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很好的成长,而我就生活这样一个很好的家风中。在家中父母难免会因为一些磕磕碰碰而吵架,但他们从不会互相指责、斥骂,更多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他们理性的一面。平时在家中妈妈也会常常唠叨在学校应该怎么尊重老师同学,更会讲一些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时间久了我脑海中也会时不时的出现这几句话,与其说她是生我养我的母亲,不如说她是我人生的第一个导师。
每次饭桌上的话题都是最多的,我总是觉得每天的这个时候都是对一天的总结,当然饭桌上的礼仪是一定要遵循,妈妈常常对我警告的有这几点:1、吃饭不要狼吞虎咽,嘴巴不能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2、吃饭时严禁边吃饭边大声说话。3、不能翘腿。等等……虽然还有很多条的规矩但是正是因为有这些束缚着我让我更好的成长。而我和妈妈之间也不仅仅只有这些法则。
“该学习的时候学习,该玩的时候玩!”母亲嘴中也总是挂着这句话。是的,该学习的时候学习:我和妈妈做了一个作息表,周一至周五毫无疑问的是学习,一直到周六下午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加上课外的练习。该玩的时候玩:每个周日妈妈都会带我出去玩,虽然名义上是“玩”,但是每次出去都会遇上一些形形色色的人,这也算是让我“长了见识了”。
常常会听到旁边的人会被这么赞扬“这个孩子真有修养,看上去就很乖的样子。”我想之所以这个孩子会被人这么夸奖是因为她长期处于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中,一个人的修养是一时装不来的。就好比街上的一些小混混他们何尝不是处于一个不好的社会环境中,而且他们大多数家中都不会有一个良好的.家风,才会导致他们这样,相反如果他们的家人更多一点关爱他们,家中也没有什么不好的风气,他们也不会迈出小混混的这一步。
所以我们要建构和谐家风,父母在家中要学会树立好榜样同样也要与孩子保持亲密无间的关系,在孩子面前更要学会抑制住自己不好的情感;孩子也要学会设身处地的去理解父母,尽量做最好的自己,展现在父母眼前。
校有校风,家有家风;校有校训,家有家训。
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里,家里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在我们家,爸爸妈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百事孝为先。”“百事孝为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更是我们家的家风。在我们家,有什么好吃的,都是先让爷爷奶奶尝,然后我们再一起分享。爸爸妈妈告诉我,其实孝顺很简单,乖乖听话就是孝顺;爷爷奶奶年纪大了,帮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孝顺;多回家看看他们,陪他们聊聊天也是孝顺。妈妈还经常和爸爸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我不明白是什么意思,问她,她用最简单的话告诉我,就是在爷爷奶奶在世的时候,尽最大的努力让他们开心快乐的过好每一天。我知道爷爷奶奶最想看到的是:我平安健康的长大,在学习上能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所以我一定会努力,不让他们失望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也是我家的家训。从小,爷爷奶奶就告诉我:“要做事先做人。”做人最重要的是做一个值得别人信任的人,任何时候不可以失信于人,因为我还小,所以奶奶告诉我,只要记住,不管什么时候都不可以说谎就够了,不要像“狼来了”里的那个孩子,因为一次次的欺骗山下的大人而丢掉了性命。奶奶的话我一直记在心上,因为我要做一个让家长相信,让老师相信,让小朋友相信的好孩子!
正因为我们家的家风——“百事孝为先”,所以我们家“家和万事兴”;正因为我们家的家训——“诚实守信”,所以我们家的每一个人都是值得信赖的人!
家庭中,“好家训好家风”无论巨细,承载着祖祖辈辈对后辈的殷切期望,体现了中华民族绵延传承的优良传统。浦东新区竹园小学(沪东校区四年级(7班王华天和爸爸、爷爷祖孙三代一起上台,展示了自家的家风家训故事。“百善孝为先,忠厚传家久”,王华天家里四代同堂。小王说,爷爷平时在老家照顾102岁的太奶奶,爸爸一有时间就陪伴爷爷,而自己给长辈捶背、有好吃东西首先想到长辈和老人,让老人开心。“受到良好家风的影响,从小培养了尊老爱幼的好品质。”王华天说。
今年4月,“体验家国情怀 传承中华文化”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正式启动。“小眼睛看我家,好家风我来传”活动通过引导中小学生在写一写家教家风家训、演一演自己家庭的故事中,了解、明确自己家庭的家教家风家训及其背后故事,展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在学校,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凝练,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通过“小眼睛看我校,好校训记我心”活动,引导学生了解本校校训和由来及其背后故事,运用数字故事形式展现校训对当代学生成长和校园文化特色建设产生的影响。活动得到全市17个区县中小学、中职校学生、家长和老师积极参与,通过家、校、国三个层面,引导青少年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中,在亲身参与体验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格高志远,学贯中外”这个简明扼要而又意蕴深厚的新校训,是上外人在办学理念上的又一个突破和创新,为广大师生设立了一个高远的目标,集中地体现了上外在新世纪的鲜明特色。
一个“格”字,既可表示规格、合格,又可指人格、品格。新校训“格”字当头,正体现了上外高规格、高起点的培养目标,那就是——为社会主义事业、为中华民族造就优秀的人才。而我们作为上外人,也应该努力做到人品高尚,格调高雅。大学,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高地,是社会道德水准的标高。倘若,鼠目寸光,追名逐利,在世俗和物欲面前放弃理想与追求,这无疑是大学的悲哀。所以,大学首先就要确立远大的目标,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忘培育学生的思想情操,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因为一个有品位、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一个才华横溢、志向远大的青年学子,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而我们为师者,不仅要有才识,还应该具有人格的魅力和道德的感召力。教师的言行,点点滴滴都将化为浇灌学生心灵之花的泉水。为人师表是教师的基本职业操守,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格高志远”,首先应该是教师的座右铭!当我们在七尺讲台,或严谨、或风趣、或睿智、或儒雅、或广博、或专精、或敦厚,或潇洒,总会给学生留下深深的记忆。而教师的学术眼光、人文胸襟、精神风采、人生感悟,对学生而言,更有着无形的影响力,日后将成为他们记忆中一道永远的风景。
“学贯中外”,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指明了我们求知向学的路径。作为上外人,不仅要重视外国语言文化的学习和研究,更要承担起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时代使命。这就是说,作为一个学术团队,一个整体,上外人不仅要有突出的外语能力,还应有深厚的人文积淀,对中外文化的精髓都能够融会贯通。唯其如此,才能更好地为中国和世界架起双向交流的桥梁。
