。

表达坚持的记叙文满分作文【六】

抒情,就是抒发和表达作者的情感。写记叙文表面看来只是客观地叙述人物、事件,实则饱含了作者的爱憎态度。倘能在叙述的过程中适时地插入抒情句,将能起到画龙点睛之功效。抒情方式比较灵活,既可直接抒情,又可间接抒情,要视其需要选择抒情方式。要提高抒情能力,首先要有一颗“多愁善感”的心,要善于发现写作对象那激动人心的美丽。其次要讲究语言的运用。可选用排比句、感叹句等句式,也可选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方法。不管选用怎样的抒情方式,关键在于作者要有真情。作者具备了真情,表达时就少了矫情、虚情,多了柔情、挚情。

表达坚持的记叙文满分作文【七】

1、顺叙就是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来叙述。顺叙易于组织材料,文字条理清楚,其缺点就是容易陷入平铺直叙中,让人觉得枯燥呆板。

2、倒叙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先将故事的结局或故事中最突出、最动人的片段提到前面,然后再按时间顺序依次叙述故事。如2010年江苏高考一考生满分《绿色生活──奶奶的心事》,开头一段写三叔重返村子见到白杨林而痛心忏悔的场面,很自然地引起对往事的回忆,然后按时间顺序叙述了白杨林失而复生的经过,结尾段中“三叔一声不吭,沉重的双膝已诠释了一切”一句照应开头,结束对往事的回忆。这样写,使读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从而增强了故事的吸引力。二是文章的开头部分不涉及具体的内容,作者由眼前的某一事物引起联想,通过一段议论或抒情性的文字,导入对往事的回忆,然后再将准备的故事按时间顺序原原本本地讲出来,最后以一段议论或抒情性的文字呼应开头,总结全文。这样写的作用是造成悬念,增强感染力,使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运用倒叙时,要交代清楚起讫。倒叙与顺叙的转换处,要有明显的界限,还要有必要的文字过渡,做到自然衔接。

3、插叙是在叙述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与之有关的其他事情的叙述,插叙完毕,再继续原来的叙述。插叙一般有三种情况:

(1)映衬插叙,即在叙述的过程中,插入涉及到另外的人和事,对表现主要人物起着铺垫映衬作用,从而达到以美衬美、绿叶衬红花的作用。

(2)解释插叙,即在叙述的过程中,对人物活动或事件产生、发展的某些原因,作出一些必要的解释和说明,消去了读者的某些疑虑或猜测。

(3)对比插叙。即在叙述的过程中,追忆过去的有关人物或事件,从而形成强烈的对比,以增强其鲜明感和突出感。运用插叙时,要注意插叙前过渡要自然,插叙后衔接要紧密,不能断线。

4、补叙,就是指在叙述过程中,插入少量文字对人物或事件作简短的补充说明。这种文字,一般并不发展原来的情节,仅仅是补充原来叙述的不足,丰富原来叙述的内容。在形式上常采用“原来……”或“后来听人说……”等来表达。如2010年高考浙江一考生的佳作《角色转换之间》叙写了教师“老王”角色转换之间(校长要他提前退休)而征求儿子意见的故事。文章开头这样写道:“老王就坐在村口的大枣树下,抽着烟,坐在石墩上。他平常不抽烟,可今天这烟是好烟,更何况,今天儿子回家,他心里高兴。”接着补叙了“好烟”的来历:校长为了让离退休还有五年的老王提前退休“亲自登门,送来两条中华烟”。有了这段补叙,使文章情节铺设更加跌宕起伏、引人人胜。运用补叙,一要对叙述的内容有深刻了解,从而确定该补叙不该补叙。二是交代要明白清楚。尤其是补叙的内容要和原有叙述的内容相互衔接,过渡自然。三要注意详略。

二、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式。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两类。

1。人物描写的手法主要有:

(1)肖像描写,也称外貌描写,就是对人物外形(包括人物的身姿、容貌、神情、服饰以及随身器物等)的描写。描写人物肖像时,既可以对同一人物不同时期的肖像进行对比描写,也可以对不同人物的肖像进行对比描写;既可工笔细描,也可以简笔勾勒,还可以与环境、语言、行动、心理等结合起来写。但都应注意描写的角度与顺序,不可杂乱无章。如2009年高考江苏一考生的佳作《品味时尚》,从“时尚”的“发型”变化切入,故事随描写发型变化而展开:“一个清爽爽的平头就‘新鲜出炉’了。”“一阵风吹来,分头前的发梢飞扬,映射着一张张帅气的脸庞。”“他的头发是竖着的毛毛头,直指着天,像一根根‘线’。”“班长剃了个平头,我们觉得他做作业时挠着平头的样子很酷,而且一挠那个‘平头’顿时停滞的笔又飞快起来,而且不用常洗头。”主旨在描写“发型”中体现出来。

