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拜读了黄武雄先生的《学校在窗外》一书。书中,作者以“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受教育与不受教育有什么差别”、“知识是什么”、“学校要不要存在”等一连串涉及教育的根本问题,探寻和揭示了学校教育和当下教改的真面目,从而引发我们进行深入思考,重新去认识学校教育,认识社会……作者认为,孩子去学校是为了与世界互动,打开经验世界与发展抽象能力,以便于与世界联结。学校教育应做,而且只要做两件事,一是打开人的经验世界,二是发展人的抽象能力。如果说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那么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学生应能通过学校教育,逐渐形成自己的人格,看到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教育应以个人内在的发展作为唯一目的,而不能以这一代人的价值观为标准,复制成为下一代人的思想行为。
那么,我们教育的现状又是如何呢?学校教什么?孩子如何学?现今的教法与目标是否正真适合孩子内在的发展呢?我们的教学宗旨,是实施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而事实上,教学时,大体都是将“套装知识”和简单技能进行传授,给予学生简单的知识骨架的建构,这些知识技能其实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去学习,为了加强孩子的竞争力,为他们的未来出路而服务的,是一种追求短期和直接目标的实用主义的行为。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缺失了知识积累过程中的自我经历、自我体验以及自我创造的过程,教育只是复制知识的机器,严重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而学校的主流价值与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利于学生心智的成长。当孩子们离开学校后,就会对曾经学过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甚至,在学校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当学生们考完试会把书本扔掉、撕掉,呐喊道我们自由了、我们解放了。相对封闭的学校就像象牙塔,很多学生从学校毕业以后到社会上很难适应这个大环境。他会发现,自己在学校里学的知识跟这个社会没有太大的`关联,甚至会自暴自弃。当孩子视学校为樊笼,书本为锁链,那么这种学校的存在和这样的教育方式一定不符合和不能适应孩子的内在成长。
实际上,人的学习大部分靠自己,而非依赖教师。教师最多从旁协助。所以,教育的重点,首先在于解除学生身上的压抑,让他恢复童年时的好奇,让他想学;其次是向他提出问题,让他看到方向;再次是营造讨论问题的环境;最后才是“教材与教法”。作为一名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造探索经验、交流经验、验证经验的机会,并通过各种方式拓展知识的视野,把知识真正还原为人与世界互动的经验。教师的职责不在于教给孩子的学问,而在与启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给孩子们创造的空间,给学生多点时间与自由,给学生多点问题去思考。
读完此书,我深深觉得,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真的应该在埋头工作的时候,抬起头来看一看,看一看自己,看一看学生,看一看窗外,审视一下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并积极地行动起来去进行一些改变,做真正适合孩子内心成长的教育,为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当你到海河镇老大桥向北300米有十字路右拐150米便是我们学校。左边是学校的保安室和学校小卖部,右边是金黄色的四个大字——《海河小学》校名,左右中间是校门,走进校门就是宽敞的中心路。
中心路的尽头就是学校的围墙,围墙上面有幅美丽的墙画《长城》
中心路右边有一片美景:一座高大的假山侧看如同一位仁慈的菩萨,让你感觉到了仙境!假山上面还有一颗青翠欲滴的迎客松;树叶都争先恐后的探出细嫩的小脑袋,让人看上去很好客。通往假山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小路两边的花朵好像一个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正在开放的花儿正散发出迷人的香气。走到假山下面就是一个鱼池,鱼池里面有着五颜六色的鱼儿正活蹦乱跳游着,原来它们是在嬉戏呀!走过假山后面就是一大片的空地,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里就是操场!操场后面就是我们休息的地方。
中心路的左边虽然没有美景,但是这里却有我们少先队员《升国旗、奏国歌》的地方;这里还有四幢雄伟的大楼教学楼就占了四分之三,还有一幢楼是我们吃饭的地方。
……
欢迎你们来到我们的学校参观!
