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狐狸先生成为伟大的作家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吃过任何一本书了,他发表的书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大,他还自己开了一间很大很大的图书馆,里面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总是帮助那些爱书却没有钱买书的人,让那些人免费看书。
这一天,狐狸先生闲来无事就到图书馆转转,里面人山人海,大家都静悄悄的捧着本书在看,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表情,好像在告诉大家读书是多快乐的一件事。狐狸先生满意的点点头,正要准备离开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角落里站着一个小男孩,他手里拿着一本漫画书,正悄悄的撕了一页,准备装进口袋。
“孩子,你在干嘛呢?为什么撕书?”狐狸先生悄悄的走到男孩的身后。
“啊!”男孩狠狠的吓了一跳,扔下手里的漫画书想跑。
“别跑,孩子,”狐狸先生抓住了他,“你要是不好好的给我说清楚,我可就叫保安了哦!”狐狸先生的表情很严肃。
“别……千万别!”男孩怯怯的说:“狐狸先生,我太喜欢这本书了,我真的喜欢!”
“我这个图书馆没钱的人是可以免费看的呀,你不知道吗?”狐狸先生奇怪的问。
“我知道是免费,可是,我太喜欢这本书了,我想拥有它,让它属于我!”男孩涨红着小脸认真的说。
多熟悉的一幕呀!狐狸先生突然想到了自己,以前,就是因为自己爱书,想把自己喜欢的书据为己有,就把所有喜欢的书吃掉,当时自己心里根本就没有把好书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想法才会做了那么多的错事,还受到了法律的严惩,今天,绝对不能让这个孩子走自己的老路,一定不能。
“孩子,爱书的方式有很多种。”狐狸先生清了一下嗓子说。“可是,你的方法是不对的,你想想,你偷偷的撕了这本书,别的喜欢看这本书孩子是不是就看不见了?还有,你能将你自己所有喜欢的书都撕了偷偷的装进口袋吗?既然爱这本书,更应该好好爱护它呀!”
小男孩轻轻的点了点头,把手里捏着的那一页漫画轻轻的展开放在了狐狸先生的手里。
“孩子,看着现在的你,我就想起几年前的我,因为自己自私的爱书,付出了很大的代价!”狐狸先生陷入了深思……
“或许可以这样,”狐狸先生开口,“你既然这么爱看书,以后就在上学之余来我这里帮忙吧!你可以帮我管理一下图书馆或者整理一下书籍什么的,更可以随便的看你喜欢的任何书哦,当然,我也是会付给你酬劳的,你可以用自己劳动得来的钱买你喜欢的任何一本书!”
男孩的眼睛放光,感激的看着狐狸先生,用力的点了点头。
从那一天开始,狐狸先生的图书馆就多了一个勤劳的小男孩,他会小心翼翼的放好每一本书,他会认真的告诉每一位看书的人怎么样才是真正的爱书!
生命需要呵护,犹如嫩芽需要大地的抚育,小草需要大树的庇佑,红花需要绿叶的扶持。
呵护是情感的流露,呵护是爱的体现。它的亲切,它的温和,它的缠绵,就像夏天的清风拂过脸颊,那么的清凉、透彻,让你感觉到它的永远存在。
雨水滋润花朵是一种呵护,它呵护着绽开的美丽;大鸟不知疲倦地往返哺育小鸟是一种呵护,它呵护着新生命的成长;《斑羚飞渡》中老斑羚的牺牲是一种呵护,它呵护着生命种族的延续。
正是因为这世界上有太多的呵护,才有了那么多的美丽。一朵美丽的花朵没有蜜蜂的呵护,最终会枯萎的留不下任何记忆,可是如果它拥有呵护,便会成为果实,成为种子,给人们留下永久的回忆和期待。
呵护并不是总温暖如春的。小狐狸稍稍长大,老狐狸就会拼命吧他们赶出家门;北极鸥把蹒跚走路的小鸟驱下悬崖,让他们一头扎进浩瀚的大海,残忍是表象,而呵护与爱却深藏于内。
呵护不论是温柔还是残忍,都是一种爱,只是方式不同而已。动物如此,我们人类又何尝不是呢?
想想我们的父母。妈妈的呵护温柔体贴,她总是在你不经意的时候,为你默默准备好一切:会在变天的时候在你的书包里悄悄地放一把伞;她会在你划破手指时小心翼翼地为你包扎;她会在你回家晚时,一直守候在家门口。这就是母爱,
然而,父亲总在你骑自行车摔倒时说:“你真没用!”然后头也不回地朝前走;他总是在你取得好成绩并希望他表扬你时说:“别得意!”然后一直皱着眉头。这就是另一种呵护,有点冷酷,却能让你懂得更多。
有爱,才有呵护。呵护是爱的体现,也是爱的传递。
十几年前,一篇《中日夏令营里的较量》震惊全国。文章叙述了日本孩子和中国孩子一起到草原探险的活动。探险中,日本孩子的独立性和中国孩子的懒惰`没有生存能力形成强烈对比。人们因此不得不再次拿起“教育”这个话题。再次想到“溺爱”这种不适当的爱。
我曾看到过这样一副引人深思的漫画。画面上有一个拿者望远镜看风景的小男孩,后面是一路小跑的妈妈,一手拿着扇子给儿子扇,一手拿着遮阳伞为儿子遮太阳,嘴里还问“儿子,风力会不会太大,要不要调小一点?”走在最后是爸爸,背上背着一个很大的旅行包,汗水不停的流还是强装欢笑。从旅行包的裂口处可以看到里面的物品,有急救包,手电筒,零食,水……但这一切的准备只是因为儿子在春游。从这副有些夸张的漫画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教育。一些父母就和图上的一样,“爱”成了变相的“包办”:不仅包办了我们生活中的枝末细节,甚至包办了我们所有的自主能力,代替我们思考,解决我们需要的一切。中国有句漂亮的口号:“把最美好的东西给孩子。”我们真正需要的是独立生存的能力,这才是“最美好的东西”
父母的“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养料,它本身没有对错,但“方式”却有对错。由于当代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全部的时间和精力都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给予了孩子双倍的爱,“养料”就变成了“毒药”,只会害了我们。在夏令营里中日两国孩子的表现就是不同爱的结果。这导致几年后的再次较量中国还以失败告终。15年的较量与比较,也许谁输谁赢不是最终的目的,成长的与痛苦才是真正的财富。
经过了狂风暴雨的树将来才能成为苍天大树,爸爸妈妈,请让我们自己成长!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