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在不同的地方总是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父母的孩子,老师的学生,老板的员工等等,而不可否认的是,我们在处于不同角色的时候,我们的状态也总是不一样的。我们有时候需要强硬,有时候又需要软弱,我们切换自如,像是经过千锤百炼一样。那么,“我”到底是什么样的?“我”真正的性格,脾气,秉性是与哪个身份相同?《24个比利》回答了我们这个问题。
“当悲伤太多的.时候,一个人已经无法承受,我就把投注在一个人身上的所有煎熬分别来接受。”软弱和逃避是人类固有的劣根性,而这个世界又是带有伤害性的。我们无法看透所有的人的本性,我们所展现出来的,只是我们认为适当的一面。不能否认,这种“展现”是一种逃避,但是又是一种我们为人处世的手段。书中的比利就是因为对现实的逃避而衍生出了二十四个人格。但是是否将所有的样子综合起来就是真正的自己呢?并不是,这样只不过是给自己徒增了烦恼罢了。
人们总是神奇的,有虐***自己孩子的父母,也有为了陌生人奋不顾身的陌生人。我们不应该以一种消极的、对抗的精神来面对这个社会,更不应该以抱怨的心态面对以适当的面孔对待我们的人。我们不必要对着社会叫嚣,更重要的是“重新学习认识生命的意义”,对世界宽容。
当夜幕低垂、地面上一片寂静的时候,我总会想起这本书,他是一本寂寞且孤独的真实小说——《二十四个比利》。
主角是一个拥有二十四种人格的人,因为小时候比利曾经受过继父米查的伤害,而导致他有了后遗症,看到男人就会非常害怕,于是他的大脑想尽各种方式避免,就这样产生了好多人格,而真正的人格呢?却一直沉睡要内心世界,等到上帝愿意找个人当他的天使,他等了好久、好久,一天、一个月、一年,最后,他绝望了,他认定,这是一个世界可怕的地方,没有亲情、也没有温暖,只有他的人格愿意陪伴他、帮助他,他不相信这个无情的世界,他只相信他的内心。
不过最后比利终于破茧而出,他敞开心胸让别人进来,他了解了,世界好温暖,并不是所有人都怕他,并不是所有人都讨厌他,为什么没有人为他伸出援手?因为自己没有表现、没有向别人求救,他重新评估这个世界,这温暖美丽的世界,他庆幸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虽然一开始他痛苦、悲伤,但他还是高兴,他觉得自己好幸福,有好多人爱他、有好多人陪着他。
看完这本故事我了解到原来人生并不是永远快乐的!就算我今天、明天、年复一年都很快乐,但是快乐不可能是永远的!人生是很漫长的,一定会遇到一些挫折,但是重要的是,你怎么度过这些挫折,古人说:“要曾经受伤过,才会懂得珍惜”就是因为受了伤,才会知道要好好珍惜这宝贵的人生,所以从今天开始,要好好的面对生命中的每一天,这样才不会留下让自己无法接受的遗憾!
看书可以让我们更有智慧、更有文学教养,既然只要看书就能够得到这么多好处,也不坏吧!可能你很讨厌看书,但是,只要你每天看书以后一定会爱上它的,你会发现他的魅力,是无法抵抗的!好好加油!努力看书,以后成为这世上有用的人吧!
杜威曾被赞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三大哲学家之一,他的实用主义哲学理论在世界哲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艺术即经验》是他的美学专著之一,也曾经有人说过,《艺术即经验》既代表了杜威的美学观点,也反映了他的哲学观点。这本书在美学研究领域是一本相当有分量的著作。
实用主义美学始于<<艺术即经验>>,又“在他那里终结”。杜威的思想,开始于一个概念——“live creature”,翻译为“活的生物”。要考察一个人思想的意义和地位,我觉得有两个标准,第一是看他相比他的前人,思想是否有创新性的东西,第二要看从今天的角度来说,他的思想有没有意义,有什么样的意义。
先就第一个问题开始讨论。杜威和以前的哲学美学家相比,他以“活的生物”为基石,创造了他的一元论哲学。柏拉图提出理念世界与物质世界的`对立,亚里士多德提出形式与质料的对立,笛卡儿提出精神与肉体的对立,康德把世界分为本体和现象界,这些以前的哲学家把世界看成是对立的两个部分,是所谓二元论。杜威并不是一元论的创造者,黑格尔也曾认为世界的精神和物质最终统一于精神,也是一元论者,不同的是杜威认为,二者统一于“活的生物”,他把达尔文主义自然主义引进来,避免了陷入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也就是说,相比与以前的这些哲学美学家(美学曾经从属于哲学,后来独立出来,杜威的思想还是有其创新性的,但是我认为,杜威把世界最终统一的归宿具有片面化的倾向,世界最终应该还是统一于物质的,“活的生物”固然是物质,但只是物质的一部分,或者说是一个方面。