近日,断断续续读完黄武雄先生的《学校在窗外》一书,书中作者谈对教育的理解,并不是那种理论色彩很重的“教授之书”,而是用讲故事的形式亲切地娓娓道来,谈生活中的教育,谈孩子的成长历程和发展变化。开篇就用“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的问题直击人的心灵,一篇篇通俗的标题和故事阐释着自己对教育的理解,确实引人深思。作者以“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这个追问为引线,深入思考“受教育与不受教育有什么差别”、“知识是什么”、“学校要不要存在”、“教改发生了什么事”等涉及教育的本原问题,重新去认识知识、认识学校教育、认识当前社会。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作者认为,为了打开经验世界与发展抽象能力,以便与世界真正联结。作者的观点,简而言之就是,学校教育为个体的经验世界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对知识的系统学习,把自己的经验发展成抽象能力、理性能力,从而与真实世界形成真正的联结。
学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环境?我想起了第欧尼的那句名言:“不要挡住我的阳光”!可我们的学校教育,俨然成了束缚学生心智的场所。我的孩子在小学二年级就要做超出他们智力范围很多的题目,一到快考试就要做大量的卷子,题海战术。我曾经也去过一些中小学的校园,特别是到了中学,很难看到学生那种特有的阳光与灿烂,多数脸上写满的是疲惫与木讷。对我们的学生而言,他们在学校究竟学到了些什么?表面来看,学生在学校学到了很系统、很丰富的知识,但细一追问:这些知识是他们自己的吗?他们消化了多少?这些知识又帮助了他们什么?为他们打开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我们会发觉我们的教育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学校学到的这一套套装知识,正是忽略了知识与人的主体经验相互联结,造成我们的学生浮离于真实世界之上,只知道一些普遍法则,面对真实生活、真实世界只能以套公式的方式对待人生。后果就是,学生一旦离开了学校,曾经的知识便遗忘得所剩无己了。知识是什么?显然不只是书本或教科书上的套装知识,还包括人与世界互动形成的经验,教育的目的就在于让人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刚刚过去的高考,报纸上罗列出一长串的高考状元,细细看过这些状元的事迹,没有一个是死读书、读死书的孩子,他们都有大量的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所以才使他们有睿智的头脑和开阔的眼界。学校里传授的套装知识只是知识的一部分。一般说来,教科书上所铺陈的材料,是套装知识的典型。数学与语文的系列课程,尤其是其典型中的典型。习惯于学习套装知识,长期被遗忘了的是人最真实的经验知识。
进行价值思辨,培养抽象能力,来培养、发展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教育者应该做的事就是创造人发展独立思考的环境及催化机制。让教育内容回归知识的本来面目,把知识还原为人与世界互动的经验,而非疏离于主体经验之外的概念与资讯。
目前学校的主流价值与教师正在扮演的角色,其实不利于学生心智的成长,它们严重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扭曲了学生的价值观。教育成为复制知识的机器。实际上,人的学习大部分靠自己,而非依赖教师。教师最多从旁协助,所以教育的重点,首先在于解除学生身上的压抑,让他恢复童年时的好奇,让他想学。其次是向他提出问题,让他看到方向。再其次是营造讨论问题的环境。最后才是“教材与教法”。
有时看到很多孩子包括自己的孩子被大量的作业、补习班压得没有时间走出去玩一玩,我都觉得非常的不忍。窗外的世界,总能引发人们无尽的向往,抬头望向窗外,绿意盎然的风景在招摇。孩子们的眼光渴望与阳光、与芳草相遇,孩子们的心灵也期待与草地、与蓝天拥抱。学校的教育,理应架起一个联结窗内、窗外世界的桥梁。当学校教育卸下沉重与束缚,走向窗外,走向真实的世界,教育才真正回归到了它的原点。
学校在窗外,这本身也是一个隐喻。我们的学校教育,理应推开那一扇关闭的窗,看一看窗外的风景。其实,仅仅看一看窗外是不够的。画家马蒂斯一生不断地在画窗外,他自己说:“在我的意识中,窗内窗外已融而为一。”学校教育也一样,只有与个体经验相连、与真实世界相连,实现“窗内”与“窗外”的一体融合,才能让受教育者的人性特质得以健康地生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卢梭曾提出,“教育即生长”,可以说这就是教育的本义。“生长”需要一个良好的土壤,我们教育首先要做的也是,为“生长”提供一个良性的环境,提供一个有阳光雨露、花草树木、云霞虹影的彩色世界,让窗内的生活不再单调。
读完此书,深深觉得作为教师我们真的应该在埋头工作的时候,抬起头来看一看,看一看自己,看一看学生,看一看窗外。
据说,中国在4000多年前就有了学校。而在我眼中,中国的集体教育是从孔夫子开始的。为什么要把很多人集中在一起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学习?古往今来的专家们给出了很多解释。但学校教育确乎是一天天发展壮大了。
现在你要是问别人“你为什么要上学”,那人准会愣在那里,因为上学似乎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不需要理由。可是学校教育的弊端似乎也是越来越严重了。到底为什么要上学?学校教育应该干什么?也真到了该问一问的时候了。
《学校在窗外》试图对这个问题作出解答。
作者黄武雄认为,人的原始旨趣有三项:维生、互动、创造。他认为维生不必教,创造不能教,能教的只有互动一项。所以作者认为学校教育应该做而且只能两件事:打开人的经验,发展抽象能力。
