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公园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刘墉像。只见刘墉像一手搀扶着母亲、一手紧握着母亲的手,微笑着侧身面朝母亲,仿佛正和母亲絮絮交谈。那谦恭有礼的样子,一看就是一个孝敬长辈、彬彬有礼的好儿子。
接下来看到的便是张廷璐的像。他头戴官帽,身穿长袍,脖子上挂着一串象征权位的木珠。他正襟危坐,目光炯炯、双唇紧闭,神态严峻地凝视着面前的木桌,好像正思考着关乎国家兴亡的大事。
最引人注目的是夏同善像。他端坐在书桌前,左手伏案、右手持笔,桌上摆满了笔墨纸砚。他双目专注地注视着眼前的宣纸,瘦削的脸上写满了认真,仿佛即将挥毫泼墨、赋诗作画。那聚精会神的样子,一看便知是个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的学者。
路边,一位挑水的老汉站立在井前,一手持着井绳,一手放下水桶,双目正紧盯着缓缓下降的水桶。虽然额头上布满了油亮的汗珠,但仍然是精神矍烁。
瞧,那人正疾步走来!只见他一脸焦急,手里拿着一个纸卷状的东西,风风火火地往前赶。看那焦急万分的表情,似乎要去传递什么紧急信息。
还有一人悠然地牵着马,缓缓走来。马像与真马一般大小,形体健壮。那跃跃欲试的样子,仿佛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
每一件铜像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高举双手,大声欢呼,似乎为自己榜上有名而庆贺;有的瘫坐在地,目光呆滞,如同在为自己生活的不幸而叹息;有的手执棋子,屏息凝神,目不转睛地下着棋;有的三三两两谈笑风生,仿佛把自已见到的趣事与别人分享……走近他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微的呼吸声。
中山公园铜像群生动地再现了江阴的名人故事,形象地展示了江阴的悠久历史民俗文化。江阴这块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作为她的儿女,我们无不感到骄傲、自豪!
春天,百花齐放,正是花儿争奇斗艳、“心花怒放”时。而中山公园,别有一番景致。
虽然,中山公园耍的拆迁了,显得较空荡。但却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听!有优美动听的歌曲;有鸟儿卖弄自己的喉咙,有小孩的欢笑,有老人的奏乐,这难道不是绝妙的乐曲吗?看!到处都有草绿、花红,更是一派新气象!到处都有悦耳的鸟叫鸣,就像唱歌一样。
刚下过几阵蒙蒙细雨,中山公园像被刷新过一样,一切都是新的。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绿的柳丝,青的草,绿的叶,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地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了,为忠山公园增添了许多生机。
中山公园的柳树发芽了;小草探出头来,四处张望,它一味地向上,用自己星星点点的绿色之城了一块块绿茵茵的地毯,给大地母亲传上了一件绿茸茸的春装;小花也从春姑娘的怀抱里苏醒过来。我眼前的一切都变得焕然一新、生机勃勃,令人目不暇接。
花园里,绿油油一片,还夹杂着许多花:玫瑰花、月桂花、菊花、茶花。多得数不清呢!真像一个花海!
老师是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人,老师的一言一行都会给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在学生的头脑中烙下深深的印迹。我们要从老师平时教学,关心、教育学生,教书育人等平凡、细小的事中选材,以小见大,以一点见光辉,突出老师的可敬、难忘。例一位学生写《迎接洪水中的老师》这是一篇“以小见大”的文章,小作者选取了闽北遭受百年不遇特大洪涝灾害中的一个小故事,集中表现了“洪水无情人有情”这一大主题。当五位老师被洪水围困,汽车不能过桥回校时,“我”和阿姨一起把老师迎接到家中,热情招待老师,还举办联欢会。文章情节生动感人,体现家长、学生尊师重教,关心爱戴老师的可贵品质。这样写“以小见大”, 突出尊师重教的新风尚。
无论是老师对学生的热情表扬,还是严肃批评,都包含着老师对学生的无限爱意。可写老师“母爱”, 关心有困难的学生,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或者写教师关心、教育留守儿童,让学生感受母爱和家庭的温暖。“爱生如子”,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爱的真挚而深沉,体现了老师的蜡烛精神。例如:一位学生写的《龙卷风中的师生情》这篇真实感人的文章。写黄老师在龙卷风到来的危急时刻,带领学生向安全的地方转移;而黄老师却身负重伤。从而赞扬黄老师像慈母,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舍己为同学的园丁精神。
每个教师各有特点,或幽默有趣,或严谨求实,或活泼开朗,或严肃寡言……我们写老师就应该将其独特之处表现出来。如一位同学写了风格独特的陈老师,“这位老师的外貌是那样的普通,但教学方法却是那样的别出心裁,叫我们怎能忘记?”这样写充分展示老师独特个性。真是别出心裁,生动有趣啊!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