(2)行动描写,即对人物的行为和动作的'描写。作文时,或描写人物富有个性特征的习惯性动作,以此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或描写人物连续性的动作,使描写富有动感,以此传神;或捕捉人物细微的动作,以此反映人物的心理;或与其他描写方式结合起来写,以此更好地反映人物的心理,刻画人物形象。如2009年高考湖南一考生的满分佳作《踮起脚尖》运用总分总结构,以时间依次为经,以细节为纬,展现了一幅幅“别开生面”的慈母爱子图画,以状写人物行动为开端,中间也借助各个人物行动来突出人物性格,结尾重扣人物行动,再加上画龙点睛式的人物神态、人物语言,凸显了“母亲踮起脚尖为我撑一方爱的晴空”这一深刻的主旨。

(3)心理描写,即对人物在一定情境中心理活动的描述,如思想、感情、愿望、体验等。常见的方式有:一是内心独白法。从作品中人物的角度,来显示他的内心世界。常用第一人称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展开故事情节。二是心理剖析法。作者从全知全晓的角度洞悉人物的内心并对其进行细腻的剖析。一般常用“他想”之类的词由外部描写切入内部展示。三是幻觉呈现法。即通过对人物幻觉的展示,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揭示文章的主题。四是间接显示法。不直接写人物心理,而是通过环境、景物、氛围等透露人物的特定心境,或者通过对人物语言、行动、举止、表情的描写,让读者揣摸到隐蔽在人物内心深处的思想感情和心理活动。进行心理描写时,必须注意两点:一要真实,二要有层次。

(4)语言描写。语言描写可以是人物的个人独白,可以是两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在一起谈话,其中以对话运用得较多。人物对话的描写一般有四种形式:一是后引式:××说:“……”,一般用于舒缓语气的对话。二是前引式:“……”××说,多用于急促语气的对话。急于将话告诉别人,要先话后人。“说”后面加句号。三是分引式:“……”××说,“……”,多用于较长语气或改换语气的对话。前个引号内最后一句末尾往往用逗号,“说”字后面一定要打上逗号。四是省略式:“……”,用于表示连续不间断的对话,有两种情况:①说话者的名字不言而喻,只写对话内容,这样的引语方式显得紧凑;②写众多人七嘴八舌的对话,分不清谁说的,也无需分清,只要把说的话写下来即可。

2。环境描写主要有两种:

(1)社会环境描写,作文时,有关社会环境的直接描写比较少见,它往往隐含在自然环境之中,体现在人物与人物的关系之中。

(2)自然环境描写,写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一要选好写景的时机和写景的角度;二要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写;三要处理好人物感情与景物的关系;四可采用象征手法及对比等多种方法写景。如2010年高考全国卷Ⅱ甘肃一考生的满分佳作《犹忆书香》的结尾“捧着书香,看着窗外嫩绿的枝叶,在书海中,渐行渐远”几句,作者通过描写“窗外嫩绿的枝叶”,有力地凸显了文章的主旨——对深阅读的理解和喜爱之情。

三、抒情,就是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抒情的方式很多,这里重点介绍借托与咏叹。

1。借托的特点重在一个“借”字,可借“事”“物”“景”来寄托作者的某种感慨,来抒发和表现作者的感情。借事托情,即在记叙了某件事情后,作者的情感有所触动,进而抒发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感受。借物托情,亦称托物言志。关键是要选好借托的对象,即“物”。如何选好借托物呢?首先,要确立所要抒发的“情”,使事物的外部和内部联系合乎逻辑;其次要抓准“情”与“物”的相似点。如高考湖北一考生的《站在十八岁的门口》是一篇抒情散文,文章感情充沛,由生活到学习到思考到觉悟,由少年到青年到成年,由个人到时代到家国,都情寄其间,感奋动人。作者尤其注意借“风铃”“大海”“帆”“风”“桨”“浪”等来抒发内心的情感。借景托情,就是触景生情。要能做到景和情在作文中的和谐统一,作者平时对景物的观察是很重要的。观察景物,不仅要观察景物的静态和动态,发生和发展,而且要观察到景物的内在意义。2。咏叹法是作者在文章中对所记叙的人物或事件,直接进行歌咏、感叹的手法。它往往直接而鲜明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倾向、态度等。咏叹式抒情有几个特点:一是感情经历:大喜大悲,起伏跌宕;二是所记之事:刻骨铭心,永世难忘;三是抒情方式:直抒胸臆,畅快淋漓;四是语言表达:震慑人心,感人肺腑。如高考福建一考生的满分作文《只待蓦然回首》是一篇抒情浓郁,诗意盎然的散文。文章以文采取胜,善用修辞手法,有些句子采用“陌生化”手法,富有意蕴,字里行间流露出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个性色彩,读来醒目,引人深思。

四、议论,就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评论,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但记叙类文章中的议论不像议论文那样要有充足的论据和严密的论证,它是在叙述、描写或说明的基础上,直接表明作者对人物、事件的看法,在文章中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如2010年高考湖南一考生的满分佳作《早》叙写了两件“早”事:母亲早起扭开台灯在缝纫机上加工手套和“我”早起打开台灯“朗读英语课文”。文末写道:“‘早’便是希望,让处在贫穷中的我和母亲看到启明的晨星,‘早’便是希望,让母亲告别那永远处在绝望中的地方。”几句中肯的议论,言简意赅,揭示了作者要表达的意旨。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