为什么学校教育应该做这两件事呢?作者的解释是:“未受教育的人,虽然对周边的生活有深刻的体验,但他的经验世界狭小,没有太多机会把自己的生活经验拿来,与别人在不同时空下的经验相互印证,因而看待事情只陷入自己的特殊经验。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的经验,拿来不断与他人的经验相互印证,视野才能开阔,判断才能周延,思路才会清晰,人的内在世界才能充分发展。”
如果学校教育还有第三件事该做,作者认为那就是留白:留更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去创造、去互动、去冥思、去幻想、去尝试错误、去表达自己、去做各种创作。
那么现代学校是按照这三件事去做的吗?显然不是,作者认为现代学校教育的最大弊端是:套公式,浮离于真实世界之上。这确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作者以其独具一格的眼光发现了这个属于所有学校的通病。现代学校教育,重知识不重经验。由于学生只忙着去背公式,背死的知识,他没有时间去接触实际的世界,无法去摸索、积累丰富的具体的属于他自己的特殊经验。等他从学校里毕业,进入现实社会,缤纷多变的现实会使他迷惘,他发现很多事是没法套用公式去解决的。但学校教育给他形成的习惯让他无法发挥自己的智慧去解决实际问题,他只是一再地回到公式中去,生搬硬套地去处理现实世界的问题。因此,很多从学校里出来的人,他的思维始终是浮离于真实世界之外的,无法与真实的世界融合。这用现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高分低能”。
学校教育应该打开人对世界的实际经验,而不应该只是把学生封闭在书本之中。只看重学习抽象知识的成绩很明显是错误的。
很多人是在离开学校之后才开始真正的学习。我想,这也正是本书的书名——“学校在窗外”的真正含义。
我们的学校,位于淄博路和西三路的交叉路口,座落在西城的繁华地段。校门口“东营区第三中学”几个大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
在校门口的两侧,是两个长方形的花坛,里面的月季花好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小姑娘,欢迎你入校;一朵朵调皮的牵牛花爬上了栏杆,绿叶包围着紫红色的小喇叭,就是它啦!你要是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几颗圆不溜秋的小树,那么明显。那一片“小花海”仿佛在朝你微笑呢!眼前的明艳让人看了就陶醉其中。
站在校门口抬头望,正前方有一栋高大的.教学楼。每到上课,整个教学楼都会被那一阵阵朗朗的读书声淹没。每当这时,蜜蜂不再采蜜,蝴蝶也不再舞蹈。阵阵读书声在寂静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清晰,格外洪亮。
教学楼的东面,是个文化墙,墙上画着《弟子规》的连环画。古代的孩子们有的在帮父母洗脚,有的在为老人捶背,弟子规告诉我们要以孝为先,以人为本,叫我们做人做事。
文化墙的另一侧,就是操场了。浅绿色的部分是一个小型篮球场。许多体育老师都喜欢来这里打球健身。一圈圈的红色跑道包围着绿色的假草坪。一层层假草坪里包含着一颗颗黑色的小石子,或多或少地分散在草里。最壮观的是周一的升旗仪式,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站在操场上。当五星红旗高高升起时,同学们就会高举右手,向国旗致敬。这时最庄严的时刻。每到月底我们还会就行颁奖仪式,上台的老师代表班级领取流动红旗。台下的同学会报以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我爱我的学校,从这里我学到知识,学到做人的道理。这里有我童年的回忆,在这里我快乐的成长。
当当当!下课了,一群群的同学都从教室跑了出来,冲向操场去活动活动筋骨。我们学校的操场有个很有趣的特色,就是有3个操场,从大门往里排,第一个是小操场,第二个是中操场,第三个是大操场,每个操场各有不同的人捧场,一到下课时间都提供我们良好的活动空间。
小操场,顾名思议,它是我们校园里最小的操场,虽然它的范围最小,但是它的年纪可是最大的喔!我的妈妈告诉我,当她像我这个年纪时,中山小学里只有唯一的一个操场,就是现在的小操场呢!实在很难想像,当年这里也曾经是举行大队接力赛跑的场地呢!
现在的小操场像是个小公园,是低年级小朋友最捧场的地方,中间场地有现成的跳格子游戏,旁边有鱼池可以让人观赏鱼儿游泳,鱼池旁的大石头凹凸不平,许多人都喜欢在这里练习平衡感,大石头附近有高大、粗状的榕树,可以让玩累的人乘凉休息,升上中年级后,到小操场看着低年级小朋友在玩,就像回到了一、二年级一样,我们都曾在这里玩过相同的游戏,一幕一幕的出现在我的眼前,就像一张张照片一样,重复出现。(
中操场不但位在中间,它的大小也排第二,它像是我们专属的植物园,有细细长长的白千层、粗粗壮壮的榕树、小巧美丽的睡莲等;在这里眼睛可以看到美丽的景色,嘴巴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手脚有刚好的空间可以跑跑跳跳,通常是中年级最喜欢的地方。
大操场像是高年级的竞技场,跑道,篮球场,躲避球场,每节下课都有人在这儿挥汗如雨;操场旁有些游乐设施,可以让大家放松心情,这么大的范围,刚好给好动、活泼的人一次玩个够;运动流汗可以帮助新陈代谢,御防感冒、生病,希望大家都能多多来到大操场动一动,晒晒太阳流流汗!
校园中,除了操场这样的动态场地外,尚有许多静态活动的地方,如果你像我一样,喜欢安安静静的看书,一定也喜欢这里——图书室,在这里可以阅读许多各式各样的书籍,增加我们的素养,是我觉得最有趣的地方,每节下课都让人流连忘返;还有艺文展览室,是许多同学的成果展,常到这儿欣赏别人的作品,不但可以培养我们的艺文气息,还能激励我们见贤思齐的斗志,希望你不要错过了喔!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