第二就是探讨杜威思想的意义。就其美学思想来说,杜威最杰出的贡献是从经验的角度去审视美学,寻求美学的特性,并创造性的提出了,“艺术哲学家的任务,是恢复和建立经验的关系。”这里面有两层意思,一是恢复,他认为艺术哲学家应该恢复艺术品与日常生活经验的关系,以前人们以为艺术创造仅仅与艺术品经验相关,而忽视了日常生活经验的关系,杜威认为日常生活经验是艺术创造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它与艺术品经验组成了艺术创造的动力和来源,与此同时,杜威认为还应该恢复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关系,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分野,前者将曲高和寡,后者将失去品位,他认为应该恢复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的关系,两者应该和谐共存并相互联系和补充,这是“恢复”的两个方面。第二层意识是建立,通过上面的两个恢复,建立美学艺术与实用艺术(技术艺术的关系,也就是说美学艺术最终还是应该回归到实用的经验上来,“经验”是杜威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其美学思想和核心。
杜威对于艺术最终的目标,提出了一个“乌托邦”的设想,他认为应该使艺术从文明的美容院变成文明本身。这样的观点一方面表明了艺术的功能并指出了艺术功能为目的服务的关系,是积极的,但另一方面他仅仅把艺术功能局限于文明,又是片面的。
读完全书,杜威的美学思想可见一斑,他的以经验为基础的实用主义美学,从诞生之起就一直处于争论之中,我想,各取所需,也未必是一件坏事情。
看过的严歌苓作品里最喜欢这本。第二给《扶桑》。我在《老师好美》里对她丢失的好感从这本书里全找补回来了。葡萄的鲜活,生动,孙二大的大智慧,是朝夕变化的动荡时代里的不变。
严歌苓笔下的好些故事总像是带着点涩,像梅雨季节里墙角阴着、发酵着霉气的.厚青苔,让人读着身冷心凉。《床畔》《陆犯焉识》皆是如此,萧瑟荒凉,偶有些魔幻现实主义之风,就像在你面前铺陈一出悲剧,从头至尾的压抑和刻意为之的荒诞,令你不愿且难以共情,看过便罢。
但是《第九个寡妇》,不同在她有着丰沛的人性,让你觉着自己成了葡萄院里的一把犁,一块砖,或者是她袄子上的一块补丁,耳垂上的那根银线,真真实实地听见了花狗的狂吠,人们的口号;看到了门缝外许许多多干劲十足有时松散拖沓的腿脚,孙二大悬而未下的铡刀闪着锋利的亮光;摸到了葡萄生下挺时淌下的汗珠,二大仍然明亮的眼睛遇到挺时歪歪斜斜的眼泪,俱是滚烫......
说不完了,我太喜欢这本书了,或者说太喜欢葡萄和二大了,我要把这本书加入每年重读名单。
一个人,一个时代,一个故事道尽。
生在这个时代的我是何其有幸,国富民强,巍巍华夏闪耀着祖先最灿烂的荣光。书中的描述,我儿时在爷爷姥爷的身上都见过,没错,严老描述的就是和我爷爷,姥爷同龄的王葡萄,或者比他们大十来岁。因为没有亲身经历过那个时代,所以不足以理解很多的细节,因为最亲近的人经历过那个时代,所以能够感同身受。
直到最后,王葡萄头发花白,我才觉得她是奶奶辈儿的人,这几天读的过程中,我始终把她当成是一个大姐姐。苦难的一生,并没有掩盖她光辉的人性,反而她的人格在熠熠生辉。让我在呼伦贝尔独处的日子因为有她而倍感亲切。
她们那个时代着实丰富,却不甚精彩。贫穷,饥饿,内战,抗日战争,大跃进,文革~那时候的人不懂安全感是什么。活着于他们而言偶然性更多一点,他们根本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然而,这种情况下,葡萄依然坚定,刚毅,执着,她相信没有过不去的坎,就像她说谁在史屯也待不长一样,每一段历史在历史长河中也就是那么一小段。她真诚,她的眼睛从不会欺骗人,她善良,当亲儿子都卖父求荣的时候,她作为一个媳妇儿,一个童养媳,却冒着生命危险拯救和养了公公二三十年,她的爱也纯粹,热烈,不拖泥带水,不藏着掖着,不索取抱怨,她始终有一颗给予的心和宽大的胸怀。虽然生活那么苦,她也能过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也许正是有千千万万个王葡萄,才有了新中国,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书会翻完,王葡萄却不会因此而离开,我希望她一直是那个中年的大姐姐,我会很走心的和她交心,向她学习。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