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初迫切需要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中国融入世界;那么在中国国力全面提升的二十一世纪,就更需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的风采,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因此,上外人有责任、有义务,让世界各国正确地认识中国、深入地了解中国。为了做到这些,我们应该更全面地了解中国的国情、民情、更深入地研究本土的文化、历史,把生命之根深深地扎在祖国的土地上。
“格高志远,学贯中外”,这意蕴丰瞻的八个字,响亮地告诉我们所有的上外人:在我们的背后是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我们的肩上,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重任,而在我们的面前,则是世界的大舞台!
古有仁智礼义信,今有勤孝谦和思,良好家风因背景各异,也各有千秋:或仁爱宽厚,父慈子孝,兄弟和睦,邻里友爱;或克勤克俭,常怀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之念,靠勤奋兴家聚业,讲节约精打细算;或本分做人,不为富动,尽职敬事,诚信待人。以上种种,在无形中影响着家人,让子女终身受益,其价值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良好家风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熏陶与积淀,应该加强教育,反复训练,注重养成,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行为。
一则要有意识的去培育养成。要明白代代相传的不仅是家财和地位,更应该有内涵和精神。把老一辈留下的美好品德和作风接续下来、传递下去,是造福当代、惠及后人的大事,接力棒在手,我自有责任,让良好家风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二则要在家庭中营造崇尚学习的气氛。古人讲,“非学无以明志,非学无以广才”,知书才能明礼,学习就能升华。要让家里多一分书香气,茶余饭后,看看书,读读报,谈天论事,让家人从中得到更多的教化和启迪。当然,家庭的学习不同于组织,不需要有计划的开展什么活动,但培养家人的读书情趣,在悠静的家庭环境里畅游书海,总能给人心情恬淡的意境,使人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三则长者要做好传与带。家长是塑造孩子的无形力量,耳濡目染影响着孩子世界观的形成,你的穿戴、举止、观点、接人待物等,无不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上行下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样的道德应当人人都明白。
四则要创造和谐文明的家庭环境。居家里外,干净、明亮、整洁、有序。去朋友家串门,有的家庭还很注意家风家教文化,悬挂着激励感人的家训格言,如“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天宽地莫若宽以待人”、“敦行致远,吃亏是福”、“家和万事兴”等等,让人置身其中,产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一种清新雅致的感受油然而生。
好家风就是一所好学校,其教育的方式就渗透在方方面面的密切接触里,谆谆诱导,亲切教诲,热情鼓励,严格要求,无不影响着家庭的每个成员,并且影响到邻里和社会。让大家都来关注家庭文明建设,给社会留下一片和谐、一片温馨。
很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也有什么家风家训,那一定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百孝顺为先。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小区里传为佳话。爸爸是山东人,不喜欢甜食,但对外婆做的菜从来不挑剔,总是装作很爱吃的样子。妈妈现在还经常讲起外婆给爸爸吃桂圆肉的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见丈母娘,外婆按绍兴习俗给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圆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为爸爸喜欢吃,以后经常给他做,一吃就是两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外公外婆的,用爸爸的话说,这就叫百孝顺为先。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精神,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这些核心价值元素和中国梦理念共同构成现时代精神的精华和引领社会进步的旗帜、价值导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种相互联系表现在国家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是中国梦理念的具体显现和基本要素,又在这一过程中让每一个社会个体感受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生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价值目标在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总体表现,实现个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价值准则和实践要求,反映了近代以来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揭示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和当代中国的发展走向,并使个人的特殊目的和特殊利益得以实现。
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个范畴之间不是简单的观念罗列。中国梦是引领未来的总方向总指针。一方面。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构成当代中国的精神风貌、民族精神的核心元素。中国梦理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统一,概括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本质要求、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公民个人方面的基本要求,而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统一整体、民族精神和社会风俗中,归根到底是在于用中国语言讲述中国故事,既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目标、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是国家精神、根本目标。中国梦的理念,在于用中国智慧解决中国问题,国家精神民族精神又表现在作为社会平等一员的个人活动和生活实践上,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实现和丰富的动力源泉,总括和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一个较长历史时期的基本理念、民族精神的外在显现,理解把握中华文化在当代的独特创造。另一方面的价值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理念又紧相关联,两者共同贯穿和体现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方方面面,才能在全球多元多样文化思潮风云激荡的当今世界、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积极培育和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于用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