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为了让孩子打下扎实的基础,对数学感兴趣,对所学知识能掌握牢固,我在教学中注意利用迁移规律,促进学生知识的正迁移发展,防止负迁移的干扰,做法是:
1.温故知新。三年级是整数学习的最后一年,多位数运算占全年教材的近一半,出色地完成这部分教材的任务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对全年的教学任务的完成都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多位数运算能力学得好不好,很大程度依赖于一、二年级各种运算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但是我们不可能抽出整段时间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而只能把一、二年级学过的进退位加减法,一位数乘2位数,试商等内容编成口算、听算训练题目,有计划的安排到各节课,作为课前练习。使旧知识对学习起着正迁移作用。
2.运用比较。当新旧知识技能十分相似,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往往会受旧的干扰。这是负迁移作用,是学生学习上的难点。这时我便运用比较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消除旧知识的负迁移作用。
3.改错练习。在教学中我不仅注意到从正确的方面教给学生的知识,而且注意到从反的方面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
三年级是连接小学低年级和高年级的桥梁和纽带,学生能否很好地完成这个过渡关键在于教师的把握。我相信,只要遵循教学规律,善于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提高三年级教育教学质量不会再是难题。
1、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名数的改写。
2、应用知识的迁移,学会单名数和复名数之间的改写。
3、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提高合作探索知识的能力。
小的时候,我就知道人鱼的眼泪会化为珍珠。但是,每当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滑落至掌心时,它却变成了一滩水,一滩没有光泽、没有形状的水。我失望透顶,难道人鱼也会撒谎?!我不再相信童话,童话里的一切都是骗人的!眼泪,又不争气的落了下来。
小的时候,我确实很软弱。做事不顺时,眼泪流出来;老师批评时,眼泪还是流出来。慢慢的长大了些,忍不住再次翻开那本童话,依然天真的认为眼泪可以化为珍珠,小时候的那种失落感、欺骗感全然消失。目光再次停留在了“人鱼的眼泪”上。我一遍又一遍的品读着,恍惚之中明白了人鱼的.眼泪为什么会化成珍珠。不需要任何材料,只需要你的——坚强。
珍珠,那么闪亮,那么坚硬,必然是经历了许多考验,才会如此让人珍惜。那我的眼泪为何不能化为珍珠呢?因为人鱼的眼泪代表着坚强,她不会轻易的掉眼泪;而我的,却代表着软弱。
我多么想拥有人鱼的那份坚强,便在房间里摆上一颗大大的珍珠——大大的坚强!注视着这颗珍珠,我想教会我坚强的也许不是人鱼,而是珍珠,珍珠让我学会了坚强!
我变得不再那么软弱,不会像以前那样让眼泪肆无忌惮地跑出来,我真的坚强了!我已经记不得现在的我到底哭过多少次,甚至有没有哭过。这些都不重要,我要坚强,一定要坚强!
眼泪不代表着坚强,但也并不代表着软弱。
眼泪,代表什么?
一、铺垫孕伏.
1.填空:1米=100厘米 1时=60分 1吨=1000千克
2.导入 :【演示动画“名数的产生”】他们俩到底谁高?同学们想不想给他们做个裁判呢?好,老师一起帮助你们解决这个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教学名数、单名数、复名数.
(1)引导学生观察刚才两位小朋友所说的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这些数有哪些特点?(即有数又有单位名称)
教师指出:在计量长度、面积、重量、时间时,得到的数都带有单位名称,如1米30厘米,125厘米,32千克,30.4千克……等.通常把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叫做名数.
(2)观察同学们说出的这些名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测量的结果,有数有单位;不同点:有的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有的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名称.)
教师明确指出: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单名数;
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叫做复名数.
(3)让学生分别举出单名数和复名数的例子.
2.教学例1.
(1)出示例1 3米=300厘米
教师提问: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1米=100厘米)
3米是多少厘米?5米是多少厘米?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说明:由米到厘米,是从高级单位到低级单位,要用高级单位前面的数乘以进率.
学生讨论:比较转化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单位名称变了,数的大小变了,实际的多少没变.)
让学生举出几个由高级单位转化为低级单位的例子.
© 2022 xuexicn.net,All Rights Reserved.